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研究
时间:2022-11-26 11:22:00
导语: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提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民间文化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如何保护并利用好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关键在于“保”、“用”结合,化“活”为力;开发资源,化“无形”为“有形”;创新突破,化“需求”为“市场”;完善制度,化“人保”为“法保”,方才能真正收到保护成效,也才能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特殊传承载体,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民间文化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如何保护并利用好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不仅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重要课题,也是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一项重要举措。
“保”“用”结合,化“活”为力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活”的体现,它起源于人类的劳动,与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始终相伴;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口传心授为文化链而不断延续;它是“活”的文化及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民间文化艺术,只有不断地开发利用,才能保持其长盛不衰的活力。
保护是基础,利用才是目的。但保护决不是单纯的怀旧复古,更不是摆上展台,使其成为展品。民间文化艺术自始至终都处于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它也始终都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并进一步与时代进程相协调。在此意义上说,保护就是为了利用,而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只有“保”与“用”有机地结合,才能彰显民族文化的特色,激活民间文化艺术的内在活力,使其参与到文化和经济建设之中,成为服务社会发展的一种文化、精神载体,一种手段。
以赣榆县保护民间曲艺艺术做法为例。民间曲艺艺术在赣榆已是历史悠久,许多古老的地方曲艺曲种已濒临失传。该县在挖掘、整理、保护中,不但使多个古老曲种再现文艺舞台,而且将其介绍给民间文艺演出团体,使这些古老曲种得以复活,重回民间,并丰富了民间文艺团体的演出形式。该县宣传、文化部门始终关心和支持着民间曲艺艺术和民间文艺团体,并利用民间文艺团体,大力开展法制文艺宣传活动,编演新的赣榆琴书、赣榆渔鼓、赣榆大鼓、赣榆花船、赣榆牌子曲等曲艺节目,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法制、道德文艺宣传,每年演出均达近千场,既达到了宣传的目的,同时,也使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
开发资源,化“无形”为“有形”
在文化遗产中,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它是民族一代代人的历史文化记忆,具有无形特征和不可再生性。历史上,由于对民间文化艺术的忽视,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我国的民间文化艺术大量消逝,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藏族史诗《格萨尔王》,有“东方的荷马史诗”之名,但现在已无人传唱;川江号子,曾是长江的魂魄,如今已成千古绝唱。所以,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开发,即是一项时间紧迫的文化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又浩繁的民族工程。
民间文化艺术是无形的,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却可以使其成为“有形”的文化资源。连云港市对《西游记》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可以说就是一个化“无形”文化为“有形”资源的一个范例。一部虚幻的《西游记》,支撑起了连云港市的文化旅游,并逐渐形成了在国内外有着较大影响的节庆活动,显示了文化的广泛的影响力和文化的潜在的生产力。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文化由配角,已向主角转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是一个城市的内涵。在商业竞争转向文化竞争的过程中,民间文化艺术的作用更为明显。
以赣榆县举办的徐福节为例。赣榆县自1990年举办第一届徐福节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单从数字上来说,这并不是一个让人惊叹的数字,但正是这四届徐福节,使赣榆在国内、国外有了知名度,有了与世界会话的桥梁。赣榆县不断挖掘徐福文化资源,创作了大量的徐福文化作品,排演了大型京剧剧目《徐福》,仿古乐舞《徐福祭典》,成功再现了二千多年前秦朝方士徐福率楼船舰队、百工童男女东渡扶桑的壮观场面,同时,也使民间流传的后人对徐福的祭仪再现,并饰以仿古乐舞,形成祭仪大典,从而为节庆活动造足了徐福文化氛围,成为赣榆文化的一大亮点,一大特色,一大品牌。徐福文化也从无形的文化走向了有形的资源,在地方社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突破,化“需求”为“市场”
伴随着经济长期、快速的发展,人民群众经济和文化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文化的需求亦将不断增长,对文化的质量的要求也必将提高。作为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如何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文化质量要求?惟有通过自身的革新,实现创新和突破,这是人民大众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
民间文化艺术是一定时期人民群众根据生产、生活活动而创作的,如果不根据市场的需求拓展其内涵和外延,将会逐步失去当初的吸引力。相反,在传承中创新,在利用中发展就能体现其价值。实践证明,民间文化艺术在保护中,既不能束之高阁、抱残守缺,也不能孤芳自赏,惟有面向市场,面向大众,并赋予其时代新意,才能真正体现出对其保护的意义。
需求就是市场,市场重在培育。富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都是一个民族(地域)独有的审美方式。它在一个民族(地域)代代流传,成为一个民族(地域)的印记,将永远受到后人的喜爱和传承,并将产生流出本民族(地域)的可能。
以东北二人转为例。二人转以其歌舞和健身等因素,扎根东北,流传至今。并通过现代化的媒体、文艺舞台传遍了全国各地,被各地人民所接受。从而,培育出了一个广阔的演出市场。
完善制度,化“人保”为“法保”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是一个长期的民族工程。不是一人之力,也不是一时之力能完成的,更不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
如此,惟有在全社会形成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观念,使人人都具备了保护民间文化艺术的自觉性,才能使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有了更加扎实、牢固的群众基础。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已制定了一些有关的条例、制度,使保护工作逐步开展,但仍需要继续完备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真正实现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法制化。
在某些经济不发达地区,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依然严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不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投入不足,导致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依然在消逝。所以说,要加强对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就必须实行法制化管理,化“人保”为“法保”,方才能真正收到保护成效,也才能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上一篇:永葆党的先进性课堂演讲
- 下一篇:论市场条件下民俗艺术保护