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的主体性原则探讨论文

时间:2022-09-22 10:53:00

导语:关于马克思的主体性原则探讨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关于马克思的主体性原则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主体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科学概念

[论文摘要]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主体性原则的内涵及其适用范围、宗旨,使其成为科学的主体性原则。马克思主体性原则的科学内容配以“科学主体性原则”的概念形式。名实相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的主体性原则何以可以称为科学主体性原则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下简称《提纲》)第1条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所谓“从客体的形式去理解”,指的是近代以来培根之后的唯物主义,其主要代表是霍布斯。这种客体的唯物主义把客体事物看作与主体活动无关的“自在自然”,看不到主体的实践活动对客体事物的作用和影响。所谓“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指的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这种直观的唯物主义把人的认识看作消极的照镜子式的反应,看不到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能动作用。以上两种形式的旧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撇开人或人的能动性,仅就自然界本身来研究自然界,要么见物不见人,要么人被动适应物。

与此相反,马克思主张和强调“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就是要看到主体在认识和实践中的能动作用。马克思把“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作为其创立的新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并看作是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种“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从主体方面出发去看待和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哲学原则,就是主体性原则。

进一步解读《提纲》,我们看到:在“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的表述之前,是对对象、现实和感性,必须“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感性的人的活动”就是实践。《提纲》最主要的贡献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马克思把“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放在“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之前,把“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和“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放在一起,一方面,内在地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科学实践观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实践性原则,也就是主体以实践为基础,去处理主客体关系的原则。另一方面,内在地表明实践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主体性原则以实践性原则为基础,没有实践,就没有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就无所谓主体性,但实践性原则也离不开主体性原则,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相对于客体,主体总是处于主客体关系的能动方面。在《提纲》的第1条,马克思肯定了主体能动性被唯心主义发展了这合理进步的一面,但又立刻批判了它的错误一面即“抽象地发展了”。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即实践活动的。而旧唯物主义既不了解主体能动性,也同样不了解实践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在这里,马克思把“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和“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结合在一起,在哲学史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使主体性原则与科学实践观、主体性原则与实践性原则辩证地统一起来。《提纲》的最后,马克思指明了新唯物主义的历史使命是“改变世界”,而“改变世界”这一革命的实践活动的目标指向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即共产主义社会,因此,这就是新唯物主义主体性原则的历史使命和目标指向。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坚守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在《提纲》的开端,马克思要求“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的对象,就是“对象、现实、感性”。“对象、现实、感性”是马克思借用的费尔巴哈的术语,都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感性存在物,即客观事物。客观事物具有客观实在性,内在地包含了对与之相对应的主体、沟通主客体的桥梁即实践要遵循客观性原则的必然要求。客观性原则是承认并重视客体的客观实在及其固有规律,以及对主体制约作用的原则,它强调客体对主体的独立性和不依赖性,主体对客体的受动性、受制约性和受束缚性。

主体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体性原则以客观性原则为前提,主体、客体、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工具、认识的内容都是客观的。如果离开客观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就会变成主观随意性。但是在认识论领域里,客观性原则也离不开主体性原则,认识客体的客观性,也是对主体的主体性而言的。主体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统一,主要表现为这两个原则都是主体实践、认识活动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主体在实践、认识活动中,既要遵循客观性原则,也要遵循主体性原则。

综合以上分析,马克思所要确立的主体性原则,就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能动地把握和改造客体的原则;马克思所要确立的主体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之间是密不可分、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离开了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将失去立场和基础,离开了主体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将失去活力,实践性原则将失去灵魂和主宰;马克思所要确立的主体性原则,其宗旨和历史使命,是要在不断发展的主体实践过程中,遵循和贯彻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正确合理地发挥主体的能动性,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实现共产主义。由此,在《提纲》这个“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里,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合理因素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原则的内涵(主体在实践活动中能动地把握和改造客体的原则)、适用范围(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和宗旨(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实现共产主义),奠基性地实现了主体性思想、唯物主义、科学实践观三者的辩证统一,从而使主体性原则成为科学的主体性原则。至此,我们请问:当一个思维形式、一个语词,概括、反映了事物特有的、本质的属性,具有特定的内涵、适用范围等等的情况下,我们还不能称之为科学概念吗?马克思天才的努力,已经使“科学主体性原则”呼之欲出!

二、马克思的主体性原则何以应该称为科学主体性原则

科学概念的首要功能,是概括事物决定性的特有属性即本质属性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特别要注意事物的内容,反对形式主义,但形式又积极影响内容,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有利于内容的各种形式,发展内容,繁荣内容。当马克思的主体性原则从其内容上已经科学概括了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成为一个科学概念时,它也迫切需要一个有利的形式去发展、繁荣其内容。比照“科学实践观”、“科学发展观”这些概念形式,我们认为,马克思的主体性原则科学内容的最佳概念形式应该就是“科学主体性原则”。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主体性原则主要是由马克思确立的、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完善和发展的,得到历史和实践证明并继续发展的。

在西方哲学史上,主体性原则是在康德哲学中首先形成的,他系统地论证了人的主体性,人在世界中的中心地位。但康德不懂实践在主、客体一致中所起的作用,结果只能使主体性原则同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黑格尔提出“实体即主体”的命题,突出了主体“主宰”、建构和制约客体的思维辩证法,达到了主客体的统一。公务员之家

但黑格尔把主客体逻辑化为“绝对精神”,使之获得了超主体的意义而走向否定,从而也使得.主体性原则在唯心主义基础上被推向极端。现在,马克思既科学地赋予主体以突出的地位,又使科学主体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统_起来,真正实现了主体性原则的科学变革。为了确证和彰显马克思这一重大科学变革,为马克思的主体性原则“争取”一顶“科学”的“桂冠”,是实至而名归。至于实践性原则、客观性原则,都不需要享受“科学”称号的特别待遇,前者已由科学实践观扬名,后者的科学性已被世人熟知,不必画蛇添足。科学概念的功能还在于使一类事物和其他类事物区别开来。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就是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区分开来。前面我们论述主体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已经在外部区分主体性原则和其他类相关的原则,但这一区分任务还要在主体性原则内部进行,而且意义重大。主体性原则在西方社会确立发展,影响深远,在全球化大交融的环境下,西方背景下的主体性原则仍然影响着许多人,使之不能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主体性原则(思想)。另一方面,当代西方许多哲学家责难马克思主义哲学忽视主体性,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贬为机械论,固然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曲解,但也有其历史根源。20世纪30年展起来并长期影响着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前苏联哲学体系对人漠视,其中没有明确的主体性原则,有的只是主观能动性,在历史观领域,人成了生产力、经济关系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中的一个要素,人的活动或活动领域被严重地本体论化了。如果这些思想也算是其主体性原则的话,那么它实际上是不科学不完整的主体性原则,其中的客观性原则已经与主体性原则严重分离了,这些思想仍然有着影响。因此,从概念的内容和形式上,“科学主体性原则”应该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主体性原则与西方背景下的主体性原则以及其他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主体性原则、思想更明确、更彻底地区分开来的最佳选择。

今天,在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清楚地显现出其弊端的情况下,西方哲学对作为这一进程及其思想观念支撑物的主体性原则进行批判性反思,但如果西方哲学对主体性原则从此不再青睐,甚至像后现代主义那样提倡消解和放逐“主体性”,无异于因噎废食。解决问题的出路,应是建立科学的主体性原则,正确、合理地发挥主体能动性,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些恰恰是马克思的科学主体性原则所提出的和要解决的问题,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大显身手的好时机。但国内学术界却也有“主体性原则是否存在”的怀疑甚至否定性论调。主体能动性问题是唯物主义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主体性原则应该和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一起,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具有内在逻辑的基本原则。如果现代的唯物主义“抛弃”主体能动性、主体性原则,它(们)很可能会遭到唯心主义的歪曲反映和发挥。事实上,李洪志的作为极端荒谬的唯心主义,他的“主体性原则”撕毁了主体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的辩证统一,其实质和结果,就是要最终毁灭人、毁灭主体。这岂不正是马克思所说的“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的现代恐怖版?!因此,正其名则顺其言,一个“科学主体性原则”,虽不是最终,但也足以使主体性原则的怀疑论否定论者清醒头脑、抛弃旧见,实际地去投入、推进主体性思想的研究。

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中华民族的主体精神鲜明独特、强烈持久。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并没形成鲜明而完整的主体性思想以及主体性原则,但历史发展却开始显示,这种潜藏、内蕴于群体、整体利益中的独特的“主体性思想(原则)”在解决人类痼疾上的独到“疗效”和强大潜力。也正是在这肥沃的神州大地上,当马克思主义的甘露洒落、滋润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大舞台上,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焕发出崭新而强烈的生命力,中华民族的主体精神在质和量上都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峰。另一方面,源于重农社会和“耻于言利”儒家观念的中华民族传统的主体精神有一个先天的缺陷,即欠缺经济大潮的洗礼,现在又面临着大开放、大融合环境下的经济建设和交往,由此给我们民族的主体精神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我们既要直面挑战、困难,同时要看到中华民族主体精神强大持久的生命力,更要看到,这一主体精神得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真理的指引,建立在社会主义这一先进社会基本制度基础之上以及赶超世界先进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平崛起的时代背景之下。民族伟业在呼唤伟大的主体精神,先天潜力和后天优势将塑造民族新的主体精神。这一历史使命召唤作为时代精神的哲学的理论概括和升华,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更是向哲学界发出了最直接的号召。因此,热情讴歌、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及革命建设中的主体精神,把握社会主义的优势,直面挑战和困难,去建构中国特色的科学主体性思想,是每一个理论工作者不容回避的历史责任。而“科学主体性原则”,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为这一伟大工程添上的一块砖、一片瓦。

《提纲》最后所发出的“改变世界”的号召既包括改造客观世界,也包括改造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注意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才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依靠现代科技,人类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方向上已到了宏大而加速的时代,但人类还没有意识到为了迈向美好生活和未来而必须去认识、改造主观世界的紧迫。所谓“胜天者力,自胜者强”,人类有力而不自胜,又怎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诞生之初,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L·R·布朗就指出,要走向可持续发展,必须稳定世界人口,保护地球环境,开发可再生资源,直至必须改革价值观念。现在,可持续发展中已经实施了环境、人口、资源战略,变革价值观念却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变革价值观念,这是主体革命的.

基本内容,是主体革命的先导。可以说,可持续革命的根本或下一步,就是主体革命!人的主体和人类的前景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当代人类发展过程中突出的核心问题。作为时代精神的哲学,必须在新的起点、新的高度上唤醒、更新和光大主体能动性,在新的起点、新的高度上统合主体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实现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两者的结合,从而使人自觉地支配历史进程,实现自然、社会与人的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主体性理论的历史使命。既然“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那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主体性理论和原则也是属于全人类的!因此,称之为“科学主体性原则”,既可以使科学主体性原则更易于为东西方的人们所接受,造福于全人类,也可以推陈出新,从而在“科学”的旗帜下,团结和集合全人类的智慧,丰富和发展属于人类的科学主体性原则和理论。

一篇《提纲》并不代表马克思主体性原则(思想)的全部,在后来的著作中马克思的主体性原则(思想)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一个“科学主体性原则”也并不能代表主体性原则的全部,但名正方可言顺,一个内外俱佳的科学概念就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思想、理论的旗帜和奠基石。伟人画龙,后人点睛,让科学主体性原则这条巨龙在新的历史和实践时空中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