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意识形态探析

时间:2022-06-25 08:36:03

导语: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意识形态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意识形态探析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全面发展。同时,各种意识形态和文化多元性影响着职业学校学生政治信仰,导致部分学生政治信仰出现了思想困惑、方向迷失等现象。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信仰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对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十分重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信仰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在此过程中,我们国家在制度建设、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开启了伟大复兴的新时代。面对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和经济全球化,中职学生受到外部环境和自身心理的影响,相当部分学生身上出现了理想信念缺失,对自己缺乏信心。导致他们盲目追求享乐、崇洋媚外、以自己为中心,总想在物质生活方面显示处优越性,思想误入歧途,社会意识淡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扭曲,更加可怕的是出现了憎恨世俗、抵触社会的不良情绪。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进入中职学校的急迫性和必要性

目前,在许多中职学校校园中,信仰的缺失已经成为困扰大部分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面对新时代,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信仰争夺战,青年学生正成为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灌输、争夺的主要对象。经过调查发现,很多中职学校思想政教育课程的开设只注重形式,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精神食粮作用。而起,中职学校基本没有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的开设,是对中职学校学生进行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提高中职学生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方法与手段,也是培养青年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感的主要渠道。作为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应该及时纳入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设的主要课程,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教育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为培养政治思想上合格、德才兼备的“工匠型”人才提供保障。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对指导学生社会主义信仰的哲学体现

“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思想、主义极度尊崇和信服,并把它奉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为规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1]。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党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学说,就其本质特征来说,是科学认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从哲学层面来说,主义和信仰是分不开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宏伟目标,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体现得淋漓尽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感到即将被超越或正在被超越,他们在经济上面打压中国的同时,在意识形态方面加强了对我国的渗透,宣扬所谓的人权、法制、规则等信仰,严重威胁我们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作为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用来认识自然和世界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在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指导,教育引导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科学证明了的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真理性认识转化为人们实践活动的最高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马克思主义信仰来源于对现实的科学批判和对未来的精准预测以及科学把握。另外,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理性的产物,但也含有超验的性质,具有信仰的一般特征[2]。从哲学层面上来讲,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表现为其作为一种被实践所证实了的、科学性的、理论性的无产阶级学说,表现为它坚持从世界本原出发来认识和反映客观的现实世界;马克思主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做到辩证法和认识论的高度统一,坚持正确的观点立场,实现观点和方法的有机统一,在形式和内容上突出辩证统一。其次,马克思主义公开声明为无产阶级服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目标是解放全人类,消灭剥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3]。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人类实践过程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现实的、历史的社会存在出发,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生产实践、生活实践等方面出发,从无产阶级发展、社会历史责任出发的哲学立场。在物质生产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鲜明的立场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揭示了在历史的发展的长河中,真正的推动者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人类美好的心灵的进化、崇高远大的理想实现、人生的价值获得等,必须在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辩证统一的前提下,在结合我们当前所面临的现实世界,在人们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真正获得。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共同发展、人与人相互交往的真实联系中才能真正呈现,不可能在纯粹的理论活动真正获得。马克思主义将个人生命的不朽奠定在历史发展的无限性上,生命的个体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必须把自己投身于全人类的解放事业之中[4]。最后,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性的、开放的哲学体系,实践性、革命性、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大特点,也是区别于其它哲学体系的根本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继承和发扬人类这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信仰教育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核心要义

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青年意识形态方面面临着两个突出矛盾:一是在现实生活中,西方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斗争激烈。具体表现为在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坚持和平演变的想法没有改变,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在政治上坚持多样化思想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核心地位不动摇之间的矛盾;二是在广大人民社会生活中,人们对意识形态的模糊、健忘与人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判断之间的矛盾。然而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中普片存在以下几种现象:一是只注重教学表象,忽视深层次的意义,把政治性极强、教育意义明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上成了一般的文化知识课;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完全忽视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致使在教育教学内容中剥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内容;三是不善于利用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庸俗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要把它看成是一种知识、一种信仰性或知识性信仰,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仅仅是知识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信仰问题[5]。中职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把信仰教育放在首位,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作用和目的。从全局上来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信仰教育是的课程教学的核心要义。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学生的信仰教育,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教条化、过分现实化,就是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有的精神食粮的功能和作用。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灵魂必然就会的丧失。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是能靠金钱、物质、名誉等能够得到满足的,作为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的学说自身而言,能否使之成为新时代背景下主流的信仰,最主要还是在于大力宣传、灌输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科学性、真理性、时代性,要突出其价值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研究、发现整个世界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社会发展进步的总趋势,注重人类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马克思主义自身无疑就包含着丰富的信仰因素。因此,我们说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特性及其哲学体现,为中职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可能,显示出信仰教育必要性和急迫性。同时,面对当前纷繁绚丽的现实生活,中职学生们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举止,由于无节制地追求享乐主义、利益至上,所谓的校园地位、班级地位、寝室地位等虚无缥缈的尊严,从而导致他们信仰的缺失,使之成为思想、精神、人格不健全的人。在校青年学生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是青年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就十分迫切了。所以中职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不能仅限于单纯的知识传授,要把信仰的教育放在第一位。指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四、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引领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信仰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自信”,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新时代,我们中职学校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我们要以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课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夯实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必须坚持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大学生,否则,青年大学生的信仰就会偏离方向。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引领在校青年学生的信仰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顺应时展的要求,在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同时,充分响应党的号召和要求,加强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信仰,与时俱进,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使在校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的理想信念,认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充分明白自己现在、将来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虽然社会主义事业在苏联解体、东欧巨变中遭受挫折,即使是现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在不断渗透每一个角落。一方面,不断加强资本主义政权的接班人培养;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没有放弃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他们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对我国的年轻人,特别是在校青年学生进行所谓自由、民主思想的渗透。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必须要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得到加强,使他们更加坚定“四个自信”。3.以时代为契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格局,世界上谁也离不开谁,人类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但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东西方思想文化相互交流与碰撞,经济融合过程中,怎样防御西方腐朽落后思想文化对在校青年学生的侵蚀,是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重须解决的现实问题。面对这样复杂的现实环境,中职学校开设专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方法来教育、引导、培养在校青年学生,同时推进哲学理论创新,科学文化发展和思想观念创新,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来构建青年学生的精神灵魂,使他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培养和造就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在校青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自我提高、完善,自我发展,增强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才能为高校导正办学方向、筑牢思想基础、提供价值引领,培养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较强现实性和实践性,它本身蕴涵着丰富的信仰因素以及指导功能。中职学校的学生之中,没有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很多中职学校没有认识到学生在意识形态形成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没有从安全的高度认识到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因此,加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的重要地位刻不容缓。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学校、学生个人因素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和实质所在。如何把青年学生培养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需解决青年学生的“四个自信”的问题,使牢牢青年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面正确而稳固,让他们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牢牢抓住他们的灵魂,让他们自觉凝聚到党中央的周围。正如所要求:要赢得青年,就要用马克思主义信仰武装学生的头脑,因为,信仰对精神世界具有巨大引导作用,人一旦选择了某种信仰,就会以此信仰作为自己价值观的评判标准,就会有一个稳定而持久的人生发展动力。所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融入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信仰教育功能,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思想道德高尚的“工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忠礼,林志,吴春芳著.《人生观和价值观新论》第75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5月版.

[2]周宏,侯惠勤.当代信仰问题的哲学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2(11):47,5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0.

[4]周宏,侯惠勤.当代信仰问题的哲学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2(11):47,50.

[5]刘建军.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本质内容[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4):14-17.

作者:陈亮 单位:贵州省广播电影电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