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改革方案和理论研究论文
时间:2022-10-21 03:25:00
导语:联合国改革方案和理论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联合国改革方案主要有“名人小组”和余元洲的方案,前者是强权理论的延续,后者则过于理想化,因此都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国的改革。而涉及联合国改革理论如现实主义、功能主义、制度主义等基本上又是强烈的打上了理论剪裁现实的痕迹,它们不可能用来指导联合国的改革,所以联合国至今仍然只能带“病”工作,并且这种“病”可能还要维持相当长的时间。在维护安理会现状不变而对其它部门进行改革,可能是眼前联合国改革的最好方案。
[关键词]改革名人小组理想化理论
联合国的改革由来已久,但自联合国成立以来的的60多年里,尽管它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有很多人提出了许多改革方案,但至今仍然没有一个方案能得到大多数成员国的认可,并在实质上推动联合国的深层次改革。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些相关的理论和方案进行深度思考,以期能推动联合国更深层次的改革,以满足和适应世界新形式的发展需要。
一对联合国相关改革方案和理论的简单回顾
1、联合国改革的方案主要有:
(1)名人小组的改革方案:
“方案A,除了原5个常任理事国外,增加6个没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席位,按主要区域分配如下:非洲2个,亚洲及太平洋2个,欧洲1个,美洲1个,任期两年的非常任理事国席位,原有10个,再增设3个,按主要区域分配如下:非洲4个,亚洲及太平洋3个,欧洲2个,美洲4个。
方案B,不增加常任理事国席位,但新增8个任期四年并可连任的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按主要区域分配如下:非洲2个,亚洲及太平洋2个,欧洲2个,美洲2个。同时新增一个任期两年(不可连任)的非常任理事国席位,11个席位按主要区域分配如下:非洲4个,亚洲及太平洋3个,欧洲1个,美洲3个。备受关注的是,这两套方案都不涉及扩大否决权,或修改宪章有关安理会现行权力的规定,这是在回避矛盾焦点”。(1)
2005年3月21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向第五联合国大会正式提交了题为《大自由:为人人共享发展!安全和人权而奋斗》的报告,在报告中,安南赞称安理会的扩大,“关于安理会的扩大标准,安南报告赞成‘名人小组报告’所提标准:即让那些在财务、军事和外交方面对联合国贡献最大的国家,更多地参与决策;应让更能代表广大会员国,特别是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参加决策进程。这即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保持平衡,其中前者是重视发达国家的所谓‘国际贡献’,后者则是建议在安理会增加更多发展中国家代表,安南报告总体而言是各方利益平衡与相互妥协的产物,基本上照顾到了国际社会的方方面面。”(2)
(2)余元洲的设计方案
在余元洲的设计方案中(3),他把政治学的“主权在民”、“权力制衡”等原则引入联合国的设计方案中,并且把国际关系中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理论结合起来,设计出了具体的联合国新的方案,这种形式的联合国,实际是一个世界政府。他较彻底的解决了联合国无钱、无权、无力(没有军队),体制又决定它不可能维护真正的国际正义的缺陷,并对权力膨胀后的联合国也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它应该是联合国的未来,也能体现国际社会对国际民主、正义和法制的祈求,所以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2、涉及联合国改革的理论阐述主要有:
(1)“联合国研究的理论在二战前主要有:现实主义、世界联邦主义、功能主义和制度主义。
现实主义者认为,联合国研究必须从国家权力和利益出发,从国际权力对比的现实出发,不能从《联合国宪章》或者是信念出发;只能研究联合国是什么,能做什么,不应研究联合国应该做什么,他们的结论是:联合国是主权国家组建的为主权国家利益服务的工具,有什么样的国际政治力量对比现实,就有什么样的联合国(14页)”。应该将联合国看成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去理解它的根源与影响、进展和局限、问题和前景(15页)。在真正意义上,联合国没有任何规定的目标,也没有规定它应该做什么,将成为什么,联合国的基本目标和发展方向都是由成员国主宰的政治进程所决定的(15页)。联合国的创建者只是将集体安全作为一种理想写入《联合国宪章》,真正采用的还是权力均衡,他们想让这一组织顺其自然,能做多少就做多少(15页)。
世界联邦主义者一直试图论证将联合国改造为世界政府的可能性,他们认为新的世界权威机构应该在维持和平领域具有立法、司法和执行的权力,比较明智的方法是对《联合国宪章》进行必要的修改,使联合国承担起这一使命。(15页)
功能主义主张将政治权力斗争与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相分离,主张先从具体的、技术性的、可操作性的经济、社会问题入手,建立功能性的机构,然后再使这些个别领域的合作逐步扩大(15页)。
制度主义的贡献在于:从制度主义的视角论证了为什么仍然需要联合国,以及如何使联合国更好。……他们相信国家的行为是可以改变和适应的,当国家在技术理性(technicalrationality)和价值理性(valuerationality)的指导下选择了目标,就会形成新的规范(norm)和规则(rule),建立起为这些目标服务的制度,并使国家行为适应这些新的规范和规则。联合国最显著的成功就是使民族自决权原则制度化,使之成为国际秩序中一个基本规范,他们相信,成员国在对过去历史经验的学习中会认识到合作与互惠的好处,因此,在联合国系统建立起一种互惠(reciprocity)制度是可能的。
冷战后的联合国理论研究,最突出的表现是将市民社会、世界公民、全球民主、全球治理、人类安全、综合安全等概念引入联合国研究,形成新的全球主义版本的联合国论。……他们提出了类似的联合国改革方案,其共同点是将联合国改造成一个能够代表全球多种不同力量的民主治理机构。
建构主义对联合国的理论研究的贡献在于:建构主义强调认同、规范和文化对国家行为的作用,强调规范形成利益,利益形成行动。国际规范则主要体现在国际法、国际组织及会议的声明和文件中,所以建构主义认为联合国等重要国际组织在公断规范诉求(normativeclaims)及建构规范学说(normativediscourse)两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4)
(2)“全球化的发展前景,有三种主要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政治全球化将导致世界国家的出现;另一种观点认为政治全球化将导致帝国领导下的世界秩序;第三种观点认为政治全球化将导致全球治理。
世界国家论者认为政治全球化将导致世界国家的出现,国家主权已经过时、消亡或萎缩,应当限制乃至取消国家主权。
新帝国主义论者认为,政治全球化的目标是维持帝国领导下的世界秩序,单极世界和强权政治是这种世界秩序的基础。……持此论者主张由新帝国或后帝国对外输出稳定和自由,为此目的而采取的人道主义军事干预、经济、新殖民政策、文化、软权力扩张等都具有国际合法性。
全球治理论者认为,在政治全球化的时代,民族国家依然是全球政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治理主体,主权平等依然是全球治理机制合法性的基础,同时主权范畴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变革,全球治理论者指出,政治全球化的目标是走向真正的、民主的全球治理”。(5)
(3)“从联合国的性质看,作为战后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只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联合体,它不是超国家机构,也不是世界政府,它是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承担的是政府间合作的职能,它不能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6)
二对联合国改革方案和理论的简单思考
1对相关方案的思考
(1)强权理论延续的方案
也就是说,这种改革方案带有明显的强权的痕迹,它更多的是为强势力量服务,并更多的体现为强者的意愿,至于这种方案是否真能体现出国际社会的共同需求,而不一定是它首先所考虑的事情,也不是它所真正想实现的事情。
它最真实的体现就是所谓的名人小组的设计方案。
“事实上,安南这一主张(指对“名人小组”关于联合国改革方案持肯定态度,作者注),在联合国刚刚成立时就遭到一些中小国家的反对,尽管当时是限于对否决权的反对”(7)。“如果一味以‘国际贡献’和经济实力来评定谁应进入安理会,安理会扩大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少数大国、强国和富国的事情,这既不符合大多数会员国的利益和意愿,也违背了民主、正义和公平原则”。(8)
而且,安南的这些主张的前后两部分并不必然的具有相关性,60多年的历史证明,对联合国贡献更大的国家,更多的参加决策时,它们更多的首先是代表他们自己、以及和他们自己利益攸关国家的利益,并不必然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也不一定代表国际社会的共同需求。而且安理会数量的增减和它是否代表成员国的共同需求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以为安理会数量的增加会更大程度的代表国际社会的共同需求,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方案的错误也不过是理念错误的延续罢了。
但是,“让那些在财务、军事和外交方面对联合国贡献最大的国家,更多地参与决策”,却又是一个不得已的事实,因为联合国本身就建立在这些实力强国的支持之下成立的,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撑,联合国可能就不为联合国,这也是安理会所以成立的原因,也是联合国本身无法克服的困境。因此,此种方案是联合国固有弊端的继续,如果说靠强力维护的一个组织,只有继续得到新崛起的强势力量的支持,才可能继续存在的话,那么,它也因此更可能为强势力量所支配,本身的自主能力会继续下降,真正体现国际社会所追求的民主、法制和正义则可能因此而变得更加遥遥无期,所以这一方案的失败首先在于设计理念的失败,从一开始就是失败的。安南的这一主张失败的原因还在于,尽管这种设计方式实际上是在联合国成立时立国原则的延续,但他不是一个进步,因为立国之初的联合国还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就是大国一致,而安南决策的今天,大国一致的原则已经不存在了,安南却仍然要按类似的原则来扩大联合国,显然更不易得到中小国家的支持。所以从这点讲,它也注定了“名人小组”方案破产的必然性。
同时这一方案是对即有利益集团:即对安理会“五大国”权力的一种弱化或者分享。即使可能有其它的利益可能对这“五大国”利益在其它方面予以某种足够的满足或补偿,“五大国”对任何一个试图想分享或威胁他们国际权力的“外来者”,也会持一种天然的反对态度。在喧嚣、鼓噪和反对声中产生不了结果;国际社会及其它任何一个成员国,又不可能有其它任何权力能对分享否决权予以其它补偿的情况下,安理会的部分或全部成员,否决任何一个试图分享“五大国”所拥有的否决权的议案,乃是再合理不过的结果了。
所以名人小组对联合国改革方案的设计,在设计理论上,是旧有理念的继续:即强权理论的延续,但正是这一理念的延续,才造成联合国今天无法解决的困境:1联合国仍然安理会的联合国,是强国的联合国,不是世界各国,尤其不是中、小国家所希望的联合国。2所谓的国际正义、法制和民主等的维护与否,完全取决于强国的意志(不一定取决于安理会),联合国本身没有足够的力量决定。3联合国依然面临着被弱化和继续被弱化的结局。所谓的“名人小组”乃至其它类似的方案的设计,不过是对联合国困境的进一步强化。
所以以此种思维方式来进行任何改革,都不可能适应国际社会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要求,依此种思维方式所设计的方案也注定不可能解决目前联合国所面临的问题。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联合国所面临的困难,必须抛弃这种设计理念,以新的理念重新设计,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联合国所面临的困境。
但是,应该承认,讲求权力和利益的设计方案,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在现实的国际政治中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力,国际社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仍然会被强势力量所支配,对联合国改革所设计的许多方案,仍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此种力量在国际社会上的政治表达,联合国的任何改革方案都必须考虑这些国家的政治需要。
(2)理想主义的设计方案
余元洲著设计的联合国改革方案,应该是联合国的未来,也能体现国际社会对国际民主、正义和法制的祈求,因此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但他设计的新联合国的实现需要一个前提,就是有更多的(最好十个以上)如美国式的国家(指综合国力可以和美国相比)的出现,或者有更多的实力强大的国家重新崛起,他们的力量也许不能和美国的国力相比,但他们的崛起打破了现有的国际格局。如果这样的前提不存在,他所设计的联合国,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的联合国,而且只要这个前提永远不存在,他所设计的这个联合国,就只能永远处于理想状态,本文在后面作专文将对之进行详细的阐述。
但必须肯定,这种设计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巨大进步,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2、对相关理论的思考
应该承认,上文关于联合国改革所有理论的阐述,对于联合国的改革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他们的缺陷在于,他们过于关注理论,而没有把理论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结合起来,使理论的发展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他们只是根据理论的需要来决定联合国应当是或者必须是什么,而不是根据现实的发展需要来决定联合国应当是什么样的角色。因此带有很强的理论剪裁现实的痕迹。事实上,如果一个理论只能永远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不对现实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或者根本不顾社会现实的需要,甚至置社会现实于不顾,这样的理论也许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而对联合国未来的发展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如认为联合国应该是全球治理,却又缺乏相应的具体方案,也仅是点到为止。
事实上,联合国在理论上是什么样子、在名称上是什么、它又是基于什么样的理论设计成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否能真正满足国际社会的共同需要,凡是能达此需要的,都可以予以满足,不管它是以什么名称,或是在什么理论下进行的。或者说,联合国在国际社会所履行的职责是否真正的满足了国际社会的共同需要,这才是联合国改革的关键。
三对未来联合国改革的展望
未来联合国的任何改革方案必须基于这样一个社会现实,美国成为世界最为强大的国家,这种强大和人类历史上所出现的所有强国的强大都不相同:它是一个可以永远强大的国家,也许它可以相对衰落,但却不可能绝对衰落;而人类历史上曾经强大的帝国,从它强大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衰落的必然。其表现有:从国内层面来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如它的国民那样整体凝聚而形成的、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歇的创造力;从国际层面来讲,没有任何一个国际力量可以单独和它比拟,也没有任何一个能够联合进来的国家集团可以和它相抗衡,这样的国家集团甚至不能也不敢是出于和美国的抗衡而联合。国际力量的行使首先是依靠国内力量的整合继而对国际力量的再整合而行使的,因此在国际社会上,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国家集团能在整合国际和国内的力量前提下,和它相抗衡。
所以联合国的任何改革都不能无视美国的存在。
因为本文认为,余元洲设计的联合国方案代表着联合国发展的未来,现在它虽然不会实现,尽管可能历经千辛万苦,但它最终仍然会成为现实(或者很大部分会成为现实),所以本文不拟对联合国的未来再作设想,而只是基于现实的认识,认为联合国的改革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保持现在情况不变,待时机成熟时,直接实现余元洲所设计的联合国。此方案现在实现的可能性不大。
2、在保持安理会现状不变的情况下,对其它部门进行改革。这应该是现在进行改革最可行的方案。
3、在逐步弱化安理会的决策权、强化大会的权力、并对大会的权力及其组成进行改组和相关权力进行必要监督的情况下,逐步改革联合国,以求逐步实现余元洲所设计的联合国。它有实现的可能。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国,必须改变联合国当初的立国原则,否则不可能实现所谓的国际和平、公正、正义和法制。
注释:
(1)吴慧著《2004年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的回顾与展望》载《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第一期。10页转引自2004年12月联合国“威胁、挑战和改革问题高级别小组的报告”[Z]。<.2004-12-4>
(2)陈向阳著《安南报告助推联合国改革》载《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3月31日
(3)余元洲著《论联合国的新角色》世界知道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
(4)李东燕著《联合国研究60年----理论、政策、方案》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5期。14---15页,有删改。
(5)何增科著《全球民主治理与联合国改革》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4年第1期,79页
(6)王燕平著《联合国在发展国家主权原则上的贡献与局限》载《求索》2005年第11期。67页
(7)钱文荣著《论联合国改革》载《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9期第一页
(8)李英著《联合国改革走向何方》载《党政干部学刊》2005年第8期45页
- 上一篇:青年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讲话
- 下一篇:县委中心组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