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顿与现代法治论文
时间:2022-09-18 06:09:00
导语:克林顿与现代法治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摘要要〕被人们称之为“历史性审判”的克林顿排闻案或弹助案早已落下了帷幕,但值得人们回味的却很多,尤其是时现代法治的思考。本文认为此案中体现出的权力制衡、程序的完备、媒体的监督、人民利益至上、人性假设及党派政治等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了现代法治的合理性或局限。这对正在进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我国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案情简介
1998年初,24岁的前白宫女实习生莫妮卡,莱温斯基在一个酒吧里把她和克林顿的性关系及克林顿指使她作伪证的经过从头到尾和盘托出。这不仅被女友特盖里偷录了音,而且事先在酒吧周围布有六名联邦特工人员监听。随之新闻媒体大炒。
为“白水”案和琼斯案而劳命伤财的独立检察官肯尼斯·斯塔尔闻讯后如获至宝,立即着手调查和传唤等,1998年8月17日大陪审团对克林顿进行了讯问,9月9日斯塔尔将一份详细调查报告交给国会,经国会同意,该报告于9月H日上了因特网,9月21日国会公布了克林顿接受大陪审团调查的录像。
接着国会启动了弹劫程序。12月19日众议院全体会议以简单多数票通过了弹幼克林顿的两项条款,即克林顿在绊闻案中“作伪证”和“妨碍司法”。最后审判始于1999年1月7日,在最高法院的首法官伦奎斯特的主持下,先是13名众议员作为公诉人和白宫律师作为辩护人分别对克林顿进行弹幼指控和辩护。接着参议员作为陪审员通过伦奎斯特提问、传唤证人和进行秘密辩论。2月12日参议院在对此案的最后表决中,由于议员在参议院的比例较高,弹幼克林顿的赞成票无法达到法定的2乃多数票。故克林顿最终没有被弹劝。
思考之一:权力的制衡-现代法治的精位
美国是权力分立最为典型的国家,现展趋势是总统权居优势地位,但无论优势怎样,权力的制衡始终存在。在克林顿啡闻案中,总统、法院(大陪审团)、国会三者权力的制衡,尤其是总统与国会二者之间的权力制衡非常明晰,也正是在权力制衡机制中,才能演绎出总统排闻案的故事。
总统绊闻案中,总统权还受独立检察官的监管。这又不得不让人追思独立检察官法的由来。独立检察官法的产生与“水门”案密切相关。独立检察官(原为特别检察官)的设立是为了制约政府权力、防止政府高级官员的违法,但由于特别检察官最初的任命权归政府中的司法部,这样就会产生冲突:特别是当总统或司法部长本人成为特别检察官调查对象时.容易出现“水门”案中的“星期六之夜的大屠杀”,即总统指使司法部长罢免特别检察官的现象。为了避免类似冲突和更好地对涉嫌实施了犯罪活动的高级政府官员进行调查和提起公诉,颁布了独立检察官法,独立检察官由处于司法部之外的一特别法庭来任命,并且只能在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被司法部长解职。这既有助于保持民众对政府和司法部长的信任,又能保证公众对高层官员可能的非法行为的知情权。这就有效地达到了对政府权力的监控。在克林顿排闻案中,独立检察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没有独立检察官法,总统啡闻很难成为绊闻案;如果没有独立检察官法,国会难以承担民众依靠国会对总统的非法行为的知情的重任。
现代法治中的权力的制衡理论上似乎好理解,但如何去落实确实是关键。中国在法治化的过程中,首要的是重视权力的制衡。要根据中国的国情,摆好立法权为顶点的行政权和司法权为荃点的等边三角形的关系,使司法切实摆脱行政的干预而独立起来,完善行政内部的监察和审计制度,完善立法权对行政权和司法权的监管制度.使行政和司法都步人依法行使的轨道上来。
思考之二:程序的完备—现代法治的保障
克林顿排闻案中,主要有两大程序。一是总的程序:独立检察官的调查—大陪审团的讯问—众议院的讨论—参议院的表决。二是独立检察官活动程序:哥伦比亚特区联邦上诉法院独立检察官处任命斯塔尔为独立检察官—独立检察官的调查取证—召集大陪审团—向国会提交调查报告。
总统绊闻案中的程序有两大特点:一是在该案中美国权力制衡机制中的三大权力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都正式进人,二是由独立检察官的活动把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大权力连接起来。从总统排闻案中,可以看出程序的功用:一是冲突的双方或多方都是通过程序来陈述情况进行论争和提出期望的;二是利益集团的冲突是通过程序进行平等对话而得以缓解和归于结束的;三是整个案情的进展通过程序几乎避免了暗箱操作,给人以透明感和信赖感;四是程序的作茧自缚效应与限制态意发生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作为权力象征的总统在程序面前只能按部就班,面对斯塔尔只有恼怒而束手无策。
程序的完备是现代法治国家一个显著的标志。中国在法治化的进程中必须要改变重实体轻程序的局面,在法律程序建设中,要注重程序的体系化、精细化、正当性和保障性.特别对高层官员的违法犯罪的审判必须公开化。
思考之三:新闻媒体的有力监督—现代法治的阳光
克林顿啡闻案从头到尾,新闻媒体表现出特有的兴趣,虽然新闻媒体的声誉也因为它们愈来愈热衷于报道丑闻而受到损害,但其在现代法治中的角色和功能是不可忽视和低估的。一是通过新闻媒体,民众得知总统也会干出错事,提醒和催促人们对权力拥有者及权力运行的防范和监督;二是通过新闻媒体,民众得知总统后悔的心理世界、总统为民服务的宏伟志向和决心后,从而表达出对为民谋利者的支持的呼声;三是通过新闻媒体,民众熟悉了宪法、国会的表决方式和弹幼程序,这不仅是法律基本知识的宣传,更是法律至上权威的树立和法律理念的感知;四是通过新闻媒体,让案内与案外的人都参与进这一重大的法律实践和法治实践中来,同时说明了法治是众人参与的一项伟大工程和正义事业;五是新闻媒体的监督和权力运作的同步,有力地遏制了腐败的蔓延和增生,这尤如防霉的阳光。
中国法治化的进程中.必须改变新闻媒体的监督滞后和乏力的现状,使新闻媒体呈独立和超然状态,并及时制定出新闻法以规制新闻媒体权利的行使。这样,即可望在新闻媒体监督的阳光普照之下,出现现代法治的绿洲。
思考之四:人民利益至上—现代法治的基石
克林顿绊闻案至始至终.民众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克林顿的内心变化离不开民众,国会也离不开民众,即使别有用心的共和党派考虑到2000年的大选对弹劫的进程也作了一定的调整,最后的结果与民众的愿望也是一致的。
绊闻开始传出,舆论哗然,克林顿内心震动很大,舆论吁“总统指使别人作伪证,那就应该下台”。当克林顿抛出挡箭牌即在他的领导下,美国经济连续多年持续增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之后,民众的看法起了很大变化,支持率开始回升,。特别耐人寻味的是,国会同意将独立检察官的调查报告上了因特网、并公布了克林顿接受大陪审团的调查录像之后.民众对克林顿的支持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到历史的最高点。这点说明了,能为民众带来幸福和好处的人是受民众欢迎和拥戴的人.民众能宽容他的缺点和瑕疵。更值得注意的是克林顿在一次公开讲话中表示,向家人、莱温斯墓和美国人民道歉,请求民众给他一次机会,决心为民众做更多的好事,并表示他的去留完全取决于民众。这使人回味起西方启蒙时期中的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这些学说在现代法治中的重要性,从中可以看出这背后的最为核心的东西—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离开了民众的利益,法治就失去了根基。当然,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些都具有欺骗性。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人民的利益是一切结构安排和制度设计的目的。今天只有认真地检讨和反思我们的现实,不仅仅要把人民大写进法律之中,更重要的是把其利益落实到实处,这才是我们法治建设的最佳定位。
思考之五:人性恶假设—现代法治的哲学基础
关于人性的学说是很多的,主要观点有三种一是认为人性善,二是人性恶,三是人性中,即既不性善,也不性恶,或者说人性中既有善又有恶。基于这三种人性假设,产生了三种社会治理的模式,它们分别是以道德来治理、以法律来治理、以遨德和法律等多种手段共同治理。
现代法治中法律具有最高权威,通过社会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主要通过法律来调整。因为法律是公意的产物,法律的内在品性能够较好地排除个人的好恶,即法律是人性恶的天敌。克林顿纬闻案中,总统这样的大人物也会干错事,更让人清醒地认识到任何权力的行使都有可能越过正常轨道,即任何权力都可能会腐败,绝对的权力会绝对的腐败。所以人性恶假设具有111当的合理性。
中国的历史中也有人性恶的假设,但占主流的是人性善的假设。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主张以道德来进行治理社会和国家.而同时又认为最高统治者都是圣人、贤人,是道德的化身,所以以道德来治理实质就是以人来治理,即德治和人治。所以法律在社会和国家中的权威总是处于较低位阶的。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在推崇法律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法治的哲学基础—人性恶假设或人性不完全是善的假设,彻底破除德治和人治的哲学丛础—人性善假设。
思考之六:党派政治—现代法治之局限
现代政治是政党政治,各政党是利益集团在政治上的代表,所以利益多元化常表现为政党和政治的多元化。政治的多元化使政治领域呈现竞争性,按常规理解.这本是现代法治的应有内容,但政党政治出现的党派之争又给现代法治涂上了一层暗淡之光。这在克林顿维闻案中就是一个验证。众所周知,共和党要弹幼克林顿,并非是囚维闻,而是因其奉行的政策。克林顿自上台以来,大力奉行有利于所代表的中下阶层的中左政策,如启动或实施教育、福利、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等体制的改革.采取降低失业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救济拨款等措施改善贫困人日生活,和通过加强环保、削减军费、平衡预算等举措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等等。克林顿政府的这些政策措施自然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但却伤害了共和党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大财团尤其是传统工业和军事工业财团。结果,克林顿的政策越是倾向于中下层的老百姓,共和党保守派就越想早点把他赶下台。
在弹劫克林顿的进程中,众议员们投票时几乎完全按党派划线:在对第一项弹幼条款的表决中,共和党和克林顿所属的各只有5名议员跨党派投了票;在对第三项弹劫条款表决时,也只有12名共和党议员和5名议员跨党派投票。投票前进行的两天共约16小时的辩论也是阵线分明,党派色彩浓厚,明眼人一看就知这是一场党派之争。在参议院的审讯中,投票情形雷同与众议院,其中方面则是“铁板一块”,没有一名加人共和党阵营。参众两院与其说是维护宪法不如说是党派政治。
中国是共产党党执政多党参政的政治格局,我们完全有理山根据中国国情继续保持这个政治格局。在法治化的进程中,关键不是要学习西方的多元化,而是完善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严格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瞥,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从而呈现稳定的政治格局和活跃的政治气氛。
- 上一篇:学校竞聘答辩会上的讲话
- 下一篇:学校上学期工作总结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