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时间:2022-11-26 11:39:00

导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简称非遗),就是保护与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修复文化生态、维护文化多样性,以及推进我市文化名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我市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我有三点看法。

一是逐步提高对非遗保护与传承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要正确认识保护与传承非遗一项政治任务。

非遗生长于民间,繁荣于社会,蕴涵着深刻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及爱国为民、重诺守信、勤劳勇敢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因素,是当前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基础。所以,我们必须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高度出发,将国务院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方针落到实处。

其次,要正确认识保护与传承非遗对于建设文化连云港的重要意义,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连云港文化一直极具盛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拥有大量非遗资源。因此,建设“文化连云港”,增强文化吸引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就需要政府和全体市民切实增强保护与传承“非遗”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绝不能让“非遗”在我们这代人手中萎缩和消亡。

另外,要正确认识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创新性保护”。

从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来看,非遗具有不可再生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才能允许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从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来看,只传承不创新,“非遗”的发展就会失去活力;只创新不传承,“非遗”的发展就会失去根基。保护和传承好非遗,就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即所谓“创新性保护”。只有这种在保护基础上的发展,才是最具文化延续性和创造力的保护,才是探索“非遗”传承与合理利用的最有效途径。

二是逐步完善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各项保障措施

非遗作为国家公益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多样性、复杂性和脆弱性决定了其保护工作是一项耗费巨大的工程,政府必须遵照国务院《意见》确立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把“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行政、技术、财政、法律等保障措施,逐步形成“非遗”的保护体系、宣传推广体系和产业运作体系。

1、完善政策保障措施。

进一步研究制订促进“非遗”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法规和规章。加大对“非遗”保护的政策扶持力度,对“非遗”保护的重点项目优先列入重点建设项目,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强化“非遗”保护的法律监督,严格依照保护文化遗产的法律、行政法规办事,严厉打击破坏“非遗”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对严重违反“非遗”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等法律法规的重大问题,要依法进行处理。

2、完善经费保障措施。

要切实增加对“非遗”保护的投入,将“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长。尤其是对一些承担了较多“非遗”保护项目而目前自身发展艰难的单位、对一些不产生效益更无法使之产业化的“非遗”项目、对一些无法落实到具体单位部门而由群众社会组织负责申报的“非遗”项目,政府必须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将它们“养起来”,确保“香火不断”。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政府要加强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投入于“非遗”的抢救、发掘、保护和民间艺术人才的培养,并保证效益。同时,政府还要设法拓宽渠道吸纳民间资本,建议采取公益性项目财政补助等政策措施,使社会资本对“非遗”保护的投入能取得合理回报,积极争取海内外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鼓励社会赞助,设立“非遗”保护社会基金,推动“非遗”保护项目的社会化运作。

3、完善机制保障措施。

要进一步增强和落实领导小组的管理职权,加强我市非遗保护工程中心机构的建设,要有专门机构、专业工作人员、专项工作经费。要使所有“非遗”项目都有切实负责的主管部门,改变目前“捧着猪头找不到庙上”的状况。政府要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培养和发展一支专业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和较强组织能力的“非遗”保护专兼职相结合的工作队伍。充分发挥市艺术研究所和新闻媒体的作用,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大力宣传“非遗”保护工作的意义、目标和任务,凝聚社会共识,吸引广大群众参与保护工作,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非遗”保护的浓厚氛围。建立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的有效机制,扩大公民对“非遗”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非遗”保护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

三是逐步深入,推动我市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

1、普查建档,摸清家底。

要全面普查我市非遗资源,摸清家底,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它们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保护工程中心要配备电脑、数码摄像机等现代技术设备;加强对普查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按照“全面普查、广泛采集、确立重点、建档立卡、分类制作、图文并茂”的要求和“统一软件、统一目录、统一分类、统一格式、统一质量”的标准,建立资料库,编制连云港“非遗”地图,实现“非遗”保护的科学化;妥善保管实物资料,防止损毁和缺失;编纂出版“非遗”普查集成和“非遗”代表作丛书。

2、加强研究,促进传承。

充分发挥我市大专院校和专家学者的作用,加强对非遗的认定、保存、传播等方面研究,使“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规范进行。同时,对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濒危非遗。要制作专题片,保护、扶持、资助高龄多病的艺人,通过带徒传艺、举办相关传习班等形式,抓紧培养新一代传人。

3、建立场馆,集中展示。

要继续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运用科学方式,对收集、整理的非遗中需保存和可保存部分,予以有效保护和展示。同时,建议建设“连云港市非遗展示中心”,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动态管理系统,使之成为连云港“非遗”信息最集中最丰富、展示手段最先进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另外,对于“非遗”的物态承载,也应充分保护和展示。

4、交流传播,开发利用。

拓展非遗的传播途径,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非遗”面向群众,走上舞台、走上荧屏、走上网络,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文化需求。鼓励“非遗”保护责任单位和民间艺人、民间艺术表演队伍,积极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让连云港的民族民间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还要鼓励对“非遗”项目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如开发生产具有连云港文化特色的服饰、饮食、工艺品、纪念品等,建立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基地。进一步加强“非遗”项目与连云港旅游产业的融合,更多互动,增加民俗旅游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