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新时期党建理论的新发展
时间:2022-04-17 01:32:00
导语:邓小平新时期党建理论的新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多方面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新时期党建理论。特别是的“七一”重要讲话,是对邓小平新时期党建理论的新发展。《讲话》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系统阐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新时期党的建设总目标的内涵,从根本上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同时,《讲话》还根据“三个代表”的要求,对在新世纪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并进一步阐述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方针原则,从而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建设党”的问题。
关键词:“七一”重要讲话;“三个代表”;邓小平新时期党建理论;新发展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认识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我们党。因而自觉坚持以邓小平新时期党建理论为指导,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既领导全党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也多方面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新时期党建理论。特别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系统总结了我们党80年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指明了党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是一篇划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邓小平新时期党建理论的新发展。
(一)
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确立总的目标,进行整体部署,至关重要。因为总目标的确立,实质上是解决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这是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明确提出和确立了党的建设的总目标,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逐步完善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的《讲话》特别是其中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系统阐述,又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新时期党的建设总目标的内涵,从根本上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为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总的方向。
早在新的历史时期之初,邓小平就曾提出必须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明确“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①的问题。1983年,他又强调指出: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②这既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的目标。这一指导思想和总的目标的提出和确立,是对“”时期党的建设上错误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既坚持了党的性质,指明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领导地位和肩负的历史任务,又体现了党的建设的时代特征和紧密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来建设党的根本要求。正是根据这一根本指导思想和总的目标,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地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推进这个“新的伟大工程”,并对其目标作出新的概括。1994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以邓小平新时期党建理论为指导,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深刻总结党的建设实践的新经验,对“新的伟大工程”的目标作了较为全面、具体的表述,明确指出: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条件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要“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③1997年,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重申了这一目标要求,并作了两处调整:一是根据十五大明确提出和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将“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改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二是增加了“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党的领导地位和在现阶段的历史任务。这样,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就更加完善了。
在此基础上,于2000年又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强调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抓党的建设。在今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他又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深刻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新时期党的建设总目标的内涵。首先,“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抓党的建设,同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总要求是一致的。”④正如《讲话》中所指出的,“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与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深入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其目的就是“使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而这些也正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所要求的。
其次,“三个代表”的要求使我们实现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目标的途径更加清晰和明确了。为了搞好新时期党的建设,我们已经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确立了党的建设的总目标。然而,我们怎样才能实现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呢?在《讲话》中明确指出:“总结80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始终不渝地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去做,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党才能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之则不然。从这个角度上讲,“三个代表”要求的提出,无疑使我们实现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的途径更加清晰、更加明确了。
再次,“三个代表”的要求还为我们检验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目标的实现程度提供了客观标准。“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三个代表”要求把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社会进步标准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标准有机地统一起来,为我们科学地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代中国,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也为我们从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进步要求的高度保持党的先进性,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根本指导。“三个代表”要求强调的是实践,强调的是党的建设的实际效果。党的建设搞得怎么样,是否加强和改进了?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是否实现了,实现的程度如何?检验的标准不是别的,就是“三个代表”,就是要看是否做到了“三个代表”,就是要看“代表”得怎么样。如同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为我们提供了检验党的各项工作的标准一样,提出的“三个代表”为我们提供了检验党的建设成效的尺度和准绳。
(二)
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三个基本方面。邓小平新时期党建理论,包含着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方面的丰富内容。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经过十四大、十四届四中全会和十五大,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作了全面部署,特别是十五大,强调全党要按照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从而有力地推进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也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理论。在此基础上,的《讲话》又根据“三个代表”的要求对在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1.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认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⑤《讲话》要求全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同时又进一步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必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住时代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不断吸取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讲话》所阐述的这些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重要的理论创新,也是对邓小平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2.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认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把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⑥《讲话》又根据“三个代表”的要求,多方面地阐述了加强和改进党的组织建设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和要求。一是强调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是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也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从而不断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二是强调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并不断增强党的活力。明确指出,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健全党委常委会的决策程序;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要增强民主集中制的观念,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本领,努力掌握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领导艺术、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把坚持党的领导同发扬人民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尊重客观规律有机地统一起来;等等。三是强调必须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明确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看我们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改进干部管理方法,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努力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要抓紧做好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的工作,努力开创人才辈出的局面。所有这些,都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新时期党的组织建设理论。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3.在党的作风建设方面。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认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⑦《讲话》又强调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发扬优良作风,克服不良风气。明确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要结合新的实际,努力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同时要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努力培育新的作风;要坚决克服一切不符合党的事业发展要求,不符合人民利益的不良风气。同时,《讲话》还特别强调了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明确提出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防,同时通过体制创新努力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力度;要坚决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所有这些,都是对邓小平新时期党风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实现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必须遵循正确的方针原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有关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方针原则问题上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思想观点。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新时期党建理论为指导,并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确立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方针原则,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新时期党建理论。的《讲话》又对这些方针原则作了进一步阐述,这是对邓小平新时期党建理论的新发展。
1.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这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个总的原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不久,邓小平就曾针对由于、“”给我们党造成极大损害,迫切需要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的实际,强调指出党应该“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⑧他这里所讲的“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实质上也就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反复强调这一点。早在1989年,就曾明确指出:“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时期以来,国际上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建党理论甚嚣尘上。我们国内也有一些人借口我国阶级状况、阶级关系有了新的变化,世界上发生了新技术革命,企图否定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国家的领导阶级,从而否定党的阶级基础,否定党的性质,最终否定党的领导地位。对这股逆流,我们必须坚决顶住。”“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应当贯彻在党的活动的各个方面。”⑨这就把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同党的领导地位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同党的全部活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从而确立了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这一党的建设的总的原则。的《讲话》又进一步指出,“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与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是一致的。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这就又把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同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同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丰富和深化了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这一党的建设总的原则的内涵,也指明了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途径。
2.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建设党。这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一条根本原则。党的建设历来是同党的历史任务,同党为实现这些任务而确立的政治路线联系在一起的。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实践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指导我党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反映人民根本利益和愿望、能够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发展路线”。所以,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再强调,面向新世纪,党的建设一定要紧紧围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来进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在《讲话》中,又明确指出,必须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深入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着未来推进。
3.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党要管党”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原则。邓小平曾经明确指出:“党要管党,一管党员、二管干部。对于执政党来说,最关键的是干部问题,因为许多党员都在当大大小小的干部。”⑩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的这一重要思想,并进一步把它确立为加强党的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从严治党”,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针。党的十三大首次提出“从严治党”。党的十四大首次把“从严治党”的方针写入了党章。党的十五大指出“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强调各级党委要“把从严治党的方针贯彻落实到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在此基础上,《讲话》又进一步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必须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从严治党,必须全面贯彻于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切实体现到对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各个环节中去。等等。
4.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这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针。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切地认识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历史条件变了,社会环境变了,党肩负的任务变了,因此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方式、方法,也必须相应地加以改变或改进。过去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应结合新的实际继续运用和发展,但光靠老经验老办法是不够的,必须有新的创造。这就要求我们根据邓小平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努力。在理论上要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大胆探索,力求在党的建设理论上有新的建树;在实践上同样要鼓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大胆探索,努力在思想、作风、组织建设上寻找和创造新的办法,积累新的经验。在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大力推进党的各方面的建设。这些年来,我们在党的建设中是一直坚持这一方针的,以后仍要坚持这一方针。所以,在《讲话》中进一步强调指出:“全党同志要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而取得的伟大成果。
总之,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总结历史、面对现实、前瞻未来,着眼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对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21世纪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历史性课题,作出了高瞻远瞩、深思熟虑、全面深刻的回答。特别是《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全面、系统阐述,是对我们党80年历史经验的新总结,是对新时期党的性质、宗旨、根本任务和先进性的新概括,是对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要求。这一全面、系统的阐述,深刻地提示了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从根本上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进一步解决了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是邓小平新时期党建理论的新发展。认真学习和把握《讲话》精神,对于我们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76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9页。
③《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957页。
④《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1288页。
⑤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46页。
⑦《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48页。
⑧《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68页。
⑨《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806页。
⑩《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328页。
- 上一篇:邓小平的创新精神
- 下一篇: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