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艺术市场发展趋势研究
时间:2022-07-14 03:06:49
导语:东南亚艺术市场发展趋势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二十世纪末,亚洲当代艺术开始崛起,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遭遇寒流之时,东南亚现当代艺术却渐入佳境。通过分析东南亚现当代艺术作品迥异的艺术风格、拍卖市场上的现状和活跃于市场上的艺术家、艺术作品等方面,探讨其在艺术市场上的表现力,进而分析其巨大的内在潜力和外在影响因素。
关键词:东南亚;现当代艺术;市场;发展趋势
一、关于东南亚现当代艺术产生的背景
东南亚处于印度洋与太平洋、亚洲与大洋洲的“十字路口”,同时也是世界海运以及空运的重要枢纽,因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所以自古以来都是全球的重要交通要道。基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东南亚呈现出多样文化的碰撞以及多民族共存的生态。早在公元前一千年,东南亚人就与印度人有了接触,该地区还受到来自其他地区国家的文化影响,使这里多样交融共存的民族形态和文化得以长期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东南亚被“印度化”或者“其他国家化”,恰恰相反,多元的文化、多样的民族在这里碰撞,给这片土地带来了绚烂的色彩和优良的基因。东南亚就像是一层美丽的外衣,掀开东南亚这层外衣,就发现它是由既有统一基因又各具文化姿态的十多个国家组成。因此,呈现出的艺术作品也会显示出一种“和而不同”的区域魅力。十六世纪,欧洲的艺术文化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殖民活动,进入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土地先后被荷兰、西班牙、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大肆占领。至二十世纪上半叶,东南亚的传统文化和生态饱受强势文明的外侵和挤压。毫无疑问,作为强势群体的西方殖民者在统治过程中是充满了暴力和破坏性的。除此之外,东南亚各地还受到来自不同西方殖民者的宗教、语言与社会文化等入侵,迫使西方文化在该区域的一些国家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最终呈现出西方外来文化与当地原生态文化要素的碰撞与融合,并在此基础上为二十世纪东南亚现当代独特的艺术面貌的形成奠定基础。2017年11月16日,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的特展“东方与西方之间:拉登•沙勒和胡安•卢纳”隆重开幕。印度尼西亚画家拉登•萨利赫(1811-1880年)和菲律宾(西班牙殖民期间)画家、雕塑家胡安•卢纳(1857-1899年)。这两位艺术家于西方殖民期间分别从各自的家乡前往欧洲学习绘画技艺,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但是在外期间故乡对他们的艺术创作影响颇深。拉登•沙勒和胡安•卢纳是当地最早一批跨越东西方边界的艺术家,同时在世界艺术史上同样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如此,一部分欧洲的艺术家来到此地进行或短或长的旅行,并受到当地风土人情的感染,创作出大量的艺术作品,为东南亚本土艺术带来新的风尚。
二、东南亚艺术拍卖市场的现状
二十世纪末,东南亚当代艺术开始崛起,2004年中国当代艺术品价格开始上涨,2006年秋,刘小东的作品《三峡新移民》以2200万元的价格刷新了新艺术家的拍卖纪录,并打破了当时全球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记录。随之不久,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出现影响全球金融,并波及当代艺术市场。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行情受其影响出现下滑,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现当代艺术拍卖品却在稳步上升。其实,艺术拍卖行业对东南亚市场关注已经不短,佳士得最早在2002年把东南亚艺术品拍卖地点转移到香港,并且在拍卖行中逐渐引入东南亚现当代艺术品。其次就是香港佳士得在2005年设立了“东南亚现代及当代艺术”专场。苏富比也采取同样策略,在2008年春季拍卖会把东南亚艺术拍卖从新加坡转移到香港,共同推动了东南亚艺术品市场的全亚洲化以及全球化。苏富比于2008年10月4日至8日在香港举办2008年秋季拍卖会,并首次举办“现代及当代亚洲艺术晚间拍卖会”,在此次拍卖会中,买家对于东南亚现当代艺术品兴趣颇高。新晋年轻艺术家的创作作品,以及价格相对不高的油画在此次拍卖会上,竞投过程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在此次十大成交结果中,东南亚占据两位,分别是印度尼西亚艺术家米斯尼亚迪估价为38万~58万港元的油画作品《对不起英雄,我忘了》(如表1)最终成交价却以超出估价十倍左右的482万港元成交;另外一位印度尼西亚的艺术家阿凡迪《纽约时代广场》以3380万港元成交,超出预估价格并同时刷新了个人的成交价格记录。米斯尼亚迪(1973年出生于巴利岛)在70年代早期的艺术家“同辈新秀”中还有鲁迪•曼度凡尼(印尼)、苏普塔拉(印尼)、尤尼扎(印尼)、朗奴•温杜拿(菲律宾)、杰拉丁•哈维尔(菲律宾)。苏富比和佳士得算得上是艺术品市场行情的风向标,东南亚现当代艺术品在市场上也绝不是昙花一现,而是稳步发展的市场。近些年在拍卖市场上传统的油画、水墨水粉绢本作品仍受收藏家欢迎,价格也占据高位。除此之外,漆画、综合材料、雕塑艺术作品也逐步被收藏家所喜爱。例如索菲普•皮奇的综合材料作品《无题(地面与行走)》于佳士得2018年春季亚洲当代艺术拍卖会中以20万港元成交;印度尼西亚雕塑家IchwanNoor的《虫球》以68.75万港元成交;阮嘉智的漆画木板作品《外省村庄》于2017年香港苏富比秋季现代及当代东南亚艺术拍卖会中以514万港元成交。
三、明星人物——米斯尼亚迪
米斯尼亚迪是东南亚艺术家中被公认的明星人物,基以东南亚的文化、历史等元素吸取灵感来探讨当前的社会、政治、文化、资本、宗教、哲学等敏感问题。他的作品中经常以人物组成一个叙事的场景并渗透着讽刺的意味,从个人角度出发来阐释自己的观点。他的作品呈现出的色彩以及形象可以看出具有漫画的元素,但是又与我们常见的漫画不同,个人认为有“黑色幽默”的元素在里面。黑色幽默派是西方现代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流派,在这个流派里,“黑色”代表死亡,是既可怕又滑稽的现实;而“幽默”代表的是个人对于这种既可怕又滑稽的、现实的一种嘲讽的态度,作家通过这种艺术手法来阐释自己以及身处的环境。这幅《非凡的颓废人物》同样是值得令人深思的一幅作品,画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艺术家常出现的超人以及蝙蝠侠的形象,这两个人物形象是在进行对话,蝙蝠侠对超人说的一句话:“懒,超级懒,你的脑子哪去了?!”很明显,蝙蝠侠表情严肃并用手指指向超人的脑袋并斥责超人懒惰,跟超人本身的为人正直、乐于助人的形象背道而驰。而超人却双手合十仿佛在乞求原谅,并且呈现出一种嘻嘻哈哈的态度,但是他的眼睛却指向蝙蝠侠的手指似乎对于蝙蝠侠的指责有所不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却充满着浓浓的火药味。我们仔细看可以发现,画面中的背景部分充满着涂鸦般的印记,这个涂鸦其实充满着对社会政治环境的一种讽刺及隐喻,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来使人们认清现实。
四、活跃于近年市场上的东南亚艺术家群体
近年来,在市场上比较活跃的艺术家还有来自欧洲的一些文化人士,例如来自比利时的勒迈耶。这些艺术家深受当地环境、文化、宗教等影响,并创作了大量关于风土人情的作品。其中勒迈耶的作品《荷花池边的女人》于2016年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中以3036万港元成交,以及《莲花池畔》于2018年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中以2052万港元成交。除此之外,越南现代艺术大师黎谱和南洋画派的李曼峰在市场上也备受瞩目,艺术家黎谱的《坐姿少女》于2019年佳士得秋季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专场中以162.5万港元成交;《黄色的薄纱》于2019年香港苏富比秋季现代及当代东南亚艺术拍卖会以106.25万港元成交。艺术家李曼峰(印度尼西亚)《鸽子》于2019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以1277.5万港元成交。梅忠恕水墨水粉绢本作品《持扇的女子》于2019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以150万港元成交。除上述传统的绘画作品在2019年香港苏富比春季现代及当代东南亚艺术拍卖会上还出现了综合材料、雕塑艺术作品。IchwanNoor艺术家雕塑作品《甲壳虫球体》以62.5万港元成交;艾珠•克里丝汀混合媒介画布作品《去往父亲家的旅途》以37.5万港元成交;艾林•迪维哈坦托•苏纳里奥艺术家颜料树脂及榆木板作品《火山灰系列五号》以30万港元成交;索菲普•皮奇艺术家综合材料作品《沙漠飞机一号》以32.5万港元成交;加百列•巴雷多的混合媒材作品《呼啸的套钟》以16.25万港元成交。
五、关于东南亚现当代艺术市场趋势
东南亚各国在多元的宗教、文化、种族相互交织下产生了不一样的景观。东南亚曾经经历长时期的殖民,殖民的伤痛也让艺术家对政治类的话题有着更敏感、更深刻的表达。在艺术表现上东南亚独特的风土人情影响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另一方面由于西方文化的强势介入,以及东方文化的影响也别具一格。东南亚地区的多个国家以旅游业作为重要的经济来源,人口的流动性也是非常大。虽然数据显示,近年来收藏东南亚艺术品的大部分买家为亚洲收藏家,但是也不乏美国以及欧洲藏家。其实这也进一步说明,收藏东南亚艺术作品的藏家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国际市场、各大拍卖行将目光兴趣投向该地区,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东南亚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还有很大空间。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东南亚经济迅猛发展,新加坡国立美术馆建立,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NationalArtsCouncil)与经济发展局等相关部门合作发展了拍卖行、画廊等艺术基础服务,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扩大艺术消费能力。但是东南亚各个国家遭遇不同,发展速度不同,其中有部分国家的政府,例如马来西亚对于艺术活动赞助不够,缺少正规性的画廊和空间等都限制了这一地区艺术整体发展,并使得拍卖行和画廊对该地区本土的艺术消费能力抱有怀疑态度。可见,东南亚艺术品市场未来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贾庆军.“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海区域秩序的建构——一种历史的启示[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7):114-120.
[2]潘欣信.由春拍中国当代艺术行情看艺术市场的调整策略[J].大美术,2008(6):83.
[3]杜卡.既熟悉又陌生的东南亚艺术[J].艺术与投资,2011(6):102-111.
[4]杨莉萍.金融危机背景下东南亚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东南亚纵横,2010(5):88-92.
作者:施晓雪 单位:江汉大学
- 上一篇:高校学生实习社会实践理论研究
- 下一篇:大芬村艺术复制品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