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戏曲与当今群众文化

时间:2022-03-17 09:35:29

导语:探析戏曲与当今群众文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探析戏曲与当今群众文化

戏曲面临的生存困境

首先是戏曲娱乐功能缺失。纵观戏曲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戏曲从一开始就具有浓厚的滑稽调笑风格,无论是创作戏曲的形式还是内容,都为群众喜闻乐见。一旦戏曲被“文以载道”观念挟持,承载政治宣传、道德教化和贯彻政策等本不该承载的东西,就逐渐走向严肃、典雅和“政治正确”而丧失戏曲本有的娱乐功能。不可否认,以振兴戏曲为目标的戏曲探索也在同时进行。但是,受制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创作者带着失去了娱乐功能的戏曲惯性也已经撞进了当下,在短时间内难以克服“文以载道”观念的挟持,戏曲娱乐功能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恢复,反而在更具娱乐性的影视艺术中加快消退。

其次是戏曲地方性逐渐消亡。中国戏曲伴随中国特有的农业文化特色特别是地方人文特色,始终与群众息息相伴。不同的地方文化特色形成了诸如京剧、粤剧、川剧、闽剧、豫剧和莆仙戏、雷剧等全国300多个剧种方言艺术。可以说,方言艺术是中国戏曲最为重要的特征。但是,全球化带来的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地方方言逐渐退出现代社会话语范围。而戏曲生存的环境却是现代影视——普通话文化氛围。在此氛围下成长起来的新的观众群体追求的是所谓的现代美感和审美趣味。这一环境氛围本身就是拒斥地方方言的无边剧场。在这广阔的剧场中,带着浓厚地方语言和文化特色的戏曲只能削减自身的地方性特色以获得观众的关注,这进一步加剧了戏曲地方性特色的消亡。

再次是戏曲观众流失。缺乏娱乐功能或者娱乐功能被其他艺术形式的娱乐功能取代,戏曲逐渐远离群众的日常所思所想所虑。很难想象,这样的戏曲如何在群众的审美视野里再度呈现娱乐本色为群众喜闻乐见,真正地走进群众心灵,为群众特别是年轻观众所喜所爱。总之,有着悠久历史的戏曲在全球化特别是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下,正在逐渐丧失其本有的属性和特色,独为本圈子孤芳自赏,为观众所遗忘,生存空间为现代娱乐所挤兑,走向贵族化和边缘化。

群众文化为戏曲新发展拓展空间

虽然学术界对戏曲的形成时间有不同的看法,但从先秦歌舞到汉代百戏,从唐参军戏到宋金院本到宋南戏直至元杂剧戏曲和明代昆曲,戏曲本身就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其中伴随着其固有的兴衰起伏。它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困境并不意味着戏曲的消亡。在全球化加剧扩张的现代社会里,戏曲要重获新生,必须走出时代困境。在戏曲面临生存困境的背景下,戏曲只有重新回到群众中间,重新融进群众文化乃至扎根群众文化,才能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走出困境。戏曲是与生产者(戏曲的创作者)、消费者(观众)和生存环境(社会环境)等元素紧密联系在一起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戏曲产生于群众的日常生活,反应群众的喜怒哀乐,是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戏曲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了群众文化内涵,提高了群众的艺术品质,同时,群众艺术品质的形成又促进了戏曲向前发展。戏曲在与群众和群众文化的双向互动中逐渐发展,变革,不断获得新生。

第一,正确理解群众文化。群众文化自人类产生以来就伴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存在和发展着,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它以多种多样的文学艺术活动形式贯穿于整个人类文明史,是人类精神文明与社会生活、社会机制的有机结合。群众文化有着明显的社会性。正是由于群众文化具有显著的社会性,戏曲才有可能重新融进群众文化,在与群众文化的双向互动中实现新的发展。

第二,群众文化有利于丰富戏曲的形式和内容,为戏曲新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群众文化是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形成新的内容和形式。在群众文化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群众文化通过群众文学、戏剧、曲艺、舞蹈、音乐等活动种类和相对稳定的活动形式表现其内容。戏曲本身就扎根于群众和群众文化,受到群众对艺术形式和内容的价值选择的影响,受到群众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影响。摆脱贵族化而重新回到群众文化当中的戏曲,结合现代技术表现手段,以虚拟的表现手法结合舞蹈,将以更加新颖的形式实现场景的诗话和写意。

第三,戏曲融进群众文化是大众文化审美的需要。现代传媒的泛滥带来同质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也带来了大众文化审美疲劳。戏曲作为最具地方色彩的艺术之一“是一种广大的、普遍的存在,是一种戏剧中间最普遍、最深入群众的东西。它会成为一个广大的群众性的文艺运动。”[4]正因为如此,戏曲成为人们拒斥现代传媒文化艺术的最佳选择。也就是说,戏曲只有重新融进群众文化,恢复其本来的群众性、社会性才能被大众接受进而达到娱乐大众之目的。

戏曲与群众文化结合的思考

戏曲与群众文化结合,使戏曲与群众文化、现代群众生活相和融合而更具表现力、吸引力和生命力,关键在于使戏曲成为“好戏”。那么,什么是好戏?古今中外对什么是好戏有着不同的看法:“比如有人爱听唱,看动作;有人重新奇夸张,看热闹;也有人要求表演好,动作语言感情化”因此,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戏剧应当“要有一个主题,然后才知道如何用种种的艺术手段掌握它。主题,是内容;艺术手段,是传达内容给观众的形式。主题一认定,一切艺术手段的运用就有了中心;只要运用得法,整个戏剧就可以统一起来。”这就意味着,戏曲与群众文化结合,融入群众文化,关键在于有确切的主题。而如何实现这确切的主题,只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才能挖掘出真正为群众所喜所爱的主题,守护戏曲本有的文化价值,进而运用得当的艺术手段,才能成就一部好戏。

在二十世纪,戏曲为了在现代生活中拓展生存空间,一方面挖掘传统老戏的排练,在数量上增加了剧目的数量和种类,一方面立足传统老戏对传统老戏进行改革和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剧作者(创作主体)、导演、演员和观众(文化、社会环境)的合力。因此,现代戏曲融进群众文化直至突破固有的模式裂变重生,取决于创作主体的开放程度和文化环境。

戏曲创作主体的开放意识

首先,形成戏曲创作主体的开放意识,主要表现在艺术修养、生活经验和价值追求方面。布莱希特曾对中国戏曲的演剧技艺做出如此评价:“这种演技比较健康,而且(依我们的看法)它和人这个有理智的动物更为相称。它要求演员具有更高的修养,更丰富的生活知识和经验,更敏锐的对社会价值的理解力。”

创作者的开放意识带来更高的艺术修养。这意味着创作者不能用固有的戏曲观念来审视现代剧,而应该赋予戏曲更为广泛的意义,综合优化各种文化元素,在强调突出戏曲民族性和地方性的同时,突破固有的戏曲创作方法。创作者的开放意识带来更为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意味着创作者不能躲在书斋里闭门造车,而应走进现代社会生活,体验现代社会生活,了解现代社会的变迁,在社会变化发展中丰富知识和经验,增加创作素材的积累。创作者的开放更敏锐的价值追求。这意味着戏曲创作者要真正了解现代社会真善美,把握现代社会思想潮流,从价值追求上关注更为广泛的社会群体,认同并表达他们的价值追求。

其次,营造开放的文化环境。开放的文化环境孕育出来的戏曲,才是“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的戏曲,也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戏曲。开放的文化环境拒斥政府行政行为介入戏曲的形成。戏曲作为艺术的一种,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群众的喜怒哀乐,有其固有的发展规律。先秦歌舞、汉代百戏、唐参军戏、宋元南戏直至元杂剧戏曲和明代昆曲等等都是在民间社会中凭借其出色的审美意味自然发展起来的。现代社会是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市场在各种资源的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戏曲只有大胆走进市场,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以群众自主选择的方式,才能真正建立观众基础。但对于一些趋于边缘化乃至即将消失的剧种,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经济资助。

开放的文化环境拒斥戏曲的学术化与贵族化。戏曲本身是一个包含剧本文学、表演艺术、音乐艺术和舞蹈艺术等元素的开放系统。这些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共同推动着戏曲的变革和新生。学术化的戏曲不仅排斥现代社会生活元素,还分割孤立剧本、表演、音乐和舞蹈等戏曲诸元素,难以实现各元素的多边互动,既产生不了新的戏曲剧种,也难以形成独具特色适应观众多元化的审美需求。戏曲是在雅与俗的对立互动中生长发展的。开放的文化环境对戏曲的塑造,总是能沟通戏曲的雅与俗,链接戏曲表现的诗化与社会现实,反应人物的情感与理性,构建戏曲的真切写实与虚拟写意。戏曲产生于民间社会,在艺术上尚有待文人给予加工提高的地方,而经由长期的文人加工提高,戏曲就会失去其本有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走向贵族化,脱离群众生活,最终难免被其他娱乐形式取代。

本文作者:陈悦单位:湛江市群众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