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扬剧的发展前景

时间:2022-05-09 06:04:00

导语:试论扬剧的发展前景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试论扬剧的发展前景

摘要:作为中国戏曲大家族中的一员,扬剧率先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扬剧在今天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脉搏越来越弱。目前有关扬剧发展的问题多集中在政府的举措上,并没有将当今影响扬剧发展的多方因素进行整合系统分析,找出影响扬剧自身发展的原因。本文从扬剧的历史入手,探讨了扬剧发展面临的问题,重点对扬剧发展的对策与措施作了研究。笔者认为只有在政府、市场与第三部门之间建立一个有效和谐的机制,使三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扬剧这一地方剧种。

关键词:扬剧;发展;市场化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永远是扬州值得骄傲的资本,也是无法丢弃的根。扬剧是江苏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作为扬州的地方戏曲,原名“维扬戏”,是以古老的“花鼓戏”和“香火戏”为基础,又吸收了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起来的地方戏种。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祖国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面对时代浪潮的冲击,如何让社会文化遗产成为资源,而不是变成真正的遗产,还需要更多人的关注和努力。

一、扬剧的发展概况

(一)扬剧发展的历史原因

乾隆年代,扬州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文化城市。满清政府11个盐务管理机关中最大的两淮盐务衙门的权势伸展到中国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在两淮盐务的监督管理下,某些盐商可以算得上是中国最富裕的人。盐商作为整体所掌握的资本,与帝国中任何一工商业资本相比,无疑是最大的。扬州地处扬子江与大运河交汇处不远的北岸,因而是省际贸易的重要船港。它确实是个经济繁荣、人口稠密的城市,可说是帝国主要的经济城市之一;文化方面,它也是最繁荣和最先进的。

像前辈康熙皇帝一样,乾隆皇帝也南巡六次。筹划戏剧演出是扬州盐商竭力取悦皇帝的方法之一。运河两岸,建有许多戏台,乾隆皇帝来到扬州城附近,就可以欣赏到戏剧。乾隆的“恩泽”确实是扬州戏剧繁荣的主要原因。以戏剧而言,扬州无疑属于中国第一流的城市。政府敏锐地意识到扬州的显赫地位,挑选它作为戏剧审查机构的所在地。

乾隆皇帝对戏剧的赞赏,对扬州戏剧确实是重要的促进。但扬州并不是乾隆皇帝巡幸时唯一受惠的城市。因此皇帝的巡幸不能完全解释扬州戏剧的繁荣。

主要的解释应是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扬州的经济繁荣伴随着一定的社会因素;综合这些因素,才能较圆满地说明扬州在乾隆时期的戏剧活动中的中心地位。

扬子江沿岸各地和扬州之间有着大量的商业活动。商船把货物从富饶的长江流域通过扬州运往北方和北京。商船带着戏班从各地来到扬州。络绎不绝来来往往于扬州的各地手艺人和商人,不再满足于观看扬州当地原有的戏剧,而要求剧种多样化。

扬州最重要的商业是盐。盐在产地制成后,运往扬州,再转到运商手里,由运商转运各地。这种盐运活动可能有利于各式各样的剧种进出扬州。此外,具有重要意义的是,扬州盐业吸引了许多其他各地的人来到扬州,因此,形成了扬州明显的开放环境,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地方戏的繁盛和丰富多彩的局面。

社会因素也对扬州戏剧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戏剧繁荣最重要的社会因素可能是大盐商的支持,艺术需要庇护人。扬剧从对扬剧感兴趣的富人中找到了保护和支持。[1]

(二)扬剧发展的历史阶段

1.乱弹

清代康熙、雍正年间,扬州历史上第一个地方戏呱呱出世了。扬州乱弹说的是扬州方言、唱的是扬州小曲、用的曲牌如银绞丝、四大景、鲜花调、凤阳歌、花鼓曲、耍孩儿等都是扬州清曲传统曲调、它的班社遍布扬州城内外。

清嘉庆年间,扬州的形势忽如江河日下。盐业萧条,经济崩溃,商人破产,市民困顿,扬州乱弹失去了原来的经济基础。班社瓦解,艺人星散,扬州乱弹在一百多年之中积累起来的艺术,不能不暂时地退出舞台,而同民间固有的香火、花鼓相结合。于是在中国戏曲史上出现了一个百年难遇的现象——在同一土地上,产生了两种戏曲:扬州香火戏和扬州花鼓戏。[2]

2.香火戏和花鼓戏

香火戏源于“傩”,本是迎神驱鬼的。1957年在扬州曾发现清代乾隆甲辰年1784手抄神书《张郎休妻》,实为戏曲演出提纲。这证明在乾隆年间,扬州的巫术已有明显的戏曲化倾向。但扬州香火戏的进化很缓慢,它在很长时期内都只有半职业性的艺人,它的演出始终含有祈祷神保佑平安的目的。[3]

扬州花鼓作为一种载歌载舞的艺术,它开始向戏曲转化的时间,大约在清代康熙年间。扬州花鼓戏的发展同样很缓慢,经过了一二百年艰难历程的扬州花鼓戏,仍然处在街头卖艺的境地。如果说香火戏是为神的艺术,花鼓戏则是为人的艺术。

清末民初,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艺人们沿着长江浪迹他乡。自此,长江中下游各大商埠,如上海、镇江、南京、芜湖、安庆、武汉等地,都留下了扬州艺人的足迹。

上海是五方并处、百戏杂陈的地方。为了在激烈的艺术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也为了让粗犷的锣鼓与文弱的丝弦相得益彰,扬州的香火戏和花鼓戏慢慢合拢,1931年,香火戏艺人和花鼓戏艺人在上海聚宝楼共同演出《十美图》。从此,两种艺术融合在一起,一个新型的统一的“扬州戏”在上海滩出现了。[4]

3.扬州戏

新生的扬州戏,在音乐上将香火调、花鼓调揉合在一起,并像扬州乱弹一样,大量吸收了扬州清曲的曲调。在剧目上除了继承扬州乱弹、扬州香火戏、扬州花鼓戏的剧目之外,又新编和移植了大批连台本戏,如《孟丽君》、《郑小姣》等。在艺术上更是出现了许多独树一帜的著名演员,如胡玉海、熊月英、葛锦华、张月娥、许菊芬、十岁红等,金运贵、高秀英、华素琴等流派唱腔也崭露头角。[5]

4.扬剧

新中国成立后,“扬州戏”或“维扬戏”的名称逐渐为“扬剧”的名称所代替。面对新生活,扬剧界感到欢欣鼓舞。艺人们努力挖掘、改革、提高、创新,使扬剧艺术呈现空前繁荣。

十年浩劫中,苏、沪、皖三地的扬剧团,有的被遣散,有的被合并,有的被撤销,有的被改行。一个有自己的传统、个性和观众的剧种,同所有兄弟艺术一样,遭到了史无前例的摧残。[6]待到“”结束,扬剧才如老树又发新枝。久违了的传统戏又粉墨登场。70年代末,许多解散或改行了多年的扬剧团都陆续恢复起来。江苏和安徽固不必说,即使在未能恢复剧团的上海,扬剧的演出活动也在时时进行着。

在我们的眼前,分明出现了一条曲折的路。那便是:扬州乱弹——扬州香火戏与扬州花鼓戏——扬州戏——扬剧。它们是一脉相承的,因为它们扎根在同一土壤中。[7]

(三)扬剧剧目

因扬剧源流多,剧目十分丰富,从内容上分有生活戏、爱情戏、伦理戏、神话戏、朝庭戏、侠义戏等;从形成上分有幕表戏、连台本戏、剧本戏、古装戏、新编历史戏、现代戏等;从风格上分有喜剧、正剧、悲剧、有文戏、有武戏。久演不衰的传统戏有:《王樵楼磨豆腐》、《王瞎子算命》、《活捉张三郎》、《四老爷打面缸》、《安寿宝卖身》、《白蛇传》、《梁祝》、《秦雪梅吊孝》、《二度梅》等。建国后更是好戏连台,《恩仇记》、《黄浦江激流》、《红色家谱》、《包公情》、《碧血扬州》、《风月同天》、《秦香莲》、《骨肉冤》、《修匾记》、《济公传》、《鸿雁传书》等。建国后,扬剧有辉煌的一面,称之为三个里程碑,两个闪光点。三个里程碑,即《百岁挂帅》、《夺印》、《皮九辣子》。两个闪光点,即《王昭君》、《史可法》。[8]

(四)念白、声腔与流派

语言差异是地方戏的分野,音乐声腔则是剧种的旗帜与灵魂。扬剧念白以扬州方言为基础,有官话、民话之别,戏中大凡身份高贵的人物,如帝王将相、后妃诰命等均念官话,并揉进中州韵,讲究阴阳上去和抑扬顿挫,如包拯、佘大君、穆桂英等,一般小人物如市农工商、贩夫走卒等均念方言,通俗流畅,朗朗上口。

扬剧声腔的形成,有三部分组成:花鼓戏,扬州清曲、香火戏中的原曲牌;从姐妹剧种引进改造的曲牌以及新音乐工作者介入后创造的新曲牌。

声腔集大开口粗犷、质朴,小开口的细腻曲雅、清新活泼于一炉,以曲牌体为主,板腔体为辅。据不完全统计有一百多个曲牌,常用三四十个,曲牌丰富,且各有特色,如抒情的“银柳丝”、欢快的“夸夸调”、俏皮的“梨膏糖”、深沉的“鲜花”、凄楚的“汉调”、活泼的“莲化”、“金垛子”等。引进的曲牌有大陆板(引至杭州武林班,或京剧高拨子)、倒板回龙(引至京剧板式,用银柳丝旋律改造而成)等。新创曲牌,如“采莲调”、“新夸夸调”、“扩板梳妆台”等。除了一曲牌一色彩,扬剧还有一曲多唱的特点,扬剧没有生旦净丑行当专用曲牌,全凭演员的演唱修养。

在舞台实践中,扬剧曲牌,根据调性,可分四大系列。即“梳妆台”系列(含“银纽丝”、“满江”、“补缸”、“数板”、“滚板”等),剪剪花系列(含“夸夸调”、“鲜花”、“刮地风”等),大开口系列(七字、十字、联弹、清板、泼水等),小调系列(“下盘棋”、“八段景”、“五更里”、“十怀酒”、“跑驴”、“虞美人”等)。

扬剧声腔的成熟,形成了众多流派,有健朗亮丽、端庄、华彩的高(秀英)派;有吐字如珠、腔如行云、流水的金(运贵)派;有刚柔相济、跌宕有致的华(素琴)派;厚重豪迈的王(秀兰)派;沉雄刚劲的石(玉芳)派;潇洒飘逸的周(小培)派;甜润隽永的李(开敏)派。[9]

二、扬剧发展面临的问题

2006年6月国务院正式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扬州市扬剧榜上有名。随后,江苏省在全国开先例,出台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命名与资助暂行办法》,通过确定传承人制度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2007年扬州市政府掏钱办学,为所有的扬剧班学生交学杂费上万元,学校为这些戏剧苗子提供系统教育并为其提供数百元的补助生活费及奖学金。除政府支持开班办学外,近几年,围绕扬剧的发展保护,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在扬州设立扬剧的演出基地、开展《周周看扬剧》活动、举办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新剧目调演活动等等。这些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扬剧的发展与保护,但对于扬剧整体发展来说,其生存现状仍然不容乐观。[10]

(一)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1.剧团经费拮据

据了解,国营剧团演员工资一部分由国家发给,还有一部分是平时演出的收入,民营剧团则完全自给自足。有的国营剧团历史负债较多,影响剧团经济稳定。另外是演出市场萎缩,演出收入很少,政府差额拨给的事业经费无力维持工资发放,而其它机关事业单位能拿到的费用,如菜篮子、地方岗位补贴以及第13个月工资等更是可望不可及。平常的演出投入远远大于低廉的门票收入,经济的困窘影响了扬剧的生存和发展。

2.人才断档

在现代社会多元化的冲击下,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扬剧也和其他剧种一样,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很多扬剧团过去办得很红火,现在也撤消,演出场次也日趋减少。传承接班人接近断档,剧团自身开办学员班已不具备响应条件。现在扬剧团人才的培养还是定向委培制,剧团需要演员了,就向戏曲学校委托培养人才。1986年,招生已经开始面临困难。1998年,50人的招生计划因报名未满,扬剧班无奈取消。从1997年曲艺班最后一批招生至今,扬剧已是10年“无后”了。申遗后,2007年由政府出资,55名精心挑选的戏曲苗子进入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接受扬剧系统学习。但在这之前已有了十年的人才断档。

3.思路不新,宣传普及力度不够

当前,我省的电视、报纸、广播和出版业,形势大好。然而,对于扬剧来说,就以电视为例,尽管国家广电总局在2004年就发了《关于开办戏曲栏目保护弘扬地方传统戏剧的通知》,明确要求尚未开办地方戏曲栏目的省级电视台要创造条件,尽快开办地方戏曲栏目。然而目前只有扬州电视台、江都电视台等地方电视台播放扬剧,这些是除扬州以外的戏迷是无法观看到的。而我省电视台的多个频道、上百个栏目中,己鲜见扬剧的踪影。究其原委,据说是因为收视率太低。我省地方戏目前还拿不出广告费、制作费来包装自己、营销自己,更缺乏与现代传播技术共舞的平台。

(二)市场化适应困难

1.演出市场沉寂

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韦明铧继在《将柳腰款摆——扬州曲剧新论》一书中说道“扬剧虽然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与历史最兴旺的时期相比,目前扬剧仍处在低谷。虽然现在扬州有几个剧团仍有正常的演出计划,但与20年前相比,扬剧的演出次数大大减少,目前大多局限于扬州本地。”曾经在网络上看过这么一句话,“南京的扬剧戏迷比任何一个其他剧种都多,但是要他们花钱买票看戏,剧场基本是空的!”,这句话点出了根节所在,现在扬剧还是有市场的。只不过看戏的形式和以前不同,以前是观众买票进剧场看,现在是哪家红白喜事由主家花钱请戏班,剧团搭台唱戏,观众不花钱,看的人很多,但如果叫这些观众花钱进剧场看,恐怕就比较难了。再加上现在有电视了、有网络了,非得那种老戏迷才会想到花钱进剧场看戏。[10]

2.剧团发展包袱重

我国现有的扬剧团主要的还是国营剧团,很多国营剧团历史包袱沉重,在现今市场化发展中很受阻碍。在剧团管理方面,就拿演出卖票来说,卖票的提成就高达30%,当对其提出疑问时,剧团人解释是由于剧团都是演员,演出时没有闲人去卖票。虽然现在有的国有剧团已经改成企业单位,但其实是换汤不换药,剧团内部依然是事业单位编制。在剧团的演出方面,其每年规定了固定的演出场次,演完了,这一年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这样的剧团发展跟不上市场发展的规律。国有剧团疾重难返,加上戏剧行业更是雪上加霜,改革很不容易。

民间职业剧团即民营剧团,是以自愿组织、自筹资金、自负盈亏形式组建,从事营业性演出的职业性艺术表演团体。它的特点是自由组合,小型分散,主要活动于农村城镇演出市场。自它产生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处于人无定团、团无定员,出入无序、聚散无常的状态。在价值追求方面,偏重于愉悦功能和效益,忽视思想价值与审美功能,胡编乱造的幕表戏充斥舞台。对于民营扬剧团缺乏管制措施。

3.产业化进程缓慢

对于扬剧文化作为“生产力”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识还很薄弱,扬剧文化资源缺乏深层次的发掘和有效的整合利用,品牌单一,没有与扬州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行市场的结合,扬州的悠久文化底蕴部分正处在一种闲置和浪费之中。另外,举办扬剧活动的影响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和利用。虽然活动影响很大,但没有真正用文化内涵来包装起来,形成更大范围的影响,没有体现出扬剧文化和特有内涵,容易形成当时热闹、过后就忘的尴尬局面。再有,有关扬剧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音像制品、书籍等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现有的音像较少,质量也欠佳,扬剧相关书籍年代都较久远,百年扬剧直到今年才将有通行教材。

三、扬剧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保护扬剧的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特殊的事业,在这其中政府无疑应扮演最为重要的角色。

1.建立专项发展基金

对于扬剧的保护和扶持,核心的问题仍然是经费的保障问题。对于几个市级国营剧团,应实际提高人头经费的拨款比例,落实到每个演员、职工,稳定艺术队伍,将职工的养老、医疗、失业三项保险费纳入财政预算拨款。另外实行演出补贴,在确定剧团演出场次后,政府每场给予适当补贴,多演多补,以激活演出市场,鼓励剧团面向农村、面向基层。

加大艺术创作生产的投入,设立专项基金,扶持优秀剧目生产,使艺术创作、精品生产落到实处。利用发展基金,专款专用,加大对重点剧目的投入,对重点艺术产品可以推行政府采购、项目招标的办法。

2.注重人才的培养

现今扬剧的教育采取的是定向委培的制度,有时剧团忙于眼前的演出等,不一定会意识到对下一代扬剧演员的培养,另外,在招收人才进行扬剧学习方面,不同以往,剧团有着职能的缺陷。在地方戏曲人才培养上,政府依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这一点上,“申遗”成功后扬州市政府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工作。在今后的人才培养上,政府职能部门应与地方剧团保持联系,发掘戏曲苗子,学校定期招收学生,政府对其进行学习补助,形成一种固定的招收教育链,避免人才断档的出现。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城市发展,为扬剧团建设适合展示艺术特色的小型剧场,并规划建设一批相关设施,如在教场改造中,复建大光明书场,作为扬剧团的基地;利用“刘庄”内尚存戏台的有利条件,建设扬州戏曲博物馆,除陈列有关文字、视频资料外,附建一个小剧场,等等,也可成为扬州旅游的一项拉动产业。

4.加大宣传普及力度

除了地方电视台外,省台也应开设戏曲专题性栏目,普及地方戏曲知识,宣传戏曲演员、推介戏曲产品、教唱戏曲名段,拉近地方戏曲与各地观众的距离。政府应大力支持扬剧品牌节目,如“周周看扬剧”活动,形成一种群众欣赏的固定、持久氛围。此外,文化、旅游、园林等职能部门要密切协作,在主要景点增设全面展示扬州戏曲艺术的演出活动,各景点开辟适宜的演出项目,既增加旅游看点,体现“扬州游”的文化特色,又起到宣传和普及的作用。[10]

(二)把握市场规律,加快扬剧的发展

扬剧现有国有剧团5家,即扬州市扬剧团、江苏省扬剧团、高邮市扬剧团(张爱华扬剧团)、仪征市扬剧团、江都市扬剧团;民营剧团9家,即江都市龙川扬剧团、扬州市海派扬剧团、江都德才扬剧团、浦口区扬剧团、扬子江扬剧团、祝荣娟扬剧艺术团、汪琴扬剧艺术团、李正太扬剧艺术团、姜堰市玉梅扬剧团。

1.发挥市场竞争机制

国营剧团在扬剧的推广上有着特殊的使命,政府应给予支持;民营剧团是顺应市场的规律发展起来的扬剧发展新动力,在演出等自主性上较国营剧团要强一些,站在市场的角度,发展扬剧,民营剧团有其独到的优势,政府应给与鼓励。国营剧团、民营剧团站在发展扬剧的大角度上看,都是其组成力量,并没有区别。民营剧团靠自身组织广大观众欢迎的各种演出,占据市场,扩大份额,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以有效解决财源问题。

市场的竞争机制、市场的发展规律促使着国营与国营剧团间、民营与民营剧团间,更重要的是民营与国营剧团间的竞争,刺激着各个剧团的编导、戏曲演员要不断深入体验现实生活,创作出更多更好的顺应市场规律,反映时代特征、地域特点的扬剧作品,吸引各自的观众群,维持、加快自身的发展,其市场不仅是占领市区市场、郊县农村市场,亦指占领扬州以外更加广阔的演出市场。[11]

扬剧的发展归根到底是扬剧人的代代传承,扬剧发展至今也是经历了太多的磨难曲折。如果将扬剧的发展一味的归责于政府,排除在市场之外,久而久之,扬剧人的发展就会产生“惰性”,缺乏竞争、缺乏刺激,也就缺少了发展的前进催动力。扬剧载体的素质缺失,扬剧本身也难有发展。这样看来,市场生存规律的存在,无疑也促进着扬剧的发展。

2.举办展销演出

展销演出是一种集检查、评比、调演、订戏为一体的演出形式,这种演出活动在有些地方已形成制度。对于扬剧,政府应参与将这种展销演出形式引入扬剧,这种展演主要针对民营剧团开展,但国营剧团应与民营剧团一同参加展演,从而了解市场情况。展演期间,邀请各乡镇、村庄的戏曲爱好者和演出经纪人前来观摩,与观众一起看戏和评戏,随后洽谈订购,签订购销合同,商定演出日期、场次、价格。这种展演活动,实际上与国外的养剧不养人有些相似,它不仅能收到原来调演所起到的检阅、评比的作用,而且有效地沟通了产销渠道,强化了剧团的竞争意识,加强了国营剧团与民营剧团之间的联系,最重要的是拓展了演出市场,促进了剧目走向市场,主动的将扬剧推向了市场。此外,为促进剧目的销售,各市县的剧管部门注重对演出经纪人的培育和管理,发挥他们沟通产销、调节市场的作用。[12]

3.发展扬剧文化产业

创新扬剧文化,促进扬剧教育产业发展。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建立多元投入和企业运作机制,推进文化产业化。大力开展扬剧展示、交流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通过与扬州旅游业的结合,发展扬剧,扩大知名度,同时使扬州旅游成为有文化含量的旅游,扬州古城成为充满生机的古城。现今扬剧已有两名戏曲梅花奖得主:李政成和徐秀芳,扬剧也要注意发挥扬剧名人效应,着力打造文化品牌,培植和强化扬剧特有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加大对有影响的扬剧艺术家的宣传力度,鼓励他们走出扬州,创作生产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文艺精品,成为扬剧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亮点。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扬剧在音像、书籍方面的传承,制作一批有时代气息、质量优良的音像、书籍制品,让更多的人了解扬剧,吸引扬剧群众的热情。[13]

(三)建立与第三部门的联系,支持扬剧的发展

“第三部门”是除政府部门和企业以外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一切志愿团体、社会组织或民间协会等向社会提供服务的组织。在中国,完全符合西方标准的“第三部门”几乎不存在,但又确实存在一些从形式和运作机制上不同于政府和企业的社会组织,因而中国学者大多倾向于从推动和促进非营利组织发展的角度出发,不将定义限制得过于严格。在本文中,对于扬剧事业的发展来说,我认为只要是依法注册的正式组织,满足扬剧发展志愿性和公益性、互益性要求,除政府以外的企业、组织、团体,即可称为扬剧发展意义上的“第三部门”。

在今后扬剧的发展中扬剧团同企业、组织、团体的志愿性和公益性、互益性资助应成为扬剧团发展的又一趋势,剧团应加强与这些企业、组织、团体的联系。

1.加强与公益性团体、组织的联系

民间职业剧团的大量出现,给文化市场增添了生机。但是也要看到,民间职业剧团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由于管理力量的薄弱,农村封建迷信活动的盛行,演出市场上的低级庸俗和封建迷信的东西尚不能杜绝。对于民营扬剧团来说,公益型组织应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成立民营剧团管理处,工作人员工资由国家财政拨款和剧团交的管理费中支付。对全市民间职业剧团的种类、分布、艺术力量和演出状况进行普查,在这一基础上进行重新登记和审批,对于不具备一定的艺术力量、资金、剧目、设备,以及布局不合理的,一律不予审批。由剧团申办人填写剧团定员表,内容包括剧团组成成员、一年的书面合同和工资分配方法,交给剧管部门核实和监督实施。这就较好地改变了剧团随意邀约演员,演员随便跳班的无序状况,不仅使组织松散的剧团趋于稳定,而且保证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另外负责民营剧团与国有剧团之间的联系,邀请专业剧团的艺术骨干和离退休的老艺人为民间职业剧团的剧目生产提供有偿服务,解决剧团缺乏导演、作曲、舞美设计和布景制作等困难,并通过短期办班培训或随团学徒等形式,加强对演员的基本功训练,提高中青年演员的艺术素质。[14]

另外,如江苏省扬剧艺术研究会,其性质是全省研究扬剧艺术的学术性社会团体,这类学术性社会团体组织其应发挥其职能。首先应坚定自己的组织定位,邀请扬剧研究者、扬剧名人,加强自身权威与影响。这类社会团体组织应加强与政府文化职能部门的联系,致力于构建扬剧剧团之间、与其他戏曲剧种剧团甚至与国外相关组织团体之间的联系,安排组织扬剧艺术交流、理论研讨会等,帮助扬剧走出去,增强自身竞争力,扩大扬剧影响。

2.建立与企业的有效合作

对于企业,作为扬剧的“第三部门”有其特殊性,它本身不具有发展扬剧的天然职能,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挖掘、附加于企业这样的职能,获得互益性资助。对于国营性扬剧团,应利用其特殊影响力,在其组织的有代表性的大型活动中除政府资助外,以后慢慢走向与大型企业联系获得其赞助的方式。在这其中,企业是配角,抓住这些企业在大型活动中宣传自己的用意,与其合作,获得互益性资助。对于民营性剧团,现主要还是家庭红白事的演出,其影响力范围较小,这里剧团经纪人应与一些地方性企业联系,形成长期性合作关系,承担其庆典、宣传活动,如厂庆、元旦联欢等,从而获得演出收入。在这其中企业是主角,剧团为企业服务,从而获得互益性资助。剧团和企业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会推动扬剧的发展,如扬州市扬剧团的长期赞助商企业家严家铭先生,2006年12月12日扬州市扬剧团为庆祝长期热心支持扬剧事业的企业家严家铭先生领导的扬州市新兴金属材料公司改制重组10周年,在友好会馆成功举办了“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这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扬剧的影响力。今后,在企业资助扬剧发展这一方面,有着很大的实践性空间。

结语

纵观我国民族艺术源远流长,常盛不衰。其中,由香火戏、花鼓戏等发展而来,约具100年历史的扬剧,有过昔日的辉煌。但毋庸讳言,进入新时期以来,扬剧随着电视、网络等的出现,处于冷落、尴尬、徘徊和无奈的境地,甚至面临着生存命运的严峻挑战。但是,可以断言,它们决不能代替戏曲,就扬州方言地区来说,也决不能代替与当地人民血肉相连;呼吸与共、长期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乡土戏曲扬剧。

尽管扬州地方戏曲面临着观众锐减、人才流失、生存危机等问题,但它仍占有一定观众和需求市场,也绝非“夕阳艺术”,远景是光明和无限美好的。政府、市场、第三部门在社会中本身就紧密联系,对于扬剧,我们要坚持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充分发挥市场与第三部门的有效机制,逐步形成政府、市场与第三部门协调统一的局面,使扬剧这一地方戏曲更好的传承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李斗.扬州画舫录[M].南京:古籍出版社,2003:39.

[2]董爱江.扬州竹枝词[M].扬州:广陵书社,2003:47-49.

[3]焦里堂.花部农谭[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4-25.

[4]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上海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上海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89-90.

[5]孔凡中.扬剧生涯五十年[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29-31.

[6]石增祥.扬剧名旦高秀英[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95.

[7]Colin?MakeLin.Yangzhoudrama[J].AustralianCommercialMedia,1988(1).

[8]上海市传统剧目编辑委员会.传统剧目汇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38-39.

[9]葛瑞莲.浅谈扬剧和扬州民歌[J].剧影月报,2007(4).

[10]王佳.“周周看扬剧”—扬州市着力打造的文化品牌[J].剧影月报,2007(1):16—17.

[11]管若松.扬剧不能失去自己的观众[J].剧影月报,1988(7):58.

[12]J.LamarPierce,ProgrammaticRisk-TakingbyAmericanOperaCompanies[J].Journalof

CulturalEconomics,2000(24).

[13]王仲尧.文化市场与管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38-39.

[14]康晓光.转型时期的中国社团[J].中国青年科技,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