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走向

时间:2022-05-08 10:31:00

导语: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走向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世界社会主义的未来走向

熟悉世界近、现代史的人都知道,自19世纪中期以来,社会主义就已成为源流众多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但其主流却一直由共产党和社会党(包括社会和工党)引领。时至今日,这种局面仍未出现实质性变化。因此,只有透彻分析、研究共产党和社会党的走向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才有可能基本把握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脉络并准确预测其未来

应当说,共产党和社会党都起源于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有着共同的工人运动的传统。虽然在19世纪中后期两者也曾发生过龃龉,但那时大家毕竟是一家人,还能够坐在一起交流思想,共商国是与世事。可是,恩格斯逝世以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对待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不同立场,两者发生了分裂。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和共产国际,仍然继续为建立工人阶级统一战线而斗争,争取同社会党的合作。这种努力,由于社会党右翼领导人的不合作态度和共产国际“左”倾策略路线的干扰,没有取得多大进展。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面对法西斯迅速崛起的严重威胁,双方又开始走近,还共同在一些国家组成了人民阵线,甚至在个别国家一度建立了人民阵线政府。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各国共产党和社会党又都参加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和抵抗运动,相互关系达到十分密切的程度。这种关系在战后初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许多欧洲国家都出现了共产党、社会党以及其他反法西斯民主政党联合执政的局面。不过,此时合作的基础并不牢靠,因为双方无论在思想理论和纲领政策上,还是在意识形态上都存在着较大分歧。所以后来“冷战”刚一露头,加之处理上的失误,刚刚热起来的共产党和社会党的关系便很快再度出现曲折。但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由于“冷战”局面的缓和,两者间的友好合作关系遂在许多西欧国家逐步发展起来。然而,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虽然相互之间也有派系之分甚至激烈争斗,但对外却长期与发达国家的共产党和社会党有着较深隔阂,有时甚至处于严重敌对状态。纵观主要社会主义力量之间既往的分合聚散,可以发现:首先,思想理论、纲领政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与分歧乃是其深层诱因;其次,合聚则各方有利,分散则全皆受损,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力量之间实际上存有一种“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内在联系。

冷战时期各主要社会主义力量之间的分裂局面,一直维持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被中国的改革开放打破。那时,中国共产党先后主动真诚地与“欧洲共产主义”各政党和社会党国际中的主要成员党修好,并提出“过去的一切一风吹”、“向前看”、“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等积极正确主张。中国共产党的这些做法和主张,为战后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的整合创造了一个难得的历史契机。可惜,后来发生的东欧、苏联剧变却严重冲击了这一刚刚启动的历史进程。众所周知,东欧、苏联的剧变,不仅打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也使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从15个骤降到5个;发达国家的共产党大多改换门庭,有的甚至偃旗息鼓,宣布解散;社会党执政的国家所剩无几,社会党在群众中的声誉和影响力也明显下降。自那以后,经过10多年含辛茹苦的理论、政策调整和人气、力量积聚,目前,世界社会主义不仅稳住了阵脚,而且开始了有力的复苏进程——中国在改革开放方面取得举世瞩目成就,20多年来,经济以年均9%的增幅持续高速成长,堪称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越南和老挞的“革新开放”成效显著,两国经济由此长期保持较高增长;朝鲜和古巴近来也都在基本经济制度和政策方面不同程度地采取了调整举措并相应获得积极成果。例如:古巴尝试着在农业和贸易领域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并开启与宿敌美国的贸易往来;朝鲜准备在农村小范围试验类似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不久又宣布在比邻中、韩的新义州、开城两地设置政策比中国经济特区更为优惠和开放的特区,还拿出著名风景胜地金冈山与韩国合作,意欲把它建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原苏东地区的共产党和发达国家的共产党正在重整旗鼓,在困境中探索前进,其佼佼者摩尔多瓦共产党已于前不久再度上台执政。社会党则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在欧洲政坛全面崛起,一度在14个国家同时执政,被誉为“粉红色的欧洲”。现在社会党虽然在某些欧洲国家已大权旁落,但仍然在英、德、瑞、奥、芬等国继续执政。应当看到,这种可喜的演化是共产党和社会党相互影响、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不是哪一方单独促成的。同时,也应看到,无论对共产党,还是对社会党来说,这种演化显然都不是向传统社会主义理念和实践的复归,而是在努力开创新局面和新未来。现在,当人们静下心来细致梳理这一演化的时候,却突然间发现:近百年来,在思想理论、纲领政策乃至意识形态方面,共产党和社会党竟会在世纪交替时期,第一次悄无声息地聚积起如此之多的相同点和相近点。例如:

经济上——都主张实行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多种经济成份公平竞争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结构、多种分配形式的有机组合以及更加开放的投资与贸易政策。

政治上——都强调健全国家的法治化管理与扩大社会的民主化治理、增加社会的平等与公正、增强劳动群众以及左翼组织之间的团结、提高公民的社会参与程度。

文化上——都主张兼容并蓄,既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和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又提倡主动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特别是资本主义创造的积极成果。

在党的性质上——都在坚持先进性的基础上,突出强调党的代表的广泛性和人民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上——都强调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走自己的路,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强调在适应现实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改造社会,坚持长期不懈地努力奋斗,以最终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

在对外关系上——都主张淡化或搁置意识形态对立,坚持独立自主、求同存异、相互尊重、广交朋友、和平共处、和平竞争、共同发展;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

这些主要内容上的相同点和相近点是如何产生的?它们预示着什么?又将如何影响未来世界社会主义的进程?这都需要关心社会主义命运的人们给予高度重视和认真分析研究。为此,笔者不揣冒昧,愿将管窥之见公之于众,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当前,主要社会主义力量之间之所以能够形成这么多共同点和相近点,一方面是由社会党以及发达国家和前苏东地区的共产党的变化造成的。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东欧、苏联剧变的冲击下,发达国家社会党人纷纷走上灵活、务实的“第三条道路”。众所周知,社会党一向恪守改良主义和实用主义原则。所以“第三条道路”虽在理论、政策上有所创新,但却谈不上突破性进展。换句话说,社会党并没有出现实质性变化,它们对主要社会主义力量之间日益走近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而发达国家和前苏东地区的共产党在东欧、苏联剧变之后都普遍存在泛社会党化倾向,它们的变化的确比较大,对主要社会主义力量之间日益走近所起的作用虽然明显大于社会党,但无论从质,还是从量上衡量,都不是决定性的。另一方面,关键是由执政的共产党的变化促成的。在这一点上,中、越、老三党起了主要作用,特别是作为世界最大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共产党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认真吸取国际共运,特别是自己以往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果断摒弃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对过激、过“左”的传统社会主义进行了全面大胆改革。现在,人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政策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在经济、对外关系和意识形态领域表现得尤为显著。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改革开放对其它执政共产党所起的积极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只有这种变化才是促使主要社会主义力量之间形成那么多共同点和相近点的主导性和决定性因素。

对世界社会主义来说,目前各主要派别之间出现这么多共同点和相近点,的确是一个多世纪以来罕见的现象。它预示着世界社会主义力量之间的重新整合已经在思想理论、纲领政策和意识形态方面初步奠定了基础。在这个新基础上,未来的世界社会主义可能会出现以下变化:

第一,对执政的共产党来说,已经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束缚的,将以更加灵活和实用的方式继续向前探索,不断完善新建的理论、政策和体制,不断在各个领域扩大改革创新的成果;尚未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束缚的,将会在不远的将来加快改革、创新和开放步伐。因为后者既会受到前者示范效应的激励和鼓舞,又可从前者那里借鉴很多极有价值的经验教训,以避免走太多、太大的弯路。

第二,对尚未执政的共产党,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共产党来说,未来几年比较艰难,但又非常关键。重振旗鼓,恢复元气是它们当前的主要工作。能否顺利完成这项任务,将首先取决于能否正确地吸取过去的经济教训,尽快抛弃那些不切实际的传统理念,更新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其次取决于能否探索到与资本主义议会民主制相适应的实践战略,能否制定适应国情发展需要的方针政策,以便不断扩大党的社会基础,尽量争取中间阶层的更多支持;最后取决于能否处理好与其它左翼政党和组织,特别是社会党的关系。在目前情况下,与社会党结成广泛、巩固的联盟,既可以从中学到从政和执政经验,又可以借此扩大自己的影响,不失为一种明智选择。

第三、对社会党来说,如何巩固和扩大已有的执政成果将是它们面临的艰巨任务。由于“第三条道路”问世时间不长,实践经验还不丰富,今后对其进行认真审视、总结,进而不断对其进行调整、完善将是情理之中的事。近期,它们必须在缓解不平等现象与促进经济增长、通过政府的支出来满足社会需求与达到预算目标之间作出正确抉择。只有这样,社会党才能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并使自己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最广泛地团结左翼力量,并把它们的积极性调动到社会主义取向上来,乃是社会党再振雄风不可或缺的条件。

第四,今后,社会主义力量之间的共同点和相近点将越来越多。社会主义力量之间的整合,无疑将更加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但整合的主动权将把握在执政的共产党手中。近、现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显示:社会党与在野的共产党比较容易形成统一战线,事实上它们也经常在形势不利的时候成功结盟,而与执政的共产党迄今为止还从未成功地在组织上结过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执政的共产党过去做得过“左”、过“激”,长期拒不承认发达国家的共产党,特别是社会党为具有积极作用的社会主义力量。在条件和时机成熟的时候,执政的共产党将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主动纠正这一历史失误。在这方面,中国共产党已经开了一个好头并对其它执政的共产党产生了很大正面影响。预计,执政的共产党今后必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加强与社会党和在野共产党的交流与合作。

第五,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今后如果不能得到根本遏制和明显好转,那么,打着“民粹主义”旗帜的极右势力在世界范围重新抬头将是很难避免的。一旦出现这种逆流,社会主义力量极有可能,也很有必要加速组织层面的整合,以利于应对严峻挑战。从目前情况看,组织整合的前提条件——思想理论、纲领政策、意识形态的整合局面业已基本形成,缺的只是社会需要和历史机遇。

第六,世界社会主义的组织整合形式将有别于以往任何一届“国际”。它不会再次出现诸如“老子党”、“核心国”、“理论权威”、“精神领袖”这类问题,代之而来的将是平等的伙伴关系,真诚的相互尊重、交流、切磋与协作,公开、公平、公正的民主决策。这样的国际组织,不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也必将极大地促进世界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公务员之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