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观比较管理论文

时间:2022-06-04 11:30:00

导语:人民观比较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人民观比较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如何正确认识和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和邓小平围绕这一问题所引发的对人民的内涵、人民的作用、人民的利益及其实现途径等方面的总的认识和根本观点,形成了他们既有联系又相区别的人民观。学习、研究、邓小平的人民观,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积极而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英文摘要】ItisthekeytothevictoyoftheChineserevolutionandsocialistconstructiontocorrectlyorganizeandbringintotheplaythemass''''sdecisiveroleofcreatingthehistory.Havingstudiedthisproblem,MaoZedongandDengXiaoPingobtainedthegeneralthoughtsandbasicperspectivesonthecontent,role,benefits,andrealizationsofthemass.Itisofgreattheoreticalandpracticalsignificancetothesocialistconstruction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whichmakestheirperspectivesrelevanttoanddifferentfromeachother.

【关键词】人民观/为人民服务/阶级斗争/改革开放

mass''''sviews/servingthepeople/classstruggle/reformandopenness

【正文】

[中图分类号]A8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54(2003)04-0001-05

作为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大理论成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和邓小平都十分关注人民问题。他们在领导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人民观。所谓人民观,是指对人民的内涵、人民的作用、人民的根本利益及其实现等诸多方面的总的认识和根本观点。认真比较和研究和邓小平的人民观,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和邓小平人民观的共同点和历史继承性

(一)和邓小平都认识到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作为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和邓小平在创造世界历史动力的问题上历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推动者,对历史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综观的一生,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始终是他坚定不移的信仰和全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在革命战争年代,强调“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预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还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2]正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我们党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仍然坚持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社会的财富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自己创造的。他认为,搞社会主义的关键在于调动、发挥和保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正是在群众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巨大成就。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并发扬了关于“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思想。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向来认为,归根到底地说来,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3]他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开辟了更为广泛的依靠力量:从“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方针出发,平反了大量冤假错案;正确地解决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找到了全面振兴中华民族的新途径;通过开放政策争取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注和支持,加强同世界各国科学界的友好往来和合作关系,等等。他认为,肯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就要在决策中贯彻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终于开拓出了联产承包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光明大道。从尊重和依靠群众实践出发,邓小平制订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政策。正如邓小平所说,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其实很多事是别人发明的,群众发明的,我只不过把它们概括起来,提出了方针政策。”[4]这些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获得了迅猛发展。

(二)和邓小平都主张“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毕生致力和追求的人生准则。为使中国共产党真正成为代表人民利益、为人民服务的党,他要求全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把它写入党章。他指出:“我们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要“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倾听群众的呼声。”[5]经常告诫党内外一切同志,无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居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么,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5]不仅是为人民服务的倡导者,更是为人民服务的实践者,他一生中时时刻刻都在用实际行动为人民服务,为我们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邓小平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为人民服务始终是他坚定不移的理想和追求。在他经历了“三起三落”后的第三次复出时,他不计个人恩怨得失,明确坦言自己不是做官,而是为人民做事的。他为人民做的最大的事情就是通过改革开放逐步使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针对党内一些党员公仆意识淡薄、忽视人民利益、贪污腐败等一系列问题,邓小平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继承和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干部无论何时都要“恢复和发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6]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最终使邓小平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邓小平对人民观的发展和创新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最重要的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但总的来看,如邓小平所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正是因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清楚,才导致了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屡遭挫折,历经坎坷。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和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显然有着较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也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人民观。邓小平就是在探讨和明晰这一重大问题的过程中大大发展了的人民观。

(一)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同,与邓小平对划分“人民”的标准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看法也不同

1、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的认识差异使两位领袖有了不同的“人民”标准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社会的性质是由这一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因此,要认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必须首先搞清楚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不容否认,在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反复。在中国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把握是正确的,由此决定了他对敌我矛盾的认识是正确的,从而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向前发展。但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后期,尤其是在党的“八大”以后,随着反右运动的扩大化,又提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是主要矛盾。”[7]从这一认识出发,赋予了“人民”以独特的内容,从而明确了人民的划分标准。他说:“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8]从这一论述中我们发现,在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民”的范围进行界定之时,也伴随着对“敌人”范围的界定,这恰恰是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的反映。从对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的认识以及特定的“人民”内容出发,虽然历来强调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却在依靠什么样的人民群众上出了问题,的这一失误比较典型地表现在他对待知识分子和党内持不同政见者的问题上。由于对知识分子的作用认识不足,使得知识分子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甚至将知识分子排除在“人民群众”这一范围之外。同时,由于十分自信自己真正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他把党内一切持不同政见的人都视为严重脱离人民群众者,并最终导致了阶级斗争扩大化,造成了人民内部的大混乱,严重混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我们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成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从这一主要矛盾出发,邓小平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中丰富了的“人民”标准:第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完成祖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