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妆浓抹总相宜描写艺术思考
时间:2022-04-26 03:55:00
导语:淡妆浓抹总相宜描写艺术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会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一些作品把这种歌会绘声绘色、逼真生动地呈现出来,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便是其中的杰作。这篇散文,作者在首段点明文章话题范围(云南的歌会)之后,即用其精妙之笔,描绘了三个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情景,展示了云南民俗的万千情趣,宛如三幅明丽的民俗风景画,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达到了“总相宜”的地步,不能不让人拍手叫绝。沈从文不愧是让文字充满诗意效果的圣手,在描写三种唱歌场面时,不仅在内容上各有侧重,而且手法上也各不相同,行文摇曳多姿,体现出了高超的描写艺术。
一、以人衬景,浓墨重彩绘对歌。
山野对歌,具有较强的对抗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因此,作者交代了对歌方式的多样性和对歌内容后,重点描绘了对歌人。对那位年轻妇女的出场,作者采用了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在这里“站、理、拍”的动作和“笑”的神态,表现了那位年轻女子对歌获胜后心里的轻松欢快。不仅如此,作者还细致地刻画了人物的肖像:“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在这一段中,写面容黑中透红,写牙齿白白的,写衣饰突出了色彩、样式、特色,写辫子形色具备,以浓墨重彩的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这种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不仅是为了赋予人物惟妙惟肖的形体状貌,为人物形象造型画像,更重要的目的是以“形”传“神”,鲜明地展现出人物独特的精神风貌和个性特征,一位聪明、开朗、勤快的少数民族农家妇女的形象仿佛映入我们眼中。在这里,作者以浓墨重彩的工笔方式对唱歌人进行描绘,烘托出了欢快的场面,描绘出了朴素动人的情景,我们可称之为“以人衬景”。
二、以景衬人,艳丽淡雅绣漫歌。
山路漫歌“,漫”者,漫不经心也。它是即兴的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这样的闲情雅致,恐怕只有在这样的秀山丽水中才会有。因此,作者着力描绘出了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此处的环境描写,作者移步换景,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山坡树林,写花,写鸟,写人,绣出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图来。如写花:“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用了拟人的修辞,显得活泼生动;从视觉的角度运用比喻的手法写艳丽的蓝色令人疑心“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更是奇特的联想,让人感受到了花的灵性和花色的纯净。写鸟,如云雀,这样写道:“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起飞、扶摇、盘旋、唱、钻去”等动词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把云雀轻捷的身姿、悦耳的鸣叫描绘得栩栩如生,在碧蓝天空的映衬下更添几分淡雅的气氛。这幅山野风光图,有天空、报春花艳丽的蓝色和具有淡雅色彩的悠悠鸟鸣,山花烂漫,山鸟齐鸣,这是何等的生机勃勃!而生活在其间的女孩日日领略,潜移默化,在性格气质上早已渐染了如此美好的自然真趣。山鸟或悠扬或质朴的鸣唱与赶马女孩的歌唱交相应和,互为辉映,交织成一片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这种以优美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与优美的歌的写法,我们姑且称之为“以景衬人”吧。
三、点面结合,不事渲染勾传歌。
村寨传歌“金满斗会”极尽热闹,全寨男女老少尽情欢歌,这实在是一次民歌的大展览,是一间民歌的大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写场面,有全局描绘,有细部刻画,宛若电影画面中的全景与特写。全局描绘场面的盛况空前,主要抓住事物如下特点:人多“,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檐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时间长“,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盛装“,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细部刻画“: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唱下去”。寥寥几笔,采用白描手法,就准确传神地勾勒出一个年龄虽大,技艺却很精湛的吹鼓手的形象。这样,不事烘托渲染,抓住事物和人物的主要特征,将恢宏传歌场景之“面”,与一个“最当行出色”的年纪已过七十的吹鼓手的“点”结合起来勾勒,使我们既对歌会的大致情形有所了解,也对歌会中人们的出色表现留下深刻的印象。《云南的歌会》,歌会云南,浓郁的乡土气息,品尝不尽的万千情趣,作者对此充分调动多种描写技巧“,淡妆浓抹总相宜”,表达出了对美好大自然的倾慕,对云南人民的敬佩,对原生态艺术不尽的赞赏。
- 上一篇:小提琴演奏体现与右手技术
- 下一篇:发展艺术设计本土教育语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