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执政党建设的问题与经验

时间:2022-12-05 05:50:00

导语:国外执政党建设的问题与经验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国外执政党建设的问题与经验

一、国外执政党建设面临的问题

当今国外执政党的建设面临以下一些共通的问题。

一是来自社会方面的挑战。表现为:(1)随着阶级结构的变化,各执政党与其旧有阶级基础的对应关系面临调整。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许多国家的产业结构进而阶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传统的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社会党,以及其他类型政党,都面临一个重新确定其阶级基础的问题。(2)冷战结束以来,民族、宗教问题开始上升为政治热点问题,在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严重的民族、宗教问题使执政党整合社会的能力面临考验。(3)社会的非政治化倾向、青年人的政治冷漠使执政党的政治影响力、感召力减弱。

二是执政党自身的困境。具体而言:(1)意识形态刚性的困扰。一般来说,政党为了号召和动员民众、统一党内思想、显示与他党的区别,都会有意识地选择和强化某种意识形态。而这种意识形态一旦生成,便会产生一种“刚性”,使执政党在一定时期内调整纲领、创新理论、应对变迁的能力和灵敏度减弱。(2)政党内部寡头化倾向的滋生。德国社会学家罗伯特?米歇尔斯提出的“寡头统治铁律”虽在当代政党中有所改观,但并未消失。(3)党的传统宣传方式和工作方式不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三是政党执政方式的缺陷和政党执政能力的不足。在理论和实践上,政党执政都不等于政党直接“行政”,政党对政府(包括立法和行政)的控制,主要应通过政策和人事。如果执政党越过党政之间的功能界线,主动代行政府职能,则不仅会削弱党的政治领导,而且会导致政府效能低下,权责关系混乱。另外,执政能力的不足也是各执政党经常要面对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既有政党自身的局限,也有环境方面的因素,例如新的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而执政党解决矛盾、探索规律都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执政党常常会陷入执政能力相对不足的窘境。

二、国外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在党的社会基础和对外联系方面,保持党的开放性。目前,西欧国家的社会党在这方面做得比较超前。例如,德国社会在1998年的竞选纲领中强调,要依靠从雇员到企业家,从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到工程师、科技人员,从工会员工到所有中间阶层的一切人。英国“新工党”也把目光转向中间阶层,强调要“摒弃阶级政治”,寻求跨阶级合作。另外,为扩大同社会的联系,西欧社会党还普遍采取向非党员开放组织生活、与不同社会群体和个人建立自主专题论坛、吸收党外精英参加本党议会党团、利用最新媒体技术建立信息网站,加强与公民的对话和交流。

(二)重视民族、宗教问题,排解内部纷争。例如,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经验是:利用“组屋”政策促进各民族的融合;实行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政策;通过各种活动加强各民族的接触和交流。马来西亚巫统自马哈蒂尔出任主席后,也大力推行多元民族、多元宗教、多元文化的融合政策,以消除引发民族矛盾的经济根源。有些国家执政党的经验还表明,做好少数民族和宗教界上层人士的工作,特别是做好民族知识分子的思想工作十分重要。

(三)着眼未来,争取青年。德国社会启动了“青年攻势”行动计划,力争到2006年大选之前使党的青年工作有明显改观。为此,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全党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逐级提出规划;通过政府运作,为青年提供更多机会;加大人力物力支持,提出吸引青年的题目和项目;加强对后续干部的培养,实现干部年轻化;建立青年网站,开辟吸引青年的渠道。

(四)适应形势变化,调整和创新党的意识形态和思想纲领。1959年11月,德国社会因应战后的社会现实,通过了著名的《哥德斯堡纲领》。该纲领使党的性质由“工人党”转变为“全民党”,称“民主社会主义”成为其政治目标;1989年12月,该党又通过《柏林纲领》,强调社会是一个“左翼人民党”,建立一个“自由、平等、没有阶级和特权的团结互助的社会”是党的政治目标;1999年,该党在上台执政后又着手规划修改党纲。在德国社会的带动下,西欧各社会党先后按类似方向调整党纲,以提高适应社会变化和赢得选民支持的能力。

(五)党内关系的民主化。在西欧,各社会党均重视赋予党内生活以实质性内容,落实党员的民主权利。英国工党围绕取消党章第四条,即生产资料公有化条款问题,在党内经过长达十几年的激烈讨论后,达成党内思想统一,于1994年的年会上通过了取消“第四条”的新党章。德国社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民主社会主义问题、经济社会政策问题进行过多次党内讨论。从1999年起,该党又决定在党内展开修改党章的大讨论。法国社会党1993年大选失利后,就党的方针政策及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全国性的党内大讨论,并就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和加强公平分配这三大经济目标达成共识,为1997年重返执政舞台奠定了基础。

(六)宣传工作的现代化。为使媒体和现代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为我所用,一些西方政党变以往被动应付新闻媒体的局面为主动加强与媒体的联系,培养党的领导人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利用因特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扩大党的宣传阵地,注重利用媒体塑造党的领导人形象;重视舆论的监督作用,及时化解媒体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七)党政关系的合理化。西方国家,不论是内阁制国家还是总统制国家,都实行职能分开的党政关系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党对政府,主要是一种间接领导,表现为执政党通过党的组织和立法程序控制政府人事和重大决策。但执政党不具体介入政府的行政运作。执政党中央各机构都不直接向政府各部门发出指令或决定,政府首脑以行政官员的身份独立行政,不听命于任何来自政府之外的直接指挥。

(八)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社会公平。经济增长是民众评判执政党政绩的最基本、最直观的标准。许多发展中国家执政党的成功之道,主要在于它们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积极担当起推动民族经济发展的历史责任。近年来,在一系列国家的选举中,能够连续执政或上台执政的党,大多是以其经济业绩或务实的经济纲领赢得大选的。此外,一些执政党的成功经验还表明,通过税收、社会福利等调节手段维护社会公平,防止贫富分化,对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巩固执政党地位都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