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证明

时间:2022-04-23 03:27:00

导语:“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证明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证明

摘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所得出的科学结论。然而,在学习研究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观点,即认为只有“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即空想社会主义才是“以人为本”的;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则是“以社会为本”;而且“以人为本”就是“把社会发展归结为人的思想观念的发展”;只有“以社会为本”才会“把人类社会看成是客观存在”。笔者对此不能苟同。这里,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以人为本”作一理论上的证明

作为主体的证明

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时,开宗明义地指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参阅《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回顾马克思如何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时说,马克思首先发现的是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论述说明什么呢那就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因而,在唯物史观中,人也应该以主体的身份出现。这一点,有马克思自己的著作作为证明。马克思在批判旧哲学、创立自己的新哲学的标志性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就明确地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由此可见,从创立唯物史观起步始,对人类社会历史,马克思就非常强调要从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的感性活动和实践去理解和把握,并把这一点视作自己的新哲学同旧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区别。在《詹姆斯·穆勒驥政治经济学原理驦一书摘要》中他又明确提出人是“社会联系的主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25页。在《剩余价值学说史》中,马克思再次肯定,人是“生产主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第300页。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119页

正因为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所以人们在思维中就应把人放在本位来把握,这样,“以人为本”就成为唯物史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不把人放在本位,那么,“社会”就变成了无主体的、失去了活生生的人的空壳。正因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如实地把握了人是主体,要以人为本,所以它不仅是科学,而且是具有崇高意义的价值观。

作为客体的证明

人是主体,但当人们去研究人是怎样在社会历史中活动时,人就成了客体,是客观的现实存在。而且,人与人在交往时,也都是把对方当作客体来对待的,“我”、“你”、“他”就是人们把自己当作主体、把他人当作客体的称谓。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时,丝毫也没有忽视人、漠视人,而是真正科学地面对人。这一点,他们在全面阐发自己的学说时,曾作过明确的肯定。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说“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又说,唯心史观的“考察方法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则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3页正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把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当作客观存在的现实来进行研究,所以发现人为了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他们从事的第一件事就是生产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资料,为此,人必须运用大脑和四肢作用于自然界,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所以形成了关于生产力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同时还发现,现实的人必须结成一定的关系才能从事生产劳动,所以形成了生产关系的概念。唯物史观中一系列概念、范畴,以及这些概念、范畴所反映的矛盾运动及其逻辑体系,都不是先验地存在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大脑之中的,而是马克思恩格斯把现实的人、在社会历史中实践的人作为客体进行研究所得到的科学抽象和概括。因此,我们说唯物史观是科学。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进一步批判费尔巴哈时所说“费尔巴哈谈到的是‘人自身’,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即费尔巴哈新宗教的核心,必须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卷,第241页。由此可见,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不仅被确立为唯物史观的研究对象,而对这个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即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甚至被恩格斯作为唯物史观的同义语来使用了。列宁也说过“唯物主义的社会学者把人与人间一定的社会关系当做自己研究的对象,从而也就是研究真实的个人,因为这些关系是由个人的活动组成的。”《列宁全集》中文第1版,第1卷,第384页。

唯物史观不是不面对人,只是不面对虑幻的、孤立的人,而面对真实的、社会的、实践的人,因而是真正地面对人——一个科学规定了的客体。人作为科学客体的确立,人的客观必然性之揭示,很自然地就导致了对人们的活动规律的揭示,即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

作为主体和客体统一的证明

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在唯物史观中,人是既作为主体又作为客体而存在的,是既包含着人的自觉能动性、又体现着客观规律性的。在唯物史观中,作为主体的同作为客体的人的统一,或者说,人的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充分体现了人的完整性。完整的人,在唯物史观中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人是一个客体化了的主体,也就是说,当人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创造着社会历史的进程时,他们是受着客观制约的,因为他们是一个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客观规定性的主体,他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这种客观规定性的范围内或前提下进行的,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因而他们的活动才是有规律可循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就是由于在考察历史主体的活动时,是从它的客观制约性入手的,是把人放在由一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结合方式中进行研究的。从另一方面来看,人又是一个主体性的客体。马克思主义在把人作为一个科学规定的客体来考察时,认为他是这样的一个客体,他处处以主体的姿态出现,按照自己的需要追求自己的目的,追求自由和幸福,他们并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追求不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而是属于自然和社会的产物,因而他们并不因为自己的任何追求都必然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放弃追求,他们的需要、意识和追求虽然具有受动性,但并不以受动性表现出来,而总是表现为某种主动姿态。人们是在对自己的受动性毫无顾忌中,以各自的方式参与着历史的创造,同时造就着自己。

从客体化了的主体和主体性的客体两方面来看,人的完整性就真正被确立了起来,因而历史就是一个有规律的人的创造性实践过程。唯物史观本来就是这样有机地包含着人的创造性与历史规律性的。马克思恩格斯本人也曾经充分表达了这一思想。最明确的表述是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认为,“研究每个世纪中人们的现实的、世俗的历史”,就要“把这些人既当成他们本身的历史剧的剧作者又当成剧中人物”,“把人们当成他们本身的历史的剧中的人物和剧作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47页,意味着什么呢人们在演出,是按照一定的剧情作为规律、作为必然性在演出,因而他们是主体,但却不是为所欲为的自由意志的体现者。同时,剧情又不是别的什么东西例如上帝或观念为他们写成的,完全是他们自己创作的,他们是剧作者,因而历史又的确是他们之所为。这表明,马克思并不是只注意了一个方面,而是全面地将人作为能动的主体和受动的客体的统一来把握的,这样就得出了历史规律性与人的能动性的统一。

正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把现实的人既当作价值主体,又当作科学客体,而且是主客体的统一来加以把握,所以唯物史观是科学性与价值观的统一。正是根据唯物史观,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预见未来理想社会时说“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又说,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资本论》。说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是言之成理的。马克思主义在一百多年来的人类社会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不仅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即使在当今的西方世界中,人们仍然把他当作是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绝不是偶然的,它的根据正是深植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