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明早期探索

时间:2022-10-27 11:14:00

导语:政治文明早期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政治文明早期探索

摘要:虽然和其他一些经典作家一样并未正式使用过政治文明概念,但以他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创立的人民民主理论包含了丰富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他们创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及运行机制,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制度基础。他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睿智思考,为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及其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关键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长期实践的必然结论,也是新时期实现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必然要求。虽然没有明确使用过“政治文明”的概念,但他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党和人民对这一理论的初步实践,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搭建了基本框架,并指明了发展路径。

一、创立人民民主理论,揭示和充实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进步状态的重要标志,其实质是政治民主。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明确指出,在阶级社会,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民主是具有阶级性的。他们主张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应采取“议政合一”的形式,并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另一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视文明为一种社会品质,指出在阶级对抗、国家统治的时代,“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在他们看来,人类文明史上依次出现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资产阶级文明是以征服自然力为前提的,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而以社会主义革命为开端的共产主义文明,则是对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旧文明”的超越。它使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和自己的社会结合的、自觉的、真正的主人,从而结束了资产阶级的“文明时代”,开始了真正的人类文明史。列宁把社会主义文明也看作“一种国家形态”,认为社会主义民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要作为国家形态继续存在。他在对改革和完善苏维埃民主制度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后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享有的新型民主,是人民群众“真正平等地、真正普遍地参与一切国家事务”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所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内在要求。

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或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目标。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以“国家民主化”、建设“民主制度”和实现政治“自由”为目标导向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强调新民主主义的民主政治要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新中国建立后,他更把政治民主化目标表述为“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把民主与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实践统一起来,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主政治思想的新超越。

以社会主义文明比资本主义文明具有优越性为出发点,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中重视民主的阶级性和实践性的传统,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学说。他指出:“我们的民主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而是人民民主,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他认为人民民主并不是一种空泛的意识观念,而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社会主义民主必须首先体现在国体中。中国特殊的国情和革命的历史决定了革命胜利后的国家政权性质,既不可能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也不可能是无产阶级一个阶级专政,“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在这个政权中,民主与专政是分不开的,“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这两个方面是分不开的,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无产阶级专政,或者叫人民民主专政。”创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鲜明地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统一,突出了两者的相互结合和人民民主这一主体。它不仅在形式上直接标明了我国的阶级状况和民主性质,使人们更容易理解我国政权的性质、内容和职能,有利于在实际工作中防止误解和片面性,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政治民主化;而且,它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民主的主体要比单纯的无产阶级专政的主体更广泛,也更能体现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表明,人民民主专政在实质上仍然是无产阶级专政,但同时又在阶级构成的广泛性、组织形式、名称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因而人民民主专政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基本原理,又对其有新的创造和发展。

认为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原则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他多次强调要“实行真正的人民民主”、“共同建设人民民主”。他的人民民主理论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基本指南。

二、创建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奠定了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基础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中,党中央一再强调要坚持好、完善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基本制度都是在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下创建起来的,它们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制度架构和基本形态。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形式,其本质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这一制度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代议制的思想、总结革命时期根据地政权建设和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确立的。抗战时期,就把民主政治的建设同推行民选制和人民当家作主相联系。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地提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必须“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代表大会选举政府”。他认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是以人民代表会议产生的政府来代表她的。政府应采用民主集中制,而不采用资产阶级议会制,也不必搞资产阶级的国会制和三权鼎立。“只有民主集中制的政府,才能充分地发挥一切革命人民的意志,也才能最有力地反对革命的敌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得到了国家根本大法的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但在本质上由于劳动人民当家作主而优越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而且在形式上也具有自己的特点。这突出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的权力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职权充分体现了人民意志至高无上的原则。同时,这一制度实行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国家权力体系,采用民主协商与多数决定相结合的工作程序,具有广泛的民主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建立为人民管理国家、行使主人翁权利提供了制度保障,从而成为我国实现人民民主权力的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

第二,政党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与各派进行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并且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派“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方针。他指出,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但同时也决定了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不可能是一个阶级专政和,“只要共产党以外的其他任何政党,任何社会集团或个人,对于共产党是采取合作的而不是采取敌对的态度,我们是没有理由不和他合作的”。并认为,给派以充分参政议政的机会,既可以保证他们的民主权利,又可以监督共产党以改进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共产党正确处理同其他政党关系的基本依据,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个创造。这一制度既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又充分体现了各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实质。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创新。

第三,提出和创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独特的、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民族制度。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反对任何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民族关系原则和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把人民主权原则和“尊重多数,保护少数”原则运用于处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问题上,确立了单一制国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了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1954年我国颁布的第一部宪法又重申了这一原则。按照这个原则,各少数民族地区建立起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力机构,按照本民族的意愿管理其事务,真正体现了各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关系上的完全平等,为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和解决民族矛盾和民族问题提供了制度保证并树立了典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保障了自治地方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又保障了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和互助关系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民主理论在处理多民族关系上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实践中必须长期坚持的又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三、强调中国特色,指明了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

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同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的。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出发,根据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不断探索和总结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开辟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且有中国特色的建设之路。

首先,强调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政党对于国家政权的控制和影响,是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和执政资格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结果。一再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共产党执政的实质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也必须在共产党领导下稳步推进。明确指出我们的民主是经过共产党来领导的,各级党委是执行集中领导的机关。另一方面,他也提出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从严治党,坚决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一切不正之风。他主张在革命胜利后对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有更严格的要求。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才能真正推进依法治国,从而保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健康顺利地向前发展。

其次,强调立足中国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我们要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从中国实际出发,根据近代中国模仿西方政体屡屡失败的教训,指出中国的政治制度决不照搬别人的东西,只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正是在对国情的深入广泛调查和科学分析基础上,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不仅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而且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如,强调在社会主义时期,要进一步丰富民主生活,重视和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民主建设的进程必须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觉悟水平来确定;要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并把它总结为“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使社会主义民主成为人民群众自我教育的手段;经济上要实行“经济公开,逐步建立工人店员监督生产和经营制度”,做到生产经营民主化,要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现工人参加管理,做到管理民主化,充分体现工人阶级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军事上要在军队中建立士兵代表会议制度,实行政治民主,生产民主,财务民主,军事民主;文化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使艺术的不同风格和形式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文化民主,反对用行政手段干涉文化和学术,等等。这些基本经验应该说仍然是我们今天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可或缺的。

再次,强调发展党内民主,接受人民监督。政党政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显著特征。执政党掌握很大的公共权力,占据着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党内民主生活状况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社会民主的发展程度。1956年《人民日报》发表的两论无产阶级专政历史经验的专题文章,体现了关于发扬党内民主重要性的思想。文章强调,斯大林晚年犯严重错误的主要原因,是他逐渐脱离了群众和集体,破坏了党和国家的民主集中制。执政党内部民主生活被破坏,不可避免地会危及所领导的整个国家的民主,党内民主已成为国家民主的关键。一再强调,“不论党内党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就是说,都要认真实行民主集中制”。他认为,实行民主集中制是扩大党内民主的正确途径。“在我们国家,如果不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不充分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制,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无产阶级的集中制。没有高度的民主,不可能有高度的集中,而没有高度的集中,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实现党内民主需要监督作保证。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坚持“让人民监督政府”。1945年7月,在回答黄炎培提出的历史“周期率”问题时,概括性地提出了“人民来监督政府”、“人人起来负责”的“民主新路”。为保证群众监督,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各级人大及其常设机关,是最高权力机关,同时又行使监督权;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群众监督。为此,提出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社员代表大会制等群众管理形式,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监督领导者。同时,还提出要发挥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监督作用,发挥派和人民政协的监督作用。实践证明,在推进党内民主的同时更加注重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扩大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特别是派的监督,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最后,强调采取适当的民主方式。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过程中,会出现多种形式。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提出并区别了大民主和小民主等实行民主的形式。在中共八届二次会议上,指出,大民主是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主要是用来对付阶级敌人的。大民主也可以用来对付官僚主义。小民主主要是指用整风的办法,微风细雨地进行思想教育。认为,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大量存在的是人民内部矛盾,因此不宜采取大民主的做法,而应用小民主的办法,耐心进行说服教育,提高认识,改正错误,这样才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他还认为,用小民主的方法,也可以克服领导干部的特殊化,抵制由于资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和影响造成的党内上涨的享受风。这一思想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遗憾的是,随着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的加剧,开始把不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大民主搬到社会政治舞台,认为“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方式和方法有利于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加以大力提倡,结果造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挫折。

此外,强调“三个建设”协调推进。在民主革命时期,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中国革命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革命,同时提出了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新政治”、“新经济”和“新文化”的完整纲领,并明确指出必须将这三者“相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认真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特点,提出了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将其归纳为“我们的国家不仅要有经济建设,还要有政治建设和精神建设”的“三个建设”思想。这一思想在以后一段时期的实践中虽未能很好地坚持下去,却为今后我国社会主义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3]文集(第6,7,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