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现代化理论探究论文
时间:2022-11-17 03:43:00
导语:邓小平现代化理论探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关键词现代化科学化市场化法制化主体化合理化
论文摘要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是一个思维缜密的整体,它包括在逻辑上环环相扣、相互递进的五个层次:生产过程的科学化,它是现代化赖以存在的客观物质前提和基础;经济运作的市场化,它是经济现代化真正落到实处的不可或缺的有效手役;民主政治建设的法制化,它既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又是体现中国特色的强大规范;人格训练的主体化,它既是现代化的主体,又是现代化全部意义的指归;思想方法建设的合理化,它既是现代化取得成功的思想前提,又是其根本的思想保证。
现代化是对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等各个方面的特点的总体性概括,是相对于传统社会而言的。那么,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所涵盖的内容是什么?它的整体逻辑思路又是如何?笔者认为: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包括这样几个在内容上既相互联系,在逻辑上又相互递进的五个方面。
一、生产过程的科学化——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一切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最终都根源于生产力的现实状态及其发展,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概莫能外。但是,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生产力的存在状态及发展方式是不一样的。传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中国传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依靠的主要是人力、畜力以及极其简陋的生产工具,绝大多数老百姓过着“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直至新中国建立,这种“宁静”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几乎是一以贯之地延袭了八千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才算真正开始打破这种“宁静”的生活,现代化建设才开始提上议事日程。但是,自1957年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急速“左”转,现代化建设几乎陷入停滞,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经过巨大曲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又重新步入正轨,其中的教训是十分惨痛的。
邓小平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人及参与者,以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政治家的勇气和胆略,反思历史,综观全球,瞻望未来,毅然决然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他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本来是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一个基本原理,但是在中国共产党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中,还没有人正面提出和全面论述过这个问题。那么,邓小平是如何解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呢?他说:“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科学技术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什么关系呢?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2]
那么,现代化与科学技术又是什么关系呢?邓小平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3]。“日本从明治维新就开始注意科技,注意教育,花了很大力量。明治维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干的现代化,我们是无产阶级,应该也可能干得比他们好。”[4]按照邓小平的思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现代化宏伟蓝图的实现与否,在当今的社会里,最根本最关键的因素是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因为在当今世界,“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5]。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6]总之,就不会有现代化的实现和社会的长足进步。
二、经济运作的市场化——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
如果说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杠杆,那么架设这个杠杆,使生产力的发展真正落到现实层面则是必须进一步考虑的问题。我们知道,传统的经济模式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这种经济的最大特点是自足性而非交易性。生产和生活用品多半是生产者自己生产自己消费,满足自身消费之后的少量剩余才能用于交易。而现代经济的发展则是建立在大规模的专业分工的基础上的。要打破这种生产方式的自足性,从已有的手段来看,无非是两种,一种是以自由市场交易为主要形式的市场经济模式,另一种是以行政命令为主要形式的计划经济模式,一般来说,这两种经济模式都可以满足社会生产的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要求。那么,这两种形式,哪一种更能适合现阶段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呢?对此,邓小平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我国曾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模式,计划经济常被人们看成是社会主义在管理经济上的优越性的表现,似乎只有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而市场经济则是资本主义的。但是,长期的计划经济运行的结果,非但未能使经济发展取得预期的效果,相反还不同程度地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可以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来配置我国有限的资源呢?对此,邓小平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7]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经济也可以运用市场这一手段。这是因为:“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8]而市场经济则不同,它承认市场上的一切生产者和经营者都是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出于对自身的利益追求,自然而然地会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不断地调节生产和经营。在市场竞争环境形成的巨大压力和追求利益的内驱力的推动下,经济主体会不断地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客观上能使有限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打破“左”的观念的束缚到具体的经济运作,历史和现实已经给出了这样的结论:市场经济的的运作模式较之于传统的自然经济模式、特殊历史条件下的计划经济模式,在目前状态乃至在今后较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舍此,经济发展、现代化的实现是别无出路的。
三、政治民主建设法制化——必须使民主制度化
经济的发展,经济的现代化并非是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全部内涵。邓小平所指称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所以,在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里,政治的现代化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邓小平的政治现代化理论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对历史的反思,既有对传统中国社会的反思,又有对社会主义在世界和中国的命运的历史反思;其二是对西方现实政治的观照和分析。我们知道,现代化是与现代性同等程度的概念,只不过现代化更多的侧重于社会的整体性和动态性,侧重于历史的比较。现代性是相对于封建性而言的,封建性政治的特点是其政治的等级性、人治性,而现代性政治的特点则是其民主性、法制性。所以,邓小平在谈到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目标时比较多的是强调现实政治的民主性、法制性。但是,单纯的民主性和法制性还远不足以概括邓小平现代化政治理论的特点,邓小平尤为强调的是,中国的民主政治不是照搬西方式的议会民主制,而是具有中国特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
首先,他明确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9]一方面,只有在民主的政治氛围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另一方面,只有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提高了,经济才能在一个民主的环境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才有可能性。但是,我国有几千年封建社会和一百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10]因此,建立民主法制的政治制度不但任务艰巨,而且极其迫切。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以后,理应逐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了,但是,“解放以后,我们也没有自觉地、系统地建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法制很不完备,也很不受重视。”[11]“在民主的实践方面,我们过去作得不够,并且犯过错误”[12],因此,“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13]
其次,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如一车之两轮、一鸟之双翼,两者是辩证的统一,是缺一不可的。法制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法制,离开民主基础的法制只能是专制,民主是受法制保护和制约的民主,不受法制保护和制约的民主只能是无政府主义。因此,失却了民主和法制的现代化,现代化就只能是乌托邦式的幻想。对此,邓小平强调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14]“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可分的”[15],那种“不要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决不是社会主义法制,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也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16]。因此,民主和法制两者缺一不可。
再次,邓小平所指称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指具有现阶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邓小平说,各国的历史不同、经验不同,现在所处的情况也不同,因此各国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建设,中国的事情必须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办。为什么呢?因为“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17],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利益的人民民主,而不是那种西方“三权分立”式的议会民主制度。他告诫人们,西方民主那一套我们不能照搬,中国的民主建设不能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如果“抽象地空谈民主,那就必然会造成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的严重泛滥,造成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彻底破坏,造成四个现代化的彻底失败。”[18]
四、人格训练的主体化——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目的,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如果民主政治的主体缺失,那么,即使具有比较完备的民主法律制度,实质上也只能形同虚设。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同时,必须努力培养具有健全的主体意识的社会主义新人,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新人的培养实现良性互动,互相促进,共同提高。那么,在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视野里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怎样的呢?它与现代化的关系又如何呢?
首先,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所要培养和造就的新人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理想是支撑一个人、一个社会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如果失去了理想,无异于失去了灵魂和精神支柱。所以,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19]道德和纪律是约束人的行为的规范,一个人和一个社会只有理想是不行的,还必须有一定的社会规范的约束,这样对整个社会发展而言,才能形成“合力”,“组织起来就有力量”,而不至于相互内耗,不至于“一盘散沙”[20]。而缺少文化知识,或缺乏具体文化训练的人,对其诉诸于主体性或主体意识,都将是非常困难的。
其次,邓小平在提出培养“四有”新人的总前提下.进一步阐述了现代化建设与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过不久,他就明确指出:“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21]“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22]因为人才问题,对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战略问题,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问题”[23]。那么,如何才能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管好、用好人才呢?他认为: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所以,要大力兴办教育事业,使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大的提高。而且,要使我们的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4]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人才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是,有了人才并不等于就能够用好人才。所以,邓小平一再强调:“选贤任能也是革命”[25],号召人们“坚决解放思想,克服重重障碍,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大力培养、发现和破格使用优秀人才,坚决同一切压制和摧残人才和现象作斗争。”[26]
再次,邓小平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双尊”口号,并以此作为政策核心,制定出一系列相关政策,使“双尊”能较好地落到实处。不仅如此,他还提出,要使整个社会形成“双尊”的良好风气,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提供优化的社会环境。邓小平“双尊”口号的提出,一方面,为党和政府制定鼓励人才辈出的政策提供了理论根据;另一方面,为形成人人祟尚知识、祟尚科学的社会风气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再则,也为人们主体意识的确立起到了很好的导向和规范作用。“实践证明,这一政策和依据这一政策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得到了广大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的拥护”[27]。
五、思想方法建设的合理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人的正确的主体意识的确立,少不了正确的社会规范和良好的社会舆论导向,但是主体意识的确立,并不能保证社会主体行为的合理与正确,因为任何一种社会主体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只有在思想意识本身合理的前提下才能保证主体行为的合理化。在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中,思想的合理性是以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认为核心、为最高的思想准则的。
我们知道,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最初提出并不是邓小平,而是,是思想的“精髓”,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但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和干扰,使我们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了巨大的曲折乃至于灾难。邓小平抚今追昔,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思想,全面恢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扫传统思维以及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左”的思维方式和形而上学的绝对性。那么,邓小平是如何正确阐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呢?
首先,邓小平针对两个“凡是”提出,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思想,那种把思想教条化、绝对化的思想方法既是传统的形而上学绝对性思想方法的延续,也是与思想本身相背谬的。他说:“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有说过‘凡是’,同志自己也没有说过‘凡是’”[28]。思想的全部“精髓灵魂”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思想的“根本点”、“出发点”。“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29]
其次,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的统一。因为,一方面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本身的内在要求和必然前提,另一方面也只有切实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30]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思想、行动都必须尊重事物或对象本身具有的客观规律,但是,任何一个人,抑或一个社会群体在思想或行动时一般都是在既有的思维框架或定势的规约下进行的,这样就会影响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因此,要想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打破原有的思想框框,即必须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诚如邓小平所说:“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31]
这就告诉我们,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解放思想。反之,“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32]
再次,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理论结晶。它的“精髓灵魂”是“实事求是”,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方法论。那么,如何对待思想本身就成为能否真正坚持“实事求是”的试金石。
对此,邓小平指出:我们信仰和坚持马列主义,是因为马列主义、思想是科学。马列主义、思想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我们坚持它并非固守这些先哲们的本本条条,不是离开自己的国家抽象地谈论马列主义、思想。“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33]邓小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恪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原则的基础上,把思想发展到了邓小平理论阶段。总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果还是囿于传统的、甚至于极“左”的思想框框,是注定不能成功的。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搞四个现代化,不开动脑筋,不解放思想不行。”[34]正确的方法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35]
总之,笔者认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是一个由五大界定标准构成、在逻辑上环环紧扣的逻辑整体,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几个方面科学论证了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完整内涵及其内在的逻辑构架,忽视或舍弃其中的任何一项都是失之偏颇的。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根据,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注释
[1][7][8][19][20][22][24][3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275页,第148页,第111页,第111页,第108页,第35页,第291-292页。
[2][3][4][5][6][9][10][11][12][13][14][15][18][21][23][25][26][28][29][31][32][34][3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第1版,第88页,第40页,第40页,第87页,第86页,第168页,第332页,第332页,第168页,第348页,第146页,第359页,第176页,第220-221页,第222页,第401页,第326页,第39页,第143页,第141页,第143页,第279页,第279页。
[16]《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17]《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4月第1版,第257页。
[27]《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的通知》。
[30]《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801页。
- 上一篇:食品安全性问题研究论文
- 下一篇:国际关系本体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