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论邓小平对外来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时间:2022-07-01 08:34:00

导语:独家原创:论邓小平对外来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独家原创:论邓小平对外来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邓小平对思想继承和发展

研究、邓小平两位人民领袖的外来文化思想,分析邓小平对的外来文化观及其实践的继承和发展,对于指导当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我将全部分析邓小平对外文化思想继承发展若干问题介绍如下:

文化思想是思想体系不可或缺的核心成分之一,其发轫于新文化运动和时期,初步确立在四十年代初期,至五十年代中后期则臻于成熟与定型。这一系统而又富有特色的思想,不仅在指导中国新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显现其独到的价值,而且毫无疑义,对于当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的文化思想是建立在对于文化的本质及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整体考察之上的。关于“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都未作过具体的界说。极富开拓精神的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精辟地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注:《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注:《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5页。)。文化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或观念形态,狭义的文化则专指精神形态或观念形态。在此处指所谓狭义上的文化,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而经济和政治,则主要指社会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集团、国家等实体上层建筑的总和,隶属社会存在的范畴。通过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及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创造性运用,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准确地阐述了文化、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这一论述昭示人们: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一旦发生变化,其文化形态也应随之转型,也就必须建构和发展适合于该种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并为之服务的新文化。因而,这就为我国现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

诚然,社会的存在是一种系统的存在,社会的发展也应是一种全面的发展。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任何重大的社会经济、政治变革,必将震荡着某一特定的文化体系,并要求它作出与之相应的调整,进而达到三者的协调互动。中国也不例外。当代中国社会在经历几十年封闭型的计划体制之后,正逐步向以市场为核心的社会经济结构嬗变,致力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之相适应,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按照民主化与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了政治体制改革。随着经济与政治体制的深化变革,旧有文化与新的经济、政治不相协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文化发展滞后所造成的种种障碍,使市场经济在深层次运作中无法展现其内在的价值。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结合文化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推进文化体制的变革,构建反映逐步建立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政治的新文化;必须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总体目标,提出思想文化建设的具体任务,切实地进行思想文化的建设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位一体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以及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的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构成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无疑正是基于对关于文化的本质及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的精辟论述的深刻领悟和对客观现实的深切体会之上的。

二“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注:《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2页。),这是观察和解决文化问题的一个基本观点。此观点是关于文化本质论述的逻辑发展。直接承载于其上的,是的人民文化思想。其核心内容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注:《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在看来,“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注:《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7页。),显而易见,这与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具有阶级性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着眼于文化的大众方向,反对割裂普及和提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强调要“把提高和普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起来”(注:《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提高必须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而普及则应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只有辨证地对待普及与提高,才能落实好文化的服务功能。围绕文化服务功能的实现,还必需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密切联系群众、热衷于群众事业的文化队伍。因而,指出:“文化工作者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的热忱,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注:《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2页。)有关人民文化的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观,无疑对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对现实的科学考察,正确地阐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提出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文艺工作的总方针。1991年,党中央把“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定为整个文化工作的总方针之一。为人民服务与为社会主义服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提出的“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的方向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发展,是人民文化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当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我们应该切实贯彻这一方针,健全文化工作队伍,激励人们解放思想,抛弃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落后理论与观念;同时,应该按照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努力造就各级各类适应社会各个层面需求的“四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素质。

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方针中,与“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并重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该方针是根据国家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需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而提出的。他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注:《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83页。)依照的阐释,其基本要点为:“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注:《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83—784页。)。“双百”方针是在党和国家要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大环境下提出的。提出此方针,无疑是试图摆脱旧有苏联模式,探寻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与科学事业的新道路。就“双百”方针本身而言,它体现了对艺术与科学的基本性质和特殊性质的充分认识和完整把握,以及对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这一客观现实的承认,符合艺术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规律,符合文化工作的规律。但是在具体的论述中,陷入了“二者必居其一”的思维框架之中,其思维总是聚焦于阶级斗争、意识形态的斗争上,偏重通过斗争克服和消除资产阶级思想以发展马克思主义,以此阐明实施“双百”方针的必要性与正确性,从而失去了“双百”方针本应能够发挥的重大作用。在新时期,党中央从根本上将“双百”方针恢复正确的轨道。邓小平一再从社会主义应当满足人民的文化需要这一角度重申要坚持“双百”方针,坚持学术上不同意见的自由争鸣,争鸣中坚持实行“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3页。)。从而有利于“双百”方针真正科学的理论内涵和民主、开放的基本精神的凸现,有利于使人们从两极对峙的狭隘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全方位、立体性思维的优势,不断拓展了解、认识事物的新层次和新角度,在不同观点的相互论争中达到认识的深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建,唯有真正地贯彻“双百”方针的本质思想,文化的繁荣方可企望。范文搜版权所有

三、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在外来文化思想上的开放性

早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就明确地提出了对待外来文化的根本性原则,即“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1〕。建国后,针对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仍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强调:“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2〕同时他又指出:“要有批判地学,不可盲目地学。……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3〕不分国家性质,全方位地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针之所以强调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是因为每次较大规模地吸收外来文化,都促进了国文化及其他事业的发展。说:我们接受外国的长处,会使我们自己的东西有一个跃进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在我国文化发展的长河中有三次外来文化输入高潮:如东汉以后对印度文化的容纳,唐代引进的西域文化,宋元以后契丹、蒙古、阿拉伯以及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都是以中原文化为中心吸取其他民族文化之长而形成的一个大融合体。历史事实说明,每一次文化的输入都会激发一个空前的文化繁荣期。在同音乐工作者谈话时说:“隋朝、唐朝的九部乐、十部乐,多数是西域音乐,还有高丽、印度来的外国音乐。演外国音乐并没有使我们自己的音乐消亡了,我们的音乐继续在发展。”〔4〕可见,学习外国的优秀文化,为我国文化注入新鲜血液,是增强自身的生命力并对世界文化发挥促进作用的重要条件。

邓小平对我国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作了系统而深刻的总结,指出,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5〕邓小平同一样主张不能“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应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对于科学技术这种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6〕。中华民族要振兴,实现现代化,发展经济,在政治上真正取得独立,必须对外开放,不能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邓小平指出,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封闭:一次是“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7〕,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另一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对外开放的,不过那时只能是对苏联东欧开放以后关起门来”〔8〕,直到“”十年,总共是二十年的封闭状况,没什么发展。所以邓小平总结说,建设一个国家,不要把自己置于封闭状态和孤立地位,要重视广泛的国际交往,要对外开放,“不开放不行。开放伤害不了我们”〔9〕。文化的开放交流,就是把文化的发展置身于普遍联系的系统中,进行广泛的文化比较,见出彼此的优劣,互补有无,达到增强自身文化发展活力的目的。

四、邓小平继承了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思想的原则

民族文化主体性即一个独立的民族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如果丧失了民族文化的独立性,那么民族的独立性也就会随之而消失。因此,吸收外来文化一定要有强烈的民族主体意识,立足于本国,切合本国文化发展的需要。提倡向外国学习,立足点始终放在中国,认为外国的东西搬要搬些,但要以自己的东西为主。强调学习的目的在于创造中国自己的东西。“中国的面貌,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都不应该是旧的,都应该改变,但中国的特点要保存。应该是在中国的基础上面,吸取外国的东西。应该交配起来,有机地结合。”〔10〕“而不是套用外国的东西”〔11〕。因为我们吸收外来文化不是为了取代自己民族的文化,而是为了使它更加茁壮成长。如果对外来文化不分良莠、兼收并蓄,就会发生喧宾夺主、主客易位的情况。这样民族文化主体性原则就会削弱甚至消失。历来对外来文化采取批判地吸收、为我所用这种科学的态度。

邓小平把已经提出但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他要求“我们学习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科学、先进的管理来为社会主义服务”〔12〕。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他更加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3〕当然,这并不是说对外来文化来者不拒、良莠不分。针对改革开放后,一些人盲目崇拜西方文化,不加区别地引进和传播的倾向,邓小平尖锐地指出:“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14〕,“绝不允许把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技术和某些管理的经验,变成了崇拜资本主义外国,受资本主义腐蚀,丧失社会主义中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15〕这就是说,对待外来文化要立足于本国实际,独立自主,自立更生,走自己的路。因此,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对外来文化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民族文化主体性原则,坚持弘扬中华文明,并在此基础上广泛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形成了社会主义内容与中华民族形式相结合的全新文化。

五、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融汇中西文化之长,创造更高形态新文化的思想

关于融汇中西文化之长进行创新的思想,始终是同民族文化的特殊性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阐明中西文化发展的共同规律时,他形象地说:一棵树的叶子,看上去大体相同,但仔细一看,每片叶子都不同。这种同与不同的辩证法,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自然法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法则”〔16〕。他强调科学理论中外是一致的,没有民族形式而只是使用不同。因此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用于发展自己的文化,为此,必须把外来优秀文化同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同我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相结合,这样,才能创建有中国独特风格的新文化。他以艺术为例说:艺术上“全盘西化”被接受的可能性很少,还是以中国艺术为基础,吸收一些外国的东西进行自己的创造为好,硬搬西洋的东西,中国人就不欢迎。即把外国的好东西中国化的实质就是创新,就是为了发展中国的东西,创造更高形态的新文化。否则,学习外国就失去了目的。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关于正确处理人类文化的共性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个性关系的思想,创造出了当代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一个最重要贡献,是从我国社会主义现实状况和发展要求这个个性出发,大胆打破对计划经济的崇拜,对市场经济的禁锢,提出并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实现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81合。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这一人类社会发展所共有的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有效形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我国经济走向现代化的步伐,这是对倡导的“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观点的发展,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理论的内容,把科学社会主义推向更高更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第二,因为开放的政策不仅适用于物质文明建设,也适用于精神文明建设,邓小平针对“实行开放政策必然会带来一些坏的东西,影响我们的人民”〔17〕。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文化系统,并且从宏观的角度将文化的发展划分为几个方面: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政治文化、科学文化、教育文化和道德文化等。强调在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18〕。同时,邓小平还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及对外交流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而对这个创造性的有特色的文化系统指明了发展方向。

六、邓小平拓宽了我国吸收外来文化的视野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由于当时所处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性,在对外文化的学习和借鉴上,仅局限于前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其内容也仅局限于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在经济活动国际化与全球化的客观形势下,开放的世界必须带来全方位开放的文化,因此,邓小平指出:“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19〕这告诉我们不论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不论何种社会政治制度;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是经济领域还是文化、政治领域,只要某些方面对我们加快发展有利,都可以大胆吸收借鉴,因为没有开放心态,没有吸取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宽广胸怀,在当今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多年来,邓小平正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吸收各民族、各国家的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文化,去其糟粕,汲取精华,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我们大胆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提供了指南。

邓小平对的外来文化观及其在实践中的继承和发展的分析告诉我们,在不可阻挡的现代文明潮流中,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孤立的状态下实现文化发展,只有坚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自主精神和变革精神,我们才能实行真正的拿来主义,即把世界文化的精华经历一番中国化来滋养、丰富自己,实现文化更新,这样才能进一步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而加速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选集》,2版,第2卷,706页。〔2〕〔3〕〔4〕〔10〕〔11〕〔16〕《著作选读》,下册,740、742、752、752、751、745页。〔5〕〔7〕〔8〕〔9〕〔13〕〔14〕〔17〕〔18〕〔19〕《邓小平文选》,第3卷,90、90、90、90、373、44、156、144、237页。

〔6〕〔12〕〔15〕《邓小平文选》,第2卷,91、351、2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