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论文
时间:2022-08-24 10:51:00
导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一项战略任务,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完成好这一任务,实施好这一工程,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具有科学的含义和鲜明的特征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所掌握,并自觉地运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程。是指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正式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一项战略性基本建设项目,扭住不放,狠抓落实,通过全党全民的不懈努力去实现去完成。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程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工程本身具有时代性、实践性、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等诸多鲜明的特征。
一是大众化工程的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性。以科学发展观为例,它是我们党在审视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科学分析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基于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对国际发展经验教训和我国发展实践总结的重要成果。所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以当代世界发展大势为背景,以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基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重点,才能使大众化工程顺应世界潮流和国内发展大局。才能使大众化工程具有宽广视野和战略思维。
二是大众化工程的实践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的产物,它来源于实践。又有效地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和发展。因此,研究宣传这一理论,在人民群众中推广普及这一理论,都必须引导广大群众根据实际需要学习理论,用学过的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升华和发展理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人民群众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积极性。从而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
三是大众化工程的长期性。其长期性首先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是一个开放的、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的、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所决定的。其次是由工程对象人数多(十几亿人口)、分布范围广(城市、农村、机关、学校、厂矿企业等)、结构复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所决定的。内容博大精深又不断丰富发展的科学理论,在规模如此庞大的人民群众中学习、传播、普及、运用,并使之逐步规范化、自觉化,必然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任何急于求成、短期化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必须作好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四是大众化工程的艰巨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告诉我们。工人运动内部是不能自发地产生马克思主义的,必须进行灌输、教育、启发、引导。同样,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中,其本身也不会自发地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程,在人民群众中传播、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最为关键的是加强灌输和教育,而这个灌输、教育的过程往往是充满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的激烈思想斗争的过程,往往是破旧立新、化解矛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付之以大量的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认同和拥护。但也要看到,在“举什么棋,走什么路”这一根本问题上,一些人还存在错误认识。尤其当我们在发展中遇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灵不灵,还能不能解决中国问题的各种疑问就会多起来,加之国内外敌对势力不遗余力地对我们进行攻击和诋毁,施加影响和压力,这样必然会加大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和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的难度。就会使推动大众化工程,在人民群众中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工作变得更加艰巨。
五是大众化工程的复杂性。实施大众化工程的复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因其社会地位不同和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态度必然是千差万别、极其复杂的。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深层次矛盾逐步暴露,随着社会利益群体的多样化和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趋向的多样化。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必然极其繁多而复杂。正是这种复杂性决定着在人民群众中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必须加强领导,精心安排,按系统、分层次、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二、着眼于新的形势和任务。积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扎实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科学的理论真正掌握群众,必须先从武装党员干部入手。广大党员干部是忠实践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靠力量,只有广大党员干部首先用理论武装起来了,做到了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然后才能更好地引领和武装广大群众。党的十六大以来,身体力行,大力推进政治局自学与集体学习的制度化。已经为全党、全社会做出了光辉表率。在当前的形势下,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切实关心和解决群众利益。中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党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并形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样要求弘扬这一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要求努力做到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并在此基础上把群众的实践经验加以科学的概括和提炼,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坚持到群众中去要求充分发挥大众自身的能动性而使理论不断内化于大众。从而发挥改造世界的巨大威力。这就要求理论宣传普及活动力戒从理论到理论,从抽象到抽象的不足,深入研究和回答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切实研究和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要本着“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政治学术语言转换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大众化语言,做到深入浅出、简明扼要,让广大干部群众看得明、听得懂、学得进。
3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为了切实增强理论宣传的实际效果,在理论宣传教育的形式方面,应当努力体现灵活多样,搞好传统与创新的结合。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宣讲,既要充分利用党校培训、讲师团宣讲、党委中心组学习、理论研讨班、在职学习等传统的理论教育形式,又要探索运用其他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新形式、新载体。比如,在基层单位设立宣传教育基地,使宣教基地成为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合点、联系点、辐射点。成为理论工作者的调研基地、培训基地、教学基地。让科学发展观进机关人科室、进工厂入车间、进农村入农户。
- 上一篇:小学英语教学游戏运用论文
- 下一篇:财务部门职员科学发展观自查剖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