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前我国观众审美观
时间:2022-05-10 10:20:00
导语:试论当前我国观众审美观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本文介绍了大众审美的感受、理解及其情感活动。在谈到审美理解特点的时候,分别阐述传统审美理解和当代大众审美理解,论文对传统大众审美和当今大众审美进行比较,得出差异,分析各自的特点。同时通过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对当代中国大众审美进行了纵深解析。接着指出当代大众审美的时代特征,即时尚化、图像化和娱乐性。最后分析了中国当代大众审美的发展趋势,即为日常生活利益化,个体感性化和大众审美的可持续发展化。得出了中国大众审美正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
关键词:大众审美;审美的特征;大众审美趋势
DiscgusethePointAboutthePeopleSelecttheBeautifulattitudeOfChinaNowdays
Abstract:Thisarticleintroducedpopulace''''saestheticfeeling,theunderstandingandtheemotionactivity.Whenreferringtotheaestheticunderstandingcharacteristics,peoplealwayselaboratedthetraditionalaestheticunderstandingandthecontemporarypopulaceaestheticunderstanding.Theessayisusingthecomparisonwaybetweenthetraditionalaestheticunderstandingandthecontemporarypopulaceaestheticunderstanding,gettingthedifferences,analyzingeachcharacteristic.Throughcomparingthedifferencesofeachother,meanwhile,haveadeepanalysisofthecontemporarypopulaceaestheticsinChina.Thenpointoutthecontemporarypopulace''''saesthetictimecharacteristic,whichmeansfashionable,imaginable,andrecreational.FinallyweanalyzetheChinesepresentagepopulace''''saestheticdevelopmenttendency,namely,forthedailylifebenefits,individualperceptionandpopulace''''saestheticsustainabledevelopment.WecanobtainthattheChinesepopulaceaestheticareoccupyingadevelopmentstage.Keywords:populace''''saesthetic,aestheticcharacteristic,populace''''saestheticdevelopmenttendency
人们在现代日常生活中,总是以各种不同方式进行审美活动,如听听音乐、观看电影或电视、阅读小说或散文集观摩画展或欣赏剧院艺术等,毫无疑问,艺术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和遐想。所谓审美主要是指美感的产生和体验,是研究和阐释人在美感的产生和体验中的知、情、意的活动过程,以及个性倾向规律。[1]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人们欣赏事物的水平有了一定的改变。
一、大众审美的感受、理解及情感活动
当今时下最流行的词就是“晋级”、“PK”,这两个词对普通的大众群体并不陌生,它们是“超级女生”的另一个代号,一提及这两个词,人们很快并很自然的会联想到“超级女生”这个节目。每周固定的荧屏亮相,观众狂热发送的手机短信,以及网上网下不同派别粉丝的互相叫骂,让几位名不经传的业余歌手,硬是变成了全国观众热爱的超级明星,成为千家万户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这同时也反映了大众审美的趋势,以及人们审美观的转变。过去那种一席乌黑长发,大眼睛,高鼻梁,樱桃小嘴的女孩子虽然仍是大众心目中的美女的,但是她们已经不是人们心中固定唯一的美女的标准了,相反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象“超女”李宇春、周笔畅这些留着类似男孩子的发型,说话唱歌声音很粗,衣着举止很中性的女生。这是人们审美心理有了新的需求及标准,这是时代给予新群体的新的审美理解。
(一)审美的感受
感受是人的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要映象。客观事物自身具有许多的感性状貌;它就是人对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只有通过感受,审美主体把握了审美对象的各种感性状貌,才有可能引起审美感受。[2]人类的一切认知活动都离不开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在认识不同对象时的心理活动是不一样的。人的审美感受主要是后天的,是经过特殊的训练,并在审美实践里逐渐形成的。在这个新时代,人们崇尚个性。“我的地盘我做主”、“我们是M-ZONE人”这些都是新时代的流行语。新时代新的群体被灌名“新新人类”,他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感受都是以个性当先,有个性、超群体的就是好的。所以,在当今这个艺术品种、艺术形式极其丰富的时代,大众的审美情趣发生巨大的变化。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高级思维活动,需要经验的积累,也需要新的感受。审美不能停留在感官刺激所带来的快感愉悦之上,而是追求更高的审美感,这种审美感是由人类大脑功能的活动相互交织,相互促进,达到联想、想象形成的。[3]每当我们在欣赏歌手演唱的时候,首先他给我们带来的是视觉上的审美,歌手一出场他的装束,舞台形象这些都是我们直接欣赏到的,接下来,他就会给我们带来听觉上的冲击,在欣赏这位歌手的声音的同时,我们可能会从他投入的演唱中,感受到写这首歌的作者所想表达的意思。如果可以让大众欣赏时有这样的感受,在肯定唱者功底深厚的同时,也反映了大众审美欣赏水平正在不断的提升。
(二)审美理解
与感受相联的心理活动是理解。从心理学的含意说理解是: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及联系,以逐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人们在一般的心理活动中得到感觉以后往往会产生理解的要求。理解的最高层次是用抽象化的思维来认识事物的内在联系,一般的理解是把握住事物的联系及关系。[4]人在审美中对审美对象的相互联系、事物内容、形式上的审美特性及其规律的认识、领略或彻悟、把握。也就是审美中的理性能力。是审美中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思维过程和形式之一,是审美经验中的认识因素。审美理解作为一种心理机能,一种审美心理能力,是与感知、想象、情感等机能协调活动的。[5]它具有认识功能,但不是概念认识。审美理解不是通过概念的判断、推理去进行抽象的理解,而是同感知、想象、情感交织在一起融合着感性的理解。审美理解是一种直觉、领悟,是在各种心理机能自由协调的运动中得到的一种对本质的把握。
1.传统审美理解
传统的审美理解具有非概念性和意无穷性的特点。非概念性就是表现为超感性而又不离开感性,趋向概念而又无确定的概念。这是因为审美中的理解,是理性积淀在感性之中,理解溶化在想象和情感之中。[6]所谓“理之于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钱钟书《谈艺录》),也就是说,审美有理解、认识的功能、成份和作用,却找不出它们的痕迹和实体。它不是通过概念而是通过表象,来表达某种本质性的东西,给人以一种不脱离具体形象的深切感受和体会。诗人、作家的锻词炼句,都是为了求得形象感染的强烈,而不是为了求得明确的概念。李白诗:“玉阶生白露,夜夜浸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后人评论:“无一字言愁而隐然幽怨之意,见于言外”。就是说他没用一个概念性的语言写思妇的哀怨,但却通过白露、秋月、玉阶生露、夜浸罗袜、下帘、望月等富于形象感染力的语言,把思妇写活了,把她的哀愁明确而深沉地表现出来了。这说明,审美和艺术中的理解是非概念性的认识,而不是确定性的概念认识。意无穷性,就是说审美是在无限的、偶然的、具体的形象里,捕捉或展现着生活本质的无限、必然的内容,使“微尘中有大千,刹那间见千古”。[7]审美理解的“意无穷”性,是任何确定性的概念所不能表达和穷尽的。《红楼梦》中,林黛玉临死时说:“宝玉,宝玉,你好??”,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到底你好什么?里面包含的意义太多了,很难用概念讲出来。审美理解的难确定性、多义性、体匿性等特点,使我们只能领悟,难以言喻,这正是审美的妙处。正因为有这种“领悟”、“妙处”,才使审美理解比确定的概念认识要丰富广阔,可以使人反复捉摸、玩赏不已。
2.当代大众审美理解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性,从针锋相对走向了和谐统一;更有趣的是经典美学一直以来矢口否认和打压排斥的物质功利性和生理快感,在当代审美语境和审美经验中一跃成为美的代言者和当红主角。[8]总之,当代审美的外延与内涵都得到了明显的扩大与延伸,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无处不有美的存在、无时不有美的现身。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经济明显具备了一体化的趋势。
以高雅艺术为聚焦点的经典美学,虽然也关注自然美,但是总体上来看自然只是人们情感化或审美化了的自然,中国古典美学的“比德说”和西方现代美学的“投射说”即是明证,因此经典美学也可以通称为艺术美学;而当代美学的聚焦点却完全不同,它强调对日常生活或者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即大众通俗文化尤其是流行时尚的关注,因此在经典美学中从未谋面的时装服饰、室内装潢、广告设计甚至度假村布局等正式进入当代美学的研究视野。在迅猛发展的现代高科技的强力支持下,在扩大市场以赚取更大利润的雄厚资本操纵下,渗透着审美趣味巨变的大众文化彻底扭转了几千年来人类因因相袭的群体形而上沉重,转而走向企图个性化的个体体验性轻松。
大众审美观念在其价值取向上明显地表现为重当下效应,而轻终极效益;重现实反映,而轻理想价值的特征。准确地说,这种情况是非审美价值范畴的商品价值的越位或入侵,存在明显的偏食和贫血倾向。要根治这一结构性失衡所导致的审美文化贫血的症状,关键在于逐步建立、完善审美活动乃至整个审美文化都能得以重新自我确认的当代审美价值体系,使得处于浮动不定、变异无常的审美文化在商品社会的历史条件下仍然能顺利地运行,正常地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这将是一场异常艰辛而又意义深远的美学重构运动。
(三)大众审美的情感活动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主体之间的某种关系的心里反映。即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作的一种特殊的心里反映。情感在美感中是动力性因素。艺术作品如不表现情感,就不称其为艺术品;客观事物如不能引动你的情感,就很难使你感受到美。同时,审美主体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着对对象的感受和判断情感活动是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作品不能动人以情是不能产生美感的,或美感不深刻。情感是"人们对与之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包括现实状况的态度的体验"。[9]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具有一定的状况:如生活状况、健康状况,财产状况等,对客观事物根据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决定肯定或否定。这种需要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这种肯定和否定态度所引起的生理感觉和体验叫做情感,它是人类生理神经的作用。
情感的法则是:只有对事物有了认识,才能有态度;有了态度,才有体验;有了体验,才有情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对事物的认识可以是形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情感对认识可以产生反作用。
情感活动和思维理智的关系。情感往往是热的,而理智是冷的,理智要脱离情感。瑞士一位心理专家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理智模式不含有情感因素,也就是说没有知觉和理智的参与也就没有情感可言。[10]美感作为一种精神的喜悦和享受,它能震撼人的整个心灵,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因此,我们说审美快感是人的一种高级的情感活动。
审美欣赏具有双重的情感体验,既是对审美对象的一种情感体验,又是审美主体自身的一种内在的情感体验。审美欣赏的情感体验,不是出自功利欲求,不是出自对客体的获取和占有,而是出自获得超功利审美需要的满足而获得的自由愉悦。
人们在审美欣赏的时候总会夹杂着自己的情感,譬如:人们在欣赏类似“超女”的这些选秀活动的时候,根据个人的喜好,总有喜欢的选手和不喜欢的选手,这种就是情感的反映。每当歌者深情款款唱着悲伤的歌的时候,他们也会随着歌者进入这种意境,情感也随之变化。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每当我们听到《三只熊》这首儿歌的时候,我们总会心情很舒畅,很开心,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当听到韩红的《天亮了》的时候,总会想到那个可怜孩子的爸爸妈妈为了救他舍弃了自己的生命,这让我们感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多么地伟大,让人很感动,甚至为之动容流泪。这些都是人们审美欣赏中的情感活动。
二、大众审美的时代特征
随着人们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审美客体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因此,审美范围也就不断扩大,直至现代社会。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人造物除了要求其实用功能外,其次就是要求其外观能产生审美的愉悦。当代大众审美具有三个时代特征。
(一)时尚化
时尚化的快速性、多变性,构成其不稳定性,在其影响下的各类审美客体的多变性满足了人们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但是,这种多变性及易导致的问题,即时大众心理因素的不稳定,社会、文化沉积的薄弱,从而使整个社会陷入一种浮躁不安和肤浅当中,大量感官化、平庸化、简单化的产品被快速生产出来,而又快速地被淘汰,使整个社会文化形成了快餐式的消费。
请大家试想一下,一首漫不经心地演唱的“就像老鼠爱大米”,怎么会成为当今歌坛的爱情经典,如果你说“就像姑娘爱鲜花”,这是何等清丽雅致,但很可能无人喝彩。老鼠是什么东西?它今天过街,照样人人喊打。但时尚文化如米老鼠、鼠小弟已在改变人们的接受心理,而老鼠爱大米这种赤裸裸的欲望表达,既可以说俗不可耐,又可以说俗得可爱。正是因为后一点,使它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言”。你还可曾想到,《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在当今流行文化中最受青睐的是谁?不是一表人才的唐三藏,也不是最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孙悟空,而是一心想去高老庄招亲的猪八戒,因为他比较浪漫,因而在各类作品中频繁出现。再说蒙牛酸酸乳。把“酸乳”称为“酸酸乳”显然不是双倍加酸,而是营造了一种时尚的语感,酸中就带甜了。先不说口感如何,在心理上就“先声夺人”,贴近了“酸甜女生”们。从蒙牛奶的起名,可以感觉到他们对时尚文化的敏感;参与策划“超级女声”正是其独具慧眼的充分体现。
(二)图像化
随着现代传媒、传播业的高速发展,图像早已不是画家的专利,商品社会广告的图像化,审美客体强调的越来越多的是形象而不时语言,而在一些视觉文化中,更是将文化比其它文化更迎合大众口味。[11]虽然图像化给人比以文字更直接、更快速,但是知识的传达从深奥变得浅俗,文化情趣被破坏,理性精神变得萎缩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普通市民,尤其是现代的“上班族”和青少年,把地摊的畅销书、流行音乐、娱乐影视、时尚报刊杂志、广告、电脑游戏和网络艺术视为自身参与当代文化转型,并从中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艺术形态。因为都市人在商品经济大海中奋力搏击,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劳累奔波,大众文化快餐恰好满足他们休闲娱乐的需求,适应人际关系变化的新特点,符合他们追求刺激、新奇与多样化的情感方式。
(三)娱乐化
在传统美学研究中,艺术作品——审美客体的社会功能是以认识、教育、审美来排先后顺序的,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直到上个世界90年代初期,更是将教育、认识提到相当高度,而可以回避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12]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看电影、电视、听音乐、观画展,是通过对审美客体地欣赏,在精神上产生一种愉悦的美感,特别是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其丰富的今天,追求精神的满足和快乐就成立越来越多人的日常需求。[13]它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的娱乐化。打开今天的大众报纸,娱乐版面的扩张与渲染是显而易见的,新闻越来越软、越来越煽情、越来越刺激,对大大小小明星私生活的追踪报道已达病态程度,以致哗众取宠当道,“守望”低俗成风。新闻传播信息的主要功能被忽略,新闻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被漠视。
2.大众文学的娱乐化。经典的纯文学作品的立足之地越来越少,图书市场中充斥着言情、武侠、凶杀、恐怖、侦探、色情等大众文学样式,其共同特点是靠琐碎的叙事、无聊的情节、低劣的噱头、血腥的场面、廉价的感情吸引受众的眼球,追逐文学的世俗化,将文学导向流行肤浅的文化快餐。
3.影视文艺的娱乐化。电影尚未开拍,绯闻已经出笼,炒作成为电影票房的必要铺垫,制作方、发行方、传媒、受众,都自觉不自觉地卷入娱乐的洪流,娱人也在娱己。电视屏幕上充斥着大大小小名目繁多的娱乐化综艺节目,从游戏到真人秀,从明星访谈到电视速配,形式不一而足,但定位异常明确,那就是娱乐大众、制造快乐,尤以想方设法迎合普通受众所谓“梦想成真”和对名人隐私的“窥视欲”、满足大众感官的刺激与享受为己任。
此外,网络、广告、MTV等等文化样式中的娱乐化倾向也十分明显,和影视一样,它们都是当代大众文化形态“受赤裸裸功利意识驱使出现的五光十色的流变”。在这种文化流变的熏陶下,大众审美心理中的欲望膨胀,享乐主义盛行。可以说,娱乐化倾向从一个侧面为大众文化的功利性进行了图解。
三、当代中国大众审美变革趋势
从现有情况来看,今后相当长时间里,中国大众审美欣赏的发展,大体将在继续保持既有方式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这样几个趋势:
(一)大众审美的日常生活利益化
大众审美欣赏的发展,将愈益同整个社会的大众日常生活需求和满足形式联系在一起,呈现出与大众直接生活利益的内在互动关系。我们在关注社会审美欣赏变化、发展的时候,应当有一定的意识、突出地强调大众意志的构成及其现实取向的实际意义,进而在整个社会文化建构过程中充分包容日常生活体系的合理目标,以便在强化现实文化的大众利益基础上,保持社会审美风尚发展与大众之间的良性关系及其稳步发展态势。
当代中国大众审美欣赏的变革现状,提请我们注意这样两个方面:
第一,在整个大众审美欣赏的流变中,大众日常生活意志的具体选择立场无疑是决定性的因素。它规定了人们在自身日常生活层面上的审美价值取向,规定了日常生活的趣味表现方式和表现途径,从而也决定了日常生活与人之间的现实审美关系。
第二,日常生活意志的强烈高涨和精神崇高性的淡化(失落),构成了当代中国大众审美欣赏变革中的两个显著标志。这种矛盾性的存在尽管不是绝对对立的,但它却会在一个很长时间里制约中国大众审美欣赏的发展,制约中国大众对于自身生活的现实追求。对此,在我们策略性地把握中国大众审美欣赏的发展前景之时,必须加以深刻的关注,即始终考虑到感性与理性关系的现实结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中国社会审美风尚发展所可能产生的实际影响。特别是,在具有强烈政治理性传统的中国社会,我们有必要关心:在大众生活日益脱离单一政治意识形态控制的情况下,张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感性满足本身所具有的现实文化功能。
(二)大众审美的个体利益感性化
大众日常生活的发展趋向,将突出强调个体感性的地位和现实要求,更加明确地追求日常享受的生活动机。尤其是,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实生活中的物质积聚和增长将以一种更为猛烈的态势呈现在人们面前,物质享受的现实诱惑及其实现前景将不断推进人们对于生活现实的感性认同。也因此,在大众审美欣赏的具体表现上,价值意义层面上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将继续存在并有所扩大。同时,这种矛盾反映到大众日常生活的各个具体过程中,还有可能引发人们对于生活现实的新的困惑。不过,在这里,我们仍然应该注意到,在大众审美欣赏的发展中,一方面,感性动机的高涨虽然有可能以一种片面的形式,抑制人在实际生活中的内在理性的发展和功能,但是,由于现实生活本身并不处处、时时都体现了充分理性的规律,也并不总是要求人以一种纯粹理性的态度去对待生活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因此,大众日常生活完全有理由沿着感性享受的方向前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如何去适当调整生活的感性机制,不致使感性泛滥为一种日常生活的唯一内容和要求,而是能够与人的内在理性不断地加以调适。另一方面,在大众审美欣赏的具体变动过程中,感性享受的发展有可能在一个特定层面上激发人们对于实际生活的新的信心,从而使生活本身充满新的活力和丰富性。这一点,对于长期处在政治权力和道德理性压抑之下的中国人来说,显然更有它的实际意义。换句话说,我们在考虑中国社会审美风尚的发展问题时,必须经常注意到本国文化的既有背景和它的历史特殊性,充分注意社会审美风尚发展与大众现实利益之间的一致性关系。
(三)大众审美的可持续发展化
大众审美欣赏的持续发展,将更加密切地体现出其与文化传播体制之间的直接联系,由此并强化文化传播体制在现实生活中的功能,强化文化传播方式的具体改进。这其中,以电视、电影、广播、报纸、杂志等为主体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体的作用,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扩大。事实上,在当代中国社会审美欣赏的变革进程中,大众传播媒体实际上就已经起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引导、鼓动甚而诱惑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当代中国社会审美欣赏的变革,始终是同大众传播媒体本身的发展直接相关联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功能细分,各个不同的趣味指向或技术特性,深刻影响了中国大众的现实追求和生活想象。无论是日常生活享受的最初动机,还是对于具体生活方式、生活目标和生活过程的理解、把握,人们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了大众传播媒体的有意识的调节控制,在一定意义上成了大众传播的又一种复制产品。广播电台的"流行音乐排行榜",既着乐坛的最新动向,又是人们关注和消费音乐文化的强有力指南;电视里的"健身潮"、"消费驿站"、"电视购物"……不仅带来了各式各样的生活信息,同时也有力地催生了所有电视观众对于美好生活的热情憧憬;报纸、杂志上连篇累牍的"汽车时代"、"时尚精品"、"家居装饰"等等,则在一片诗意的文字间埋伏了巨大的大众消费前景。人们已经无力也不可能逃脱大众传播媒体设下的包围圈,只能欣然悦然地跟随各种媒体的引导,满怀希望地走入形形色色的现实空间之中,寻找生活的幸福感受。应该说,大众传播对于社会审美风尚的这种实际引导,其功能和意义绝不可低估。因为毫无疑问的是,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过程及其具体形式,早已不再局限于以往那种纯粹个体自主的活动。大众生活的多样化及生活选择的丰富性,已经使得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无可回避地进入了整个社会的结构性秩序之中;每一个人的生活选择都必定要从整个社会中获得自身的参照或认同。在这方面,大众传播媒体因其技术上的优越性和信息收集与传播上的广泛性,成为现代社会大众生活中极其重要的存在力量。可以相信,随着中国社会文化传播机制的不断完善,随着大众传播媒体技术能力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其对于社会审美欣赏的引导和制约功能也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结语
当代中国大众审美的欣赏水平已经在不断的提升,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实生活中的物质积聚和增长将以一种更为猛烈的态势呈现在人们面前,物质享受的现实诱惑及其实现前景将不断推进人们对于生活现实的感性认同。
当代中国大众审美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在这个特殊的阶段,人们对大众审美的感受有着各自不同的定义和理解,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但是在这个时期大多数人都是崇尚时尚,追求个性化,期盼与众不同的新鲜事物,盲目从众是当代大众审美的一个典型趋势。而当代中国大众审美时尚化的快速性、多变性,构成其不稳定性,在其影响下的各类审美客体的多变性满足了人们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在当今这个艺术品种、艺术形式极其丰富的时代,大众的审美情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朱和平.艺术概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李胜利.艺术概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3]杨恩寰,梅宝树.艺术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梁玖.艺术概论[M].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5]赵连元.审美艺术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7]彭吉象.中国艺术学[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8]张小元.艺术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9]哈九增.艺术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10]Williamfranmin.Artandthought[M].NewYork:People''''sFineArtsPublishingHouse,2000.
[11]阿恩海姆,霍兰,蔡尔德等.艺术的心理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2]覃莉.对现代大众审美研究的再思考[J].美与时代,2005.(1).
[13]Fleming,William.ArtsandIdeas[M].NewYork:Rine-hartWinston,1968.
- 上一篇:小议疗养服务贸易发展的可行性
- 下一篇:谈论汇率变动影响下的产业结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