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分析论文
时间:2022-08-04 05:25:00
导语: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提要】马克思主义作为战斗旗帜,究竟包括哪些内容?以往的习惯是从形式上划分为、学、主义。而实际上,作为旗帜的马克思主义必然是指引革命前进的航标和灯塔,必然代表着革命的方向和形象,必然浓缩着革命的任务和目标,必然是无产阶级和广大革命人民的思想纲领、政治纲领和社会纲领。因此,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构成和内容,从其实践形式和革命目标上看,可以概括为思想旗帜、政治旗帜和社会旗帜。
【关键词】旗帜/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政治旗帜/社会旗帜
【正文】
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战斗旗帜,而马克思主义旗帜究竟包括哪些根本内容,理论界对此尚未进行过深入探讨,只是习惯于从理论形式上把其划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但就在于,马克思本人既没有仅仅从这种表性划分上阐述自己的学说与资产阶级学说的区别和对立,也没有仅仅从这种理论形式上概括自己学说的精髓和实质。他主要是从无产阶级革命的进程和实践,社会主义运动的革命目标和主题等角度,阐释自己的新发现和新贡献。1852年3月马克思在致魏德迈的信中指出:至于讲到我,无论是发现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①这段精彩的论述讲明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和根本之点,同时还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必然趋势和时代主题。由此看来作为旗帜的马克思主义,必然是指引革命前进的航标和灯塔,必然代表着革命的方向和形象,必然浓缩着革命的任务和目标,必是无产阶级和广大革命人民的思想纲领、政治纲领和社会纲领。因此,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根本内容应从其实践形式、革命目标和时代主题上将其概括为思想旗帜、政治旗帜和社会旗帜。
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醒世篇
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但作为代表这个学说的方向和形象的思想旗帜,统领其全部理论和学说的思想灵魂,只能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对这条思想路线,恩格斯是这样概括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的根本不同之点,是它决心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人们在理解现实世界(界和历史)时,决意按照它本身在每一个不以先入为主的唯心主义怪想来对待它的人面前所呈现的那样理解;他们决意毫不吝惜地牺牲一切和事实(从事实本身的联系而不是从幻想的联系来把握的事实)不相符合的唯心主义怪想。除此以外,唯物主义根本没有更多的意义,只是在这里第一次对唯物主义世界观采取了真正严肃的态度,把这个世界观彻底地(至少在主要方向)运用到所的一切知识领域里去了。②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适用于不同的斗争时代和革命任务,会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和时代特征,马克思的观点极其彻底而严整,这些观点总起来就构成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③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下,辩证唯物主义是这个旗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马克思多次讲过:在黑格尔看来,思想过程是现实的创造主,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性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东西而已。恩格斯在阐明这个哲学时写道: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而在于它的物质性,这种物质性……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艰巨的发展来证明的……④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凡是断定精神先于自然界,从而归根到底承认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⑤马克思不但坚决驳斥了始终这样或那样地同宗教相连的唯心主义,而且坚决驳斥了当时特别流行的休谟观点和康德观点,形形色色的不可知论,批判主义和实证论,认为这类哲学是对唯心主义的一种“反动”让步。
唯物辩证法是这面旗帜的基本。恩格斯写道: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由一成不变的事物构成的,而是许多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这个伟大的基本思想,从黑格尔以来,已经深入了一般人的意识。在辩证哲学看来,不存在任何一成不变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都带有必然灭亡的迹象;在它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任何东西都站不住脚的。它本身也不过是这一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而已。马克思把辩证法看作是一门“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普遍的科学,”其本身包括现时所谓的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是这面旗帜的主杆。马克思认识到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不完备性和片面性,因此确信必须把关于社会的科学同唯物主义的基础协调起来,并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造。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序言中,对运用到人类社会和人类社会史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如下的周密说明: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⑥马克思主义指出了对各种社会经济形态的产生、发展和衰落过程进行全面而周密的研究的途径,因为它考察一切矛盾趋向的总和,并把这些趋向归结为可以确切判明的社会各阶级的生活和生产条件,揭示了物质生产力的状况是所有一切思想和各种趋向的根源。
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是对唯物史观的运用和证明。马克思说: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列宁评价说,社会学中这种唯物主义思想本身已经是天才的思想。当然,这在那时暂且还只是一个假设,但是一个第一次使人们有可能极科学地对待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假设。现在,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科学地证明了原理,在没有另一种想科学地说明某种社会形态(正是社会形态,而不是什么国家或民族甚至阶级等等的生活习惯)的活动和发展的尝试以前,在没有另一种想象唯物主义一样把“有关事实”排列得秩序井然,把某种社会形态生动地描绘出来并给以极科学的解释的尝试以前,唯物主义历史观始终是社会科学的别名。⑦
阶级斗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成果形式,体现了这面旗帜在思想路线方面的革命性和战斗性。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许多历史著作中,马克思提供了他用唯物主义观点研究历史、分析每个阶级以至每个阶级内部各个集团或阶层所处地位的光辉而深刻的范例。马克思为了估计历史发展的全部合力,分析了社会关系以及从一个阶级到另一个阶级、从过去到将来的许多过渡阶段的复杂情景。马克思和恩格斯由此揭示了阶级斗争的两重性:任何阶级斗争都必然采取政治的形式;任何阶级斗争都归根结底为着经济的利益进行。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使无产阶级认识了自己,也认识了社会,由自在阶级变成自为阶级,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的核心内容就是马克思的第一个新贡献: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这是马克思的两个历史发现的等值表述形式,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阶段上,斗争的焦点就是围绕着马克思的第一个新贡献展开的。因此,在这个历史阶段上,承认阶级的存在,同时承认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二、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创世篇
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是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政治目标,是广大革命人民建设新的起点,因而它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旗帜。在这面旗帜下,主要有三个基本:阶级斗争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主要途径;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保证;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群众基础。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标是消灭一切阶级,消灭一切剥削和压迫的不平等现象,消灭一切阶级差别。然而,无产阶级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推翻资产阶级,首先使无产阶级变为统治阶级。但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既然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既然它是驾于社会之上并“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那么很明显,被压迫阶级的解放,不仅非进行暴力革命不可,而且非消灭统治阶级所建立的、体现这种“脱离”的国家政权机构不可。这是马克思对革命的任务做了具体的历史的后,得出的绝对肯定的结论。
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结构得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一贯坚持,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直接动力和巨大杠杆。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将近四十年来,我们都非常重视阶级斗争,认为它是历史的直接动力,特别是重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认为它是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所以我们决不能和那些想把这个阶级斗争从运动中勾销的人们一道走。
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必然要从自发走向自觉,最后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马克思一再强调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根本是国家政权问题,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一般。早在一百多年以前,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的暴力革命的光辉思想,他们指出: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马克思主义的和后来的实践都说明,暴力革命对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一般规律。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关键所在,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保证。无产阶级革命要获得胜利,就必须有能够领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核心力量——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达到如下两个目标:第一步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第二步就是要不断革命,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这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在这革命和不断革命的全过程中,首先的任务是掌握领导权,掌握领导权的中心是取得农民、小资产阶级等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的支持,这也是党的领导的实质。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剥削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发现的一个真理。而无产阶级争得自己的解放,需要有很多条件,其中组织政党并通过它来实现自己的伟大的使命是最首要的条件之一。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整个过程中必须掌握领导权。这是党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实行领导的第一位的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反复地阐述这个问题,在他们全部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如一地坚持和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权问题。党是核心是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来的。只有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才能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领导核心,才能称得起革命的司令部。马克思曾明确提出:共产主义者同盟应该使自己的每一个支部变成工人联合会的“中心”和“核心”。《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也着重指出:本协会设立的目的,是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的保护、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中心。⑧
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斗争的胜利并进而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单靠本阶级的力量是不可能的。它必须联合一切革命的阶级和阶层,首先是联合农民,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去战胜强大而凶恶的敌人。马克思在1848年法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时指出:“在革命进程把站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国民大众即农民和小资产者发动起来反对资产阶级制度,反对资本统治以前,在革命进程迫使他们承认无产阶级是自己的先锋队而靠拢它以前,法国的工人们是不能前进一步,不能丝毫触动资产阶级制度的。”⑨1856年,马克思在谈到农民对德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时又指出:德国的全部问题将取决于是否有可能由某种再版的农民战争来支持无产阶级革命。⑩巴黎公社之所以是最终遭到失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没有争得巴黎公社外的全国广大小资产阶级,尤其是农民的支持,没有能够建立起巩固的工农联盟。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的经验教训时,精辟地阐明了农民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极端重要性。
总之,承认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是工人运动地革命目的;承认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核心;承认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主要道路;承认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重要保障等,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旗帜的基本点,它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的第二个新贡献: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旗帜使无产阶级走上了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道路,由被压迫阶级变成了统治阶级。在这一历史,工人运动的直接目标,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这一历史时代斗争的焦点就是围绕着马克思的第二个新贡献展开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期,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旗帜——治世篇
马克思主义社会旗帜的实质和精髓是承认无产阶级专政只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以此,那就必然承认生产力和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的历史合理性;承认国家的消亡和政治权力的回归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趋势;承认人的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
马克思主义社会旗帜的第一个重要内容是承认生产力和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的历史合理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把生产力和生产资料收归社会所有,变私有制为社会所有制,这是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历史要求。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猛烈增长起来的生产力对于它们的资本主义性质的这种抵抗,迫使资本家阶级本身也不得不在资本主义关系的一切可能的范围内,愈来愈把生产力当作社会生产力来看待。现代国家,无论其形式如何,实质上都是资本家的机器。它愈是把生产力更多的掌握于自己手中,它就愈是成为集体的资本家,愈益剥削更多的公民。在这里资本主义关系并没有被消灭,反而达到了顶点。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只是一种社会所有的过渡形式。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迫使巨大的社会化的生产资料日益转变为国家财产,因此它自己指出了完成这一变革的道路。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以后,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的财产。可是因此,它也就消灭了自己作为无产阶级的那种性质,这样也就消灭了所有的阶级区别和阶级对立,跟着这些也就消灭了作为国家的那种国家。国家作为社会的真正代表而作的第一次行动——将生产资料变为社会所有,——同时也将是国家之所以为国家的最后一次独立行动。
最后,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基础条件。
生产资料归为社会所有,不但会消除生产的现存的人为障碍,而且还会消除生产力和生产品的直接浪费和破坏,此外,生产资料归为社会所有,还由于消灭了现在统治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穷奢极欲的浪费,因而为社会节约出大量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品。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社会一切成员的丰足的并且日益富裕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只有从这时起,人们才开始充分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有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那些社会原因,才将以极大的和日益增加的程度,给予他们以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的王国进于自由的王国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社会旗帜的第二个重要内容是国家的消亡和政治权力的回归。它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首先,国家消亡和政治权力回归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题中应有之义。
《共产党宣言》曾明确声明: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马克思认为,第一、无产阶级所需要的只是逐渐消亡的国家,即组织得能立刻开始消亡而且不能不消亡的国家;第二、劳动者所需要的“国家”就是“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马克思认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结果,它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公社制度将把靠社会供养而又阻碍社会自由发展的寄生赘瘤——“国家”迄今所吞食的一切力量归还给社会机体。
其次,国家消亡和政治权力回归,以砸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先决条件;而无产阶级专政一旦实现,原来意义上的国家就开始消亡。
无产阶级革命的进程迫使革命“集中一切破坏力量”去反对资产阶级国家政权,迫使革命提出破坏和消灭国家机器的任务,而不是去改善国家机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镇压资产阶级及其反抗,仍然是必要的。但在这里实行镇压的机关已经是居民中的多数,而不是居民中的少数,既然人民大多数亲自镇压压迫自己的人,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也就不需要了!国家就在这个意义上开始消亡。
最后,国家的消亡和政治权力的回归是以人类的全部历史成就和资本主义社会文化成果为其社会基础的。
列宁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消亡理论时指出:第一、如果不在某种程度上“回复”到“原始”的民主制度,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不这样做,怎么能够过渡到由大多数人民和全体人民行使国家职能呢?);第二、以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文化为基础的“原始民主制度”同原始时代或资本主义以前时代的原始民主制度是不一样的。资本主义文化创立了大生产、工人、铁路、邮政、电话等等。在这个基础上,旧的“国家政权”的绝大多数职能已经变得极其简单,已经可以简化为登记、填表、检查这样一些极其简单的手续,以致每一个识字的人都完全能够行使这些职能,行使这些职能只须付给普通“工人的工资”,并且可以(也应当)把这些职能中任何特权制、“长官制”的残余铲除干净。
马克思主义社会旗帜的第三个重要内容是人的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马列主义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并不仅仅是指德、智、体三个方面,而是指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在对社会的统治和管理中所应具备的生产能力、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全面提高;人的全面解放则具体表现为政治解放、思想解放和经济解放。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社会革命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消灭一切剥削和一切压迫;二是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人间的一切不平等现象。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都离不开三个方面:——人的解放的经济基础、政治前提和社会条件。社会主义为了实现消灭一切阶级压迫、阶级剥削和人间一切不平等现象,为了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必须创造它的坚实的经济基础,这个经济基础就表现为社会主义的社会所有制。社会所有制实际上就是劳动者的所有制。社会所有的经济形式,这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经济基础。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是一种广泛的社会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才能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无产阶级只有广泛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争取在思想领域、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的全面解放。在当家作主的社会实践中,广大人民群众不仅在经济领域掌握管理权、参与权和劳动的权力,并且在政治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成为真正的主人,实现人民对整个社会的管理和统治,彻底摆脱被管理、被奴役的地位,使国家机器由管理人民的机器变成人民管理的工具,使高高在上的上层建筑机构重返社会基层——公民社会。
最后,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是一种崭新的人类文明。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就表现为人对自身本质的重新占有和人性的全面复归,表现为从被界所奴役的原始状态,通过人被社会所奴役的黑暗时代,而进入到人的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新时代。显然,人的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是一种崭新的人类文明,是人类最后脱离动物界的历史界碑。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旗帜使无产阶级获得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从而完成由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伟大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社会旗帜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的第三个新贡献: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之后的历史时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斗争的焦点就是围绕着马克思的第三个新贡献展开的。在这个历史阶段上,承认无产阶级专政,同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只是一种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四、结论:迎接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时代
综上所述,按照马克思的三个新贡献,把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根本内容归结为三面旗帜,摈弃从外在形式上把马克思主义分为、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的陈旧作法,拒绝把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内容和主要之点归结为“两个历史发现”的传统认识,一是提供了全新阐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新主线、新视角、新,二是按照马克思的本意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感、逻辑性、时代感和系统性,三是便于我们完整准确地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文化底蕴,克服理论上的难点和实践中的困惑。如此,则马克思主义将不再仅仅作为一种逻辑和方法,而是作为战斗的旗帜和行动的纲领;马克思主义也不再仅仅作为一种对社会结构的科学分析,而且也作为对新时代的呼唤和对人性复归的向往;马克思的三个新贡献所蕴涵的唯物主义、英雄主义、人道主义将得到最系统、最深刻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将作为醒世、创世和治世的纲领体系,给探索中的工人阶级提供最为锐利的思想武器。
把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三个构成部分看成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当成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有机体,不仅可以使我们获得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而且可以在实践上提供一条指导性的线索,用于总结历史的经验,开拓未来的事业。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上,它们都分别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两条路线斗争的焦点。大体说来,在马克思主义的创建时期,主要是在逻辑上论证“阶级的存在仅仅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而机会主义路线则表现为对这一历史观的否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夺取政权的阶段后,党内路线斗争的焦点则集中表现在马克思新贡献的第二条上,在这个时代,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在理论上论证无产阶级专政的必然性和现实性,一切机会主义则极力否定、放弃和背叛无产阶级专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后,党内路线斗争的焦点则集中表现在马克思新贡献的第三条上。在这一历史时期,时代的主题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使命是把无产阶级专政作为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而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的要害是僵化无产阶级专政,他们把历史的必然当成历史的永远,把专政当成革命的最终目的,把社会主义拖进自我毁灭的深渊。这是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为重大、最为深刻的历史教训。而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括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的“三个代表”理论,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马克思所强调的“过渡”二字,创造性地具体化系统化了。这就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三个代表”的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点和主要点上所进行的重大创新和发展;“三个代表”的理论是我党的时代旗帜。
【】
①②⑤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547页、242页、224页、548页。
③《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3版,第41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383页。
⑥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33页、610页。
⑦《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3版,第10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386页。
-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分析论文
- 下一篇:数学信息技术揭示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