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政绩观
时间:2022-10-21 12:45:00
导语: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政绩观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发展观和政绩观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是树立和落实正确政绩观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衡量政绩观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的发展观。当前,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机制,建立科学评价体系,促进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政绩观;评价体系
总书记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把推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督促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决防止和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的错误行为。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当前进一步在广大干部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如何让广大党员干部真正认识、理解这一科学发展观并化为自觉的行动,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如何适应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发展观与政绩观是辩证统一的,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都是围绕发展问题延伸展开,其中发展观回答了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而政绩观则要解决发展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是不是完全彻底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问题。
一、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是树立和落实正确政绩观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衡量政绩观的重要标准。
科学发展观是对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系统结构的认识和总结。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以大多数人为本、,以人民群众为本,而不是以个人或少数人为本,它包含着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内核;同时,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充满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芒。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经济发展。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但增长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发展,如果单纯追求扩大数量、追求速度,而不重视质量效益,忽视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忽视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发展是片面的,难以实现全面的小康。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现,诸如经济的快速增长与资源瓶劲颈的矛盾、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民失土与增收、就业等问题更为突出。因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上来;落实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上来;落实到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上来。这五个统筹和落实也正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和战略的思维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才能真正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一旦偏离,就难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政绩观就会陷入误区,以致扭曲和变形。在当前,按照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发展,把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落实好,这本身就是最大的政绩。
二、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的发展观。
政绩反映了领者导者的执政能力和水平,集中体现了领导者的施政成效和业绩。政绩观是对施政成效、业绩所持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属于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范畴。正确的政绩观具有高尚的目的性,是对成绩的科学感悟,其核心是“勤政为民,求真务实”。只有树立了为大多数人谋利益,舍弃个人得失的政绩观,才能坦诚地、自觉地接受科学的发展观。长期以来,我们评价地方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水平和成绩,以及评价一个地区的发展,主要是看其经济发展的状况,在这一评价标准下,许多地方领导急功近利,不顾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大搞形形色色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乱上项目,滥铺摊子,低水平重复建设;或往往只重视经济建设,忽视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其他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或只重视眼前和短期的利益,忽视、放弃,甚至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等等。真正正确的政绩观应该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显绩”与“隐绩”的辩证统一,符合客观实际需要,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真正正确的政绩观是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的辩证统一,经得起实践检验、历史的检验和群众的检验,具有科学的真实性和标准的实在性;真正正确的政绩观是开拓创新与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辩证统一,顺应了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体现了开拓性、创造性和客观规律性。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反对虚假政绩、掺水政绩,就要求领导干部首先要清正廉洁、摆正位置、出于公心,这样才能把正确的政绩观体现到科学发展观的施政方略中去,理直气壮地多出政绩、出好政绩、出真政绩。在当前,每个党员干部的政绩,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总之,真正共产党人的政绩,就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正如同志指出的那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忠实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至关重要,没有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也必然会失去主体的认同和社会价值的支撑。
三、完善机制,建立科学评价体系,促进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的良性互动。
传统的政绩评价观念与系统,其局限性和不足是显而易见的,继续下去必将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与影响。全新的“发展观”呼唤着全新的“政绩观”。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必须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政绩标准、考核标准和奖惩制度,以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通过完善机制促进互动。一是用全面的眼光看政绩。科学发展观首先是全面的发展观,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评判政绩,不仅要看经济指标,还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看城市发展,还要看乡村变化,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的成果,还要看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二是用发展的眼光看政绩。评判政绩,不能只看当前和短期效益,不仅要看发展的现状,还要看发展的后劲,不只看为当代人带来什么,还要看为子孙后代带来什么。三是用历史的眼光看政绩。政绩是具体的、历史的。树形象、出政绩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切不可好高鹜远,贪大求全。四是用实践的眼光看政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评判政绩,应以实践的态度深入剖析政绩,从而准确鉴别政绩的真与假,实事求是地评定政绩的大与小,而不能让所谓的政绩停留在“空洞口号”的虚无上和假大理论的抽象上。五是用群众的眼光看政绩。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的主体,广大群众对政绩最有发言权。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这里的人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应当自觉地把群众的评价作为评判政绩的根本标准,建立政绩公示制度,让群众公开监督,公开评议,把经过群众认可的政绩作为考核和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总之,要更加从制度上解决问题,以制度的建立和落实促进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良性互动。
在新形势下,弄清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这一辩证关系,在全党,尤其是在领导干部中,广泛进行一次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的学习教育活动,对于在新形势下,统一全党的认识,保持清醒的头脑,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
- 上一篇:实践科学发展观汇报
- 下一篇:科学发展观培训干部汇报
精品范文
10科学课学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