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邓小平教育伦理思想的特征
时间:2022-06-26 05:24:00
导语:小议邓小平教育伦理思想的特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邓小平教育伦理思想凝聚了邓小平对教育思想与教育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理论智慧。他从伦理维度上实现了教育理论思维的两大突破:一是突破了仅把教育作为主义性意识形态,体现阶级意志工具的观念,转而认为除此以外,教育更重要的,也是基础性的还在于它具有国家意识形态性、合符于社会发展伦理德性的功利价值,即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功能;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克服了仅单纯强调教育的功利价值,而忽略教育的人文价值,即个性发展的倾向。
从而在战略上解决了政府为什么办教育?政府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合道德性的课题;在教育客体(一般意义上讲)上解决了受教育者为什么接受教育?学习的目的和自我人格完善过程问题;在教育主体(一般意义上讲)上解决了学校与教师为什么教?教的目的和教育教学过程的合道德性与教师自身人格完善问题。最终邓小平在伦理层面上解答了教育安身立命的重大课题,使其教育伦理思想呈现三大特点。
一、教育的功利价值与教育的人文价值的高度统一
改革开放前,因受极左思潮影响,主义性意识形态成为社会主流,即代表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的意识形态左右了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领域。当时,党办教育的目的十分鲜明,就是为无产阶级服务,就是培养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接班人。因此“从大学教材到小学课本,只保留了一种思想,那就是‘阶级斗争’和‘兴无灭资’的学说,等等。这种因意识形态准备不充分而引发的理论错误,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大混乱,国民经济濒于崩溃,国家利益蒙受巨大损失。痛定思痛,“”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国家领导人对主义性意识形态、政党意识形态进行整合,彰显国家意识形态,扩大了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阶级基础,将思维聚焦于国家建设,提出了“国家”、“改革”、“发展”、“现代化”、“生产力”、“公正”、“法治”等一系列以国家现代化建设为核心的口号,实行以国家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这一历史选择是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国家意识形态与道德评价观念变化,即以是否合符于国家利益和生产力发展作为合道德性行为选择标准的结果。
邓小平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出发,以“三个有利于”作为道德评价标准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改革、发展纳人其系统的现代化战略思考中,改变了传统认识上的搞教育不属生产力范畴的狭隘观念,凸显教育的功利价值,即教育具有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社会生产,提高生产力水平等的价值。这一价值合符于国家利益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因此发展教育事业是合道德的。在此道德价值认识与评价基础上,他认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小平对政府办教育目的的理解不只囿于其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上,同时还清楚的认识到教育的人文价值,即教育具有满足国家提高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一人的素质和完善人格的需要。他认为,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只有通过教育实现国家和人民所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将中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为达至这一目标,小平语重心长的提出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二、教育客体智力进步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教育就是通过以强调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实现培养教育客体(仅从教育活动一般意义上讲)综合素质与个性发展的任务。邓小平十分重视教育客体的智力开发和个性发展。他把教育客体受教育,促进自身智力进步与个性发展相统一,作为教育实现的理想目标。
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背景下,邓小平高度关注教育客体的智力发展。他认为,“智力开发是很重要的。……大专院校要发展,近期不说发展一倍,也可发展半倍。我们“要利用外国智力,请一些外国人来参加我们的重点建设以及各方面的建设。……搞现代化建设,我们既缺少经验,又缺少知识”。面对困难,邓小平认为解决的途径就是让青年人通过学习构建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优良智能与素质结构。这不仅是历史责任,而且也是完善自我,增强个体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在改革开放中,社会的人面临更为复杂的社会诸多矛盾。要自己正确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除了提高智力水平外,重要的还有赖于教育客体自主意识的增强。通过个性发展,提高他们自我处理困境和自主做出道德评价的能力。小平认为智力的培养与个性张扬是一个教育问题的两个方面,具有同等重要性,且合符于其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的道德评价标准。邓小平关于教育客体智力进步与个性发展相统一的思想,系统地体现在其“四有”观思想中。
邓小平所指的理想是共产主义的信念与远大理想。他提出“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实现理想,社会需要构建全社会各阶层成员普遍遵守,非排他性的纪律、法律来调整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为此,小平十分强调“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这种来自他律的盏任感与使命感,决定着青年人性格的态度特征是爱祖国、爱集体、关心尊重他人。怎样才有助于青年人养成强烈的来自于内心信念的国家责任感?小平为此极为重视培养青年人的道德意识。在小平那里,道德始终贯穿一个主题,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是其道德思想的基础,集体主义是其道德思想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是其道德思想的新境界。他指出:“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集中体现了邓小平的义利观。
三、教育主体教育指导学生进步与自身人格完善的高度统一
教育主体(仅从教育活动一般意义上讲)—教师担负着培养、教育人的重任,是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职业。他们对学生科学文化与身心素质的发展与进步,对学生完美人格的健全起着重要作用。其崇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一直为小平同志所重视。他认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问题与国家利益枚关。政府为教师排忧解难自然是合道德的。基于对教师价值的这一客观判断,小平提出:“要特别注意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要强调尊重教师。我国科学研究的希望,在于它的队伍有来源。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
教师依其职业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一方面传授知识,使学生的智力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其人格、教师职业道德的示范效应对学生影响更为深远。苏联教育学家加里宁提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对学生人格的形成给予熏陶和感染。为此,小平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他“希望广大教师努力在政治上、业务上不断提高,沿着又红又专的道路前进”。提出要请一些好的教师当教师的教师,大学教师要帮助中学教师提高水平。……只有老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各级党委和学校的党组织,应该热情地关心和帮助教师思想政治上的进步,帮助他们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使更多的人牢固树立起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对教师来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思想政治上的进步是做好教育工作,正确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教师为人师表,就是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以教师自身优秀思想道德品质和极富影响的人格魅力作为学生的表率。
教育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交往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其交往观念、方式对教育客体以人为本的个性完善影响深远。小平要求教师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尊重他们的人格,发挥其自觉性和能动性。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向受教育者学习,实现教学互动。他说:“我们提倡学生尊敬师长,同时也提倡师长爱护学生。尊师爱生,教学相长,这是师生之间革命的同志式的关系。”
很显然,小平不仅认识到了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智力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指导价值,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极具实践操作价值的教师队伍建设的思想使教育主体在完成教育指导学生进步的同时,通过自身学习与内心信念的构建,同时又是教育主体知识创新能力提高与自身道德内化、人格完善的过程。
- 上一篇:教育局义务教育招生意见
- 下一篇:档案局廉政风险管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