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昆曲的传承和振兴
时间:2022-05-09 06:20:00
导语:小议昆曲的传承和振兴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昆剧,亦称昆曲。产生于嘉靖,隆庆年间(1552~1572)的江苏昆山,迄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可是昆曲的保护与振兴工作其实一直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本文结合整理了相关文献从昆曲的特点,昆曲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抢救昆曲的几点方法作出了阐述。
关键词:昆曲;保护;振兴
TheKunquoperaprotectionandpromotes
Abstract:Kunjuopera,alsocallsKunquopera.ProducesinJiajing,celebratesprosperouslytheyear(1552~1572)Jiangsukunshan,Untilnowalreadysomemorethan400yearhistorical.IthasmotheroftheChinesedramatocall.2001.5.18,TheChineseKunquoperaisincludedbyUnitedNationsEducational,ScientificandCulturalOrganizationtheworldfirstbatch’;thehumanoralinheritanceandthenon-materialinheritancerepresentativeworks’,ButtheKunquoperaprotectionandthepromotionworkcontinuouslyisactuallyfacingverybigdifficult,ThisarticleunifiedreorganizedthecorrelationliteraturefromtheKunquoperacharacteristic,TheKunquoperacurrentfacesmaindifficult,AswellasrescueKunquoperaseveralmethodsmadeelaborated.
Keywords:Kunquopera;Protection;Promotion
一、昆曲的特点
Brandl,RudolfM在《MemoriesofakunquOperaClown》中写到:昆曲是在中国元代末年,明代初年,即公元十三世纪末就已流行在中国江苏省昆山县一带,后来在明代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2年)昆山曲音乐家魏良辅等人,在总结南北曲传统基础上,吸收了南戏诸声腔的特点和长处,创造出一种细腻轻柔的腔调,称为“水磨腔”,在伴奏方面除了弦索之外,又加上了笙、箫、管、笛等乐器,这比当时流行的其他声腔有很大的进步,令人耳目一新,很快就流传开来,后来人称昆山腔,也叫昆曲。
郑雷,傅谨所著的《昆曲》这样写到:昆曲表演艺术是一个完整的表演艺术体系,每个行当都有不同特点,如旦角的妩媚多姿,小生的儒雅潇洒,花脸的粗犷豪放,武生武旦的刚健潇洒,小丑的诙谐幽默。是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精华。它的剧目丰富多彩,文字华丽典雅,曲调清俊婉转,舞姿细腻优美,武功艺术卓绝,表演情真意切,它有诗的意境,画的风采,熔戏、文、歌舞于一炉,在中国戏曲史,文学史,音乐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学者周秦在其所著的《苏州昆曲》中认为昆曲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剧本、音乐、表演三个方面:
1.剧本:昆曲剧本采用了宋、元时代的杂剧传奇的结构方式,每出大戏分很多折子,每折戏自成单元,都有一个贯串在总的情节上相对完整的小段情节,它的许多单折戏可以独立演出。
在文学语言上,它继承了古代诗歌、唐诗、宋词、元曲的优点和长处,采用了长短句的方法,使每句参差错落、疏密相间,把汉语的音乐性发挥得非常充分,通过字调、韵律、句法结构,产生一种刚柔、长短轻重和谐的艺术效果,京剧则采用七言诗歌发展而来的七字句、十字句,每句唱的字数都是固定的。
2.音乐:中国的戏曲音乐大致分成两种结构形式,即曲牌体和板腔体。昆曲音乐呈曲牌体结构形式,有一千多个曲牌,昆曲的每出戏就是演唱其中的北曲、南曲或南北曲全套的曲子,它的唱腔婉转细腻、吐字讲究,有四声、尖团之分,而京剧音乐是板腔体结构,它分为西皮二簧等几个板式。昆曲唱腔没有过门。一支曲子一直唱到底,而且音域非常宽,如女声要真假声结合,难度非常大,京剧则每句都有过门,昆曲的主要伴奏乐器是笛子,而京剧主要是京胡。
3.表演:昆曲由于它的剧本和音乐的特点,使之舞蹈化、程式化的动作非常高,昆曲最大特点是载歌载舞,由于昆曲文词非常典雅,所以在每句唱段中经常用舞蹈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感情,或者用动作来辅助对文词的解释,昆曲的舞蹈动作经过意象、变形和装饰性的各种手法使动作非常优美。连绵不断,但难度也非常大,必须经过刻苦的训练,才能一边演唱、一边舞蹈,京剧则是演唱时没有大幅度的舞蹈动作,或舞蹈动作时,一般都不演唱,凡载歌载舞的剧目,一般都是演昆曲剧目,象《挡马》、《闹天宫》都是昆曲剧目,后来经过加工提高,也成为京剧经常演出的剧目。
综上文献所述。本文认为昆曲表演的总特点是:以戏剧性的“歌舞抒情为主”的表演艺术,以“有意味”的形式美表现剧情与人物。所谓“歌舞抒情为主”,是有其历史渊源的。昆曲的表演形式形成因素很多,它是古典艺术的集成,汉以来的杂伎百戏、唐宋的乐舞大曲、宋金说唱艺术和官本杂剧,以及元杂剧的演出形式,经过长期的舞台积淀,形成了昆曲的歌、舞、科、白表演手段。其中创造性地积累了唱曲与歌舞相结合的艺术经验。昆剧表演以戏剧性的歌舞动作抒情、画景,配合唱曲内容创造了许多舞蹈科段、身段表演,形成了一套比较严格的演出规范。在此基础上融合了其他艺术、技术的表演因素和手段,并对此也有严格的规范和节奏要求,才能与昆曲的歌舞特点统一起来。
二、当前昆曲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传统剧目严重流失
王恂在发表在剧苑漫笔的《昆曲的命运》这样写到:昆曲艺术在长达200年的辉煌期间,剧目纷繁,精品迭出,尽管至清末昆曲已处于衰落状态,但经常上演的剧目仍有800余出折子戏,到解放前,“传”字辈演员经常上演的折子戏也还有400余出,解放后党和国家培养的第一代昆曲演员,继承了近200余出折了戏,改革开放后培养的昆曲演员继承的折子戏只有近百出,目前青年演员真正经常性上演的剧目只达十余出。传统剧目流失速度之快,令人触目惊心。
据文化部振兴昆曲指导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昆曲在鼎盛时期曾经有1000多出剧目,折子戏有1800多折,到20世纪20、30年代,苏州昆剧传习所“传字辈”大约学习和继承了400出经典折子戏。
(二)院团经费严重不足
刘文峰在《昆曲的历史定位及保护与利用》写道:近年来,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为昆曲的保护和发展做了不少事情,但由于经费投入的限制,一些支持措施还没有落到实处。现在全国六大昆剧团仍处在比较困难的状态,排练经费紧缺,演职员收入得不到保证,人才流失严重。
上海昆剧团团长蔡正仁委员对此颇有同感。他认为:“保护和弘扬昆曲艺术,资金是个大问题。不管是哪个昆剧团,日常的工作的开展都要有资金作为保障才能顺利进行”。
(三)优秀演员后继乏人
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正在大力地把昆曲演员往外拉。戏没人看,人才流失乃是势之所然。
蓝博在《昆曲我心中的悲情与怅惘》有这样一段记叙:上海昆剧团昆(3)班1986年入学,1993年进团时有56人,陆续走掉了一大半,现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优秀青年演员张军、沈丽、黎安、谷好好、吴双、胡刚、袁国良、侯哲等23人。:56人中有10人左右选择了自动离开。其他的则被淘汰,或者由团里介绍做相关职业,离开了舞台。国家辛辛苦苦培养了八年的昆曲人才,有一半以上不再从事昆曲事业。前几年上海昆剧团排演大型历史剧《班昭》、《司马相如》,因青年演员流失过半,在剧中挑大梁担当主要角色的,只能是年过半百的老艺术家张静娴、岳美缇、蔡正仁等。苏州昆剧院目前当家的演员,也都是20年前招收的学员,而40年前入院的一批老演员已全部退休。据统计,现在全国七个昆剧院团,从业人员总共不到“八百壮士”,如不抓紧培养青年演员,我们这值得自豪的“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将后继乏人。
李洪义在《浅谈昆曲艺术资料的抢救与保护》也谈到:近年来,由于每年举办一次昆曲活动,每三年举办一次昆曲节,一批优秀中青年演员得到了锤炼,使昆曲接班人问题得到了缓解,但各院团还是存在着行当不齐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日益显现的问题,各昆曲院团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相继招收昆曲学员。但是,由于昆曲从业人员待遇较低,年轻人不愿从事昆曲行业。另外,由于戏曲学校的学费较高,一学年学费、食宿费等要超过1万元,对许多中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偏远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负担,而且学习时间又长(演员班8年,音乐班6年),毕业后又没有好的待遇,没有回报。再者,城市里许多家长不愿自己的子女报考戏曲学校,尤其是昆曲,迫使学校只好去农村地区,甚至是边远地区去招生,而高额的学杂费又成了这些地区学生家庭的“拦路虎”。昆曲学生的来源问题已日益成为制约昆曲艺术继承发展的十分严重的现实问题。
(四)缺乏昆曲演出的剧场和硬件设施
学者陈益在所著的《寻梦六百年:昆曲盛衰史探幽》这样写道: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昆曲,具有非常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应该经常性地演出。经常性地昆曲演出,不仅能对昆曲传统剧目起到保护和继承,而且能磨练出一支技艺卓越,实力超群的演员队伍。时至今日,全国7个现存昆曲院团所没有一个拥有比较理想的昆曲演出剧场。目前的剧场实行承包经营,场租昂贵,加上昆曲的市场又小,演出越多赔得越多,各昆曲院团只能减少演出场次,结果形成越不演观众越不熟悉,越不熟悉越没人看的恶性循环。
综上文献所述,当今昆曲面临的只要困难有传统剧目流失,人才的流失,经费的不足,缺乏硬件设施,但是随着国家相关保护政策的施设,还有社会上一些有志之士现身昆曲的保护事业,上面谈到的困难已经越来越小。
三、抢救昆曲的几种方法
(一)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昆曲遗产保护的有效机制
人大代表蔡瑶铣,在“两会”期间,专门为昆曲写了一份议案,呼吁对昆曲实行特殊的倾斜和扶持政策,实行直接的、公益性的、定向的投资政策。政协委员叶朗也向大会建议:从2004年起,由国家拨款作为抢救与保护昆曲艺术的专项奖金,用于整理保存剧目、收集发掘昆曲的文字资料和历史文献、培养人才、奖励有成就的艺术家、教育家等。
江苏省艺术处的汪人元在艺术百家上的《关于昆曲的保护,扶持和振兴》中写到:构筑保障体系,加大对昆曲艺术的扶持力度,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昆曲遗产保护的有效筹资机制。一方面,继续巩固昆曲艺术表演、中国昆曲博物馆、昆曲艺术教育等公益性事业单位,财政予以全额拨款的扶持政策。同时,创造条件,争取由上级支持、本级财政专项拨款和社会筹款相结合,设立“保护昆曲遗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中国昆曲博物馆的建设,中国昆剧艺术节的举办,昆曲文物、历史资料的征集和抢救,经典剧目的挖掘整理,昆曲人才的培养,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等。另一方面,再逐步创造条件,通过政府投入、市场运作和吸纳社会捐赠资金等方式,设立“保护昆曲遗产基金”。鼓励面向社会多演出,多合作,包括与海内外团体和有识之士的合作。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奖励对昆曲遗产保护、继承、弘扬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综上所诉。我认为一系列有利机制的建立对于现在昆曲发展艰难的时候是必不可少的,但昆剧的振兴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政府的经济援助上,要想真正的振兴昆剧,最主要还是要昆曲从业人员自己打开市场。
(二)加强昆曲艺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丁修询在其所著的《昆曲三谈》中认为,昆曲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培养人才。他说,现在全国有6个专业院团,从业人数不过600人。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代演员基本故去,第二代演员基本超过退休年龄,第三代平均年龄也接近退休,目前活跃在舞台上的第四代演员全国不超过200人。丁修询说,昆曲从业人员待遇低,年轻人不愿学,家长也不想让孩子学,生源问题已成为制约昆曲发展的现实问题,必须制定一个既能吸引人、又能培养人的政策,以保证昆曲艺术后继有人。
朱栋霖在《中国昆曲艺术》中写道:昆曲艺术人才是保证昆曲艺术传承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以现有昆剧院团为基础,以目前活跃在舞台上的昆曲从业人员为骨干,重视在职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后续人才的培养。积极通过专家讲课、名师授艺等方式,进一步提高现有小兰花队伍的综合文化素养与专业水准。力争在本规划期内,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多渠道、多层面、分批次的方式,引进和培养昆曲编导、表演、作曲、研究等各类紧缺人才,特别要着重培养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认真探索昆曲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要注重专门学校培养与家传相结合的方法。同时,也要确立新的观念,鼓励人才的“柔性流动”。
综上文献所述,本文认为,昆曲教育不能只停留在高等学府,昆曲教育应该象英语那样走进全国各所中小学的文艺课,当作一门艺术课程来学习,不让那些有昆曲天赋的小朋友失去一次成就艺术人生的机会。
(三)大力培养昆曲观众
上海昆剧团团长蔡正仁认为,昆曲观众的培养,是关乎昆曲生存发展的大计。历史上,中国昆曲曾经创造了长达200多年的辉煌,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今天,昆曲艺术之所以岌岌可危,就是因为没有大量的昆曲观众。过去的几年中,苏州的昆曲院团曾在当地举办了各种昆曲艺术普及知识讲座、演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仍然要下大力开展昆曲的普及工作,走出剧院、深入大学,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昆曲艺术教育,争取昆曲新一代的观众。
解玉峰在《也谈昆曲作为“文化遗产”的保存问题》认为“大学生接受过比较全面系统的文化教育,是最为适合欣赏昆曲艺术的群体”,汪世瑜认为,除建立专门培养昆曲人才的学校,还可以把昆曲艺术列入高校的素质教育。“普及的方法很多,可以开设昆曲欣赏课,计算学分,可以把昆曲列入每两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还可以在条件成熟时成立昆曲社团。”
白先勇先生在《中国和美国:全球化时代昆曲的发展》也说过:昆曲最重要的的观众群是大学生。因为他们的文化水平高,反过来,现代中港台一体,现在的华人地区的大学生,也非常需要像昆曲这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传统文化课程,来教导他们。我想,在大学演出,有非常深远的文化教育意义。
综上文献,本文认为,大力培养观众,走进大学,走向社会的策略是很好的,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这个策略没有很好的实施,不能因为今天国家出台了有关昆曲的保护政策,然后地方上就借着这阵东风,搞一些昆曲活动。等到风小了,也就没人问了,振兴昆曲不是搞几场大学演出,社区演出,或者是几场艺术节就够的,昆曲艺术要想振兴必修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
(四)加强国内和国际间的昆曲艺术交流
苏州昆剧院副院长王芳强调:在剧目建设、人才培养、舆论宣传、拓展演出市场等方面各昆剧院团和演出机构应该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大胆探索和实践新的编导、演出、经营机制,集中优势力量,真正实现资源、效益共享。认真总结苏州昆剧艺术团访台访港演出的成功经验,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剧目艺术水准,适时组织《长生殿》、《牡丹亭》等优秀剧目晋京演出。加快昆曲艺术传播中介机构和昆曲艺术行业协会建设,加大海内外昆曲艺术交流的力度,在港澳台地区和有关国家有计划地举办昆剧巡回演出和昆曲艺术展示活动,弘扬昆曲文化,打响昆曲品牌,为昆曲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综上文献所述,我认为中国昆曲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中国昆曲产业化的一次难得的历史性机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就是中国优秀文化进入世界的通行证,我们应该很好的加以利用。因此昆曲界应努力提高昆曲艺术水平,走出国门,去传播我们中华民族之瑰宝——昆曲艺术。
四、总结
昆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宝,是当之无愧的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昆曲是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正如许多业内外人士所言,昆曲保护虽然行程艰难,任重道远,但风雨过后必是绚丽的彩虹,优秀的民族艺术必将进一步发扬光大,昆曲艺术将焕发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周秦.苏州昆曲[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
[2]朱栋霖.中国昆曲艺术[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郑雷,傅谨.昆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4]顾聆森.昆曲与人文苏州[M].沈阳:春风文艺,2005.
[5]陈益.寻梦六百年:昆曲盛衰史探幽[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6]汪人元.关于昆曲的保护,扶持和振兴[J].艺术百家,2004(08).
[7]王恂.昆曲的命运[J].剧苑漫笔,2002(07).
[8]蓝博.昆曲我心中的悲情与怅惘[J].关注,2004(12).
[9]刘文峰.昆曲的历史定位及保护与利用[J]艺术百家,2002(01).
[10]丁修询.昆曲三谈[J].艺术百家,2004(02).
[11]解玉峰.也谈昆曲作为“文化遗产”的保存问题[J].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5(06).
[12]吴新雷,白先勇.中国和美国:全球化时代昆曲的发展[J].文学研究,2007(12).
[13]李洪义.浅谈昆曲艺术资料的抢救与保护[J].艺术档案,2006(08).
[14]王延信.昆曲的民族性和世界性[J].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6(05).
[15]Brandl,Rudolf.MemoriesofakunquOperaClown[J].TheNewYorkTimes,2006(06).
- 上一篇:艾滋病群体和社会保障刍议
- 下一篇:新农村传统艺术文化教育传播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