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时间:2022-04-24 02:12:00
导语: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在看来,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是有着客观物质基础的,这一物质基础就是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社会经济状况。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距离“工业先进国家”的水平还很遥远,经济发展水平还很落后,坚持在当时条件下不能立即把社会主义付诸实践,并坚决反对在社会转化问题上存在于党内的民粹主义观点。在中共七大所做的口头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内有民粹主义思想存在,就是想直接从封建经济到社会主义,不经过资本主义”。特别强调:“中国革命不能不做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就意味着中国在进入社会主义之前,必然要经历一个对资本主义制度中一切肯定的东西加以吸收、消化的阶段,从而为社会主义奠定必要的政治、经济基础。这就规定了中国在社会转化问题上的基本走向。这一基本走向表现为:
第一、在吸收资本主义一切肯定成果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新民主主义在经济上的特点就是除了节制有害于国计民生的官僚垄断资本之外,允许和保护一切有益于国计民生的民族资本的发展。中国的民主革命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消灭的对象,只是封建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只是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而不是一般地消灭资本主义,不是消灭上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反复申明:“我们现在的方针是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明确提出私人资本主义是人民共和国的五种经济成分之一,并且把“保护民族工商业”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之一,以法律的形式把“保护工商业者的财产及其合法的营业不受侵犯”规定下来。(参见《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10月颁布。)在回答党内外人士对“资本主义”的疑虑时指出:“有些人不了解共产党人为什么不但不怕资本主义,反而在一定的条件下提倡它的发展。我们的回答是这样简单: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现在的中国是多了一个外国的帝国主义和一个本国的封建主义,而不是多了一个本国的资本主义,相反地,我们的资本主义是太少了”。
还着重论述了吸引外国资金与技术对中国工业化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中国必须工业化。在中国,这只有通过自由企业和外资援助才能做到”([美]埃谢里克编著:《在中国失掉的机会》,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260页。)。“苏维埃政府欢迎外国资本的投资。中国过去未能利用外国资本使中国人真正得到好处。只有在中国取得真正的独立和民主之后,才有可能把大量外资用于大规模地发展生产事业。也只有自由的中国,由于生产性经济的广泛发展,才能够偿还这种外国投资的本金和利息。”(《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9页。)但是,“我们并不愚蠢地只想吸取西方的机械技术,我们也不会对垄断、官僚化的资本主义感兴趣。它窒息国家的经济发展,只使当官的发财。我们关心的是在建设和生产性的方针指导下,使国家得到最快的发展。首先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美]埃谢里克编著:《在中国失掉的机会》,第260页。)。因此,只有在吸收资本主义一切肯定成果的基础上,中国的经济才得以迅速发展,并最终为走向社会主义奠定基础。
第二、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
为了尽快奠定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号召共产党员和革命者应当学习使中国工业化的技术知识,并倡导注重经济工作。他指出:我们共产党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中国落后的原因,主要的是没有新式的工业。老百姓拥护共产党,是因为我们代表了民族和人民的要求,但是,如果我们不发展生产力,老百姓就不一定拥护我们。强调:经济工作,尤其是工业……是决定一切的,是决定军事、政治、文化、思想、道德、宗教这一切东西的,是决定社会变化的。如果我们共产党员不关心工业,不关心经济,也不懂别的什么有益工作,对这些一无所知,一无所能,只会做一种抽象的“革命工作”,这种革命家是毫无价值的,我们应该反对这种空头革命家,学习使中国工业化的各种技术知识。(:《为陕甘宁边区工厂厂长和职工代表会议的代表举行招待会上的讲话》,1944年5月22日。)
第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渐进性、长期性。
1939年9月,在会见斯诺时说:我们永远是社会革命论者,不是改良主义者。中国革命有上篇和下篇两篇文章,“文章的上篇如果做不好,下篇是没有法子着手做的”。1939年12月,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明确指出:“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1940年1月,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分析了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革命是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下的有机构成部分,从而使中国社会革命转化思想更加完备。1945年4月,《论联合政府》一文中,再一次强调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渐进性、长期性。
的新民主主义理论解决了在中国这样政治、经济落后的国家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2年1月和2月,中共中央先后作出了《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和《关于如何执行土地政策决定的指示》,分别指出,党的政策是“奖励资本主义生产与联合资产阶级,奖励富农生产和联合富农”,“以奖励资本主义生产力为主”。对此,在1942年到陕北和晋西北农村调查中作了进一步研究。在山西兴县农村调查之后,他写了《关于农村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一个问题》的报告,论述了在新民主主义之下的落后农村,如何发展生产力问题。他指出:“我们有些干部不懂得发展新式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全部方向和内容,也是将来社会主义的前提”。“我们所提倡的新式资本主义,与欧美的旧资本主义不同。我们有革命政权和革命政策,调节社会各阶级关系,凡可以操纵国民生计的工商业,均握在国家手中”。“中国社会将来才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今天则要实行新民主主义,就是新式资本主义。因为中国太落后,只有走过新式资本主义的第一步,才能走社会主义的第二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我们的理想。发展新式资本主义,是我们现时的任务,也是我们当前的具体工作。若把理想当现实,乱来一阵,会弄糟糕的”(《中共党史资料》第29辑,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1~3页。)。在东北解放区,同志首先提出五种经济成分,即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并且规定了对待五种经济成分的正确的政策。
资本主义,哪些是可以超越的,哪些是不可以超越的,这不仅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个实践问题。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认为:由于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特点,中国不必非要经过资本主义的历史阶段而进入社会主义;同样,由于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特点,中国社会也不能不经过对资本主义一切肯定成果加以借鉴和吸收的阶段——新民主主义的发展阶段而进入社会主义。即便是进入了社会主义,也不能闭关自守,而应当在“世界历史”中实现自己的发展。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完成向现代化的跨越。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国步入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最佳途径。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中,既有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科学认识和把握,又有对中国社会经济现状的正确估价,他们的基本价值取向与民粹派和西化派是完全相悖的,也与共产国际、斯大林的旨意完全不同,正因为他们把中国的“发展”问题,置于现实国情条件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走出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革命道路。
(文中未注明出处的,均引自《选集》)
- 上一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 下一篇:地方党委工作部门的工作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