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探讨
时间:2022-01-04 10:59:41
导语: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文艺是生活的凝炼、升华和表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文艺发展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文艺盲目追求物质利益;文艺作品娱乐性功能的过分膨胀,存在庸俗、低俗、媚俗主义泛滥的现象;以及文艺创作和管理缺乏创新性、真实性、目标价值性的问题。对此,我们应该秉承马克思主义式的文艺思想,认清文艺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把握文艺创作的内部规律,遵从现实主义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来解决中国文艺发展中的问题,保证当代中国文艺发展物质与精神的齐头并进,使文艺创作者拥有健康的价值观和对美的正确追求,掌握创作的内在逻辑规律,从而创作出真正唯实、为民、有新意的文艺作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问题;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
(一)文艺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文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由物质生产和社会物质生活所决定的精神生产的产品。恩格斯认为文艺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的产物,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生产力的提高、交往的扩大、国家和法的发展、艺术和科学的创立,都只有通过更大的分工才有可能,这种分工的基础是从事单纯体力劳动的群众同管理劳动、经营商业和掌管国事以及后来从事艺术和科学的少数特权分子之间的大分工。”[1]与法律、宗教、政治一样文艺归根到底是观念上的上层建筑,必然会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文艺这个上层建筑势必会发生或快或慢的改变。文艺是社会意识由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所决定的,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所服务,但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旦产生出来就具有了不同程度上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殊的规律性,文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有其历史发展继承性和独立性。一定时代的文艺总是在其现实基础上,并由前代文艺遗产的特定的思想资料形成和发展的艺术经验的积累、艺术形式的传承以及艺术形象的塑造这些特殊的审美规律的发展,都会成为文艺这种意识形态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宝贵遗产。[2]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点,自然而然物质生产的发展就不能与艺术生产的发展等同起来,这就是马克思说的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生产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一般发展成比例的。”[3]从历史的发展来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力应该是不断地被超越,但艺术发展却不一定如此。马克思在解释这一命题时谈到了古希腊神话和文艺复兴时代的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它们都超越其历史物质生产水平而出现的繁荣。所以说文艺的发展中物质基础虽然占据重要的方面,但与此同时也要对文艺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层面的追求予以它崇高的尊重。将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相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内部的创作规律
文艺是一种审美的实践,不论怎样荒诞离奇,它的内容和形式无非是同人与人之间和多态的世界相联系,艺术创作者可以运用不同的演绎方式、艺术手法来渲染衬托出所喜爱的对象,但呈现的内容一定是符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美好的表达,马克思曾说过:“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4]在艺术的创作中用美的规律来建造文艺,可以通过生活本身的形式以生动的形象展现,带有艺术家的强烈情感、个性和人格化使其具有独特性让艺术之美更好地诠释。同志也谈到:“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5]文艺作品的美虽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正因为艺术的美高于生活的美,所以才能影响生活,促进现实的变革。要做到让艺术的美高于现实的美,创作者必须有正确的世界观和审美情趣,只有这样才能公平公正地看待生活,充分地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恩格斯就用歌德创作文艺作品的过程来说明这一现象。当歌德在意大利旅行期间,面对龌龊丑陋的德国社会现实,他持反对和嘲笑的态度,这使他创作出《普罗米修斯》、《伊菲姬尼亚》等优秀的文艺作品。而当他魏玛公国小王朝沾染上宫廷之风时,他写出的《化装游行》一类的文艺作品,大为粉饰太平的拙劣之作。
(三)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遵从现实主义原则
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文艺的现实主义原则,文艺作品要忠于客观现实,真实地描写现实社会关系,揭示生活的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强调文艺创作要莎士比亚化,应当从现实生活出发,其戏剧正是从他所处的社会生活出发,他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才能植根于现实的土壤里,包含着生活的血肉,传递着时代的声息。而并非把主观意愿强加于被描写的客观事物,以致歪曲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或是按照主观臆想制造 那些背离历史发展规律的乌托邦。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注重人民群众的文艺生活,让普通民众成为文艺舞台的主角,文艺创作取材于民众的生活。指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一点上说,他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惟一源泉。”[5]文艺创作者可以从民众的社会生活中进行选择和加工创作,形成优秀的为民的文艺作品。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科,其本身的产生和发展就是吸取人类一切精华的思想和先进的成果不断地创新。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的进程中,针对中国文艺的现实情况又提出了中国文艺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不推陈旧不能出新。但推陈不是将遗产全盘否定,一笔勾销,拒绝任何继承,扬弃那些不适合今天需要的东西,借鉴有积极意义的合理因素。向国外先进的文艺事业学习,不是学与用的分裂,而是学以致用;不是机械模仿,生搬硬套,而是学外国的方法,织中国的帽子。创作符合中国老百姓审美需要和实际的文艺作品。
二、我国文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一)文艺发展中存在以物质利益为上的论调而引发的失衡现象
中国的文艺事业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繁荣的,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高速发展,使金钱社会,物质为上的观点快速充斥着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文艺界自然也未能幸免,见钱色变,金钱游戏司空见惯,文艺作品从文艺创作者的创作初衷开始到出品方无一不是为一个利字。文艺作品只谈钱不谈情,可想而知这样的作品内容也是围绕物质利益的机械角逐。只有物质利益才能影响文艺,离开金钱的物质支持文艺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这种文艺发展中的逐利现象成为一种趋势。市场经济下,文艺商业化之路不可避免。但文艺本身所具备的引领功能、认识功能、教化功能以及文化传承与精神交流的意义,同样不能忽视。托尔斯泰曾说过:艺术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际的手段之一。文艺作品应该是创作者与观众之间最好的桥梁,而如今中国文艺发展中却存在只想将文艺这种商品卖个好价钱,使其利润最大化。将文艺当成捞取大众物质利益的工具。仅仅掏空大众的金钱口袋,却没有将大众精神的口袋填满。
(二)文艺作品中娱乐功能性的过分消费和庸俗、低俗、媚俗的泛滥
二十一世纪网络时代的到来,文艺作品的娱乐功能也被充分的发挥出来。本着全民娱乐的目的,文艺作品的衡量价值从艺术性、情感性一下演变成为一场比拼噱头、博人眼球的毫无理性的过分娱乐化。这种被过分娱乐化倾向影响的文艺发展使文艺作品本身的精神艺术方面的价值不断地被贬低。很多作品甚至连基本构成要素都没有,完全是将文艺作品当成为娱乐而生的工具。在文艺娱乐化的道路上,是文艺作品形式上越来越浮夸,内容上越来越无底线、表演者越来越强调所谓的重口味。大量的文艺作品都出现内容庸俗、中心思想低俗、人物媚俗的现象。对于文艺作品要表达给观众的是什么,创作者自己完全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和创作文艺作品的基本原则判断,而是讲一个故事时不断地制造一些没有必要和毫无逻辑的情节来增加戏剧效果,甚至是在一些作品中以恶意创作为出发点,人物丑化为荣,表达生活中人性最不堪、龌龊的一面,来获得大家的关注。
(三)文艺作品缺乏创新性、真实性、目标价值性
全球化的世界,中国的文艺创作也不再只拘泥国内,而是看到了世界其他国家优秀的文艺创作形式、技术,创意。但是在吸收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以引进来之名,行拿来主义之实。标榜自主创新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的抄袭。而有些文艺作品为了与其他作品有所区别,不尊重现实,对社会现实、历史事实进行颠倒,不仅让民众混淆了对历史的认知,也对一些常识失去原有的判断,特别是成长中的青少年群体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中国文艺作品最广大的受众群是普通百姓,注重百姓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基本。但是中国的文艺作品却陷入文艺题材创意的枯竭和文艺作品强调艺术性而表现出来的故弄玄虚。使文艺作品的艺术性与民众的需求对立起来。而制度上缺乏有序的管理和对作品审核的分层分类,造成了大量文艺作品的雷同,以及文艺作品极端化,完全忽视了普通观众对文艺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指导中国文艺的发展
(一)当代中国文艺发展应避免物质与精神的偏失现象
首先,当代中国文艺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物质方面的支持,没有物质基础作支撑文艺创作是很难进行的。这恰如中国有一句古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如果只是单纯的以物质标准来衡量文艺作品的成败或是在物质利益驱使下而进行的疯狂创作所产生的文艺作品只能是数量上毫无价值的累积,中国的文艺作品在保证一定数量的同时要兼具良好的质量。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文艺作品要以其专业的创作加上真情实感的投入,完整的去呈现一个作品,表达自我精神,这样才能赢得精神胜利和物质奖励。其次,如何正确对待当下中国文艺发展中物质与精神的偏失,马克思就提到文艺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一旦产生出来,就具有了一定程度上地相对独立性。自然而然物质生产的发展不能与艺术生产的发展等同起来。一定时代的文艺总是在其现实基础上,并由前代文艺遗产的特定的思想资料形成和发展的艺术经验的积累、艺术形式的传承以及艺术形象的塑造这些特殊的审美规律的发展,都会成为文艺这种发展的宝贵遗产。在越来越商业化的道路上我们的文艺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资金、人员管理委托机构,平衡商业化与艺术性之间的比重,尊重并保持文艺创作中的独立性,避免商业化下文艺作品精神财富的流失,达到精神与物质的双赢。
(二)创作者需具有积极健康的思想价值取向和对美的正确追求
首先,文艺作品是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的艺术创作,创作者是文艺作品中的核心,其自身的精神会烙印在作品之中,赋予作品中每一个角色活的灵魂,形成了整个作品的风格和思想。而创作者接受的不同价值观,也会使作品的质量和影响有天壤之别。在网络时代,创作艺术作品的门槛几乎为零。有一部分人以另类的内容,夸张的方式,故意将人物扭曲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这样的文艺作品呈现一种变态和畸形的发展。我们可以让文艺作品走下高雅,亲近大众,但绝不能放弃文艺创作的底线和作为文艺工作人最基本的思想道德。提高文艺创作者们专业领域的素质规范人员的从业资格远远不够,还要在思想价值观上进行引导。树立创作者当代正确的价值取向,只有具备正确的思想导向才有正确的创作理念和方向。其次,娱乐无底线,文艺却有尺度。这个尺度的首要就是从事文艺创作工作的人员一定要有正确的审美认识。文艺作品的美虽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从事文艺工作的人要比普通人有对美更敏感的触觉、发现美的眼睛,良好洞察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从生活中源源不断的创造艺术之美,让普通人通过文艺作品所传递出来的时代气息和进步的社会价值,感受生活之美。
(三)文艺创作应体现唯实、为民、出新
首先,“生活的本来面目是怎样,我们要做的只是去尽量还原它。”[6]马恩的现实主义原则,就是文艺作品要忠于客观现实,真实地描写现实社会关系,揭示生活的规律。文艺创作的写实主义是尊重现实,尊重历史的表现,也使文艺作品更加贴近生活,获得民众的共鸣和认可的唯一渠道。从现实出发,用文艺的方式去表达人民所经历过或是正在经历的生活的作品才能真正进入人民群众心里,了解真相,了解历史,使人们产生对所处时代的共鸣,才能够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其次,文艺创作一定要明确对象。社会主义的中国,文艺创作的最广大对象是普通的群众。一部好的文艺作品一定是可以让普通的人也可以看得明白,领悟作品中所传递的一些人生哲理,而不是故弄玄虚的假艺术,伪艺术,创作出的文艺作品让大众摸不清头脑。大众的需求和文艺作品的艺术性完全是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生活是艺术的宝库,文艺的创作要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来,再走近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充分运用多姿多彩的民众生活来创造优秀的文艺作品。再次,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是与时俱进的,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文艺的发展应该更加具体化。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的进程中,针对中国文艺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中国文艺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政策。不推陈旧不能出新,但推陈不是将遗产全盘否定,拒绝任何继承。而是扬弃那些不适合今天需要的东西,借鉴有积极意义的合理因素。把握好原始创作和二次创作加工的关系,创作符合中国老百姓审美需要的文艺作品。在联通的世界里,中国的文艺创作不仅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的大众国情,还需要了解世界文艺的最新发展,学习先进文艺的精华之处,从而更好地推动本土文艺作品的创新,丰富文艺的类型。文艺是需要积累的,过优不及,求新图变一旦是过一个尺度,很容易变成行业内的恶性竞争。中国的文艺发展要立足于本土的艺术资源之上,学习国外的优秀制作方式和技术,以中国人的思维去进行再次创新并不断地完善,注重文艺的继承与发展。充分利用我们自己的文艺资源使其更加国际化、现代化。使原本就存在的本土文艺素材重新得到二次创新。中国的文艺未来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强,改善文艺作品审核的统一化、分层分类,使作品风格在数量和质量上保持一个合理的尺度,就像说的:一枝独秀不是美,百花齐放才是春。让每类文艺之花都可以开在中国文艺这片沃土之上,达到真正的繁荣。总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文艺的发展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出现问题之后,如何成功的解决,这就是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结合当前中国文艺发展的现实情况,进行从思想到行动的不断实践和平衡。让每一位身处社会主义的民众在感叹到中国文艺的源远流长的同时,感受到中国文艺在新时代下新的精神活力。
作者:杨丽 单位:兰州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3:668.
[2]葛朗,陈敏.《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教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9,42:9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2:112-113.
[5]中央文献编写组.《文艺论集》[M].人民出版社,1999:64,63.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4:555.
-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思想下命运共同体探讨
-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美丽中国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