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时间:2022-02-17 10:45:00

导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十六大强调,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努力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事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课题。

一、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执政能力建设

经过82年的奋斗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已经从建党初期只有几十个党员的小党,成为现在拥有6694万党员的大党。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以及党自身的发展变化,要求我们党必须切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一)我们党一直非常重视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对我们党即将执政的新形势,同志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他还提出: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克服困难,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邓小平同志同样高度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他就指出:要重视和研究党的执政能力问题,“不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坚持不了党的领导,提高不了党的威信”。强调要“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与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紧跟时代进步潮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斗争中掌握主动权联系起来。同志强调,“我们必须继续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的事业最终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我党执政5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执政能力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就会提高,党的执政地位就会巩固。

(二)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执政能力建设

分析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党执政的成败得失大有益处、促人警醒。

苏联共产党曾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具影响的大党,从十月革命算起,到1991年8月24日被迫宣布解散,前后经历70余年。这个拥有1000多万党员的大党老党及其创建的苏维埃政权,却在悄无声息中土崩瓦解了。在苏共垮台前夕,苏联社会科学院曾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能够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当苏共的传统势力发动“8·19”事变时,他们却未能得到人民包括1000多万苏共党员的积极响应,军队也拒绝执行命令。苏共解散后,其财产被没收。查封者居然没有遇到任何有组织的反抗,没有任何地方有工人、职员和苏共党员自发集合起来,去保卫自己的区委、市委和州委,甚至连一次有规模的抗议活动也未发生……

墨西哥革命制度党既是墨西哥也是拉丁美洲的第一大资产阶级政党,20世纪80年代初党员人数已达1300万。自1929年3月4日建立以来至2000年12月1日,连续执政长达71年。这在政党林立、竞争激烈、政变频繁的拉美政坛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然而,这样一个实力雄厚的政党在2000年7月的总统大选中失败了。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创立于1954年,现有党员两万多名。从1965年建国以来,一直以绝对优势一党执政,30多年的执政时间就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现代化都市国家。人民行动党坚持从严治党。规定党员干部不论级别高低,均不享有特权,不能违法乱纪。次长以上干部不能进行经济活动,如事前有投资,必须交给家属或别人管理。高级干部须向总理申报财产,且定期清查,如有问题严惩不贷。重视塑造党的良好形象。党的影响无处不在,但又很注意做事的方式方法。重视选择和培养接班人,把能否吸引富有才华和诚实可靠的人才作为国家兴衰存亡的大事来抓。该党规定党的议员每周必须安排一个晚上走访选民、一个晚上接待群众上访。上至总理,下至科长,每天均须与下层沟通,迅速将下层意见反映到最高领导层。新加坡十分重视法治,制定了一套世界上最完备的法律法规制度。不管是谁,只要触犯法律都严惩不贷,一视同仁。

这三个政党的成败得失原因是多方面的。苏共和墨西哥革命制度党丧失政权,最主要的原因是忽视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内部出了问题,不能代表大多数民众的利益,失去了执政的根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的成功,主要在于从严治党,重视人才,执法必严,发展经济,联系群众,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和拥护。“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同志曾深刻指出:“一名领导干部不善于从历史中吸取营养,不可能成为高明的领导者;一个政党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新时期我们党执政能力面临着新的挑战

国际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给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新世纪头20年我国面临的国际和周边环境总体上相对有利,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不利因素。“9·1l”之后,美国把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和保证本土安全作为优先目标,到对伊拉克战争,进一步暴露出把反恐作为其推行霸权的平台,利用反恐继续推行其战略部署的意图。对此,我们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

全球经济一体化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其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们面临着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经济技术优势的压力。

从党的自身建设来说,由于长期处于执政地位,党在不断积累执政经验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考验。

一是面临着如何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考验。执政党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执政前,党可以调动的资源十分有限,党要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须不辞劳苦地做群众工作,千方百计地为群众谋利益。执政后,党掌握了调动全国资源的权力,大批党员、干部担任了各级各类领导职务,手中掌握了这样那样的权力,客观上有了追求享乐的条件。而党内确有一些人逐渐不思进取,开始贪图安逸、追求享乐,漠视群众利益,官僚习气越来越浓。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党就有脱离群众的危险。

二是面临着如何防止出现权力蜕变的考验。我们党在执政初期,各级领导干部大多经过长期革命战争的考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较强,基本能够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但随着执政时间的延长,一些领导干部逐渐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戒骄戒躁、谨慎用权的意识有所淡化,失职渎职、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情况逐渐多了起来。近年来发生的领导干部腐败大案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果不采取坚决措施予以有效监督和约束,党就有失掉人心的可能。

三是面临着如何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的考验。在党执政之前,艰苦的战争年代和严酷的对敌斗争,对党始终保持着一种强大的外在压力,使全党从上到下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经受不住这种严峻考验,就会被淘汰。这种考验和压力有利于党不断保持生机和活力。在党执政以后的和平建设时期,党所面临的外在压力明显减轻,党的生存与发展不再具有直接的危险性。如果忧患意识不强,党的生机和活力就会受到影响。

总之,我们党要担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必须高度重视执政能力建设,切实把党的自身建设抓紧抓好,使之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根本在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既决定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又为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检验标准,还为解决执政能力建设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理论武器。

第一,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方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只有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才能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我们的事业也才会兴旺发达;反之,就会遭到挫折。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这方面的教训是很深刻的。比如,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一个比较长的时期里,我们曾经以阶级斗争为纲,强调提高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结果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挫伤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党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方针,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国际地位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这些充分说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积极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发展好、实观好。

第二,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检验标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多方面的标准。比如说,提供了实践的标准,要求我们必须把执政能力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衡量;提供了生产力标准,要求我们必须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高度去衡量;提供了社会全面进步的标准,要求我们必须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去衡量;提供了人民利益标准,要求我们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要求,从人民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亡去衡量。我们要严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全面考察和评价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判断执政能力的高低、强弱,归根到底要看其是否能够促进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是否能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思想方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蕴含于“三个代表”之中的精髓,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思想方法。我们必须领会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蕴含的观察世界、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善于从世界格局和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研究和思考带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现实问题。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各项工作,使之延伸到各个领域,渗透到各个层次,体现到各个环节,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体化为检验各项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要通过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使各级领导干部在思想上达到新的自觉,在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在实践上取得新的成效,努力当好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

三、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水平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抓住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水平。

(一)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邓小平说得好,“发展是硬道理”。这“硬”就硬在它是解决一切矛盾和问题的基础,因而理所当然地成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抓好“第一要务”,必须提高抢抓机遇的能力和水平。善于发现机遇,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地区来说,非常重要。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留下过几次刻骨铭心的历史教训。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以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为标志,世界进入了工业革命的新时代。当时中国的清朝正走完“康乾盛世”,进入嘉庆年间。由于清王朝盲目自大,闭关自守,错过了世界工业革命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美国家相继开始了电气革命。那时中国的清王朝走向覆灭,军阀一片混战,又失去了世界电气革命这一历史机遇。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有关专家、学者分析,之所以称为重要战略机遇期,表现在八个方面:一是可以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安宁期”;二是确立中国在世界新格局中战略地位的“孕育期”;三是在世界科技新高潮中加速腾飞的“推进期”;四是利用经济全球化和产业转移高水平调整我国经济结构的“成熟期”;五是发展中国的比较优势、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磨合期”;六是解决我国现行体制深层次矛盾、加快制度创新的“突破期”;七是在世界范围内发挥中国人力资源优势的“成长期”;八是不同文明的融合给弘扬中华文化带来的“拓展期”。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要求我们不仅能够敏锐地发现机遇,更要善于抓住机遇,用好机遇,真正把机遇带来的可能性迅速转化为现实的发展,这样才能抢得先机,战胜挑战,加快发展。如果做不到这点,我们就会坐失良机,无所作为,势必掉队落伍。

抓好“第一要务”,还要树立全面的发展观。发展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也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才是全面的发展观。加快发展,无疑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仅有经济增长还不够,还要有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离开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也谈不上有真正意义的发展。今年的SARS危机反映我们的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对人的全面发展还有待进一步加以重视,还要更加注重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更好地把以人为本的精神贯穿到抓“第一要务”的实践中去,既重视经济的增长,又重视就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只要我们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切实把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我们党就有了长期执政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证。

(二)要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

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是得到最广大人民信任和拥护的前提条件,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所在。一个政党,如果丧失了先进性,就失去了执政的基础,就必然走向衰亡。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党的纲领宗旨、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中,体现在各级党组织的全部活动中。在理论上与时俱进,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线代化建设;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所有这些,都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和重要途径。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坚持党的先进性,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广大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保持先进性。首先,要明确新时期党员先进性的具体标准。党员先进性的标准,对党组织而言,是对党员保持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一种要求;对党员而言,是其自身保持先进性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对群众而言,是衡量党员是否保持了先进性的评判尺度。杨正午同志在指导常德市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调查研究中,结合常德市农村党员的实际,提出了农村党员先进性的“五个带头、五个带领”的具体标准,即带头勤奋学习,带领群众提高素质强本领;带头发展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带头执行政策,带领群众遵纪守法保稳定;带头弘扬美德,带领群众树立新风讲文明;带头履行义务,带领群众完成任务作贡献。这一具体标准,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紧密联系了当前农村党员的实际,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好学、好记、好实践。曾庆红同志在常德考察先进性教育活动时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其次,要探索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实现途径。从常德市开展的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践看,要把农村党员先进性的标准转变为每一名党员的实际行动,一是要学习先进理论,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重点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报告和党章。要把加强先进理论的学习摆在突出位置,联系党员的思想工作实际,认真解决党员思想、工作和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要学习先进致富实用技术,增强致富本领,带头致富奔小康。三是要学习先进典型,争当先进模范,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常德的情况看,紧紧围绕保持先进性,用先进理论武装党员头脑,用先进技术提高党员能力,用先进典型引导党员行为,确实是农村党员保持先进性的一种好的实现途径和方法。再次,要建立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建立科学完备的制度对于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具有重要意义。从常德市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工作看,就是要紧紧围绕“教育党员作榜样,带领群众奔小康”这一总体目标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从而使党员保持先进性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常抓不懈。

(三)要全面提升领导干部队伍素质

当今世界,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更趋激烈,这种竞争最终体现为执政党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竞争,说到底还是素质的竞争。同志强调:“我们党要做到‘三个代表’,关键在于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特别是培养和选拔好跨世纪担当重任的一批接班人。”因此,必须把握社会的发展趋势,从多方面培养和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的素质,以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

要通过健全机制提高素质。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管理、监督,关键还要靠健全制度、形成机制。这是促进领导干部提高素质和健康成长的根本保障。当前要通过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尽快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于部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的科学机制,形成择优进入、严格监督、有效激励、正常退出的良好环境,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要通过实践磨练提高素质。在实践中加强磨练;是我们党培养和造就干部的一条主要途径。实践表明,年轻干部只有亲身参与并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才能产生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学会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与能力;才能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对基本国情的认识,开阔视野,丰富阅历,提高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处顺境不骄不躁,处逆境而不气馁,经受住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要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把年轻干部派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派到基层去,派到经济比较落后、条件比较艰苦以及矛盾比较突出的地方去,让他们去经风雨、见世面、长本领、增才干。

要通过加强学习提高素质。领导干部的知识素质是领导能力的基础。提高知识素质主要靠学习。现在,学习型社会作为一种新型理念,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学习的理念从终结式、完成式学习向终身式、即时式学习转变。在传统社会,人们学习、受教育通常是一次性完成,即在青少年时期基本接受完学校教育。据专家们分析: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14岁接受教育,就足以应付一辈子工作生活的需要;工业经济时代,求学时间延伸为7--22岁;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必须终身接受教育。在我国,古代社会有几本四书五经,大体一上就可以应付一辈子;改革开放前,大学里熟读几本经典性教科书,大约也可以应付一辈子;但现在不同了,知识不断更新,任何人都不敢轻易断言不再需要学习。2001年6月,在APEC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上,同志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在党的十六大上,同志郑重地把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了出来,这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对未来中国发展前景的深谋远虑和战略把握。全面提高执政能力,从加强自身建设的角度而言,究其实质,则是要全面适应执政新方位、新条件、新环境和新任务。顺应世界潮流,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既是中国共产党全面引领中国现代化的基本途径,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治党治国之道。我们要身体力行,成为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表率,努力在学习中改变世界,在学习中改革社会,在学习中改造传统,在学习中改进思想,在学习中改变面貌。

(四)要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执政能力,既靠制定、实施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又靠改进和完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科学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必须长期坚持。同时,面对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改进和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工作方式和工作制度,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水平。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与辩证统一。党的领导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依法治国意味着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依法执政。这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要转变,要求各级党委必须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学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求各级领导同志必须敢于领导,善于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一是改进领导思维方式。要了解民心,掌握真情,努力形成注重实践、注重实干、注重实效之风。要善于从事物的联系中,从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概括新思想,找到新办法,探索新规律。要敞开思想大门,追踪、吸收新的信息、新的知识,获得新的认识、新的观念、新的方法,.以改革开放的思想不断推进实践的发展。二是改进领导工作方式。实现从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从行政命令式管理到服务式管理的转变。要适应加入WT0的需要,积极探索调控社会经济的新方式,以主要精力研究宏观经济形势、提供配套政策支持、建立社会信用机制,把搞好社会公共服务和管理好社会公共事务摆在重要位置。三是改进领导决策方式。增强民主意识,发扬科学精神,坚持不懈地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要以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为基础,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民主制度。要完善决策规则和程序,把广泛发扬民主和实行正确集中结合起来,形成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从而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