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时间:2022-03-16 02:41:17
导语: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生态问题进行了深刻地分析,对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有重大指导意义。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化学工业品污染严重、政府环境部门执法不严和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从控制工业企业的污染、强化政府职能和推动现代农业等方面解决农村生态问题,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农村生态文明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涵,可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人类的发展需以尊重自然为前提。在马克思看来,人们生存或者说继续存在的前提就是自然界,人与自然界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第二,人类需与自然和谐相处。马克思认为人作为自然的一份子,应当和谐地和自然相处。第三,人在享用自然的过程中应在一定范围内表现其主观能动性。马克思指出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类在劳动实践当中对大自然进行改造,使大自然更好地为人类生存提供服务。农村生态文明的涵义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摒弃过高投入、低利用率的粗放式模式,构建科学的发展方式。二是农民居住环境的优化。建设新农村生态文明,需要做到改变农村的整体风貌,营造良好的居住氛围。三是农民生产以及生活方式环保。应该将农业生产幅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法染物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承受力。四是农民生态思想观的提高。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不管作为行动力量还是作为坚强的依靠力量,农民都是重要的参与者。
二、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化学工业产品对环境影响严重
由于高污染的工业企业很难进入城市扎根,故而整体出现了高污染的工业迁移到农村的趋势,这给农村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和破坏。这是因为一些工业肆意的排放一些未经处理的废物以及工业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化学工业产品,给当地的水源、农作物等造成很大的损害,大大降低了环境的优质程度,污染现象随处可见。
(二)政府环保工作不到位
在治理农村环境方面,虽然政府采取了一定的环境监管措施,但农村的生态环境还在不断恶化,这与政府环保工作不到位有很很大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的相对匮乏。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下设的最低一级的单位是县,几乎所有的县以下乡镇没有设立环保机构。第二,实际生活中,政府对农村生态环境承担的责任归属不明确,就使生态环境工作出现“人人能管但是人人不管”的情况。目前,我国对政府环境责任的界定还很笼统,缺乏可操作性,这就使各部门在对待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时,权利责任界限模糊,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沟通协调渠道不通畅。
(三)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我国农村的土地使用率很高,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农民会施以大量的农药化肥。这种行为虽然暂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是从长期看却导致了土壤的退化。这种现象使得土壤的抗逆性大大降低,再加上自然因素或者是人为因素等的外力作用,土地则极容易出现显性退化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土地的生产力,折射出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后。总的来说,农民对化肥亦或是农药的使用不当,农作物的产量大大降低或者是处于较低收获状态,这不仅影响了农民的收入,更是恶化的生态,破坏了环境。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角下促进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污染控制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必不能过度改造。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应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保证其高效而又环保地运行。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对传统的发展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向着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迈进,也就是通常所讲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种工业化道路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带动工业的发展,从而实现生态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前提是我们必须要遵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事求是原则。
(二)强化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职能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生态问题中,政府功能得不到发挥就会大大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在当前农村生态环境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只有充分强化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职能,才能有效地应对各种问题。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各部门在环境方面的职责,做到权责分明。当前良好的政策需要良好地执行,加大监督机制功能地发挥是使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职能的必要保障。
(三)改善农业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从经济层面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为了生存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料,但获取方式不当或者过度获取就会导致生态平衡地破坏,因此,从农村生态环境的角度看,需要改善农业的生产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科技,使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另外,国家应该在农村设立农业服务点,帮助农民转变生产方式,提高发展现代农业的观念意识。与此同时,政府应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予以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推广节约型的生产生活技术,鼓励农民使用清洁能源,以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作者:刘晓霞 马秋野 刘永红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春市宽平小学
参考文献:
[1]余克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求实,2014(03).
[2]杨雨婷.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3(12).
[3]赵瑞华,厉雅娇.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对策[J].人民论坛,2015(26).
[4]高爽.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J].大众科技,2013(7).
[5]佟庆远.新农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设计[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 上一篇:工程造价咨询中造价的控制管理研究
- 下一篇: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