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文化市场发展研究
时间:2022-11-26 02:41:00
导语:县区文化市场发展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题要本文简述了我市文化市场基本概况,分析了文化市场滞后的原因,并就如何繁荣文化市场提出了若干思考。
我市县区文化市场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目前在全省仍处于相对滞后状态。多年来,由于受到经济的制约,尽管奋赶急追,不断扶持,但由于发展基数低,集约型经济差,不仅未改变,在一些地区还加大了南北差距,文化市场也出现先进繁荣文化与滞后发展的矛盾。
一、县区文化市场的发展现状
(一)县区文化市场发展逐步走向有序
一是门类逐步齐全。音像、印刷、书刊、游戏、戏曲、歌舞等门类形成并不断发展,填补了许多空白,如网吧、歌舞厅等。印刷也告别了铅字排版,走向胶印,激光照排。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文化产业链。二是文化市场有了一定的产业队伍。文化市场成为二、三产业劳动力的15℅以上,文化产业在国民产业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三是产业社会地位已凸现,表现为科技含量较高。文化素质较高,与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成为传播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托。四是执法队全逐步健全,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县区相应建立了管理机制和执法机构。执法队伍经过培训,素质不断提高。五是管理法规不断完善,相继建立了行业管理条例,一批从中央到地方的法规出台,使文化市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六是从业人员法制意识加强。经过培训,学习有关法律,从业人员知法守法。通过遵纪守法的文明经营单位创建活动,提高了文明守法经营意识,行业协会使经营者增强了自我约束机制。
(二)多年来县区文化市场尚未形成繁荣的大气候
我市不少县区文化市场仍处于小打小闹状态,如有的县区乡镇至今三无:无文化娱乐中心、无图书馆、无少儿活动中心。一些乡镇的娱乐场所如网吧、游戏机室等规模小经营,其机器台数在10一30台之间,有的仅几台放在商店里经营。还有为数不少的黑网吧、游戏机室。由于地处偏僻,时有接纳未成年人现象。一些文化娱乐场所安全条件差,为了躲避检查,常有关闭卷帘门等情况发生。乡镇印刷业设备陈旧,家庭手工作坊多,虽印刷业总量多,但工艺落后,产值较低,处于僧多粥少、恶性竞争状态。一些地方不是在印刷质量上下功夫,而是用给雇主回扣、或降低印刷质量维持生计。一些不法经营者在利益驱动下,铤而走险,盗印假商标和正式出版物。由于以家庭为印刷基地,因此隐蔽性很大,容易逃避检查。八成以上企业没有形成集团性印刷能力。音像业形成店面多,小而散状态,造成销售盗版音像有机可乘。一些乡镇经营者,私自制作刻录盘,以极低的成本、极快的速度复制盗版音像制品,往往是新版上市,不到一个月,盗版就能泛滥。演出业拼凑而成的素质极低的杂牌班子,或残疾人,或未经文艺培训无业者,靠噱头,靠怜悯,靠为农村婚丧祝寿演出。某残疾人演出团迄今从未在本地演出,一直在外飘流,糊口为生,成为庸俗的文艺的大蓬车。地方戏曲难以保留和生存。以县为单位,地方戏曲团体瘳瘳无几,而且面临剧团生存、演员跳槽的困境。乡镇一级电影院大都关门。流动电影放映队也只是为村民祝寿,结婚和节日放映,经济收入捉襟见肘。由于地方财政处于保吃饭状态,没有更多的经济投入,一些电影院变成了危房。一些书刊零售业,为了节约成本,不租门面房,或为了逃避检查,成为“游商”。一些桥头、道路旁成为“游商”盗版销售的理想地方。街头销售不仅给文化市场管理带来难度,还影响了市容。一些乡镇无专职文化干部编制,现有文化干部大都兼职,主要精力不能放在文化事业上,影响了文化市场的整顿和发展。
(三)县区文化市场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文化市场既是物质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精神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社会效益。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投入有限,文化产业经济效益低,一些地方得不到党委,政府的充分重视。一些地方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往往是问题来了,采取堵势,满足于平安无事。文化市场管理也处于被动局面,往往是集中行动雷声大,日常管理满把抓,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节流不堵源,出现事倍功半的后果。我市县区以商代文,文衰商盛时有出现,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少,文化产业积累不够,成为文化市场发展的“瓶颈”。县区文化市场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区文化发展要求极不适应。
二、县区文化市场发展滞后原因
县区文化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原因上讲,一是一些地方领导不够重视,文化投入是长期的效益,政绩显现有一定的周期。二是群众参与意识不强,文化产业投资较多,效益不甚明显。从客观上讲,一是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文化消费需求量有限,难以形成较大的文化市场发展产业业链。二是体制上没有突破,从官办文化事业至民办文化产业有一个认识和实践的过程,需要形成全民意识和参与文化繁荣发展的氛围。三是缺乏政府和民间投入,形成较为丰富的文化积累。四是缺少一支文化素质较高产业队伍。五是文化市场执法队伍不够充实和健全,这些都影响文化市场的发展。
三、县区文化市场发展的思考
要想让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市场有较大的发展,应该坚持四项原则。
(一)、重在扶持,抓好精品的原则
我市一些县区曾是革命老区,也是苏鲁交界,南北交汇地区。地区文化融南北于一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淮海戏、吕剧、柳琴戏等都有一定的基础。政府应该增加投入,扶持优良传统剧种,革新剧目,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大餐。淮海戏在苏北农村有一定的演出市场,但近年来缺少较好的剧本,对原有的曲调缺乏创新,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文化部门应制定剧种繁荣和剧本创作规划,对剧团给予必要的扶持。要保留民间剧种的资料,开发创新民间剧种,恢复地方戏在艺校的招生工作,对一些有影响的剧团,可与企业联姻,以企业为冠名发展剧团,要打造艺术精品。要鼓励、发展文艺创作如苏北地区的淮海锣鼓,渔工号子,结合旅游业,打造文艺精品。要鼓励个人办剧团。是鼓励发展印刷业、书刊发行业、娱乐业。通过内部整合,向集团化,连锁化方向发展。
(二)、边整边改,边管边放的原则
文化市场往往有着这样的规律:一整就死,一放就乱。遇到严打和集中整治活动,很多地方文化市场限入怪圈,不少店面关门,往往夹着尾巴经营,一旦整治活动结束,一些不法经营便卷土重来,依然如故,致使整治工作劳而无功。其原因是地方文化市场法规的不完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情重于法。一些地方从地方利益考虑,讲发展就不要原则,讲效益就不管黄毒。因此,像盗版、造假、贩假行为猖獗,地方采取保护主义。一旦问题被发现,就出来打上一棍子。一些地方长期以来,“以罚代教”、“以罚代刑”,前者造成经营者法制意识淡薄,处罚了事;后者则重罪轻罚,对牟取暴利者,未伤筋骨,只动汗毛,最终是养虎为患,还有的地方,经营单位被处罚者太多,如打击盗版,往往是罚不责众,为了求平衡,只有少罚不罚,出现了“零案件”“零处罚”现象。由此,我们就应该边整边改正,整顿的目的是要求改正,要重视整顿过中问题反复性。在反复中找问题,才能够达到边整边改的效果。
由于执法管理人员思想素质的偏差,在一些地方出现某些个别管理人员与经营业主打得火热现象,执法者成了经营业主的传话筒、应声虫,常常出现通风报信,徇私舞弊的案例。在整顿中,应加强执法人员的整顿,培养一批有一定政治素养、精通业务的执法者。要有对执法人员监督的专职人员。必要时在市设立督察,对执法不力和舞弊人员及时进行查处。
边管边放。就是在管理中,根据政策,放开手脚,让地方搞活文化市场,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可鼓励外商、私人兴办文化娱乐业;鼓励私人办文化娱乐中心、村文化娱乐室;鼓励投资印刷、书刊发行业。地方政府要有适应发展的法规,不能设门槛,留绊子。要给文化市场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扩大开放。凡是不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凡是不经营盗版、假冒产品的文化产业都应在鼓励之中。
(三)、政策倾斜,机制搞活的原则
县区文化市场不景气的原因,除了与全国文化市场大气候有关,还有自身的不利条件,一是一些文化经营门类往往是从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转移而来,如网吧,十多年前南京等地就有,在脱离暴利期后盛行于我市。在无法取得暴利时,一些不法经营者便打歪主意,如超时经营、接纳未成年人、赌博等。二是由于规模小,从业人员多,常常处于恶性竞争状态,如苏我市上网每小时一般1小时在1元钱,包夜则更便宜。游戏机每1元钱可买10个牌子,经营者在低利润情况下,就要寻找别的方法发财。政策倾斜,就是经营者在遵章守法的前提下,给予税收、入网、用电等方面更优惠的条件,使经营者有利可图。三是鼓励发展文化娱乐场所。目前,在农村地区,农民在夏、秋两忙之后,不少人都在麻将桌前。据调查:农村劳动力中,约有五成以上会打麻将。其中有三成人或小赌、嗜赌,常因赌博造成偷盗,离婚,斗殴等,影响了社会安定、家庭和睦。约有四成以上农村中老年妇女信奉基督教和佛教。农村缺少文化信息。农村一些图书室大都是上世纪80年代书刊,一些乡镇图书室只是应付检查,平常不开放,80%的村没有图书室。应该鼓励在乡镇开办公益性图书室,在村、街道社区办私人图书室,对于常年坚持开放的图书室给予政策性补助。要鼓励私人办艺术团体,一些老剧种、老艺人是宝贵的财富,可鼓励冠以知名企业老艺人姓名的艺术团、艺校。要设立戏曲创作奖励基金,使戏曲成为群众的精神快餐,对从事村镇文化娱乐业经营者可以采取免税增补的方法使其生存。同时,为农村争得一块文化净土。
文化市场应坚持人人参与,人人享受的“以文为民”的原则,通过定人、定社区(村)、定任务形成文化市场网络;坚持政府投入群众入资的“以文图强”原则,将一店一业的“小文化”发展到集约经营的“大文化。”
搞活文化市场机制是一条生命线。县区文化市场应坚持民办为主,公办为辅的原则,鼓励私人从事文化产业。要提高私人文化产业劳动者的待遇,如评选先进文化工作者,技术职称,评定艺术奖等,使文化产业的奇葩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绽放。
(四)、标本兼治,长治久安的原则
我市县区文化市场落后与先进地区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文化市场管理中治标不治本,以堵为主,缺乏疏导。应该充分认识整治是手段,繁荣才是目的。在标本兼治上,县区有五个不到位:一是认识不到位,文化市场管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平安就是福的思想。一些干部只图眼前政绩。喜欢搞花架子,一阵风,急功近利,二是宣传不到位,由于资金缺乏,宣传资料屈指可数,经营者和社会都缺乏知情权。如对反盗版的宣传,据调查,社会上有60%读者买过盗版资料;有近80%的人对盗版读物不以为然,认为便宜,对其中错误无妨大碍;有40%人不认为盗版是侵权违法行为,这就形成了巨大的社会买方市场;有60%的群众同情盗版经营者,认为他们下岗,为了养家糊口。因此,盗版书刊、音像举报率远远低于网吧、游戏机室举报率。维护文化市场正常工作运作,社会的参与率不高与宣传不力是分不开的。三是管理工作不到位。管理者总是扮演消防队角色,即出现问题就去解决,而很少研究事发的原因,更没有用更大的精力放在防患于未然上,造成出大力效果小的结果。四是组织不到位,文化市场管理常常借助其他部门力量,在人员、车辆上经常要别人帮忙。在很多情况下是看面子。部门之间一旦有点隔阂,就会相互推诿。在管理措施和责任分工上不明确,如“扫黄打非”到底是扫黄办还是文化市场管理部门的事,没有明确的职责,影响了工作的质量。五是理论研究不到位,对标本兼治工作没有完整的策略,也没有系统的整治方案。如印刷盗版书刊、音像堵源问题。一些重要环节都与政府部门打击力度有关,但涉案人员没有被量刑处罚。结果对盗版书刊、音像绿灯依然放行。在网吧中完全可以利用现代通信技术采取夜间断网,但不少地方电信部门从自身利益考虑,多家网络信不能达成协议致使文化管理部门投入更多的人力检查也达不到堵源,根治超时经营问题。这些问题都充分反映在整治中需要不断探索理论,制定相应的法规,使整治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县区文化市场及其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只要我们不断深入研究,找出问题的症结,坚持对党、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就能促使文化市场日趋规范,日趋繁荣。为实现长治久安,建立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 上一篇:干部教育与时俱进培训交流
- 下一篇:干部决策机制三关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