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的丰富与发展

时间:2022-12-05 05:00:00

导语:唯物史观的丰富与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唯物史观的丰富与发展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早在1921年初,同志就明确提出:“唯物史观是吾党的哲学根据”。80多年来,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唯物史观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新的历史条件要求我们党创造性地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党的建设,观察、分析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全面推进党建理论的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适应这一需要提出的,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唯物史观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丰富发展了唯物史观。

一、同志关于“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的思想,以对这三大规律相互作用机制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主体的构成与特点的揭示,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的原理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的发展一样,也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又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社会发展规律只能在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并通过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表现和起作用。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律。这表明,社会发展的过程是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合规律性)与历史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过程。同志“七一”讲话中关于“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的思想,从两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这一原理。

其一,深化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唯物史观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分为普遍规律、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其中普遍规律和一般规律是唯物史观研究的对象。同志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相联系,一方面进一步揭示了普遍规律和一般规律的存在方式和作用机制,另一方面,揭示了特殊规律与普遍规律、一般规律的内在关联。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但是,社会主义社会毕竟不能脱离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必须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一般规律。惟有深刻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惟有正确认识和理解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在关联,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和避免出现人为地否定或任意地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失误。

其二,将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具体化了。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历史主体的能动性主要表现为人民群众的选择性和目的性。同志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相联系,进一步揭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历史主体的构成与特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体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根据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的自觉选择,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强大动力,就来源于这种历史主体的主体意识。

二、同志关于“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思想,以对我们党与工人阶级、人民群众的新型关系的揭示,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阶级、政党与群众关系的原理

在某种意义上说,唯物史观就是群众史观。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群众,分为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而政党则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和集团利益的政治组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也是我们党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关于“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思想,揭示了我们党与工人阶级、人民群众的新型关系。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必须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这是党的先进性的阶级基础。同时,要根据工人阶级的队伍、素质及其先进性的发展变化,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要根据我国社会阶层的新变化及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将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增强党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我们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同志揭示的我们党与工人阶级、人民群众的这种新型关系,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阶级、政党与群众关系的原理。其突出的贡献是在客观地考察、分析和把握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发生的新变化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以下三个判断标准:一是判断“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标准。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当然要看它的成员是不是来自工人阶级,但同时“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是吸收新党员的标准。“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是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三是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不在于他们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这三个标准,从理论上解决了如何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与广泛代表性的问题,为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两个先锋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同志关于“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以对社会主义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关系的揭示,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唯物史观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最高目标。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和现实基础。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关于“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关系,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第一,明确提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要建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包括经济、社会、文化与环境发展在内的全新发展观。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它不但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且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标。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本目的就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必要的物质文化条件;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离开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文化与环境的发展,都将失去意义。

第二,明确提出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正确途径和现实选择。其基本要求是:在经济上,要尽快地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在政治上,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在文化上,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第三,明确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全面发展的社会,客观上要求全面发展的人来建设。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全面发展的社会,也必将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社会的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四、同志关于“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具体化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03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总是受到社会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在我国,人民群众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全面阐述的关于“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的重要思想,旨在革除制约人民群众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积极性充分发挥的障碍,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提供强大的动力,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原理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具体化。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和环节,为人民群众决定作用的充分发挥创造良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要根据实践和时代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进行文化创新,为人民群众决定作用的充分发挥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条件;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为人民群众决定作用的发挥提供强大的动力。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新的理论体系,既是当代中国的唯物史观,又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二者实现了高度的统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新的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思考和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的重大理论成果。它“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的实际,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状况发生的新情况新变化”(《论“三个代表”》第26页),抓住“正确认识和处理新的历史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和调整完善生产关系,根据经济基础的发展自觉改革和调整上层建筑中不相适应的部分”(《论“三个代表”》第20页)这一根本,揭示了“坚持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论断,通过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论“三个代表”》第75页)这一唯物史观的真谛,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作为当代中国的唯物史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将具体化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表现为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同志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和“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论“三个代表”》第161页)等论断,是这种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和理论概括;我们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全面体现和贯彻了“三个代表”的要求,是这种价值观的具体化和实践特征。其次表现为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的价值观,使之成为他们日常工作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真正懂得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正确地运用手中的权力,必须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核心的是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刻把人民的利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论“三个代表”》第104-110页)今年2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上,同志再次重申了这种价值观。他强调: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