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教学研究论文
时间:2022-11-12 11:20:00
导语:色彩教学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内容摘要:绘画作品的色调与作者的情感是相通的,是缺一不可的,艺术家是用绘画中的色调去打开人们心中的感情之门,使人们回到了温暖的爱的世界、情的回忆之中。
关键词:绘画色调情感
色彩的情感早已为心理学家所验证,早已为艺术家们所接受、采用。高校美术基础课色彩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色彩学知识、作品表现的内容,也要让学生欣赏了解艺术家采取的表现手法,例如作品色调的情感运用等。
欣赏绘画作品,应了解绘画作品的色调,了解绘画色调与画家们所表达内容和情感之间的关系。优秀的中外美术作品,所描绘的自然已不单单是客观存在物,而是一种引发情感的审美对象,如西方绘画。纵览西方五百多年的绘画史,多少大师,如乔托、达·芬奇、米勒、列宾、凡·高……他们都具有把内心所体验到的一切通过绘画诉说于众的本领,并且说得是那样真诚、自然、完美。在他们眼里,物象不是照相机中的物象,而是画家对物象的形象感觉和认识,画家眼中物象的色调也不是自然对象色调的翻版,在作品中物象与色调不应是冷冰冰的客观记录,而应是作者感情的形象表达,是作者与物象及色调的主客观统一的产物,作为绘画语言的色调也只有能做到表达作者情绪和情感时才真正具有艺术性。
客观存在的色调本身,无所谓情绪和感情,它只能引起人们生理上的某种反应,但人们在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中,与世界上的物象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也随景而生。日出东方,万物苏醒,给人带来了光明、温暖,人们热爱它,用最美好的语言来形容它、歌颂它,而对太阳的歌颂喜爱,与随之产生的“万道金光”“朝霞”以及日出时的金红色调,日升时的金黄色调也都产生了喜悦的情绪。人们把它与充满希望和朝气蓬勃等情绪连在一起。同样,对春天嫩绿色调的田野,与充满生机的美好未来的喜悦连在一起。这种色调与某种情绪的联系,是从生活中得来的,是人类在长期生活中感受到的。艺术家就是通过这一感受,并恰当地运用色调抒发情感,这种以色传情的艺术作品,观察者看到的是画面形象的色调,而感受到的却是作者的情绪和感情。所以绘画中的色调应该充分反映作者的情感,表现作者的感情,色调是画家情感的载体。
法国画家米勒在他的作品《晚钟》里,用朦胧的暖色调描写了两个贫苦农民在一天的辛勤劳动之后,站在茫茫暮色中应和着远方教堂的钟声,向那并不存在的上帝祈祷幸福。他们虔诚但愚昧,朴实却无知,善良但贫苦,勤劳却很少收获。这是19世纪法国贫苦的但未觉悟的农民的真实写照,也是米勒的自我写照。画面上的暖灰色调处理得极为精细而充满感情,朦胧的似乎散发着泥土的香气,大地也在迷蒙中展向与大气相接的遥远的天边。我们看到的是普通的人物、普通的环境、普通的色调,感受到的却是诚挚、朴实的感情。
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他的成名之作。还在学生时代,彼得堡涅瓦河上纤夫的沉重劳动便引起了列宾的同情,从那时候开始他就想描绘一幅表现纤夫的作品以揭示下层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和社会的不平。他去伏尔加河旅行写生,典型的俄罗斯风光和纤夫的生活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画中列宾画了11个饱经风霜的劳动者,他们在炎热的河畔沙滩上艰难地拉着纤绳。纤夫们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个性,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这是一支在苦难中坚韧不拔、互相依存的队伍。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苦、无助之感,切实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亦是画家心境的真实写照,这对画旨的体现,情感的烘托起了极大的作用。在《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中,虽然使用了明亮的暖黄色调,但丝毫不能使人感到喜悦和愉快。因为,画家表现了毒烈的阳光使人感受到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情绪,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这群被剥削、被驱使的纤夫们的悲惨处境。
阿·库因吉是表现光与色、空间与空气的魔术师,他与善于捕捉光、色的印象派画家的探索之路不同。他的夜景画冷冽、庄严、宁静而幽深,堪称独步,创造了独特的俄罗斯风格,悲凉而壮阔。《乌克兰的傍晚》正是通过景物的色调,抒发了作者对乌克兰山村深深的爱。那是夕阳衔山的一刹那,夕阳的余晖依恋着白色茅舍。在这转瞬即逝的一刹那,色调凝聚着作者的深情,使这幅画像一首宁静、优美、朴素的田园诗篇。
列维坦的《弗拉基米尔路》则表现了另一种意境。阴云满天,衰草遍地,茫茫的荒野上几乎没有人烟,一条坎坷不平的路伸向遥远的天边——这是革命者流浪之路。一切都笼罩在满目凄然的情绪里,不由得使人记起“愁云惨淡万里凝”的诗句。作者的情感通过画面的灰色调,深深地感染着群众,观众的心随着作者的“情意”向着遥远的天边,对那些被流放的革命者寄予深切的同情。多少观众为这张画感动着,多少观众在离开画面时仍带着沉重的心情,情感把观众带入画中,又超出了画外,给观众提供了广阔的想象余地。
《向日葵》是荷兰画家凡·高的代表作之一,被认为是凡·高的自画像。画面中那有俯有仰、有正面有侧面的沉甸甸的花盘,那扭曲着伸展着的花瓣,是一个个具有不同情感的人,又可想象为一个整体充满张力的新生命,正在那凋残痛苦的旧生命中诞生,骄傲地迎接初生的太阳。那强烈耀眼的橘黄、颤抖的向上窜动的笔触,像一团团燃烧的烈火,让人热血沸腾。
凡·高的《星夜》是一幅充满强烈表现力的名作。画幅左边的柏树丛像熊熊燃烧的火焰。画家所表现的天空是一个由奇特的月亮、星星和幻想的彗星构成的景象。画笔点出的笔触创造出一种颤动的感觉,仿佛画面中的一切都在呼唤着生命。然而那翻卷着黄色和蓝色漩涡的天空,又给面对自然奥秘的人们以悲怆而激动的感染。作品充分表现出作者的强烈感情和独创精神。在凡·高的画中可以看到狂放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他用这些媒介物所表现出的感情,无论是画中的老人、小孩,还是乡村的田野、天空中的星星,都是那么亲切,那么感人,那么动人肺腑。虽然他表现的是法兰西19世纪的景物,但看后却使人似乎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故乡,回到了我们最初所看到的世界。
《呐喊》是表现主义绘画领袖蒙克的代表作品。受尼采哲学和弗洛伊德观念的影响,其作品多表现生命和死亡、孤独和痛苦。他仿佛将人类内心的狂乱和挣扎全部用绘画的语言表达了出来,被誉为近代“人类心灵的肖像画家”。关于这幅画的创作,画家曾写道:“我和两个朋友一起去散步,突然间天空变得血一样红,一阵忧伤涌上心头,我呆呆地伫立在栏杆旁……友人相继前进,我独站在那里,这时我突然感到不可名状的恐怖和战栗,我觉得大自然中仿佛传来一声震撼宇宙的呐喊。”画家运用了奇特的造型和动荡不安的线条以及强烈的色彩,表现了他的内心情感。
由此看来,作品的色调与作者的情感是相通的,是缺一不可的,艺术家是用绘画中的色调去打开人们心中的感情之门,使人们回到了温暖的爱的世界、情的回忆之中。所以色调是画家们所具备的高度技巧,而情感是艺术的灵魂,没有情感,艺术就没有生命。高校美术专业的色彩教学,应让学生了解绘画中的色调与情感的联系,不能停留在一般审美能力上,应在审美能力上有所提高,有所突破,从作品的色调上去领悟绘画作品的情感以及它所表达的思想内涵。
参考文献:
[1]黄今声编著《色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2]王强、李维世主编《造型艺术鉴赏》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3]王宏建、袁宝林主编《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 上一篇:市建设中心政务公开工作汇报
- 下一篇:粤剧对佛山石湾陶艺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