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监管启动闽剧市场
时间:2022-08-21 11:30:53
导语:艺术监管启动闽剧市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闽剧产业的今天让人既“喜”又“忧”。喜的是,福建五大剧种之一的闽剧,是国内外有目共睹、深有根基的产业,在我国的台湾、香港和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闽剧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欢迎,加上中国人民从古至今就对文化艺术崇拜和重视的传统,以致闽剧市场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日趋繁荣。忧的是闽剧在向市场推进的实践中,明显地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出现涉及项目、资金、销售、策划等系列问题,这也成为闽剧发展的瓶颈和潜在的忧患。国家副主席任福州市委书记时强调“要振兴闽剧”!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牢记教导,适应市场经济形式的要求,抓精品、促创新、育人才、拓市场,在艺术创作和市场运营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坚持创新,与时代脉搏合拍
要振兴闽剧事业,当务之急就是要尊重闽剧规律,科学继承创新,生产出众多的优秀剧目,使之成为发展闽剧产业的根基。剧院领导与老艺术家们认为,继承传统是为了创新,没有创新,艺术的生命会枯萎、凋谢。闽剧艺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新一代观众的需求,必须坚持艺术创新。在继承的前提下剧院聘请了京剧、川剧、高甲戏、花鼓戏等的著名导演执导重点剧目。这些导演带来了兄弟剧种的艺术营养,丰富了闽剧艺术表现力。新编排的现代戏《别妻书》,艺术上采取了史诗般的结构,加入了唱诗班的形式,使该剧新颖独特,观众普遍反映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的演出充盈着新内容、新手法、新形式。由此可见,创新是文化艺术产业获得发展的前提。
二、构架桥梁,闽剧市场更广阔
艺术管理以追求构架艺术与观众的桥梁,实现演出与票房双赢的目的。在现如今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剧院领导提出“一个剧院要生存,一个剧目要有影响,市场的检验至关重要!”在市场经济中求生存、求发展。1.促销精品挤市场。剧院首先把农村作为主市场,根据所到之处的村民的不同品味,不断调整剧目,使不同风格与样式的促销剧目成为农村“热销品”;2.资源整合找市场。为了打开城市的演出市场,剧院牵头于2003年成立了“福建省闽剧艺术研究会”,团结了一批戏剧专家,培育了一批从业人员和戏迷,他们利用各种方法和关系,在城市争取商演机会;3.文化使者进市场。港台地区和旅居东南亚各国的闽籍华人尤其喜欢闽剧,于是,剧院把演出舞台扩大到海外,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旅居海外的乡亲称来自家乡的“文化使者”。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期间,剧院的演员和台湾在校的高中生在台湾马祖最大的演出场所“介寿堂”,共同演绎闽剧《别妻书》,获得观众一致好评。演出过程中,全场座无虚席,连过道都站满了观众,不时掌声热烈,许多台湾乡亲感动落泪。
三、培养人才,艺术管理柔性化
艺术天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管理要柔性化。所谓柔性化,就是在新时代,人的文化素质日益提高,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知识差距日益缩小,整个劳动市场上双向选择,组织与受聘者的关系从“契约关系”逐渐演变为“盟约关系”。原来金字塔式的逐级刚性管理柔性化,就是说,以原来的命令方法越来越难以奏效,权威的维系,越来越难以凭借权利。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出现新的特征:内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质,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剧院应在抓剧目的同时,将人才的培养、管理放在重要位置,营造出有利于艺术人员创造的环境、条件。宽容型的艺术管理绝不是削弱剧院的凝聚力,恰恰相反,更有力的凝聚力形成,才能吸收新鲜的思想和理念,才能广纳人才和培养新人,才能设计创作出新的艺术品,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艺术机构的成分和提升艺术机构的品味。如今,闽剧院经过认真选拔、重点培养、放手使用等柔性措施,以使得剧院的演员、乐队、舞美人员已顺利实现新老更替,各艺术部门已经由青年一代担纲了。
四、重视传媒,提升观众履盖率
现代社会传统高度发展,报纸、广播、电视、短信,特别是互联网,构成了一个十分便捷的信息传播网络。传媒已经成为引导民众情绪、左右社会舆论的主导力量。在当今时代,不管做什么工作都离不开传媒,都必须与传媒打交道,艺术管理尤其如此。剧院着力打造精品剧目和节目活动中善于与媒体合作,使闽剧跃上发展的高起点。如与省电视台合作,推出介绍闽剧表演艺术家的系列专题《戏如人生》等,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前几年,剧院应印尼雅加达福清公会的邀请,到印尼的雅加达、万隆、泗水做巡回演出,被当地人称为故乡来的亲人。不但受到贵宾的礼遇,而且连续几天,当地的华文报纸《千岛日报》、《国际日报》整版介绍闽剧院的演出节目、演员阵容和演出盛况,扩大了知名度,增加了闽剧节目在海外市场的履盖率。能不能处理好和媒体的关系,用好媒体的正面效应,是做好艺术管理的关键。人们的需求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着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变化而变化的,媒体的引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福州晚报》曾刊发《福州九成中学生没看过家乡戏》的报道后,围绕“闽剧如何走进青少年”的话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该报导收到包括闽剧名角在内的上百位读者的来信和帖子,他们见仁见智,希望重视传统剧目的发掘,整理积累一批经受时间考验、深受观众喜爱的保留剧目,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联系,在学生中倡导为一场家乡戏的活动,唯有这样,才能扩大观众队伍,闽剧未来才有希望。报纸报道以后,影响了不少年轻人的艺术需求。据《中国文化报》2010年6月15日: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在福建师大新校区青春剧场演出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贬官记》,有上千名学生观看,气氛火爆。不少大学生称赞该剧“品味高,有现实意义”。当晚,带队的时任剧院院长林瑛激动的说:“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并不是不喜欢闽剧,而是根本没有听过它。当我们将传统戏剧丰富的人文内涵、优美的曲目唱腔介绍给大学生后,发现了大学生身上的热情。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即使将来离开福建,也会为闽剧的发展在全国播下种子。”
五、结论
激活闽剧市场通过创新、构架桥梁、加强人才培训以及利用媒体等,从2003年至今,闽剧在国内外市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 上一篇:艺术市场三级系统构建
- 下一篇:项圣谟的艺术及市场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