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论文

时间:2022-09-09 09:12:00

导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势,国家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高校的扩招,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执行者政治辅导员的管理体制不佳等诸多因素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弱化;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形势;政治辅导员

我国在世纪之交为提高国民素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自1999年以来,普通高等学校扩大了招生规模,使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学生人数急剧增加,1990年高校在校生仅为215.57万人,而截至到2005年底,在校生达到2000多万人[1],目前高等学校在校生数量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进入了国际上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全面推开,高校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市场经济的深入,新的大学生分配制度和双向选择使社会对毕业生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面对众多的诱惑与困惑。另一方面,由于大众化教育的全面展开,学生入学时的基本素质与精英教育时代相比明显下降,这些学生往往在基础文明的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比较欠缺,客观上导致人才培养难度的增加。所有这些彰显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与紧迫,给高校的政治辅导员提出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历史责任。

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势

(一)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备受我国各级政府以及高等学校的高度重视。52年前,我国就开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据历史资料记载,我国高等学校的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最先是由清华大学于1953年率先建立的。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规律和实际情况,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了不懈努力,而且国家党政领导多次论述。

1978年,邓小平同志听取清华大学情况汇报后指出“清华过去从高年级学生和青年教师中选出人兼职做政治工作,经过若干年的培养形成了一支又红又专的政治工作队伍,这个做法好。事实证明,‘双肩挑’辅导员制度为学校的管理岗位和学术队伍输送了许多骨干,在保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传承学校传统,搞好教学科研工作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同志在第三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位置,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以后多被简称为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当前有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学校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3]提出,制定促进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和发展的政策,是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保障,要求高校要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创造必要条件。

2005年1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切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这对我们今后积极开展和做好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和操作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形势及挑战

高校辅导员是学校整体工作中一支非常重要的队伍,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校稳定、社会安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学校人才培养和校园稳定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线的组织者和承担者,高等学校政治辅导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着党的教育路线和思想能否贯彻始终,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为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创新精神、奉献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目前,高校的辅导员工作面临以下几方面的挑战:

1.高校辅导员工作琐碎、任务繁重,工作难度、工作压力大。高校辅导员一般在本单位的地位比较低,工作头绪多,涉及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学校工作最终落脚点在学生身上,学校的各项工作的落实都要依靠这批辅导员。在相当一部分高校里,对辅导员的职责没有明确,只要有与学生相关的事情,许多教师和领导首先想到的就是辅导员,而不管事情是否属于辅导员的职责范围。可想而知,他们所承担工作的琐碎、繁重之程度。

现在高校学生的独生子女多,贫富差距大,有的学生开着车去上学,而有的学生却不能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由此产生的学习上有困难、经济上有困难、心理上有困难的“三难”学生数量大大增加;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个性强、缺乏集体观念和组织纪律性、责任心较差等;当前的大学生正面临收费制度、就业体制等方面的改革,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增大,这大大增加了辅导员的工作难度。有些高校的管理制度和措施跟不上时代要求,没有以人为本,而作为直接面对学生个体的辅导员,面临更大的挑战。同时高校辅导员承担的责任大,承受的压力大;高校的安全和稳定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许多高校领导对辅导员工作的要求,就是千万不能出现不安定和不稳定的情况,更不能出现学生伤亡事故。虽然辅导员平时工作很努力,很细致,但只要所负责的年级或班级出现学生伤亡事故,即使不是辅导员的责任,但也会导致对辅导员前期工作的全盘否定。

2.高校辅导员配备不足,思想政治教育捉襟见肘。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要与学生直接交流接触,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少。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多,而政工干部尤其是高校辅导员的编制却相对在不断缩减。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辅导员数与学生数的比例关系是1:120~150,但很多高校的比例远远超过这一比例,一般都是1:180~260,有的甚至达到1:500还多。辅导员带的学生越多,事务性工作就相对越多,就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做大量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只要与大学生有关的事情辅导员都在抓、在管、在协调。辅导员忙于应对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很难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不同时期的需要,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到位,甚而出现工作上的疏漏。同时,由于过多地应对事务性工作,辅导员不能很好地进行政治理论学习,自身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也难以提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不能有效地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教育引导学生,对当前存在的重大社会问题、学生提出的政治思想问题以及思想深处存在的疑虑不能给予有说服力的解答。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有效发挥,甚至使辅导员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凝聚力、说服力受到削弱,辅导员的威信受到严峻的挑战,辅导员队伍的战斗力减弱,这是造成当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薄弱的主要原因。

3.高校辅导员的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时间少、收入低、发展机会少造成辅导员队伍不稳定。辅导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学生工作上,这导致他们在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方面没有大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没办法静下心来搞学术研究和进行理论学习。许多高校的辅导员大多是专职辅导员,很少有向专业教师转行的机会,由于科研成果不多,在职称晋升上很不利。从行政管理发展方面看,由于现在很多领导岗位都要求高职称人员,加上很多原来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又来竞争,广大辅导员要想竞争领导岗位的机会也很渺茫。同时高校辅导员队伍相对年轻,职称也低,工资和岗位津贴相对较低,投入时间也很多,但绩效难以评估。对于辅导员,又缺少必要的选用、管理、培养、使用、竞争、激励等有效机制,辅导员的地位低、待遇低、工作繁重、压力大、后顾之忧多。特别在新形势下,辅导员的待遇与其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承担的责任和实际付出相差甚远。以上几方面的主要原因导致辅导员心理失衡,进而出现队伍不稳定趋势。辅导员对从事学生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必要的职业观念和敬业精神,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淡薄。同时,受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影响,一些辅导员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认同开始动摇,甚至一些辅导员受物质利益的驱动,价值取向扭曲,不安心工作。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严重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更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实效的增强。

二、克服当前困难,坚定信心,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虽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只要上下重视,认清形势,坚定信念,科学系统的规划设计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齐抓共管,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为达到如期的效果,我们应该注重做好下面的几项工作:

(一)科学系统的规划设计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体系,加强监督与考核,建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长效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和谐发展,取得实效,关键在于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的管理体制是否科学、合理、有效。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大部分高校对辅导员的管理和职能划分依靠传统习惯和制度以外的运行。有关部门要建立、完善的辅导员选拔和培养体系;加强辅导员的选拔和培养,这是加强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标准和要求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高校要建立完善的辅导员培养机制,要严格按照中央有关部门的要求,严把入口关,配好、配足辅导员;要逐步建立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职责体系,大力推动有中国特色的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工作考评制度的形成。学校应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采取量化管理与定性管理相结合的措施,增强对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有效管理,从体制上对这支队伍的长远发展给予有力保障,从而最终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与水平。

(二)要切实解决辅导员队伍的定位问题,建立安心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稳定的专业队伍

高校要充分认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辅导员队伍的地位、任务和职责,要认真领会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对辅导员的定位: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4],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要制定有效措施,切实保障辅导员队伍的利益和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可,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不能把辅导员当成“是教师队伍的次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从事最基层事务性工作的骨干力量”,不能弱化辅导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根本的职责,要把辅导员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改变辅导员只是管理员、服务员或应急救火队员的现状。在这方面,聊城大学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给辅导员多条出路,职员、思政职称系列、普通教师职称系列他们可以任意选择,这给出了辅导员今后发展的多个方向,利于辅导员的长远发展,稳定了辅导员队伍;同时,学校明确规定每名辅导员每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不得少于60学时,这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当然,辅导员、班主任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我们来讲不仅应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是我们所热爱的事业,我们要用崇高的事业心、责任心去克服所遇到的困难,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广大同学的成长、成才做出积极贡献。

(三)加强政治辅导员、班主任自身建设,提高其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及整体素质

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必须重视发展和创新,否则只能加速其边缘化。辅导员、班主任要确立自身在学校中的地位,除了获得外部的政策支持外,也必须通过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水平来证实自己。辅导员工作本身是一门科学,只有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才能更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辅导员的研究工作明显落后于形势发展,相关书籍很少,理论深度不够。辅导员、班主任对学生信息和问题掌握最多、最直接、最全面,他们应发挥这一优势,在日常工作中培养自己的研究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自身的专家化转变。学校也应对辅导员队伍本着“高进、精培、明责、严管、优出”的原则,努力把高素质、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和优秀毕业生选拔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岗位上来,逐步改变社会普遍存在的对这支队伍的偏见。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思想性、政策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知识经济时代要求辅导员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丰富的知识,这样才能有开阔的视野、(下转第151页)(上接第144页)活跃的思维,才能把握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规律和前沿动态,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其规律性,用科学的理念、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去指导高校的辅导员工作,使他们成为时代的称职的领导者、管理者和学生成长成才的服务者。同时,高校辅导员大都比较年轻,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对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没有深入的了解,有些辅导员对当前的国家教育政策不太了解。因此,高校辅导员要想在政治上、思想上尽快成熟起来,就必须加强马列主义、思想、尤其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积极学习当前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有关政策和法规,从而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

(四)积极探索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稳定提高

实践证明,新参加工作的辅导员往往对自身的工作缺乏必要的理解和把握,在各个工作阶段一直处于不断探索的状态,而那些多年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教师对学生工作的各个环节、工作程序有较全面的了解,对各个阶段的学生思想动态有前瞻性的把握,对大学生能进行更全面、更科学的教育引导[5]。如果能充分发挥那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较为成熟的学生工作者的传、帮、带作用,工作会更具有实效。因此,在新形势下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把辅导员工作当作一种职业来建设,要求辅导员在一定期限内要从事学生工作,实现有一定数量的人员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通过建立良性循环机制,形成良性流动,保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在专业化建设方面,要严把选聘关,要选留、引进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作辅导员工作,要加强辅导员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养工作,鼓励和支持辅导员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使其按一定的专业方向

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成为学生工作中的专家、教授。通过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会使辅导员有归属感,工作后有成就感,不但保持了队伍的稳定,还能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队伍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总之,应当科学系统地规划设计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监督考核与选拔培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整体素质;落实政策与待遇,端正对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认识,建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长效机制,最终开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政司.《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赵庆典,李海鹏.努力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

[3]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200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

[5]赖玉萍.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多维度思考[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