农村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论文

时间:2022-01-11 11:52:00

导语:农村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论文

一、创新设置形式,夯实组织基础,增强协调发展的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农村各种新型经济组织不断涌现,农民的活动范围和空间在不断扩大,农业生产朝着产业化、规模化、多元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党员群众的思维观念、工作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的按建制村行政体制分块设置农村党组织的格局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整组织设置”。因此,丹阳市在坚持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的村党组织设置形式。一是依托区域专业基地设置党组织。从有利于组织区域化规模生产的需要出发,在兼顾到地理位置相近、人际关系相融等因素的条件下,建立专业特色相近、发展水平相当的专业特色党组织,使党组织更好地组织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如该市折柳镇城墅村、横塘镇天元村就以大棚蔬菜种殖基地为中心组建了特色党支部。二是立足产业基础链条设置党组织。根据农业产业化的要求,把党组织设置到产业化链条的每一个环节,使党的活动延伸到农业产业化的每一个角落,从而赢得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主动权。如该市蒋墅镇建立了花卉苗木、水产养殖、食用菌等行业协会党支部,不同类型的农民经纪人党小组等;后巷镇农业企业荣汉苗圃与相关农户建立了“企业+农户”形式的党组织。三是根据党员特点设置党组织。结合党员的年龄、特长、兴趣爱好和实际工作需要,重新调整支部党员隶属关系,设置不同类型的党组织,便于党员进行技术、信息的交流和思想沟通,以此提高党组织活动的效果,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完善工作机制,夯实制度基础,增强依法执政的能力

当前,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把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机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因此,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大环境中,建立健全一套体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工作机制,并严格按章办事、依法执政,把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切实依法办事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把广大农民群众始终团结在农村党组织周围,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牢牢地掌握党的领导权。一是建立村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工作机制。制订并落实村党组织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制度、村委会定期向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党员议事制度等制度,使村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在对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定决议上进行把关定向,对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规划部署等方面得以充分体现。二是建立村两委会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制定村党组织、村委会工作职责,建立村两委会联系会议制度、村党组织和村委会议事规则,明确界定和划分村两委的职责任务和决策程序,形成村党组织对村委会领导统揽不包揽、支持不干涉、配合不拆台的良好协作机制。三是建立健全民主决策的工作机制。在坚持先党内后党外的基础上,凡属公益性建设等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村务决策,要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依法提交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作出决定。四是建立民主监督的工作机制。以强化财务管理为重点,实行村账镇管、组账村管制度,着力规范“村务公开”和“党务公开”,探索村民“点题”公开和群众质询答复等公开形式,提高公开的质量和效果,促使村党组织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使农村党组织在引导民主、发扬民主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

三、健全保障机制,夯实精神基础,增强统揽全局的能力

为充分调动农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办实事、求实效,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丹阳市从健全保障机制入手,着力解除农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一是实行村干部规范化管理。建立村定额干部基本生活保障机制,村定额干部报酬由基本报酬和绩效报酬两部分组成,村党组织书记基本报酬每人每月不低于550元,其他村定额干部年基本报酬要高于本镇农民人均收入。村定额干部基本报酬由市、镇财政统筹解决,绩效报酬由各镇根据年度目标考核和村集体收入情况核定。村定额干部基本养老保险参照城镇企业职工标准办理,有条件的镇可参照职工医疗保险标准办理医疗保险。切实提高村干部政治待遇,对特别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可提拔进镇党政领导班子,符合条件的可优先招录为公务员。二是加强镇党委班子建设。按照“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标准,选优配强镇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党委书记,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保持领导班子相对稳定,镇党委书记原则上要任满一届,对少数政绩突出、特别优秀且任职时间较长的党委书记,可以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实行提级不离岗。同时,提高乡镇干部有关待遇,继续实行乡镇领导干部工作补贴制度。

四、拓展增收渠道,夯实物质基础,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经费大幅度下降,村级财力“无钱办事”的问题非常突出。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群众企盼解决的一些需要花钱的实事好事,党组织无法实施、无力实施,时间长了,群众对党组织就失去了信任,党组织也就逐渐失去了群众的支持。针对这种情况,丹阳市开展了创建“小康示范村”活动,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并对取消农业税后减少的村级收入,由市财政加大转移支付予以弥补,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结合农村土地规划调整,积极盘活村级集体资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股份合作制经济。各村发展经济新增地税乡镇留存部分,由各镇按不低于30%的比例返还给村,主要用于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和兴办公益事业。科学修编土地规划,通过农民承包田的调整、集体土地流转、复垦整理宅基地、利用工业废弃地、开发零星闲散地和荒山丘陵岗坡地等途径,扩大集体农用地,依法获取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指标,拓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空间。对经济薄弱村,继续采取“结对共建”、加大扶持力度、选派干部到村挂职等办法,尽快改变落后面貌。

【摘要】农村党组织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执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顺利推进。面对农村日益深刻的社会变革,丹阳市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着重夯实组织基础、制度基础、精神基础和物质基础,切实加强农村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