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时间:2022-02-17 10:54:00

导语: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同志7月1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总动员。这个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本质要求和学习贯彻中应当坚持的科学态度,深刻地回答了广大党员、干部关心的重大理论和思想认识问题,通篇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充分认识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意义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是十六大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全党全国人民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为推动这项工作,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迄今为止,做了四件事:一是6月8日,中央印发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为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重要辅助材料;二是6月15日,中央发出了《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对落实这一战略任务做出了全面部署;三是7月1日至3日,中央同意山和中央党校等8个部门联合召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同志于7月1日到会发表重要讲话:四是7月15日,中央成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讲团于7月23日分赴各地宣讲,推动各地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这一切都是贯彻十六大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

自从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来,我们已经反复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什么十六大还要做出兴起学习新高潮的部署?

第一,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的需要。一个科学的思想理论要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必须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来提高大家认识,统一大家思想,使之真正成为广大党员和干部自觉的行动指南。在党的历史上,每一次指导思想的确立,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有的是先经过学习、争论,统一思想,再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如思想;有的是在确立过程中,通过全党学习,理论武装,来提高认识,最后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如邓小平理论。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理论,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经过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十多年实践逐步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这个重要思想,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新的理论概括,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根据实际制定和实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战略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2000年以来,通过逐步深入学习领会,我们大家逐渐认识到这个重要思想,对于2l世纪中国的发展,对于21世纪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在党的十六大上被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现在需要进一步通过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旗帜。

第二,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推动全党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十六大提出,我们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是,在未来的20年里,国际关系中不确定的因素很多,改革开放20多年来积累下来的复杂矛盾和不可避免会出现的新矛盾也很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历史任务。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征程中,我们将长期面对以下三个重大课题:一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二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三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地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能否始终解决好这三个重大课题,关系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重大课题提供了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通过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第三,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是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在十六大报告中,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战略部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就是要求全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通过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总之,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厦兴,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我们要从这样的高度,充分认识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大战略意义。

二、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同志曾经说过:党的十六人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历史性决策、一个历史性贡献。

那么,十六大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历史性决策呢?用一句话来回答,这是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展开地说,这是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特征、形成的历史方位特别是实践基础等因素决定的。

第一,这是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特征所决定的。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十六大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一个定义性的论断。这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里讲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鲜明地指出了这一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同志在这次“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两个理论特征。正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一脉相承”的特征,是属于马克思主义体系之内的思想,所以它能够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也正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是有自己独特理论贡献的思想,所以它才有必要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那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这两个理论特征体现在哪里呢?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的第一部分从四个方面作了回答和分析。这就是,在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在坚持和阐发党的纲领方面,在坚持和实现党的政治立场方面,在坚持和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方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展现了“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特征。

第二,这是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方位特别是实践基础所决定的。

我们不仅要认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这样鲜明的理论特征,而且要进一步认识到这一鲜明的理论特征是由这一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方位特别是实践基础所决定的。十六大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论断。所谓“历史方位”,一是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时的世情即时代背景,这一重要思想是在对当今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二是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时的国情也即实践基础,这一重要思想是在对当代中国发展变化利,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三是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时的党情,这一重要思想是在对党的现状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个问题,我们在学习十六大报告的时候都已经领会了。这里,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特别是直接来源,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特征及其历史地位,都是由这一阶段实践的特点带来的。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这十多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创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长过程中,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阶段。

一方面,我们看到,相对于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十多年的历史,最近这十多年有四个“没有变”:一是所处的时代没有变,时代主题依然是和平与发展;二是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是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还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四是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也没有变,我们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四个“没有变”,决定了我们这十多年党和人民的实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是围绕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展开的。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然具有“一脉相承”的特征。

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十多年在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这些新要求,有新贡献。仅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形成之初面临的局面来讲,就异常复杂。当时,从国际形势来看,由于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两极格局终结,加上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从国内形势来看,邓小平在政治交代中已经深刻地提出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必须在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同时,认真地解决好两大问题:一是要克服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失误;二是要克服在党内迅速蔓延的腐败问题,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内外形势已经不同于这以前的形势。面对新形势及其提出的新问题,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正确应对;继往开来,开拓前进。从思想理论上来说,摆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前的任务:一是要进一步回答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毫不动摇地而不是摇摇摆摆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二是要创造性地回答好“建设刊—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从根本上研究和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令人高兴的是,党中央不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科学地研究和思考了这些问题,而且对我们的实践和理论思考作了深刻的总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因此,这一重要思想必然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

也就是说,在以用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正确领导下,党和人民在这十多年中,以创造性的实践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以这样新的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新的思想理论,必然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六大确立这一重要思想指导地位的根本道理即在于此。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自于我们自己最近这十多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实践,凝结了包括你和我在内的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心血、经验和智慧。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把它看作领导布置的任务,学习仅仅是为了完成领导的部署;另一种是把它看作自己的事情,看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括的是我们自己做过的事及其经验体会,学习这一重要思想是为了更好地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应该取后一种态度。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苦奋斗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这十多年历史并非遥远的过去,而是我们刚刚亲历过的。许多事情,历历在目,不需查考文献档案,就可以回忆起来。

请想一想:这十多年间,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在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做了多少工作?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经济贸易制裁,治理通货膨胀并成功实现经济的“软着陆”,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并有效地解决经济紧缩等困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开始西部大开发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些艰辛努力所结出的果实,使我国呈现出一派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观。

另一方面,也请想一想:这十多年间,我们经历了多少风险和突发事件的考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国内外政治风波,1991年华东大水和1998年洪涝灾害,亚洲金融风波,台湾分裂势力和“”的猖獗活动,我驻南使馆被炸和中美撞机事件,这些来自政治的和经济的、社会的和自然的、国内的和国际的挑战和考验从来没有间断过。再请想一想:这十多年间我们在思想理论上也经历了多少次困惑、讨论和解放?“社会主义红旗能打多久”的诘问,“一个中心”还是“两个中心”的交锋,市场经济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精神文明建设是“爬坡”还是“滑坡”的讨论,股份制姓“公”还是姓“私”的辩论,私营企业主中的优秀分子能不能加入共产党的困惑,这些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建设基本问题的大讨论也从来没有平息过。这就应了一句老话:事非经过不知难。值得我们自豪的是,这不寻常的十多年,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不仅经受住了挑战和考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在理论求索和创新的过程中,从丰富的经验中提炼、概括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因此,我们理所当然要十分珍惜这份凝结着我们大家心血、经验和智慧的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自觉地坚定地把这一重要思想作为我们自己的行动指南。

第三,这还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践中已经逐步形成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

要认识十六大的历史性决策,必须解开一个思想扣子,即不能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解为仅仅是三句话。“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我们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

一是要认识到“三个代表”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整体。第一个“代表”是第二、第三个“代表”的基础,又不能离开后两个“代表”;第二个“代表”与第一、第三个“代表”的关系也是辩证统一的;第一、第二个“代表”最终都必须落脚到在第三个“代表”上,第三个“代表”也必须体现在前两个“代表”上。也就是说,不能割裂这“三个代表”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片面地突出某一个“代表”。

二是要认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体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组织编写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比铰系统地概括了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三个代表”这句话的集中概括,是怎么展开为一个包含有如此丰富内容的系统的科学理论的呢?这主要是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具有鲜明实践性的理论。它不仅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坚持“三个代表”,也不仅论证了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坚持“三个代表”而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基础,阐述了怎么坚持并做到“三个代表”这一重大问题。同志在指导十六大报告起草的时候,就起这样强调的。也就是说,这一重要思想不仅阐述了“是什么”、“为什么”,而且重点讲了“怎么做”。比如,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实践性的特点,同志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出21世纪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而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比如,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性的特点,同志科学地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积累的基本经验,提出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弘扬民族精神;为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脚点,深化各方面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努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又比如,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性特点,同志科学地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提出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等等。这些内容的展开和贯通,构成的就是一个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丰富内容的,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科学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已经对此作了充分论述。把握这些内容,要着重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三、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都知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主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且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那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哪些方面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呢?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研究这个问题,可以有两个切入点;一个是党中央是如何铭记邓小平的政治交代,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失误问题的;一个是党中央如何面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问题和突发事件,经受新的挑战和考验的。从这两个切入点开展深入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的新贡献是多方面的。比如,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关于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思想,关于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思想,等等。这里,我们着重从五个方面看一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怎样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的。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邓小平在交班时,曾经尖锐地指出,我们在改革开放中有失误,这就是“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腐败现象在党内蔓延,要求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纠正这些失误,取信于民。党中央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根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了建设政治文明的问题。这样,我们就明确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各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但彼此必须紧密联系,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必须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进程。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出一条既有较速度又有较好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路子。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党治国的13年里,先后因苏东剧变和亚洲金融风波等突发事件,引发过要不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如何对待市场经济的争论,碰到过如何处理通货膨胀和经济紧缩等难题。但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正确应对、驾御复杂局面,形成了关于发展和改革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比如同志根据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的精神,在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比如同志研究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12个重大关系后,指出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要赶上发达国家,就要保持必要的发展速度,但更要注重增长的质量,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又比如同志还提出中国要在2l世纪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等等。这些重要思想对于21世纪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前进的。改革的实质是体制创新,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外政治风波的教训告诉我们,改革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为了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复杂关系,党中央提出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强调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这一思想反映了我国过去13年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我国在21世纪继续稳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方针。

第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阶级阶层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依然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同时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也加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行列中来。同志通过大量的深入的调查研究,对现阶段我国阶级阶层结构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指出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他强调,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第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联系起来,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邓小平在交班的时候,以非常鲜明的语言强调“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在全党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的观念。党中央强调,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党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政治领导;坚持党对军队和其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的绝对领导,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另一方面必须用时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这是我们之所以能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根本保证。

四、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在21世纪来临之际,同志指出,21世纪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而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在这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这一思想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愿望,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方针。我们一定要自觉地用这一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新的辉煌。

第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在“全面”上下功夫。我们党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繁重的任务。在经济上,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在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在文化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在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因此,我们要从各个方面,通过各种途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在“务实”上下功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这个奋斗目标令人振奋又十分艰巨,尤其需要我们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一些欠发达地区,我们既要防止盲目地乱提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又要采取有效措施克服信心不足。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可以率先实现现代化,但也要有严格的科学精神,励精图治。总之,我们既要有雄心壮志,又要脚踏实地,努力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第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在“两个务必”上下功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要有忧患意识,清醒地看到实现这一目标有许多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因此一定要牢记“两个务必”,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各地各部门都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实现这个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只要我们毫不松懈地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五、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党的十六大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同志说,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实际上,它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的灵魂。

第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定不移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赋予它们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刘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因此,同志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论述,但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要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同时,我们强调,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向歧途,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条件,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丧失活力,就不能很好地坚持下去;最广大人民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就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感召力、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所以,同志指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全面把握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脉相承的特征,也要全面把握它在继承前人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的特征。

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事业,我们在前进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隋况,还要应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也还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进一步回答,因此还要继续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探索。比如,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14个重大课题,就需要我们以创新的精神去研究和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们推动实践创新的根本指针,又是我们深化理论探索的崭新起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我们必须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

第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不从书本、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刻总结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卓有成效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这一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持以实践为唯一标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就能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

六、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党的十六大在强调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的同时,指出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同志曾经说过,他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就是因为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我们党要紧跟时展的进步潮流,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就必须坚持“三个代表”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坚持党的先进性作为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提了出来。

应该讲,马克思列宁主义历来认为共产党是—个具有先进性的政党。特别是列宁,他强调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不仅是一个工人阶级的政党,而且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通过正确的行动纲领和政治策略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的政党。他还指出,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自发的工人运动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就会受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比如,他说,英国工党虽然是一个工人政党,但他们不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资产阶级的奴仆。因此,坚持党的先进性,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性质,二要坚持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并制定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行动纲领或政治策略,三要发展愿意为党的纲领而积极工作的先进分子加入共产党。

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些科学思想,而且从今天的实际出发,尤其从执政党建设和今天党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的变动情况出发,在坚持党的先进性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极其重要的新思想。

第一,坚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党的先锋队性质。关于党的性质问题,我们历来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志在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候,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观点,现在已经作为党的性质的科学表述写进了党章。这里引人注目地提出的“两个先锋队”。怎么理解这个问题?一方面,这个论断科学地反映了我们党在自己发展的历史上形成的特点和优势。我们党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出现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潮流,与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形成的世界社会主义进步潮流,在中华大地相交汇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起了“两个先锋队”的历史责任。另一方面,这个论断又正确地反映了执政党的特点和时代要求。作为一个执政党,做计划,办事晴,想问题,都必须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统筹兼顾各方面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工人阶级政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更应该承担起“两个先锋队”的责任。因此,“两个先锋队”的论断,体现了党的阶级性与群众性的统一,反映了历史和的代的要求。同时,我们又必须认识到,同志讲的“两个先锋队”,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即中国共产党必须是先锋队。无论是讲阶级性,还是讲群众性,两者最终都必须统一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所强调的“先锋队”上。在“先锋队”问题上,我们只有—个标准。包括从各个阶级阶层的优秀分子中吸收共产党员,坚持的是同一个“先锋队”的标准。

第二,坚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我们已经知道,工人政党是不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自己行动的指导,是区别这个政党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不是具有先进性的主要标志。但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如果教条式地、僵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一个生气勃勃的“活的马克思主义”就会变为“死的马克思主义”,就会使一个具有先进性的党变为落后于时代的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就是我们这个82岁的党至今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奥秘之所在,也是我们党能够永远保持先进性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第三,坚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同志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据党的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来判断党的性质和先进性,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强调,还要根据党的纲领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判断党的性质和先进性,这是一种彻底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根据这三个“是不是”,根据我们党在长期革命过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同志强调,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论者。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远大理想,但是同时必须看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决不能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我们在很长的历史过程中是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今天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我们的任务是要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关于党的纲领的这些重要思想,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理想追求,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了这样的纲领,就坚持了党的先进性。

第四,坚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相统一。我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等品格。它以独立的政治力量一登上历史舞台,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伴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如何正确地对待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他们中间的优秀分子能不能加入共产党,—个时期里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又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等—系列重大问题。同志经过调查研究和深入思考,做出了这些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重要论断,并且提出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可以有条件地成为共产党的一员。根据这样的判断,同志提出,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最广泛地团结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主义各阶层人们,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因此,今天我们讲党的先进性,讲的就是具有巩固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的先进性。

第五,坚持党的先进性,必须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坝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志强调,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这就是说,我们党所讲的先进性,既不是抽象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经济文化的发展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推动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六,坚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先进性,既体现在党的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上,体现在党的制度和机制上,又体现在每—个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的思想行为上。因此,坚持党的先进性,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们广大共产党员要牢固树立共户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要牢记“两个务必”,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综上所述,既然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那么,进入21世纪后,我们就要根据十六大的战略部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不断增强先进性,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

七、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党的十六大强调,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里所说的“关键”、“核心”、“本质”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讲“与时俱进”,讲“党的先进性”,最终都必须体现在“执政为民”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大家都已经注意到,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专题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强调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立脚点。他特别强调:“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重要的标志。”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呢?

第一,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我们党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世界观的党。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切理论和奋斗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正如同志所指出的:“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主体就是全国各族人民。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要求。

第二,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新认识。同志在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候,提出了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研究任务。研究共产党执政规律,就要研究执政党的特点和任务、执政方式和能力,以及执政基础等问题,但是最重要的是要研究和解决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在本质上就是执政的共产党如何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使党能够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完全可以这样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一种新的觉悟。经过苏东剧变,我们应该更加强烈地意识到,人心向背,是决定—个政党、—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赢得了人民,赢得了人心,就掌握了最大权力,这是执政党必须牢记的深刻道理。

第三,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了我们党历来倡导的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导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我们党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坚持工人阶级政党没有自己特殊利益的基本要求,在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和政治原则,并且身体力行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好评。我们党80多年的—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志在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进一步把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运用到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在今天,只有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才能树立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我们不能不看到,由于权力的诱惑,我们党内有些同志丧失了党性,出现了腐败现象,搞钱权交易,以权谋私。尽管这种情况在党内是少数,但对党的形象损害很大。联系到党的干部队伍整体性新老更替后,“”以后成长起来的年轻的政治家已经走上领导岗位,他们既不是打天下的老一辈的革命家,也不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艰苦创业的老干部,要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留下的政治权力,要保证旗帜不倒,关键是要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这个时候,我们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在新的执政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导向,解决共产党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问题。

为了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候,更好地坚持和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同志提出了三个“落实”的要求。这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前一段时期,我国大多数省区市发生了非典疫情,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上下紧急动员起来,同这场突如其来的疾病灾害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央及时提出了一手抓防治工作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齐心协力夺取抗击非典和促进发展双胜利的方针。经过不懈努力,现在非典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这场波澜壮阔的斗争,深刻展示了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再一次证明,只要我们认真实践“三今代表”重要思想,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把关心群众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我们就能集聚起强大的力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八、认真学习贯彻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我们要以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为指导,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要把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活动,同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同时抓好全党全国人民的学习,抓好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的学习。通过学习,使干部群众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上取得新的成效。

第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上下功夫。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种精神动力。正是由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我们党才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正是由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坚定信仰,我们党才领导人民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真理、是科学。在未来的征途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风险,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强大精神支柱,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切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倍加珍惜,作为科学的真理认真学习运用,作为根本指导方针长期加以坚持,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全面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系统理论上下功夫。科学的信仰来自于深入的学习。要认认真真地学习十六大报告和党章,学习《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三个代表”》、《论党的建设》等重要著作。要在研读原著的基础上,认真学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要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学习马列著作、著作和邓小平著作结合起来,同学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中央重要文献结合起来,同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现实的新鲜经验结合起来,切实领会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领会其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要系统掌握这一重要思想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上的一系列新阐述、新思想。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

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自觉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上下功夫。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运用是更重要的学习。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既要体现在深入学习上,更要体现在贯彻落实上:既要有认识上的新提高,更要有运用上的新成果。要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各项工作,坚持用这—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解决问题,坚持用这一重要思想来衡量和检验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效。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联系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主动查找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方面的差距,抓紧研究解决影响党员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主动查找本地区、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抓紧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主动查找执政为民、服务群众方面的差距,抓紧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主动查找干干部作风方面的差距,抓紧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同志庄、“七—”重要讲话中还强调:“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对事也要对人。对事,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工作、推动社会实践。对人,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头脑、指导自我修养。”我们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寓改造主观世界于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用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来推进客观世界的改造。总之,要在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过程中,使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上切实有新的提高,使各地各部门的工作切实有新的改进。

总之,我们要按照中央要求,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在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两个方面都取得新的成效,为实现实十六大确定的各项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