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论文

时间:2022-10-11 05:17:00

导语: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论文

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首要问题。马克思自从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将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之后,便毅然地同以往的信仰实行决裂,并对这些信仰进行了清理和批判。他坚信自己的新学说是科学真理和行动的指南,并为之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列宁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遵循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越来越接近客观真理(但决不会穷尽它);而遵循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列宁坚定不移地为捍卫、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奋斗了一生。坚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坚持并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的第一次大飞跃,创立了思想。邓小平是捍卫、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思想的杰出代表,他把坚持马列主义、思想规定为立国之本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在要求说“新话”的同时,强调“老祖宗不能丢”。邓小平理论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思想的重大创新。这一重大贡献正是建立在“老祖宗不能丢”的坚定信仰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集中体现。只有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做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马克思主义是在曲折中发展的。既然曲折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就不应该惧怕它;既然曲折之后必有大的发展,我们的信仰就应该更加坚定。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通过互联网在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举行了一次全球范围的“千年思想家”网上民意测验活动,以推举过去一千年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结果,马克思的得票高居榜首。这个结果告诉我们,马克思的感召力、影响力和历史穿透力是千年世界无以伦比的。正如同志深刻指出的那样:一百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保持它的勃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起那样巨大的作用,造成那样深远的影响。尽管现在世界上的情况有很多新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越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发扬实事求是精神,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科学的信仰是以科学为前提的,是来自科学、依靠科学而形成和发展的。信仰的持久而强大的生命力不是人类的精神世界所固有的,也不是仅靠教化获得和维系的,从根本上说,是科学赋予的。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科学。但是,科学不会自然地满足人,不会自然地生成信仰。只有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科学,才能实现科学的价值,才能在科学之树上开放出永不凋谢的信仰之花,也才能坚持和发展好马克思主义这门科学,使之永葆勃勃生机与活力。

科学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求是是全部科学和科学精神的核心与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灵魂。抓住了实事求是,就抓住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丢掉了实事求是,就丢掉了马克思主义的灵魂。

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必须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必然导致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动摇和丧失,甚至堕落为马克思主义的敌人;以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来指导革命和建设,就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重大损失。

在我党历史上,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几经导致路线性的失误,使党和人民的事业遭受了不少挫折。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历史,只有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纯洁性和坚定性,永葆党的指导思想和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表明,马克思主义每一次重大发展,都是和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要求相联系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不仅在于它是从实践中来又经过实践检验被证明是正确的真理,而且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真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实践是无止境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永无止境的。实践对马克思主义需要到什么程度,马克思主义就发展到什么程度。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程,从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的。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同时又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所必须采取科学的态度。

高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弘扬创新精神,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深刻地启示我们,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没有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创新,就没有科学的社会主义运动。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创新,将社会主义变成科学。恩格斯曾经深刻地阐明他与马克思理论创新的伟大意义:“只有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运用于现时代,一个伟大的、一切时代中最伟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面前。”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为科学的社会主义运动指明了道路。但是,到了列宁时期,世界已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列宁根据历史条件发生新变化的实际情况,在坚持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几国获得胜利的新理论,并领导俄国的革命实践,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事实说明,没有列宁的理论创新,就没有十月革命的胜利。同样,在中国,没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创新,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取得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创立了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世界形势的新变化,科学地把握住了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课题,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创新的理论,才能肩负起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还启示我们,实现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发展的每一次历史性大跨越,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到《资本论》的问世,从十月革命的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从思想的形成到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实质上是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历史。与时俱进要求我们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与时俱进不是历史的中断,而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所以,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既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的经验。要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是发展的。所以,我们必须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这样,我们就能够做到始终与时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