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思想特征分析论文

时间:2022-11-04 08:46:00

导语:生产力思想特征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生产力思想特征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生产力思想;时代特征

[论文摘要]深刻分析了生产力的内在要素,进一步强调劳动者的地位,突出科教和创新在生产力中的作用;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党的建设和先进性联系起来,突出了其生产力思想的时代精神。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生产力思想。特别是在时期,国际国内环境和条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全球化浪潮蓬勃发展,知识经济初露端倪,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不断取得成就,也面临一些问题。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不仅全面继承了邓小平的生产力理论,而且对生产力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深刻分析生产力内在要素的时代特征,进一步强调劳动者的地位

生产力的内在要素包括物质实体要素和非物质实体要素。在生产力的物质实体要素中突出强调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对劳动者的构成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

提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在对劳动者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他强调,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和凝聚一切积极因素、调动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不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0页)

(二)强调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指出,发展生产力,“既要重视物质生产水平,又要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79页)他强调,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分析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而且,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创造得越多。人们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是在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中向前发展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1-07-02)

将“人的全面发展”明确纳入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之中,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敏锐把握时代精神,突出科教和创新在生产力中的作用

关于科技在生产力中的地位,马克思曾提出生产力中包括科学,邓小平同志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针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的时代特点,进一步强调,我们要敏锐地把握这个客观趋势,在掌握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实现生产力发展的跨越。

(一)提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思想。

认为,面对现代科技发展的新形势以及我国科学技术还相当落后的严峻事实,要加快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就必须把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作为战略重点,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确保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页)

他还对科教兴国的基本内涵作了科学而全面的阐释。(参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28页)显然,科教兴国战略体现了我党在实践中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深化。(二)提出创新是生产力发展动力的思想。

认为,新科技革命的飞速发展,给中国带来了严峻挑战。要迎接这一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

第一,科技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指出,科学的本质是创新,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世界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第二,理论创新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特别强调创新理论对生产力发展的解放和推动。他深刻指出,创新的实践产生创新的理论,创新的理论推动着实践的发展。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促进包括社会生产力发展在内的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因此,用创新的理论来推动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是现实实践发展的迫切要求。

第三,体制创新是解放科技生产力的有效保障。为了实现科技生产力的大发展,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和科研资源配置,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和各种科技制度,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有效保障与激励机制。要鼓励原始性创新和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孕育着科学技术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加强前瞻性、基础性的科学创新,以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按照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目标,通过实现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等手段,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积极推进国家知识创新体制建设,从而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三、密切关注时代要求,把发展生产力提高到党保持先进性的高度

深刻分析了当今世界的特点和我国所处的环境,揭示了我党面临的时代挑战和崭新课题,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发展生产力是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

在论述“三个代表”深刻内涵时,阐述了党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决定性因素;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基础条件。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三个代表”上升为党的指导思想,也就使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问题成为新世纪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

(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成为党的领导工作的重要内容。

指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主要在于:

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党执政兴国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党要担负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就必须以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的中心,就是经济建设。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4页)

第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的必然要求和体现。只有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做到不断用先进的生产力代替落后的生产力,使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党的先进性;才能奠定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离开了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无从谈起。

第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要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否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能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能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则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