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失业观对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启示
时间:2022-08-11 11:16:08
导语:马克思主义失业观对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启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就业一直是关系社会民生的大问题,当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加快,大学生的数量越来约多,大学生的失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成为社会普遍关注并急需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经典的传世巨作,其中的很多观点和理论放在今天仍有很多借鉴意义,其失业观对失业问题进行了系统而详细的论述,对解决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失业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因此,对于大学生失业问题的解决,我们应该在马克思主义失业观视阈下进行研究分析,从中受到启发,并找到解决的方法。本文简述了马克思主义失业观的主要内容,并简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失业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马克思主义失业观对我国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失业观;大学生;失业问题;主要内容;启示
失业问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反映了社会与市场劳动力的供求矛盾,失业问题的出现使人力资源的价值得不到有效、充分的实现,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有效解决失业问题一直都是各国政府工作的重点。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建设者和推动者,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未来与希望,促进大学生得到充分就业,使他们可以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干,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的不断增多使大学生就业供求市场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在新的时期,大学生的失业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而艰巨,应该更深入地研究、分析其成因,寻找更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马克思主义失业观的内容简述
马克思主义失业观在《资本论》及其他的著作中都有系统的论述,主要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的方式对人口的发展方面有决定的作用,这是其进行失业观研究的主要依据。其次,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且用自身的劳动力来换取生活所需的资料,其实质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商品,这一理论是其失业观的关键所在。第三,他认为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与增长,资本的有机构成也会发生变化,而资本的有机构成增加会使得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于是就产生了相对过剩的人口,这是失业问题出现的根源。第四,他认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除了受到资本积累的影响,还受到技术进步及劳动生产效率提高的影响。而技术的进步可以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的效率,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资本不断积累。因此,为了增加资本的积累,节约劳动成本,资本家会不断推动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其对工人的需求量就会下降,造成失业。第五,他认为扩大社会分工会增加相应的生产力,可以有效地促进就业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失业。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失业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实施,各大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的人数也在连年增长,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这不仅促进了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也对国民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我国的社会改革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育面向市场化,在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在市场残酷的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大学生不断增多,市场上的大学生供求比例出现了不均衡现象,大学生的供给量远大于市场的需求量,市场消化能力不足,使得大学生就业难、失业问题等逐步显现,并日益严峻。大学生失业的类型有很多种,如无业可就型的、有业不就型的、选择性失业型的,等等。而造成其失业的原因也很多,并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比如,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专业与社会供求不匹配、就业期望过高、就业体系不健全、就业歧视,等等。当前,大学生的失业问题已经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社会各界都应该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
三、马克思主义失业观对我国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启示
大学生的失业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失业观在现代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解决大学生的失业问题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失业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并不断创新其中的理论与方法,使其形成与当今社会实际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促进就业
市场的供求关系对大学生失业问题的解决有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国家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以推动经济总量及社会分工不断扩大,使就业的需求可以得到有效增长。同时,国家还应该积极出台各项政策法规与规章制度,打破各种限制和阻碍,促进大学生就业渠道更通畅、多样化,从而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好的保障。
(二)加快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
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与大学生失业问题的产生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应该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更新教育的理念,以学生为本,优化各学科的机构,调整专业设置,使其更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使其就业竞争力得到增强。
(三)大学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就业
在解决失业问题的过程中,大学生在努力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增强竞争力的同时,还应该转变就业、择业的观念,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自我定位,调整就业的心态,放宽就业的选择,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就业。例如,可以从基层做起,到中西部人才需求量大的地区去就业,也可以进行自主创业等。
四、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失业观提出的时间虽然比较久远,但是其经典的理论放在当今社会并不过时,而且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在当前我国大学生失业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失业观,挖掘其中的精华,使其更好地指导我国进行经济发展与社会改革,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
作者:何欢 单位:长春光华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萍,卢云峰.马克思就业理论进路与我国就业促进机制构建[J].理论与改革,2012(02).
[2]张存刚,汤勤勤.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我国失业问题的比较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
[3]朱文刚,闫联飞.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视阈下的我国失业问题分析与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1).
[4]张楠.从马克思失业理论视角下浅析中国失业问题[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2(S1).
- 上一篇:企业成本核算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 下一篇: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