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

时间:2022-04-23 11:29:00

导语:论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

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能不能把握好这一要求,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目前,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中,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牢扎根到思想上,切实体现到各项工作中去。

为什么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呢?这是因为:

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主体,也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这就从根本上确立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正确的行动指南。是否始终坚持唯物史观,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我们党成立之初,就把唯物史观确立为党的哲学基础。80多年来,唯物史观始终是我们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但唯物史观作为党的理论基础不能有丝毫动摇,要牢固确立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的观点,警惕和防止唯心史观的影响。

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这种性质和宗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求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观点,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方法;坚持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正确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个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这些根本的观点、工作路线和方法。

它集中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整体。其中,先进生产力是基础和前提,先进文化是旗帜和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目的和归宿。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要求、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提出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而且指明了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途径。

实践证明,是否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根本上决定着执政党的前途和命运。我们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它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我们党之所以能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是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怎样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呢?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自觉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形成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符合我国国情,代表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并结合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实际,制定和实施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具体方针政策,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利益多样化的情况下,要时刻牢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是最具有决定性因素的观点,在各项工作中基本着眼点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要正确反映和统筹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自觉落实到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近年来,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有了明显改进。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有些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有的不深入群众,工作脱离实际;有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强迫命令;有的掩盖矛盾,欺上瞒下;有的对群众疾苦熟视无睹,麻木不仁;有的甚至侵占群众利益,以权谋私,等等。这些都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地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思想上打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础。要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努力改进领导方式,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团结带领群众不断前进。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要深入到那些困难大、群众意见多、工作基础差的地方去,直接听取群众的意见,了解群众的想法,同那里的干部和群众一道,化解矛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自觉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和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把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统一起来。比如,经济结构调整中部分职工的失业问题、城市改造中有关群众的拆迁安置问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困难群众看病问题等等,这些具体问题都涉及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要特别关心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贫困居民等困难群众在生产生活上遇到的实际问题,把他们的事情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重点考虑,重点解决,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使他们感受到党和社会主义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