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主体地位探究论文

时间:2022-10-01 06:23:00

导语:党员主体地位探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员主体地位探究论文

摘要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切实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能激发党员关心党、建设党的热情,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各级党组织应当紧密结合实际,从贯彻落实党内法规、加强教育、健全制度、完善监督和激励引导机制上保证党员的主体地位的落实。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实现党内民主,真正实现党内和谐。

关键词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民主权利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党内民主建设的重大命题,强调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以人为本思想在党内生活中的集中体现,是发展党内民主的逻辑起点和关键环节。如何贯彻落实十七大关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这一精神要求。成为各级党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笔者试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影响“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落实的主要原因

党员主体地位是指党员个体及党员群体在自身身份确定后,履行义务、行使权利的一种自觉。以及这种自觉在党内法定的位置,其外在表现形式为党员的先进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本质是党员义务、党员权利在党员从事党的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得到党组织和党员自身的双重确认并得以实现。它体现了党的意志,是党内活动实践的主体,是塑造党的整体形象的主体。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切实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能激发党员关心党、建设党的热情,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但在现实中。党员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尊重,其主体作用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1从党员自身看,党员主体意识普遍不强,对党员主体地位认识不够,认为在党内工作、生活中真正起支配作用的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他们才是党的主体,而党员不过是被指挥、被管理、被教育的对象。

2从领导干部角度看,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中没有真正确立党员主体地位意识,把党员仅仅作为党的工作对象,开展党的工作的工具,偏重于向党员提要求、派任务,忽视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具体表现在对待党员权利、义务上,片面强调党员“应尽义务”,忽视党员“应有权利”;在党内监督上,片面强调党员是被监督的对象,忽视党员的监督主体地位;在党内管理上,片面把党员作为被管理的对象,忽视党员在党内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在党内决策上,片面强调党员“我决定你执行”,忽视党员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从而使党员感到党内管理机制不健全,归属感和荣誉感不强。

(二)党内制度落实不到位

党章从八项义务和八项权利对党员主体地位作了具体规定,但这些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现实中仍存在忽视党员民主权利的问题,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党内事务知情权、参与权,对党的工作的建议权、倡议权、批评权,对党内选举活动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对组织给予个人奖励的公平权或处分决定的申诉权,以及对党的干部的评议权、监督权等落实很不到位,对党内党外重大事宜,一般都是通知中层干部参加,使部分基层党员认为自己只能履行义务,而不能享受党员权利,从而影响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监督保障机制不健全

从目前看,在权利保障、救助方面,党员权利受到侵犯时,投诉、受理与查处放在同一个部门,本身在逻辑上,就缺乏一个完备的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造成维权难、程序烦琐,效果不佳,这也无形中影响党员主体地位的巩固。

二、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要求.切实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一)贯彻落实党内法规。确保党员的主体地位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最根本的是要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党章及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党内规章赋予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等各项民主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犯,不然党员的主体地位就无从谈起。因此,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内法规,以确保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

1强化《党章》的最高权威。以党章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在总纲中明确党员的主体地位问题。坚持党章的权威地位,积极探讨保障党员权利实现的途径,突出党员的主体性地位的党员权利。

2贯彻落实好《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按照《条例》的精神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工作机制和制度,完善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有效措施,激发广大党员的创造活力,丰富党员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的内容和形式。同时还要贯彻落实好《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条例,切实保障好党员的民主权利。

(二)强化思想教育。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

要真正做到“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就必须突出教育的基础作用,通过教育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及普通党员对“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认同度。

1突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提高其认同度。实践证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取决于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对“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认同程度和落实力度。因此,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必须把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作为重点,深入开展党内民主教育,强化领导干部的平等意识和民主理念,克服等级观念、特权思想和家长制作风。使他们提高民主意识,树立民主观念,培养民主作风,掌握民主方法,养成民主习惯,增强执行各项民主制度的自觉性,从而使“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真正落到实处。

2加强对普通党员的教育,提高其认知度。党员的主体意识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内因,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落到实处的内在要求。党员个体对“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到“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落实的进度。使广大党员有自觉的党员主体意识,不仅需要在党的建设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党员主体机制,也需要党员自身的努力。因此,各级党组织要大力加强民主意识教育和党的基本知识、党的方针政策及党规党纪等学习教育,积极引导广大党员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使广大党员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发挥主体作用,既是党员的权利,更是党员的义务,切实增强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和依法行使正当权利的自觉性,从而切实改变那种党员只是“按时交党费、凡事听领导、议事表同意”的不正常现象,使党员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强化素质教育,提高广大党员的履职能力。党员的民主意识是党员自身内在的一种政治素养,这种素养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结构基础上的。列宁曾经说过,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是没有民主可言的。在党内生活中,有一部分党员确有参与的愿望与热情,却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或相应的能力,提不出建设性的意见。为此,各级党组织要通过多种途径,如,通过党员参加“”,听取党内报告以及“请进来,走出去”等党内其他活动形式,大力加强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法律知识、科技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等专业素质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参与党内议事决策的能力。同时针对党内各种不良倾向,对党员反复进行《党章》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再学习、再教育,引导党员联系思想、工作、作风的实际,正确地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认真解决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党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投身党内民主建设的热情,学会正确行使党员的民主权利。(三)健全党内民主制度.落实党员的主体权利

制度是“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的保证。制度更具稳定性、长期性。因此,各级党组织要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就需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在健全和完善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的相关制度上下工夫。

1健全党务公开制度,保障党员知情权。公开是民主的前提。党员了解党内事务,是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的逻辑起点。因此,各级党组织要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让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做到重要事件党内先通报,重要决策实施党内先传达,重要问题决定党内先讨论,增强党员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党员的应变能力;要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反映制度,做到下情及时上递,上情及时下达,从而为党的社会整合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建立党务工作新闻发言人制度,各级党组织应当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新闻媒体建立起稳定的联系,通过定期举行新闻会等多种形式,向党员群众介绍党建工作的进展和取得的成就,以事实证明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更好地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

2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保障党员参与权。参与党内事务,是党员主体地位最基本、最直接的体现。当前,健全党员的参与机制主要应进一步扩大普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范围。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理顺党的代表大会、全委会和常委会的关系。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形成一个责权明确、相互配合、有效制约的科学的领导体制;要着眼于发挥党代会的作用,确立党的代表大会在党内的最高权力机关、最高决策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的权威地位;明确规定党代会定期召开的制度,严格规定代表大会的议事规则等。要继续扩大在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继续充实、健全、完善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等制度体系,为党员行使民主权利提供制度保证。要建立党员代表议事机制、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党内重大事项听证制度、党员参与党务管理制度及“党声绿色通道”等,以确保党员的参与权。

3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党员的选举权是党章规定的党员的一项重要的政治权利。而选举制度作为党内民主的重要标志,最直接地体现着对党员主体地位的尊重和落实。因此,要保证党员的选举权,重点就应放在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继续探索、总结全党各级各地健全党内选举制度的成功经验。要着眼于真实反映选举人意志,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提名方式,实行上下相结合的候选人提名方式,鼓励党员自愿报名和联名推荐党代表候选人;适当扩大差额推荐和差额选举的比例和幅度;要改善党代表的结构比例。扩大普通工人、农民党员代表的比例;要逐步扩大竞争上岗的范围和层次;要实行党代表任期制,督促党代表加大与选举单位党员的沟通和交流力度,及时反映党员的意愿。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扩大民主,进一步落实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与监督权,坚持走群众路线,完善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意测验制度,推行考察预告、差额考察、考察结果通报制度和考察前公示、任前公示等制度,扩大公示的范围,以拓展党内选举的视野,提高党内选举的质量。

4完善党内民主监督制度,保障党员监督权。围绕党员的监督权利,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监督制度,是维护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关键环节。尊重和保障党员监督权利,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监督制度,首先要着眼于促进领导干部廉洁用权、依法用权、公正用权,加大上级对下级、下级对上级和同级相互之间的监督力度,使党内民主监督的有效性不断增强;要明确党代会对全委会与全委会对常委会的权力委托——关系,保证委托者对者的控制和监督,发挥党的集体领导在监督中的作用,发挥党代表和党委委员在监督中的作用;要完善巡视制度、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制度以及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使党内民主监督的领域更加广泛、重点更加突出、操作更加具体。其次要为广大党员真正行使党章赋予的监督权利创造条件、疏通渠道。要进一步完善党员定期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党员定期向所在单位的党员干部和群众通报思想和工作、党员行为定期向社会公示等监督体系,把党员行为置于党组织和社会的严密监督之下,使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制度化、规范化。要健全和完善党员大会和党员代表大会批评、质询制度;要建立弹劾和罢免制度,切实保障党员享有党章规定的监督权。

(四)完善监督、奖惩机制。维护党员的主体地位

监督是关键。“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还需要通过监督检查、严格奖惩等手段来实现。

1加强监督检查。一方面。要加强民主制度监督检查,保证各项制度规定落到实处。切实抓好已有民主制度规定的贯彻落实,对有明确规定的,要认真贯彻执行;对只作出原则规定的,要结合实际加以细化,使党员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执行。另一方面,要加强民主程序监督检查,防止“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只有严格按民主程序办事,做到“程序到位”,才能促进“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的落实。

2严肃党内纪律,保障党员行使民主权利。党的纪律是保障党员行使民主权利、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坚强后盾,因此,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党章》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支持和鼓励党员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倡议和批评。各级部门和领导要认真对待党员的检举、申诉、控告,及时办理并给予党员满意的答复;要积极支持和保护党员、干部、群众正确行使检举、控告的权利,尤其应鼓励、支持保护署具真名、如实反映情况的检举控告行为。对于在遵守党纪的前提下,对党内事务发表不同意见的党员,不得进行打击;对于在党的会议上或在给党的组织的报告中,对党的组织和个人提出批评意见的党员,不得加以压制,使广大党员在申诉、控告、检举之后免受打击报复,从而使他们摆脱后顾之忧,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3健全完善奖惩制度,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落实。要建立和完善对干扰、操纵、破坏选举行为的责任追究和惩罚制度,明确责任追究主体,并将其与公共权力责任追究机制相对接,使其更具有操作性和威慑力,以确保党员选举权的落实;要建立健全举报保密、奖惩和补偿制,并尽可能使之明晰、具体、有可操作性,对举报有功者,给予奖励或表彰;对检举、控告人及检举、控告内容应严加保密,不得对检举、控告人歧视、刁难、压制和打击报复;对如实检举而又受到打击报复者给予补偿;对坚持原则,敢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的党员,大力进行表彰和奖励;对侵犯党员民主权利,打击报复者,严肃查处,从而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信赖感和党员维护自身权益的积极性。

(五)完善激励引导机制。激发党员的主体作用

解决党员的思想认识问题,要做思想政治工作,要讲道理,但光靠讲道理是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所以要强化激励引导机制建设,以激发党员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

1建立健全党员岗位目标责任制,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要从党员实际出发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普遍推广设岗定责,为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舞台。

2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解除党员的后顾之忧。随着形势的发展,应建立和完善退职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使农村党员和企业退职党员生活有保障,解除其后顾之忧,从而使党员增强珍惜职位和在其位谋其政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3建立奖励机制,激发党员的热情。要把握正确导向,把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结合起来,加大对优秀共产党员的表彰奖励力度。党组织应在政治上多关心党员,对那些政绩突出且有能力的党员在给予一定的荣誉和物质奖励的同时,大胆重用。这不仅有利于激励党员努力工作、多做贡献,而且有利于在党内和社会上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鼓励更多的人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从而使党内和社会充满创造性活力。

4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和帮扶机制,树立党员的荣誉感。做好关爱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工作,使广大党员真正感受到入党后有义务、有责任、有奉献,同时也有权利、有温暖、有荣誉,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党组织的负责人应定期不定期与党员谈心,了解掌握其工作、学习和生活状况,了解其所思所忧所患。对家庭困难或遭遇重大疾病及重大家庭变故的党员,应专门派人或亲自上门走访慰问,给以必要的帮助。应坚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那些贫困党员和老党员予以关心,逐步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对于那些下岗党员。既要讲道理,又要办实事,通过再就业工程,及时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对那些工作暂时出现失误的党员,应耐心地进行帮助,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的关怀、家的温暖,从而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党员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