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强对党员干部“三圈”的监督
时间:2022-07-15 06:37:00
导语:大力加强对党员干部“三圈”的监督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工作圈、生活圈和交际圈是党员干部一生中涉及最广泛的内容,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如果摆不正他们的关系,把握不好分寸,就会影响党的声誉,群众的信誉、个人的前途、家庭的安定。因此,加强党员干部“三圈”的监督,是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促进党员干部廉洁勤政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加强党员干部加强“三圈”的监督,极为重要,非常必要,是保证党员干部健康肌体不受侵蚀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必须把加强党员干部的监督摆在重要位置,在实效性上下功夫、抓落实,大力加强党员干部“三圈”的监督。
一、加强党员干部“三圈”的监督,重点是提高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的思想意识。
长期以来,由于党员干部工作圈、生活圈、交际圈的监督有一定的困难,形成了上级有关部门不便监督,同级不愿监督,下级不敢监督的不良局面,因而形成对党员干部生活圈、交际圈监督出现了薄弱环节。其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监督者和被监督者对抓好监督的思想意识淡薄。为了提高党员干部加强工作圈、生活圈、交际圈自我监督的意识,使要组织监督,变为自我监督。首先,从提高党员干部自我监督和监督部门的监督意识入手。形成了监督部门对党员干部工作圈、生活圈、交际圈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良好心理状态。其次,从规范党员干部定期汇报制度入手,明确了监督组织措施。使党员干部能够养成自觉按《党章》、《纪律处分条例》、《廉政准则》等党风廉政法规严格要求自己,形成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律的良好习惯。再次,增强被监督者对监督组织的接受意识,使之能正确处理组织、群众监督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不把组织监督制约视为与个人“过不去”,专挑毛病,甚至对监督产生反感和厌恶,使党员干部认识到对他们的工作圈、生活圈、交际圈的监督是爱护他们,增强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组织监督的意识。
二、加强党员干部“三圈”的监督,关键是落实和创新管理制度。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党员干部的涉外、涉人、涉物的职能越来越显现出来。特别是有些党员干部由于职能显现和社会交往机会增多,原有的制度,监督职能远远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就需要随着党员干部职能的变化增加必要的新的制度,特别是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和交际圈的监督尤为重要。为了加强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和交际圈进行必要的监督,要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要实行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活动”定期汇报制度。把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活动情况列为工作总结、述廉报告和民主生活会中的重要内容。党委在监督基层领导干部民主生活时,要要求党员干部在民主生活会上报告“八小时以外”活动情况。党员干部在年底向大队党委述职时,要增加“八小时以外”活动情况述职内容。通过这些形式和措施,使党员干部既能在“八小时以外”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又能较好发挥上级监督作用。
二是建立家庭成员协同监督制度。要通过吸收党员干部家庭成员,特别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家属当好贤内助、廉内助作用,提倡夫妻间常常念念家庭廉政经,旨在发挥家庭监督和家庭“教育”、“熏陶”作用,以筑牢家庭防线。
三是实行“八小时以外”考察制度。在加强对党员干部“三圈”的监督检查的同时,要坚持对党员干部的“八小时以外”考察制度,年中和年底在对党员干部考察、民主评议、征求群众意见中,不但要把干部的工作情况作为考察内容,而且要把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和社交圈的情况纳入考核内容,通过增加考评内容,上级组织部可以通过群众评议、群众意见了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的情况,决定干部的任免条件,以此来督促党员干部在完成上级交给任务的同时,还能管好自己“八小时以外”的活动。
四是落实党规党纪学习制度。要通过举办党纪党法学习班学习有关制度和法规。通过采取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办法来督促党员干部加强党规党纪的学习,提高党员干部鉴别是非的能力。彻底解决个别党员干部工作没劲头,学习没精神头,玩起来有瘾头的顽习,使党员干部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遵纪守法。
三、加强党员干部“三圈”的监督,要注重监督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党员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交际圈也不例外,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只要充分掌握了这一规律,对党员干部“三圈”的监督才能达到有的放矢的作用。
1、建章立制。对管钱管物权力较大的党员干部,要根据岗位的职权,建立权力的行使程序和执行规则,规范权力权限和运用。建立健全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办事程序,使之明白在处理任何公务时都有所遵循,什么事按程序该怎么办,不该怎么办,什么样的事情属于职权范围内的事,能够办,什么样的事不能办。在建立规章制度的同时,还应该附加一定的监督措施,给监督组织一定的权力,这样既有利于握有管钱管物党员干部轻松开展工作,又可以给监督组织提供条件,从而达到制度监督的作用。
2、对症下药。党员干部的“三圈”与党员干部的心理健康是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的党员干部是能够正确摆正工作圈、生活圈、交际圈与自己职权之间的关系。反之,心理不健康的党员干部就会在“三圈”中败下阵来。因此,在对党员干部“三圈”的监督时要坚持对症下药,千万莫待病入膏肓时,再进行“治疗”,这样就要贻误时间。因此,在加强对党员干部“三圈”监督要从“医治”党员干部的心理健康入手,从源头抓起。抓好党员干部的心理健康:一是要坚持经常性的党风党纪教育,使党员干部在进行社会交往中明白哪些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的。二是要对党员干部进行心理疏导,在对干部管理中,要经常对干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时,要增强心理健康课程,对党员干部的心理进行必要的疏导,对少数心理不健康的党员干部,要及早“治疗”,防患于未然,这样做既是对我们从事的事业负责,又是对党员干部个人负责,善莫大蔫。
3、刚柔相济。加强对党员干部工作圈、生活圈、交际圈的监督过程中,既要制定铁的纪律,又要讲究方式方法把工作做得入脑、入耳,切合实际,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监督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简单地把群众反映党员干部正常的工作交往、社会交往、生活交往看成是党员干部不正当的活动,不能简单地拿群众反映的情况批评党员干部、压抑干部工作热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清是非,防止批评过当现象发生,造成党员干部对监督产生逆反心理。
4、部门配合。在对党员干部监督过程中,纪检监察、组织、工会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对党员干部“三圈”的监督活动中。在监督活动中,要经常深入群众之中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意见。在监督过程中,可以通过找党员干部谈话,组织群众评议干部、问卷调查、组织干部考核、组织学习,深入干部家庭了解情况等方式方法来实现职能岗位监督的作用。为党组织提供监督党员干部的依据,为上级党组织选拔干部和使用干部打下基础。
总之,对党员干部“三圈”的监督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工程,可以从多渠道,不同侧面加以探讨,本文是我们在学习和实际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对如何加强党员干部“三圈”的监督是一项长久的任务,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保证对党员干部“三圈”监督更加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