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数码艺术文化探讨
时间:2022-04-21 09:07:33
导语:当代数码艺术文化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数码艺术是通过计算机,数字技术等媒介为主要或辅助工具,传达艺术家思想和艺术表现。相比传统艺术,在表现媒介上更为丰富。包括多媒体和数字交互,其应用范围已涉足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多数。研究数码艺术的艺术特征,有助于我们把握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发展动向,同时,也将对数码艺术的创作实践给予启发和引导。
关键词:数码艺术;文化;数字化
一、思想渊源
受杜尚影响,上世纪六十年代艺术家普遍开始将沟通与合作作为关注焦点,它们不断尝试将新的行为模式和新的媒介,借鉴新的人类经验,改变思维方式,探索尝试各种可能性。艺术家尤其关注观众对作品的反馈,希望大众更多地参与到作品当中。在这些艺术家眼中,艺术不仅仅是某个实体存在,它更多地强调过程:艺术形成的概念或思想。上世纪初的量子物理学和上世纪末的神经科学与生物学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佐证了人类曾经的某些“狂想”的科学性,极大地激发并丰富了艺术家的想象。在杜尚作品《大玻璃》中,观众欣赏作品同时,倒影在玻璃的映像,才使作品完整起来,艺术的客体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是接受者,也成为了创造者。佛教《严华经》中,解释世界为一个相互关系的完美网络,在这里所有的事物和事物以一种无限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杜尚认为:“艺术作品不能单独地存在于一个对象中,而是存活在一个系统中,所有的创作行为,并非都是由艺术家独自进行;观察者通过破译和解释其内在的含义把作品与外界联系起来,从而增加了创造性的行为。”艺术出现的新秩序是交互性,它分散了作者的同时,观察者与创造者的界限被打破了。远程通信网络能够将图像和文本组成一种新的结合形式,通过计算机程序将两者结合成一种意识流,这里没有“发送者”和“接收者”,只有“使用者”文本的概念不仅只是现成的结果,而是可以在知识积累过程中不断改写。数码艺术本质上是非物质性的,它于了某种理念基础上构建的世界不仅增强了人们的感知,也改变了人们的感知。在远程交互中的我们不是一个孤立地思考、观察和感受的个体,创造力是共享的,来源是分散的,它使得人们能够参与全球视野的生产生活中。
二、数码艺术的特质
数字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互动性与连接。在虚拟现实中的表现特征是远程、沉浸式的。增强现实更接近真实世界。将图像、声音、触觉和气味按其存在形式添加到自然世界中,但减少了沉浸感。数字艺术创作需过程需要经过五个阶段: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首先,是同网络连结,并让你全身融入其中,参与系统中并与系统中的其他人沟通交流,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你的思维是流动的,随之数码艺术作品不断发生转变,最后它可能形成新的影像、新的与人连接方式、新的思维法则和经验。艺术家希望他的作品能不断与人产生互动,在虚拟空间中,人们的意识自由地交流,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观众对作品呈现出丰富的解读。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系统从本质上看是交互、转化的,在很大程度上反对平和的稳定性。理查德.罗蒂在在《偶然、反讽与团结》中认为通过语言“表现现实”的整个想法以及为所有人找一个单一环境的想法应当抛弃。数码艺术是数字化时展的必然产物,是结合数字科技与艺术的一门新的互涉学科。它同时兼备工科和文科两种学科性质,结合“艺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同时还将融合其他如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生态学、文学、音乐等学科的交涉影响,而且也一定还会吸引更多的不同学科背景的人融入当中。
三、当代数码艺术家的重新定位
早在十九世纪,瓦格纳就认为现代艺术应当是融合多种元素呈现,他曾说:“现有的艺术都是些末流之作”。十九世纪艺术家把这个音乐、舞蹈、语言等作为单独的表现手法,瓦格纳认为艺术发展的方向应该是这三个不同的元素应该是放在一起的重新做出一个歌剧,把所有的舞剧、话剧融合在一起的。他透过一个综合的方法进行了融合,将所有感官性的元素包括在里头。这里面有一些不同的区域,包括灯光、音响、具体的语言、风格的设计、主张等等,这些融合做成超艺术的一种作品出来。当代艺术家在虚拟空间中与观众密切地合作联系。新的交互式数字科技被广泛应用,多媒体不过是其中较为大众所知的一种。其它诸如智能建筑、人工智能、人工生命、纳米技术、3D打印等,都在冲击到我们的生活与思考方式,我们对自我与所处环境的看法,以及我在各种情境所扮演的角色。传统艺术将重心放在对象的表现和其所代表的的含义,今天的艺术关心的是是互动、转换和出现的过程。在艺术方面,个人表达与个人创意已经由艺术家延伸到了观众,这是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并且人们对艺术家的期待已不仅是创作动人的内容,而是构建出环境、空间、与关系,让观众能够参与其中,艺术家做的不再局限于对现实中取样反映他的思想观点,而是构造一个空间,让观众在其中创造自己的世界。
作者:李黎 单位: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未来就是现在:艺术、技术和意识》[M]阿斯科特(英)著;袁小潆编;周凌、任爱凡译金城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 上一篇:药监局驻村帮扶工作计划
- 下一篇:食用农产品抽检监测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