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实现教育率先崛起
时间:2022-03-18 01:35:00
导语: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实现教育率先崛起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处于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的地位,担负着造就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型专门人才的重任。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我们只有抢抓机遇,与时俱进,才能不断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开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一、创新发展思路,提升工作目标
确定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书第一,质量第一”,“以人为本、诚信为本”,“依法治教、以德治教”为工作方针,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推进教育创新为动力,以实施教育“十二项计划”、创建教育现代化学校、乡镇、区县为总抓手,围绕“一个目标”,划分“两个阶段”,争取“三个提前”,突出“四大亮点”,抓好“五个优化”,实施“六大战略”,落实“十个加快”,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为全市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淄博在山东中部率先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
确定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建设一流教育。根据总体目标要求,进一步调整和提升工作目标,努力实现“三个提前”,形成“四大亮点”。
“提前实现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全市于2004年比我市原规划提前一年、比山东省原规划提前六年、比全国原规划提前十五年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提前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全市于2004年比我市原规划提前一年、比山东省规划提前六年达到既定目标,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并不断提高普及水平。“提前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全市所有乡镇和区县于2008年全部达到教育基本现代化的标准,比原规划提前两年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形成“教育信息化建设、优质化高中建设、教育园区建设、民办教育”四大亮点。
二、把握发展趋势,明确工作策略
实施“超前发展”战略。充分认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作用和战略性地位,超前谋划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统筹规划学校布局结构;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中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进一步加快教育思想、体制、机制、投资、师资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加快教育发展的步伐。
实施“科研兴教”战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全市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助推器”作用。重视课题研究的带动作用,抓好重大课题研究,组织开展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
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加快中小学信息化环境建设的步伐,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活动的整合,尽快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将教育教学管理、教育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建立在信息化平台上,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实施“均衡发展”战略。坚持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分区域推进教育现代化,要加大对山区、沿黄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努力缩小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努力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把学校布局调整与改造薄弱学校结合起来,切实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支持力度。
实施“外延扩张与内涵发展并举”战略。进一步调整学校布局,有计划地扩大教育规模,尽快提高我市各类教育的普及率;进一步加快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的步伐,为每位学生尽量提供均衡的、高水平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条件,寻求办学效益的最大化。
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力度,加强国际间教育交流与合作;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和管理的成功经验,支持留学教育和教育互访;积极吸纳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外商来淄投资举办非义务教育段学校,建立优秀中青年教师和管理干部出国学习考察制度,鼓励条件较好的学校与海外学校建立联谊关系。
三、突出发展重点,强化工作措施
要重点抓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提升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为目标,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淄博市教育现代化建设(2001-2010)实施纲要》,确保2005年实现教育初步现代化,2008年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的目标,使淄博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达到全国先进、全省一流。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着力抓好教育信息化,切实抓好教育区域宽带网建设,2-3年内实现与区县网点及各学校站点的对接。加快推进中小学“班班通”工程建设,在此基础上,建设一批数字化学校和教育基本现代化学校,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二是以教育资源优质化为目标,加快普及十五年教育。首先,加快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并做好向0—3岁托幼一体化教育延伸工作。
其次,坚持义务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责任,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建筑高档次、内配高标准、校园文化高品位的窗口学校。
再次,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扩大优质高中办学规模。加快建设示范性普通高中,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带动全市职业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是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加快高等教育和社区教育发展。积极支持大专、职业学院等院校的建设,继续做好省属中专申办高职学院工作,争取3-5年内使我市高校数量达到10所左右;抓好自学考试由城市向农村的延伸工作,提前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积极建立各类学习型组织,吸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努力构建学习型城市,不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四是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加快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大力开展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的教学创新活动,着力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教研职能部门建设,使其逐步成为全市教育教学的信息资料中心、教改成果推广中心和教学研究指导中心;加强专兼职骨干教研人员的培养和使用,尽快打造和形成一支过硬的教研队伍。
加快评价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和构建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评价体系。修订完善素质教育评价方案,建立素质教育实施水平综合督导评估制度;建立教育内外对教育质量的双重评估和监督机制,形成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教育评价制度。
加大中考改革力度,逐步扩大高中学校面向全市招生的数量。中考命题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察,引导学校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五是以推进教育集约化发展为目标,加快淄博教育园区建设。教育园区建设以淄博职业学院为龙头,以整合提升优质中专为突破口,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以各级各类教育为补充,采取政府搭台,学校唱戏,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形成投资渠道多元,办学模式多样,文化氛围浓郁,管理科学规范的一流园区。
六是以构建和完善多元办学体制为目标,加快民办教育发展。允许办学历史悠久、教育质量高的公办学校,在保证本校规模和质量的基础上,单独或与社会力量联合办学,新增部分按民营方式运转;允许新建学校采用民办机制,吸引社会资源,实行国有民办;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利用其资源优势和影响,允许采用民办机制举办特色学校。
七是以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为目标,加快特色教育体系建设。大力开展特色教育实验学校、实验区县创建活动,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风格。结合课程改革,加快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加强特色课程建设,加强特长生培养,逐步形成和完善有利于特长生充分发展的运行机制,努力构建多层次、多方面的特色教育体系。
八是以推进教育产业化为目标,加快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适应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和吸收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人力、物力、财力,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学校后勤建设,实现后勤资金投入社会化;鼓励社会力量承办,经营学校的后勤设施,实现学校后勤服务管理社会化。
九是以提高教师专业化和校长职业化水平为目标,加快队伍建设。认真实施“名师培养计划”,着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特别要重视和提高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结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逐步建立教师校本培训模式与机制,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水平教师到学校任教,推动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校长要逐步向职业化方向发展,努力把自己铸造成为教育教学专家、教育管理专家和开拓创新的实干家。
十是以推进教育国际化为目标,加快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借鉴世界上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积极吸引外资投资举办非义务教育学校,支持出国留学,选派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和管理干部出国学习考察,鼓励条件较好的学校与海外学校建立联谊关系,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发展。
四、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打造教育诚信品牌
一是优化办学环境,鼓励社会力量办学,规范办学行为,大力推行校务公开、政务公开,实行学校收费听证制度,增大教育透明度。进一步减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二是优化校园环境,大力实施校园形象工程,美化校园环境,建设校园文化,实施诚信教育,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三是优化服务环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建设管理规范、运行高效、服务优质、为政清廉的政府机关;优化机制环境,抓好用人机制和投入机制改革,切实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对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干部和教职工实行重奖。广开渠道,用足用好教育捐赠政策,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物质保障;五是优化社会环境,大力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强化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加快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体系建设,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 上一篇:“成龙” 教育还是“成虫”教育
- 下一篇: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中的几个社会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