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实施现状分析

时间:2022-04-21 10:09:17

导语: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实施现状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实施现状分析

摘要: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近年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培养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培养工程缺乏长期持续性、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提高等问题和挑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培养工程创新力度。

关键词: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成就;问题;挑战

近年来,随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的启动及实施,各高校纷纷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和要求,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积极开展“青马工程”的培养工作。该工程实施至今,重大意义得到广泛认同,实施数量和影响范围逐渐扩大,培养的良性机制和制度保障逐步形成。但我们也应看到,在实施“青马工程”的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因此,我们只有正视问题,认真分析,寻找出路,才能使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顺利发展。

一、近年来高校“青马工程”取得的成就

1、“青马工程”重大意义得到广泛认同

从高校层面来看,“青马工程”从2007年实施以来,得到了各省级团委、高校的高度重视。绝大多数高校已将“青马工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特色工作,专门成立了“青马工程”的领导机构,制订了详细的培养方案,丰富、创新了培养内容,严格选拔培训对象。在实施过程中,各高校邀请校党委主要领导、学校有关部门领导、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指导与培养,并为学员做专题辅导,真正地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做实、做细、做长。从社会层面来看,由于“青马工程”在高校学生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使得接受过“青马工程”培训的学生在工作应聘时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青马工程”逐渐成为为社会输送青年人才的基地和摇篮。从高校青年学生角度来看,青年马克思者培养工程是培养优秀学生的殿堂,能够参加“青马工程”的培训是对自身政治素养、专业理论、综合能力的肯定和赞赏。因此他们积极响应“青马工程”的号召,希望通过培训,自身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国家奋斗终身。

2、“青马工程”实施数量和影响范围逐渐扩大

随着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青马工程”的实施已经成为各高校学生工作部、团委的品牌化、创新化工程。2010年时,全国已有二十多个省、市相继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到了2015年,青马工程已经基本覆盖各个省市、绝大多数高校,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常态化、重点性工作。由此可见,随着实施青马工程团组织数量的增多,在各高校内研究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于广大青年学生,特别是学生干部具有思想引领的作用。根据团中央的工作安排,每年都要从全国各高校中选拔优秀学生干部进行培养和锻炼,各省级团委也组织相应的培训活动,各高校结合实际情况,按照《纲要》的培养要求,将主要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党员、理论学习骨干和在德智体美方面表现突出的青年纳入到培养体系中来,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新的认识,扩大其影响范围和规模,在校园内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做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传播者和实践者。

3、“青马工程”的良性机制和制度保障逐步形成

目前,我国各高校对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的培养机制、考核体制逐步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为“青马工程”走上良性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据统计,一些高校在培养方式上进行了创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对培养对象进行信息化管理和跟踪培养;有的高校的教育模式更加全面系统,在课程安排、指导教师的配备以及培养程序上体现出系统化、科学化和全面化;有的高校建立了完善的学习考核制度,通过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组织考察、经验交流、撰写论文等形式考核评价培养对象的思想认识、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有的高校为保障“青马工程”的顺利实施,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划拨专项经费,支持理论培训和实践活动。经过各个高校的长期摸索与研究,“青马工程”已经成为优秀青年互相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其各项制度建设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二、高校“青马工程”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培养对象不全面,培养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

现阶段,高校“青马工程”的实施主要是以校级层面的培训为主,培养对象是各学院推荐的优秀学生干部。因此,培养对象涉及面较窄,使得一些表现突出、综合能力较高的同学由于名额限制不能参加培训。与此同时,“青马工程”面临着如何保证扩大培养范围后的培养效果和统筹兼顾重点培养与普遍培养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青马工程”的长远发展,需要各高校引起重视,规划与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在培养内容上,不少高校仍采用传统的集中授课、专题讲座、开讨论会等比较枯燥无味的形式进行理论宣讲教育。这种千篇一律的内容和方式无法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青马工程”的实施逐渐沦为形式主义,不利于培养工作长期持续地坚持下去。

2、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培养工作缺乏长期持续性

“青马工程”的实施已日渐完善,但在管理制度上仍存在漏洞,有需要改进和提升的空间。有些高校在对培养对象的学习考核方面随意性比较大,仅以简单的笔试成绩作为依据,忽略其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表现,不能如实反映学生培训的效果;有的高校对培训对象管理混乱,没有使被培训学生意识到“青马工程”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对未达到培训目的和要求的学员颁发结业证书;而有的高校将“青马工程”的培养视为一种形式,对以往培养过的学生骨干没有进行跟踪回访和深度提高,缺乏长效的考核机制,使培养工作不能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正是由于这些错误观点的存在,使“青马工程”在各高校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与挑战,制约着高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长期持续性发展。

3、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提高

目前各高校担任“青马工程”指导教师的是该培训班的授课教师、专职团干、辅导员等。他们既是“青马工程”的实施者,又是管理者。指导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培训对象整体素质的优劣,也决定着培养出来的学员是否符合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要求。根据各高校“青马工程”培养对象的综合反映,在培养过程中一些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综合素质不高、理论水平参差不齐,表现出应付差事、授课内容单一无趣,缺乏互动,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在学生中影响较大。尤其是授课教师理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培养的效果与成绩。现实中,一些高校重视程度不够,在指导教师配备上选择教学经验尚浅、教学能力不强的年轻教师担任授课,在授课过程中照本宣科,缺乏改革与创新,使得培养内容枯燥无味,影响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因此,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授课水平显得尤为必要,是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

作者:韩蕾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共青团中央.关于印发《“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中青发[2007]27号.

[2]杜兰晓,吕媛嫒.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调查报告[M].中国青年研究,2008.

[3]刘嫒,李纯.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及探索[M].现代教育科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