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经济建设问题论文

时间:2022-10-21 02:45:00

导语:外国经济建设问题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外国经济建设问题论文

[摘要]对70多年的苏联经济建设评价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本文的基本观点是,苏联的经济建设在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又产生与积聚了不少严重问题,它是导致苏联解体与苏共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产生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不切实际的赶超战略;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指导思想;背离革命与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不能及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苏共在理论上不能与时俱进。

[关键词]苏联;经济建设;评价

对苏联经济建设的成效如何评价,这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它不仅涉及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指导思想与一些重大政策,还涉及到与苏联剧变的关系。在中国学术界的论著中,对这一问题的观点亦不尽一致。笔者认为,通过讨论,可以对70多年的苏联经济建设的评价,达到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事实的目的,以便我们从中正确地吸取经验教训,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搞好。

一、经济建设的重大进展

苏联经济经过7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里,利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使经济增长速度大大快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苏联在1937年3月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时,其工业总产值从欧洲第四位跃居为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通过实施超高速工业化的政策,使其在第三个五年计划结束时,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基本上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苏联在二战前的头三个五年计划期间,不仅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生产关系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斯大林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方面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1928年私人企业在工业企业中的比重为28%,到了1933年已降至0.5%。在农业中,私人经济在同一时期由97%下降到20%,零售商业则从24%下降到零。[1]到1937年,社会主义经济在全苏生产固定基金、国民收入、工业与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分别占99%、99.1%、99.8%与98.5%。[2]

由于取得以上的进展,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斯大林指出,新宪法的基础是“我们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这样,在苏联建立的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二战后,苏联经济迅速得到恢复。斯大林逝世后,经过30多年的发展,苏联成为能与美国争霸的军事、经济超级大国。

对苏联70多年经济建设的评价问题,之所以至今在我国学术界仍存在不同的看法,这里可能与分析问题的视角不同有关。如果从发展速度来看,苏联在相当长的时期(特别在斯大林时期)比西方大多数国家快得多;如果从整个工业来看,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部门齐全的工业体系;如果从与军事工业密切相关的重工业发展来看,苏联在不长的历史时期里不少部门与重要产品赶上和超过了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果从军事力量与军备竞赛来看,苏联的赶超速度也是十分惊人的,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军事实力不仅与美国达到平衡,并在某些领域超过了美国,从而成为超级大国。这些能否说明苏联经济建设成功了呢?苏共把经济建设搞好了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果我们对苏联经济建设综合地,从社会主义发展经济的本质要求与目的的视角来考察,那么就会发现苏联在70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严重的问题。可以认为,苏联并没有把经济建设搞好,这主要表现在:

(一)从经济增长率递减发展到危机

苏联经济并没有实现持续与稳定的发展,而是到后来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不应出现的经济危机。

随着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的功效日益衰退,苏联经济增长率出现了递减,即出现了由高速、低速、停滞到危机。从20世纪60年代起经济增长速度递减趋势已十分明显(详见下表)。

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并出现危机,导致苏联与美国的经济差距出现了扩大的趋势。据苏联官方公布的资料,如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为美国的67%,到1988年下降为64%。以国民生产总值来看,1990年约为美国的40%,而十月革命前的1913年俄国这一指标为39%[3]。据俄一些学者分析,按人均计算1989年苏联的GDP为美国的30%,工业产值为42%,农业产值为38%。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0年按购买力计算,苏联的实际GDP为美国的39.67%,人均GDP为34.96%。

这里要指出的是,70年代中期苏联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不正常的基础上,靠一些临时性的因素达到的,这指的是靠当时的国际市场上高价出售石油和大量生产与出售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酒精饮料达到的,[4]如排除这些因素,差不多有4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民收入的绝对额没有增加。

以上情况告诉我们,对苏联经济发展速度要客观地加以分析,不少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笔者认为,很难以经济增长速度作为积极评价苏联经济的一个重要根据。

(二)落后的增长方式长期不能改变

苏联经济难以保证持续增长,并最后出现经济危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落后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长期不能改变。就是说,经济的增长是靠大量投入新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达到的,是一种拼消耗、浪费型的经济。

苏联自20世纪30年代消灭失业后到80年代末,每年平均增加劳动力为200万人。基建投资不仅增长幅度大,而且增长速度快,它一般占国民收入的30%左右,约占国家预算支出的50%。基建投资增长速度快于国民收入增长速度,如1961—1987年,国民收入平均增长率为5.4%,而基建投资为5.6%。苏联生产每单位产品的物资消耗很大,如在70年代末,生产每单位国民收入用钢量比美国多90%,耗电量多20%,耗石油量多100%,水泥用量多80%,投资多50%。

70年代初,苏联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扭转已开始出现的速度下降趋势与提高经济效益。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经济发展由粗放转向集约化。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正式提出经济向集约化为主的发展道路过渡。由于整个70年代至80年代初,苏联在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未取得进展,80年代又重新强调经济转向集约化的方针,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又进一步确定“生产的全面集约化”、“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的经济发展方针。

苏联一直到1991年底解体,基本上仍是粗放经济,经济效益没有提高,如基金产值率继续下降,每卢布生产性固定基金生产的国民收入从1970年的55戈比下降到1990年的28戈比。80年代中期生产的切屑机床的金属耗用量比美、日、德和法国同类新产品高1—1.5倍。

经济增长方式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的综合素质。落后的苏联经济增长方式决定了它不可能实现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当发展经济的粗放因素(大量投入人力、物力与财力)日益受制约的时候,就不可避免会出现经济增长速度逐步下降乃至发展到危机。我们在分析苏联经济增长速度问题时,就清楚地向人们展示了这一情况。

(三)经济结构严重畸形,比例严重失调

长期以来,苏联实质上推行的是经济军事化政策,经济的发展战略、政策主要是为扩军备战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服务的。从斯大林执政开始,一直到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推行的经济赶超战略,其核心是军事力量的赶超。这样的结果是,甲、乙两类工业的增长难以平衡,而且增长速度的差距不断拉开,即由1966—1970间的1.04:1扩大至1971—1980年间的1.28:1。在重工业内部,与军事工业密切相关的部门发展更快,1971—1980年机器制造业产值增长速度要比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高1.7倍。苏联工业的80%与军工有关。由于偏重发展重工业,牺牲农业,把农民搞得很苦,使苏联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苏联时期三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国民经济的军事化给苏联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苏联“在一些年份里,用于军事准备的开支达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25%—30%,也就是说,比美国和欧洲北约国家的同类指标高出了4—5倍”。[5]“没有任何敌人能像军国主义化那样吞没一切,给经济造成如此严重的破坏。这是在人民面前犯下的罪行。”[6]

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在世界大国中苏联经济结构畸形与比例失调的情况是最为严重的。70多年来,苏联经济从来都是不协调地、不按比例地发展着,因此,给当前的俄罗斯在调整经济结构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也是阻碍俄罗斯当前与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四)半封闭的经济

长期以来,苏联经济处于半封闭状态,60%左右的对外经贸合作是与经互会成员国进行的。苏联与经互会成员国的经贸关系实际上是其国内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的延伸,市场经济机制并不起作用,经济不是走的开放式发展道路。这样,使竞争机制基本上不起作用。因此,苏联对外经济关系发展水平大大低于西方一些国家。1988年,苏联对外贸易出口额占其GNP的7.7%,而1980年,世界贸易出口额就已占世界GNP的21%以上。[7]至于苏联在国外的投资与国外对苏联的投资,那更无法与西方一些国家相比。这些因素,决定了苏联经济素质难以提高,其竞争能力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

(五)不少经济政策往往脱离人民的切身利益

苏联发展经济的政策,往往不是立足于尽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苏联大力发展军事工业,与美国搞军备竞赛,是在经济实力有限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样,苏联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受到严重影响。长期以来,苏联市场紧张,一直被称为“短缺经济”。1950年苏联居民年均肉消费量比1913年少3公斤,粮食少28公斤。[8]1952年,英国工人每小时的收入所购买的食品数高于苏联3.6倍,美国则高于苏联5.5倍,[9]到苏联解体前夕,市场供应越来越紧张。长期以来,苏联治国的主导思想是强国而不是富民。

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苏联经济中出现的严重问题,从客观上讲,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缺乏建设经验,加上不利的国际环境,难免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产生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是,不能把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归结为缺乏经验,更不能把缺乏经验说成是全部原因。70多年来苏联经济之所以产生如此严重的问题,它是受一系列的因素影响的结果。

(一)不切实际的赶超战略

长期以来,苏联实行经济发展的赶超战略。先是斯大林搞超高速工业化,接着,于1939年3月在讨论第三个五年计划的联共(布)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在其总结报告中又提出,苏联的基本任务是要在10—15年内按人均计算的产量方面赶上或超过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后,为了缩小苏联与西方国家特别是与美国在经济上存在的差距,在苏共二十大上提出:第一个十年内工业生产绝对量与按人均计算的工业产品的产量都要压倒美国,从而使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强国;第二个十年内即到1980年在按人均计算的工业产品生产方面将把美国远远地抛在后面。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考虑到赫鲁晓夫过于强调速度的经济发展赶超战略所出现的问题,不得不注意解决经济的“质量与效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问题。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针对勃列日涅夫时期出现的经济停滞和苏联与美国经济实力差距拉大趋势的情况,在1986年2月召开的苏共二十七大上提出了“加速战略”。

经济落后的国家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力图尽快在经济上赶上乃至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不仅是可以理解的,并且亦应该通过努力加速经济的发展,争取早日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从而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因此,实行经济发展的赶超战略本身并没有错。而苏联实行这一战略的问题在于:一是脱离客观条件的可能性,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不论是斯大林提出的还是赫鲁晓夫提出的赶超目标,都没有也不可能实现,完全是不顾客观条件的一种唯意志论的表现。二是苏联的赶超战略重点是片面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不是国民经济平衡协调的发展,从而造成国民经济结构的严重畸形,长期存在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和农业落后的局面。三是赶超战略的重要目标是使苏联成为超级大国,很大程度上是为对外扩张与争霸服务。一个国家通过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在世界上经济强大国家,并在此基础上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是理所当然要追求的目标,特别像苏联这样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尤其是必要的,但如果实行赶超战略的目的是追求和扩张与霸权相联系的超级大国,那是另外一回事。俄罗斯在总结苏联时期的教训时指出:俄罗斯要做强大国家,但不再追求苏联时期与美国争霸的超级大国地位。

(二)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指导思想

苏联的经济发展是在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的。1939年斯大林在联共(布)十八大上提出:要继续坚持“向共产主义前进”的口号。这是斯大林在1936年宣布苏联基本建成社会主义之后提出的。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提出了“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的设想。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不得不退到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安德罗波夫上台后,又从发达社会主义“建成论”降至“起点论”。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又进一步降至苏联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进行改革。

在超越发展阶段思想指导下发展生产,其严重后果是不顾生产力的水平而不断地改变与折腾生产关系,以最快速度消灭私有制,建立一大二公的公有制,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者不相适应,从而对生产力造成严重的破坏。

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是明显的例子。1953年苏联的粮食产量还未达到沙皇时代1913年的水平。这一年,人均占有的粮食和肉类的数量分别只有432公斤和30公斤,比1913年的540公斤与31.4公斤还低。另外,发展生产是通过阶级斗争与各种政治运动的办法进行的,从而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压力,并且人为地制造了大量的“阶级敌人”与各种“反社会主义分子”、“分子”。

这种不顾生产力发展水平急于通过所有制改造变革生产关系的做法,是违反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讲过:“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0]违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建立“一大二公三纯”的生产关系,到头来,还得通过改革退回去,退到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方式上去。因为不解决这个问题,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模式就建立不起来,亦难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会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对此,邓小平深刻指出:“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11]对这个问题苏联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制定与实行了一系列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政策。这是个根本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

(三)背离革命与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

革命与发展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是人所共知的最简单明了的道理。苏联为了追求霸权地位,在大力进行军备扩充时,由于受其经济实力的制约,它往往牺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去花大量资金发展军事工业。所以,根本不可实现斯大林提出的苏联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要“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要求。

这种不为扩大消费资料生产而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就会失去社会经济意义,并且也是造成苏联长期消费品市场紧张、人民消费水平难以提高的一个原因。

(四)不能适时地改革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苏联建国初期,这种体制虽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后来,特别是在战后,传统的体制日益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体制反映出来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情况日益明显,并且变得越来越尖锐。这种体制又不能适时地进行改革,它排斥市场的作用,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也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经济效益也很难提高。这是因为一定的经济运行机制决定着相应的经济增长方式,而经济运行机制基本上是由经济体制决定的。从微观经济层面讲,在苏联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集体企业,经营机制不是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的,它对市场的敏感性与适应性很差,投入多产出少的情况比比皆是;从资源配置层面讲,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是由指令性计划决定的,这必然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并且长期难以调整,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再从宏观层面讲,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方法是直接的行政命令,而不是间接的经济方法。这样也就排斥了市场的作用,使官僚主义的唯意志论盛行,往往造成重大的政策失误和经济损失。苏联经济是长期被束缚在这种已缺乏动力的体制下发展的,最后出现社会经济危机。所以,邓小平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这说明,经济体制改革是发展生产力必由之路。“只有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人民才会信任我们的领导,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12]应该说,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不能及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是苏联经济建设未能搞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五)苏共在理论上缺乏创新,不能与时俱进

苏联长期以来不能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作出科学判断,并及时地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政策从根本上改革其已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经济体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作为执政党的苏共在领导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没有注意改造自己,没有注意加强自身的建设。就是说,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没能根据客观变化的情况去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不能与时俱进,而是长期思想僵化,陷入了教条主义的泥潭。

苏共没有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在理论上没有与时俱进,因此,它不可能用正确的思想、理论来回答与解决现实生活中提出的种种新问题,而只是用强大的宣传机器和强制的方法向广大群众灌输,这不可能让人民信服,从而必然会出现“信任危机”。

苏联经济理论长期僵化,不能创新,与时俱进,这与苏共党内与整个社会缺乏民主以及对斯大林个人崇拜有关。

另外,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混淆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的界限,对持不同观点的人动辄扣政治大帽子,进行“批判”,许多学者遭逮捕、被非法审讯、被送进劳动营、精神病医院甚至枪决,对人类历史共同创造的文化成果往往加以排斥与否定。这种条件下,理论工作者的职责往往只能是诠释领导人的著作与言论。

理论的僵化导致体制的僵化。不能及时地根据变化了情况进行理论创新,就不可能及时地解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过程出现的种种新问题。这说明,保持思想、理论先进性是加强党执政能力的重要因素。邓小平说得好,“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13]

苏联经济建设并没有搞好,苏共既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不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因此,苏联经济的发展亦难以体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对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与苏共垮台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邓小平在东欧一些国家发生剧变后的1990年3月3日与中央几位负责同志的一次谈话中说:“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后来在1992年初,也就是在苏联发生剧变后,邓小平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同志谈及苏联问题时说:“苏联在世界上的形象很不好,内部建设和对外关系都存在很多严重问题。看来主要问题有:第一,经济建设没有搞好,人民生活日用品至今还解决不了,集体农庄粮食产量仍然很低,工人农民不满,都有意见;第二,外交政策很失败,不仅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以‘老子党’自居,还在国际社会中实行大国霸权主义,把革命强加于人,企图统治全世界;第三,民族团结问题也没有搞好,实行大俄罗斯主义,以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口号掩盖民族间的矛盾,但是掩盖不了;第四,民主问题、领导作风问题、‘家长制’、专制独裁,等等。问题还有不少。”很清楚,在这里,同志把苏联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归结为经济建设没有搞好。

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生产力得到了解放与很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些已是世人公认的。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举行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在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决定还十分明确地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政策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我深信,只要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与认真落实中央所确定的原则,不走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老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和谐社会一定能顺利实现,中国将以良好的、“够格的”、显示强大生命力的、对世界具有极大吸引力的、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形象展现在国际社会。

参考文献:

[1][俄]T·M·齐姆希娜.俄罗斯经济史[M].2000,244-245.

[2][苏]苏联部长会议中央统计局编、陆南泉等译.苏联国民经济六十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5.

[3]就是从斯大林执政高速发展的30年来看,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仍未超过沙皇时期。

[4]据保守的估计,1974—1984年苏联获得的石油美元约2700—3200亿美元。

[5][俄]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211.

[6][俄]亚·尼·雅科夫列夫.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克改革运动[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69.

[7]陆南泉编.苏联经济简明教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12.

[8][苏]1970年苏联国民经济[M].莫斯科,俄文版,1971,561.[9]转引自左风荣著.致命的错误——苏联对外战略的演变与影响[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155.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3.

[11]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3):223.

[12]邓小平文选[C].(3):370;(2):333.

[13]邓小平文选[C].(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