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研究论文
时间:2022-12-17 02:56:00
导语: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研究国情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改造中国社会,必须首先进行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的民族民主革命,夺取政权,建立起民族独立的国家。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着,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使中国社会的发展进入了社会主义的新阶段,为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了道路。从此,中国共产党就承担起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限于经济方面,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但对于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走过来的新中国来说,对于一个现代工业仅占10%的落后农业国来说,要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将是一个漫长的征程,它已经历了如下三个发展阶段。
(一)20世纪50年代,“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早在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就认识到,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国家的富强。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等文中明确提出,革命胜利以后,必须把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1953年9月,在全国政协扩大会议上详尽阐述了发展工业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并强调“重工业是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注:《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第109页、132页、439页。)。中国共产党在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时,即把“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作为其总任务之一。因此,当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后,从1953年起,中国便进入了以实现国家工业化为基本任务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五年中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588余亿元。“一五”期间,中国的工业化获得高速度发展,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43%提高到57%。这一阶段,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二)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向四个现代化进军”。
在“一五”计划实施期间,中国共产党就开始认识到,把实现“工业化”作为唯一的建设目标是不够的。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便提出过:“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注:《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第109页、132页、439页。)1957年3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地提出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注:《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版,第404页。)首次将科学文化纳入国家现代化的战略目标。1964年12月,根据的建议,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向全国完整地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注:《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第109页、132页、439页。)。从20世纪50年代末一直到70年代末,20年来,中国受到种种政治运动的干扰,尤其是“”的破坏,使中国社会发展偏离了现代化建设主题,现代化事业遭受严重损失。这一阶段,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可喜成绩,但曲折和失误造成的损失则难以弥补。
(三)20世纪70年代末期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又需要现代化的人才来掌握,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86—95页。)1978年12月,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并反复强调“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认识到了现代化的含义十分丰富,既包括物质的范畴,也包括精神的范畴,即包括管理的现代化和人的思想的现代化。而这些都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来解决。因此,1982年党的十二大将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9月28日,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又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就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并指出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兴衰成败的大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均迈出了新的步伐,工农业战线捷报频传,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现代化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20多年中,中国在生命科学、核物理、天文、同步辐射等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在面向产业的材料、纳米技术、微电子与光电子、化工药物、医疗设备、资源环保、农业及通信技术等高技术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一阶段,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卓著成就,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点
中国的现代化,从一开始就必然地具有中国的特色。研究和分析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显著特点。
(一)中国现代化进程始终与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结合在一起。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发展和现代化的认识,从一开始就是以社会主义为基本取向的。因此,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始终是与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结合在一起的。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当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虽然只有苏联一种模式可以借鉴,但中国有自己的国情,照抄照搬未必能成功。中国共产党必须下大功夫探索、寻找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在这个探索过程的前期既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成就,也有着深刻的教训。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关于中国实现由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大国转变的构想,以及体现在中共八大报告中的理论观点和政策思想等,均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探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自1957年起,这种探索不断受到“左”的错误的干扰,特别是“”的破坏,使生产力在20年里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直到1978年12月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又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并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继续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一条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这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在这次大会的开幕词中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2—3页、78页、117页、373页。)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二大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在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问题上取得了重大成果,即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初步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199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要求。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在十四大报告中,又从9个方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更全面、更系统、理论性更强的概括。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则提出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宏伟纲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探索和奋进。正是因为这种探索,使中国逐步走上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因此中国才取得了现代化建设中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二)由求强向富民转变——现代化首要目标的重新定位。
近代史上,中国人对近代工业文明的最初认识来自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有志之士们对现代化追求的首要目标从一开始就被定位在迅速求强的选择上,即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新中国建立以后,在东西方两大阵营分立对抗的世界格局中,尤其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对中国实行全面封锁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而工业化的首要目标便是迅速求强,迅速建成以拥有强大国防力量为标志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一目标决定了中国工业化的特殊战略,即国防工业和作为其基础的重工业优先增长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这种战略与资本严重不足的资源条件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国家不得不采取特殊的超经济手段,以高度集权的方式在全社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动员一切可用资源,实现超常规的资本积累。但这一发展战略,是无法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
1978年以后,中国现代化进程发生了波澜壮阔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战略的确定,富民思想被明确提了出来。解决温饱,进入小康,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实际上是一种非常直观的富民方略。它意味着中国现代化的首要目标的重新定位,即由求强向富民转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放弃求强的目标,而是要为国家真正的强盛培植深厚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人民的富裕。这既由社会主义本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所决定,也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价值观的体现。富民目标的确立,决定了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即从资源劣势启动转变为立足于资源优势的战略,由国防工业和重工业的片面突进转变为结构均衡的整体经济发展,着眼于综合国力的提高。于是,长期被抑制的民生工业得到蓬勃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显著增长,第三产业迅速成长。这种工业结构的变革和整体经济的发展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的空前繁荣,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而且全面提升了中国的现代化水平,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随着现代化目标的重新定位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必然要求经济发展主体的多元化,改变政府作为单一主体的局面,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掘出最有活力的源泉,使中国的现代化事业获得来自民间、来自社会源源不竭的支持。富民目标的确立,带来了中国经济发展与整个现代化模式的全面转换,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三)从经济现代化到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化内涵的渐趋丰富和完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研究国情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改造中国社会,必须首先进行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的民族民主革命,夺取政权,建立起民族独立的国家。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着,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使中国社会的发展进入了社会主义的新阶段,为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了道路。从此,中国共产党就承担起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限于经济方面,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但对于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走过来的新中国来说,对于一个现代工业仅占10%的落后农业国来说,要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将是一个漫长的征程,它已经历了如下三个发展阶段。
(一)20世纪50年代,“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早在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就认识到,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国家的富强。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等文中明确提出,革命胜利以后,必须把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1953年9月,在全国政协扩大会议上详尽阐述了发展工业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并强调“重工业是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注:《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第109页、132页、439页。)。中国共产党在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时,即把“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作为其总任务之一。因此,当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后,从1953年起,中国便进入了以实现国家工业化为基本任务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五年中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588余亿元。“一五”期间,中国的工业化获得高速度发展,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43%提高到57%。这一阶段,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二)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向四个现代化进军”。
在“一五”计划实施期间,中国共产党就开始认识到,把实现“工业化”作为唯一的建设目标是不够的。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便提出过:“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注:《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第109页、132页、439页。)1957年3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地提出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注:《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版,第404页。)首次将科学文化纳入国家现代化的战略目标。1964年12月,根据的建议,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向全国完整地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注:《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第109页、132页、439页。)。从20世纪50年代末一直到70年代末,20年来,中国受到种种政治运动的干扰,尤其是“”的破坏,使中国社会发展偏离了现代化建设主题,现代化事业遭受严重损失。这一阶段,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取得可喜成绩,但曲折和失误造成的损失则难以弥补。
(三)20世纪70年代末期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又需要现代化的人才来掌握,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86—95页。)1978年12月,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并反复强调“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认识到了现代化的含义十分丰富,既包括物质的范畴,也包括精神的范畴,即包括管理的现代化和人的思想的现代化。而这些都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来解决。因此,1982年党的十二大将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9月28日,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又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就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并指出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兴衰成败的大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均迈出了新的步伐,工农业战线捷报频传,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现代化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20多年中,中国在生命科学、核物理、天文、同步辐射等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在面向产业的材料、纳米技术、微电子与光电子、化工药物、医疗设备、资源环保、农业及通信技术等高技术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一阶段,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卓著成就,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点
中国的现代化,从一开始就必然地具有中国的特色。研究和分析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显著特点。
(一)中国现代化进程始终与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结合在一起。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发展和现代化的认识,从一开始就是以社会主义为基本取向的。因此,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始终是与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结合在一起的。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当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虽然只有苏联一种模式可以借鉴,但中国有自己的国情,照抄照搬未必能成功。中国共产党必须下大功夫探索、寻找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在这个探索过程的前期既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成就,也有着深刻的教训。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关于中国实现由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大国转变的构想,以及体现在中共八大报告中的理论观点和政策思想等,均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探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自1957年起,这种探索不断受到“左”的错误的干扰,特别是“”的破坏,使生产力在20年里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直到1978年12月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又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并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继续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一条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这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在这次大会的开幕词中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2—3页、78页、117页、373页。)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二大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在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问题上取得了重大成果,即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初步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199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要求。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在十四大报告中,又从9个方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更全面、更系统、理论性更强的概括。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则提出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宏伟纲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探索和奋进。正是因为这种探索,使中国逐步走上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因此中国才取得了现代化建设中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二)由求强向富民转变——现代化首要目标的重新定位。
近代史上,中国人对近代工业文明的最初认识来自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有志之士们对现代化追求的首要目标从一开始就被定位在迅速求强的选择上,即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新中国建立以后,在东西方两大阵营分立对抗的世界格局中,尤其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对中国实行全面封锁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而工业化的首要目标便是迅速求强,迅速建成以拥有强大国防力量为标志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一目标决定了中国工业化的特殊战略,即国防工业和作为其基础的重工业优先增长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这种战略与资本严重不足的资源条件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国家不得不采取特殊的超经济手段,以高度集权的方式在全社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动员一切可用资源,实现超常规的资本积累。但这一发展战略,是无法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
1978年以后,中国现代化进程发生了波澜壮阔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战略的确定,富民思想被明确提了出来。解决温饱,进入小康,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实际上是一种非常直观的富民方略。它意味着中国现代化的首要目标的重新定位,即由求强向富民转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放弃求强的目标,而是要为国家真正的强盛培植深厚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人民的富裕。这既由社会主义本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所决定,也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价值观的体现。富民目标的确立,决定了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即从资源劣势启动转变为立足于资源优势的战略,由国防工业和重工业的片面突进转变为结构均衡的整体经济发展,着眼于综合国力的提高。于是,长期被抑制的民生工业得到蓬勃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显著增长,第三产业迅速成长。这种工业结构的变革和整体经济的发展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的空前繁荣,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而且全面提升了中国的现代化水平,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随着现代化目标的重新定位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必然要求经济发展主体的多元化,改变政府作为单一主体的局面,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掘出最有活力的源泉,使中国的现代化事业获得来自民间、来自社会源源不竭的支持。富民目标的确立,带来了中国经济发展与整个现代化模式的全面转换,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三)从经济现代化到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化内涵的渐趋丰富和完整。
- 上一篇: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建设意见
- 下一篇:经济开发区效能建设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