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分析论文
时间:2022-10-01 06:24:00
导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大大加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为中国现代化的顺利推进创造了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拓展和深化了中国现代化的内涵,使其更具有中国特色;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为中国现代化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外部条件。
关键词中田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现代化进程;历史功绩
作者简介李腊生,江汉大学政法学院院长,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56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8—0005—03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点,其作出的战略决策和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大大加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等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错误口号,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为中国现代化创造了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特别是二战结束后,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现代化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了现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和漫长性。经济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在现代化进程中,政府必须领导国民坚定不移地将主要精力用于以发展经济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否则,现代化是不可能成功的。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振兴中华、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己任。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同时。就开始注重现代化的核心——经济建设问题。在建国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其他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建国之初,郑重宣告:“全国规模的经济建设工作业已摆在我们面前。”党的七届三中全会前夕,中央电示各地,要求各中央局主要负责同志必须亲自抓财政金融经济工作,各中央局会议必须经常讨论财经工作,不得以为这只是财经业务机关的工作而稍为放松,各分局大市委省委区党委亦如此。中央政治局现在几乎每次会议都要讨论财经工作。从全力领导革命战争到全力领导和平建设。这是党的历史进程中的一次深刻的变革。是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最初尝试。经过建国头七年的艰辛探索,1956年9月的八大在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决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这是非常英明的决策,是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重要标志。令人痛心的是,从1957年开始,经济建设这一重心逐渐被偏废,而代之以“党内斗争”、“阶级斗争”等为表现形式的政治斗争,致使中国现代化进程一再被延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使中国现代化进程得以延续。正因为如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三十年,我国经济一直健康、稳步、高速地向前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带动了整个社会的现代化。
二
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好至关重要的思想路线问题。思想路线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基本方向问题,如果方向错了,现代化将会遥遥无期。
全球现代化运动200多年的历史反复证明,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必须实事求是,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决不能照搬别国经验,更不能随心所欲。从我国以往的现代化历程来看。本来,1956年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然而。从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的近20年间,我国现代化建设出现了长期的停滞乃至倒退,痛失大好时机。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但有一个重要原因显而易见,那就是思想路线上理论脱离实际,搞教条主义,甚至完全凭主观臆断。“”结束后,我国现代化建设又曾出现过两年徘徊局面,根本原因仍然在于思想路线上延续着“两个凡是”的错误。如1977年8月召开党的十一大。尽管“在揭批‘’和动员全党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这次大会没有能够纠正‘’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反而加以肯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邓小平提出的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和运用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一致认为:“只有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在马列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我们党才能顺利地实现工作中心的转变,才能正确解决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党的正确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为全面进行拨乱反正和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从而拓展和深化了中国现代化的内涵,使其更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化”是近百年来人们对一种世界性社会现象的理论概括,它是以工业化为发端,以各民族实体为载体,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那么,现代化究竟有哪些内涵呢?一般认为,现代化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工业和经济的发展)、制度层面(政治发展和结构功能的优化)和精神层面(思想与文化的变迁)。三个层面以物质层面为中心,彼此互相渗透、互相推动,又互相制约。若舍弃任何一个层面,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内涵的理解和思考,大致经历了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深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建国以前党的七大、七届二中全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都把建设新中国的战略目标确定为由一个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国家工业化。1953年8月,谈到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指出: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又指出: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的国家。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专题论述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此后不久,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仍然强调:要巩固新的社会制度,必须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不难看出,从建国前夕到20世纪50年代末,以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基本上将“工业化”等同于“现代化”。尽管等人在论述工业化的同时。偶尔也提到“生产关系改造”、“现代科学文化”等概念,但并没有将它们与“工业化”一并视为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而是将它们独立于现代化之外来加以论述的。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等人将战略目标由工业化转变为四个现代化,完整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概念。1959年12月24日,提出:需要加快建设我们的国家,使我们国家更快地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和现代国防的社会主义强国。10天后,他又说: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我们提四个现代化的要求: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和现代化国防。这样才会建成一个既富且强的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60年代初,在研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1964年12月,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正式向全国人民宣布今后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至此,、等人已将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四个方面的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看作是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战略目标。尽管“四个现代化”的提法比“工业化”全面一些,但与“工业化”一样,仍然停留在现代化的物质层面,带有认识上和理论上的局限性,在“”期间又受到“阶级斗争”的严重冲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我国以往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科学概念。表明我们党已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化有别于西方的现代化,未来的中国既是现代化的,又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有机统一,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从现代化的内涵来看,中国现代化是以四个现代化为核心,包括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一句话,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现代化。这是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客观规律的。只有这样,中国的现代化才能顺利推进并最终获得成功。
四
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都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但同时又要虚心学习别国经验,充分吸收世界文明成果。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只会导致落后。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意识到:“为着发展工业,需要大批资本。从什么地方来呢?不外两个方面:主要地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积累。同时借助于外援。在服从中国法令,有益中国经济的条件下,外国投资是我们所欢迎的。”1956年4月,又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这体现出强烈的开放意识和长远的战略眼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后来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往往过分强调自力更生原则,对对外开放有不同程度的忽视。而且,非常有限的向外国学习,也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结束后,邓小平对的对外开放思想作了比较充分的发挥。1978年5月7日,他在会见马达加斯加民主共和国政府经济贸易代表团时指出:我们要把世界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同年10月10日,在会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新闻代表团时又指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先进技术、先进装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在向外国学习的问题上,如果说还有点顾“面子”的话,邓小平则大大方方地学习;如果说有所“保留”的话,邓小平则将国外先进的东西都学过来,并作为我们新的“起点”。因此,邓小平的开放思想比的开放思想更加开阔,立足点更高。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次以党的决议的形式,强调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说明全党已充分认识到对外开放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实践表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局面,为中国现代化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外部条件。
综上所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工作重心的正确转移、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现代化内涵的拓展和深化、大力推行对外开放等诸多方面,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光辉的里程碑。
- 上一篇:党员主体地位探究论文
- 下一篇: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失败原因浅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