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邓小平小康视野下的公平思想

时间:2022-05-05 10:27:00

导语:透析邓小平小康视野下的公平思想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透析邓小平小康视野下的公平思想

摘要:将邓小平的公平思想里于“小康”理论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与评析,对于解决当今社会公平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邓小平的小康理论与其公平思想交错融合,小康理论的基本要义与经济公平相互促进,政治公平贯穿于小康理论的政治诉求之中,小康理论的终极目标即是实现社会公平。

关键词:邓小平小康社会公平思想

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公平”一词鲜有被直接提及。然而,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最基本的价值诉求,对邓小平这样一位受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及旧民主主义思想启蒙的政治领袖和拥有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奋斗不息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他的思想中不可能不渗透着“公平”的思想痕迹。同时,必须看到,人们对公平的追求离不开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和历史条件,公平必须与社会发展相统一。邓小平深谙此理,他在为实现中国现代化设计“小康”道路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公平思想体系。因此,研究邓小平的公平思想,应该置于其“小康”的视野之下。

1、邓小平小康与公平思想的内涵

小康一词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其最早见于史册是在《诗经·大雅·民劳》篇中,“民亦劳止,吃可小康”,意思是人民劳累困苦,希望过安逸的生活。到近代,康有为的“小康一大同”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改革开放前,在中国劳动大众的眼里,小康仅仅是“十亩耕地一头牛,老婆娃子热炕头”这样一种温饱的经济生活状态。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结合现实国情,创造性地将“小康”这一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极具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概念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邓小平理解的“小康”已经超越了过去中国民众心中的经济常态意义,而成为一个涵盖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公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从广义角度讲,公平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法律、道德、政策等、正当的秩序合情合理公正平等地待人处事的品质和原则。公平包含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其他生活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分配公平。公平是现代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标。在经济上说,公平是在社会发展大背景下对市场经济中社会收入再分配的一种评价,反映了在社会再生产环节之外再分配的过程中,消除贫富差距,实现人的分配公平在政治上说,公平是指政治主体享有平等的各种政治权利,如平等的人权、选举与被选举权利、参政议政权等在社会这个层面,公平是指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公平地享用社会发展的各种资源与发展成果,实现机会均等与结果均等。

邓小平小康社会的阐述与描述为我们呈现出了一种相对理想的社会状态,在小康社会之中,生产力的发展是其最基本的保障与基础,而最内核的还是公平问题。二者之间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结合点,从小康社会的大视野下审视邓小平的公平思想,一方面能够更加清晰地理清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脉络,另一方面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公平的内涵与外延,突出了公平在小康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

2、邓小平小康理论的基本要义与经济公平

邓小平小康理论的最基本要义即是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实现邓小平同志所追求的共同富裕目标的基本要求和前提。他认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公平的重要前提,通过发展生产力来逐步实现经济公平,明确了经济发展与公平的互促关系。在传统社会主义观念中,公平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区别的标志之一。但传统社会主义所强调的公平更多地是趋向于平均主义,在发展生产的效率机制与实现社会公平的平等机制之间,更多地倾向于后者,并没有摆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优先选择平均,而不是优先以提高效率为主。这就导致我们更多地是从臆想的社会形态出发,以普遍贫穷的平均主义代替了真正意义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公平,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社会进步的公平机制之间的平衡关系,导致社会发展动力缺失,人们生活水平长期停滞不前。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深刻认识到了这一弊端,他强调,要发展生产力,绝不能搞平均主义,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他强调“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事实证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鼓励先进,强调竞争,比较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有利于激发人们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邓小平同志强调“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八百至一千美元,看来一千美元是有希望的。世界上一百几十个国家,那时我们恐怕还是在五十名以下吧,但是我们国家的力量就不同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共同富裕,那时候我们叫小康社会。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基础,再过五十年,再翻两番,达到人均四千美元的水平,在世界虽然还是在几十名以下,但是中国是个中等发达的国家了。那时,十五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就是六万亿美元,这个数字肯定是居世界前列的。我们实行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不仅国家力量不同了,人民生活也好了。”即可见,中国步入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首要是经济总量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首要又必然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有了深刻揭示。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第一是关于生产力问题,第二是关于公平问题。其核心思想在于公平只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才能逐步实现,生产力的发展是基础与前提,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公平与共同富裕是目标,小康社会的实现必须是生产力的发展与公平的统一。

分配上的公平是人们用于衡量和评价某种社会制度和政策优越与否的一个重要标杆。实现小康社会,首先是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大背景下的小康社会。由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的,因此,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原则是对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确认,体现了对劳动者的任务和权利的科学而公平的评估。因此,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我们提倡按劳分配,对有特殊贡献的人和单位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也提倡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由于多劳多得先富裕起来。按劳分配制度的制定与实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尊重了劳动者的收入与其所投入的劳动量和劳动成果的比例关系,实现了经济领域的公平分配,从而提供了整个小康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

3、邓小平小康理论的政治诉求与政治公平

邓小平小康理论的政治诉求内容涵盖颇丰,既有政治制度层面的、公民政治权利层面的,也有政治运行机制方面的内容。在其小康理论的政治诉求中,政治公平一直贯穿其中。他在分析中国过去封建专制传统较多,民主传统较少的历史条件以及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的基础上,为中国设计了一条以“人权”为核心,以人民民主为路径,以法律、制度为保障和框架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公平体系。

通俗地讲,人权是指人之所以为人而享有的基本权利,东西方皆同。所不同的是,西方社会的人权观念更多的是着眼于个体的人,而邓小平理解的“人权”,主要是从社会中人的整体出发,其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广大的人民群众。这种以人民利益为旨归的人权观,有效地实现了个体人的生存、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统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公平的基础。为了实现人民的权利,邓小平强调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他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深刻地揭示出民主的重要性,它不但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邓小平认为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和权利平等的目标,“关键在于不断地总结经验,使我们党的生活民主化,使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民主化。为此,他注重发挥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要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准确,能够切实保证人民公平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他还进一步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民主权利、民主形式、民主程序等各个要素加以制度化、法律化,这既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指明了方向,找到了突破口,也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和重要保障,有利于人民享受到公平、切实的政治权利。

邓小平一直强调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同时,他坚决反对搞特权,反对腐败,这是其政治公平思想的又一重要内容。特权、腐败,侵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与社会主义公平思想背道而驰。因此,他高度重视社会上尤其是党内的特权、腐败现象,并提出从思想和制度上加以解决的系统措施。

4、邓小平小康理论的终极目标与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的实现是检验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其具有普世性与广泛性,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小康社会应是整个社会更加协调,综合力量日益显现的社会。年月,邓小平南下江苏等地考察,回京之后,他以苏州为例,描绘了达到小康目标的社会状况,他说“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二十平方米,因为土地不足,向空中发展,小城镇和农村盖二三层楼房的已经不少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附从邓小平同志所描绘的小康社会的概貌中,可以发现,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这些小康社会的特征与目标是以群体作为主体的,也就是说,是广大人民群众都普遍地达到了这样的水平,这才算是真正实现了小康。社会公平,贯穿于小康的目标体系之中。对此,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比如在教育问题上,他把“教育能够搞上去”作为我国经济在建国一百周年时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根据,把教育发展作为实现小康社会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即刀再比如邓小平不仅注重物质文明建设,还不断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在小康社会里,“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脚。邓小平“两手抓”的方针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全面发展的关心。

结束语

中国小康社会已经按照邓小平的设计如期实现,但是这个小康社会还是不全面的、不协调的、不完整的。邓小平晚年流露出来的对两极分化等问题的担心说明,当时的社会公平状况与邓小平的预想有一定出入,或者说至少出现了这种苗头。尽管如此,就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将公平与实现小康社会统一起来的思路,以及他对公平设计的内容本身而言,都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今天,我们在反思现阶段中国社会出现的种种分配不公现象时,理应更多地回到邓小平那里。认真地总结和深入地研究邓小平小康社会视野下的公平思想,对于我们解决转型时期社会分配领域的突出矛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