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传媒类院校专业设置与特点

时间:2022-09-30 10:18:28

导语:德国传媒类院校专业设置与特点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德国传媒类院校专业设置与特点

作者:吴丹李锋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一.“艺术”的定义

在德语中的“Kunst”一词翻译成中文为:艺术。它有广义和狭义的定义。广义的艺术指的是正在变化发展中的活动,它是由知识,经验,感知,表现等元素所构建。狭义的艺术是:人类的一种文化产品,在创新性的活动过程中,由艺术家创造了这一过程的结果:艺术作品。当代艺术生产政治经济学最具决定性的一个方面就是现代社会中艺术的日益商业化,而这与艺术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有关,因而也与艺术生产者所依赖的外部财政资助有关。这类资助通常总是有他自身的经济目标和政治目的,资助新知识、新艺术的生产只不过是这其中的一个方面的目的。然而,更为重要的是,现代经济活动最根本的特征已经表现为如此明显的依赖于范围不断扩展、日趋复杂的最新知识和艺术,从而使知识与生产率和利润率之间的关系变得密不可分。

二.“审美”的定义

德语中“审美”一词是Aesthetik,从Aesthetik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来看,其对事物感性认识及对“美”的理解的双重意义恰恰适用于当今社会文化,艺术的多元性。从生活和文化中独立出来的艺术早已被置于生活和文化中去重新认识和演绎?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导致了某些区域中文化的多元性,“艺术”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中文“审美”一词当中的“审”字的本义有审查、审核和审定等意思。因此,人们常常会将“审美”简单地理解为对“美”的审视。由此引来的是:“审美”就必定带有主观性的价值观,而价值观又决定了主体的价值取向。因此,在当今如此多元的社会,带有价值取向的主体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必定会产生取舍意向,因而不能真正认识社会、文化的多元性。

三.德国艺术传播理念

其实,不论是将“审美”理解为单一的。对形式艺术的认识,或是将“审美”解释为狭隘的对“事物”作“美”的审视,都是对“审美”一词本义的单层片面理解。德国现代审美教育的理念也应对我们重新理解“审美”的含义有借鉴意义。德国近现代艺术教育走过的历程展示的是:在艺术的概念和教育的内容不断变化的今天,回归Aesthetik的本意再次寻找艺术审美教育的意义和方法成为必然。艺术教育与传播首先是对人的感受能力的培养,进而是对人类各种文化和审美现象的感悟和认识。艺术传播学科所向往的和塑造人的意义是伴随着感受能力的提高而实现的。不以感觉、感受为基础的审美教育是空洞而无益的;不追求美感的艺术教育是枯燥无味的;对各种文化形态和美的现象视而不见的艺术传播与教育是片面和愚昧的。

四.德国传媒类高校专业设置与特点

1.德国高校的分类

(一)综合大学(Universitaet):这是一种学科较多、专业齐全、特别强调系统理论知识、教学科研并重的高等学校。全科大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建立的,它集传统的综合大学、师范大学、应用科学大学和艺术院校之大成,设有多学科、多层次的专业和课程。

(二)应用科学大学(Fachhochschule,FH/UniversityofAppliedScience):此类大学大部分历史较短,规模不大,更加侧重实际应用,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此类大学课程设置和内容除必要的基础理论外,多偏重于应用,专业分类较细,教学安排紧凑。

(三)传媒大学(Medienhochschule),艺术学院(Kun-sthochschule,Kunstakademie)和音乐学院(Musikhochschule),其中包括戏剧学院(Theaterhochschule)和电影学院(Filmhochschule)等。此类大学相对来说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开设培养艺术和创造才能的专业———例如造型艺术、工业与时装设计、舞台美工、平面设计、器乐或者声乐。有些现代传媒大学专门负责培养导演、摄影师、作家和其他影视创作人员。学生申请就读此类院校的前提条件是参加专业能力考试,以证明自己拥有特殊的艺术天赋。校方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实行小班或者个别教学,允许学生在安排学习计划时享有相对较大的自由,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艺术才能。以上三类大学属同等的高等学校,通过毕业考试和论文答辩的毕业生可获得“硕士”或相应级别的学位,此外,德国还存在一部分的私立高校。私立高校需要获得国家的承认,才能够颁发学位,并使其与公立教育机构颁发的学位等效。德国高校校长联席会议(HRK)建立的高校指南数据库几乎已将所有国家承认的高等院校登记在册。

2.德国传媒类高校教育的特点

(1)德国传媒类高校相关专业开设的选修课丰富,学生视野比较开阔,选修“通识课”积极性很高。(2)有志于专业报道的学生,通常主动选修一些专门的报道技术课程。比如,希望报道财经新闻的记者会选修一门统计学。德国自由大学则要求所有学生必修统计学。(3)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强。一些学生在上学期间就已开始给报社投稿,逐渐成为自由撰稿人。有的低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利用互联网进行同步写稿。这样,合作写稿的记者可以看到对方写稿的过程,避免了重复和风格差异等问题。通过对德国斯图加特传媒学院和吕贝克新媒体学院学科设置(见附表)的研究笔者发现:

———德国传媒教育中很显著的特点是职业新闻学院大多规模小,灵活性强。———德国传媒相关专业开设的选修课丰富,学生视野比较开阔,选修“通识课”积极性很高。

———有志于专业报道的学生,通常主动选修一些专门的报道技术课程。比如,希望报道财经新闻的记者会选修一门统计学。

———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强。一些在校生就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给媒体供稿。有意思的是,有的低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利用互联网进行同步写稿。这样,合作写稿的记者可以看到对方写稿的过程,避免了重复和风格差异等问题。

———学校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很高。06年德意志新闻学院和亨希新闻学院联合笔试中的试题有:如果一公斤的冰和一公斤的开水混合在一起,水的温度是多少?一个成年人的骨头有多少根?天文学的光年指的是什么?除了以上两所传媒类大学,德意志新闻学院更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的新闻学校。早在1949年,全国第一个新闻研讨会就在这个学校召开。著名的德意志新闻学院的校长UlrichBrenner先生曾说,他们招进来的学生大多数有很好的知识储备。政治、历史、地理、医药甚至天文,学生都应该知道一些。南德意志报的总编辑WernerFriedmann是这个学校的创办者。他模仿了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教育模式。德意志新闻学院有45名学生。他们分成两组。一组15名学生的课程比较紧凑,是16个月。他们要花五个月学习印刷媒体的写作,两个月学习广播课程,两个月学习电视课程。然后开始分配去实习单位。而另一组学生的课程相对长一些,是18个月。在德意志新闻学院学习后,他们还要去德国慕尼黑大学学习三个学期。

德国亨希新闻学院没有将申请者有工作经验作为申请的先决条件(德意志新闻学院也没有)。而这条条件是其他实践类大学所看重的申请条件。亨溪新闻学院唯一的限制就是年龄和语言。年龄要求在19岁至28岁之间,学生还要讲流利的德语并有很好的书面表达能力。每年大约1500名申请者申请入学,但只有20名能够进入这个学校。学费全免,每个月还可以得到761欧元的生活补贴。学生要经过多次的面试和笔试,“过五关斩六将”地经过各种新闻教师和传媒从业人员的考试。他们在校的时间一般是31个星期,也有可能延长至39个星期。学校要求学生不仅会写消息、通讯,还要做各种分析工作,尝试着评论的写作。学生的各种培训课程包括讲座、讨论和新闻的实践。毕业前需要进行4次实习。

五.德国传媒类高校改革的意义与启示

1.传媒类高校改革的意义

虽然德国高等教育的“洪堡精神”即“教学科研统一”等思想为现代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近年来,由于世界竞争格局的改变,政府教研经费削减、高教内部体制僵化等原因,德国高等教育的本身屡屡陷入困境。在德国国内,人们对高校现状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原因是德国高校当前面临众多问题,如:经费不足、学生在校时间过长、毕业生年龄过大、课程过于专业化以及教授偏重科研对教学不经心等。针对这一情况,2004年联邦教研部推出了“精英大学”计划,井得到联邦总理施罗德的支持。该计划将自由竞争机制引入了高校,由联邦和各州政府共同出资“共建”学校,在2006-2010年间斥资19亿欧元(联邦和16个州分别出资75%和25%)于高校教育。传媒的教育被视为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德国政府一直在这方面有相应的经费安排。相对于许多高校开始收学费,不收学费又给津贴的专业新闻学院在德国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德国传媒类高校也成了高校教育改革的受益者,主要改变了:

(1)学制德国从一开始就是“博罗尼亚进程”的积极参与国,并承诺到2010年将全面引进英美教育体系的学士、硕士学制,基本取代实施至今的“本硕连读”学制。此项改革的目的是使大部分学生尽快获得学士学位,降低辍学率,从而尽早进入劳动市场,同时也通过缩短学制使德国大学更具国际竞争力。

(2)高校自主权为了使高等院校获得更多自主权,更具活力,许多联邦州采取了签约制,即各高等院校与本州政府每年年初签定一份合约。合约中规定了高校须完成的既定目标和所获得的经费金额;高校可对经费部分实行包干,并自主进行科研人员的聘用(过去是不可能的),年底须向州政府提交报告。

(3)外国留学生政策随着全球新一轮人才争夺战的开始,德国政府也对其外国留学生政策作了相应调整。主要措施有:简化外国学生来德留学申请签证的手续;原本为限制专业的新闻和部分艺术类专业也允许外国人申请就读。为攻读学位和进行学术研究的外国学生和学者提供逗留方便;对外国留学生全面引进分等级的TestDaF考试。采取措施后,2004年在德外国留学生人数较2003年明显增加,从占在校学生总数11.6%的10万人,上升到占在校学生总数12.2%的24.6万人。

2.德国传媒类高校教学模式的启示a)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艺术类学科教育的“民族性”,在逐步弱化,而教育的国际化、适应性和趋同化却越发明显,势在必行。b)由于种种原因,国家对教育投资的限制,迫使其开发资源,推动重点改革,并不断拓展经费渠道,这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c)在保证教师有相当社会地位的同时,要建立一整套培训和激励机制,以使教师队伍持久保持活力。d)艺术传播类学科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各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要有利于学生终身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