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的五个阶段论
时间:2022-05-08 10:36:00
导语:社会主义的五个阶段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会主义发展会经历五个阶段的观点,我是在昨天“从几个方面回答数学的辩护”一文中突发奇想提出来的,但是它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对我过去零散的一些思考的整理,因此该思想远远谈不上成熟,但也并非胡思乱想。而且我首先声明,社会主义的五个阶段理论不是普适的,至少不适合于经历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的情况。
一、计划经济阶段:
迄今为止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诞生于生产力不发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没有取得统治地位的国家,其中的典型是苏联和新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表现为分工的深化,是产品和服务的种类、数量及质量的提高为特征的。因此,落后的生产力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种类、数量及质量必定较低,发展了的生产力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种类、数量及质量必定较高。
计划经济体制通过逐级下达的政府计划来调节经济活动,“一般是政府按事先制定的计划,通过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有计划地安排重大经济活动,引导和调节经济运行方向。它可以保持经济总量的大体平衡和有效协调重大比例和结构,促进生产力布局合理化;可以引导和动员必要的财力、物力进行重大建设,从社会整体利益协调经济的发展;可以较好调节收入分配。但它对微观经济活动和局部利益调节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面对千变万化的供求关系,计划经济很难作到全面、客观和及时、有效的调节”(《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版)
因此可见,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即分工不够深入的历史时期,供求关系的变动不是很复杂,供求关系网络之中的变量和相互关系还能够被基本掌握,在这种情况下,计划经济模式在技术上基本上还属于可操作的范围。因此其宏观调节的巨大优势得以发挥,可以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关于这一点,苏联和中国前中期的飞速发展的情况都是例证。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工进一步深化,供求关系网络的复杂度成指数增长,各级计划制定的机构在手段上已经不再可能对国民经济进行有效调节,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产品新服务的不断涌现使得计划面临巨大的不可预期的因素的干扰,全面、客观和及时、有效的调节已经不再是很难做到,而根本不可能做到,它被新的经济形式取代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规律的必然结果。
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混合的过渡阶段
计划经济是一种与市场经济非常不同的经济模式,计划经济对交换关系的人为规定与市场关系中的自由的交换关系具有根本性差异,因此,如果突然从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原先的具有强烈人为干预特色的供求关系就会陷入严重的混乱,因此明智的办法是逐步减少计划干预的范围和程度,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在从计划经济如何向市场经济过渡方面,中国人毫无疑问地采取了一条远比过去的苏联高明得多的道路。但是,过渡到市场经济决不意味着取消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节,中国的经济这么多年来之所以能够较为平稳地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中国政府对国民经济的调控比所谓自由经济国家要强有力得多,这个优点应当保持,而决不能放弃。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然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其本质的无别在于其经济基础是公有制(包括集体经济),而非私有制。经济基础的差异意味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干预仍旧具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为后盾,尤其是可以调节分配,缓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内在固有的对过剩的那种积累、以及这种积累必然引起的经济的周期性的波动。
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非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基本完成后形成的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的经济形式,它同时并不包含从公有制过渡到私有制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然应当容许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存在,但是,不能动摇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的基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否则,就变质了,……。
四、基于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高度发展情况下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混合阶段: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原先根本不可能及时地相互沟通的供求信息正在逐步具备被集中、处理、分发、互动的可能,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也为全面、客观和及时、有效的调节微观经济提供了可能。在这一前提下,市场经济自发的盲目的缺陷有了在生产力高度发达情况下也可以被较好地调节的技术基础,因此,通过多极的供求关系信息的汇总、处理、分发和互动网络来逐步地扩大国家干预国民经济的范围和程度具备了可能性。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逐步向计划经济过渡,历史完成螺旋化的上升,社会主义进入高级状态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混合的阶段。
五、基层积极性和创造性与一个庞大的动态计划协调系统结合起来的动态计划经济阶段。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计划经济在技术上的致命缺陷,及时性和互动性问题获得根本解决,基层积极性和创造性与一个庞大的动态计划协调系统越来越好地结合起来,与生产和服务的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结合,供给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直接(比方说服装生产这可以将新产品的全息特征到网络商店,女人们则可以将自己的立体图像输入到计算机中,模拟生成她穿上那种衣服之后的实际的样子,她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改变那种设计并给设计者,然后订购,从而形成供给的高度个性化和互动化。同时买卖关系的形成迅速传递给销售系统、原材料系统,于是形成复杂的相互及时调节供给结构的情况,并汇总并构成宏观调节的基础等等——未来这种东西你设计的越是详尽,就越是漏洞百出),供给的计划性发展到空前的水平。
最后当然是向共产主义过渡了,也就是人们之间不再交换自己的劳动,而是相互告知自己的需要,阐发自己的创意(比方说一个女人设计出一种服装,觉得不错,然后,别人也许也喜欢,于是向生产系统要求,最后得到满足什么的)寻求爱好者之类——前提是生产和服务的高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人类劳动从主导转变为辅助,人类劳动即便必要但不再重要,是人类从劳动中解放出来——就像从阶级社会开始就存在的食利者阶层那样——只不过剥削的对象不再是人,而是广义的机器。共产主义是不劳而获,是充分的自由,是为生活而生活,而不是各尽所能。
(公务员之家整理)
- 上一篇:社会主义可以对自由主义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 下一篇:共产主义是全球化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